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完美人生 > 第一一八章 兄弟合心!

完美人生 第一一八章 兄弟合心!

作者:刀一耕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0-26 05:37:52 来源:笔趣阁

所谓分镜头,其实算是影视制作中的一个辅助手段。

一个故事,可能是来自导演或编剧或某小说家的一个简单想法,把它细节化、行诸文字,就可以成为一个故事,写成小说,它就是小说,写成剧本,那就是剧本。

而故事本身,不管它的载体是小说,还是剧本,甚或是只存在于口头上的,它都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娱乐方式的发起点。

但是,到这里为止,故事,还只是文字。

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之一,有实力的作家,可以通过简简单单的文字描述,让读者在心里自然而然的形成某种临场感、某种代入感,从而深澈的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悲欢与起落——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在文字阶段的时候,他的形象,是全凭读者自己去想象、在脑海里去构建的,一人一个样。

然后,有口技人、有说评书的、唱小曲的、唱大鼓的、说相声的,乃至于国外的脱口秀,以及现代化传播手段广播出现之后的广播剧……当然,最古老的方式,肯定是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在临睡前给讲的故事,总之,到这一步,故事,开始脱离了单纯文字的范畴。

任何人讲故事,都会有语气的轻重缓急,甚至会有口音,言辞中会有夸大和缩小,甚至会有特定人物、动物的声音模拟,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故事更加具体化了。

如果对于一段故事来说,文字,算是一维世界,是很平面的东西的话,那么到了“讲述”这个环节,加入了声音,这个故事。开始变成了二维的叙事了。

二维比一维,更加的具体化,但所谓具体化,换个角度来看。是极大的收缩了故事本身的容纳能力——一个听故事知道故事的人,他对故事里的某些声音的想象力,被极大的限制住了,而一个通过文字知道故事的人,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天马行空的去联想。

而电影、电视剧、话剧、戏剧……都是三维的艺术。

《西游记》写到火焰山,读者看后,在心里寻思、勾画,到底火焰山是什么模样,但话剧一出来,火焰山是什么样子?舞台设计会给你一个模型。然后影视剧一出来,火焰山是什么样子?影视画面甚至会给你一个逼真之极的火焰山。

从此,火焰山是这样的,而不再是其他样子的。

那么,在话剧舞台和影视剧画面的创作之初。火焰山是该这样,还是该那样呢?

对于话剧的舞台设计人员来说,对于影视剧的拍摄场地选择,以及布景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向来说,该怎么样把文字中的那个火焰山,变成一个真实可感、且真实可信的火焰山呢?

这里面当然有大量的设计和创造工作要去做,但首先,工作人员要去做、去设计、去创造的一切的一切,肯定都要秉承着这部戏的主要创作人,也即导演的心意。

而且。除此之外,摄影、服装、化妆,等等,该怎么处理剧本中的那个人物?该怎么处理剧情中的那一段打斗?

导演需要什么样子的。那就必须得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拍戏讲究的导演,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在开拍之前就把这部戏的分镜头大概给出来——哪怕再潦草,哪怕并不是所有的镜头,但最关键的一些讯息。必须有。比如服装风格,比如镜头风格,再比如场景的选择,等等等等。

简单来说,分镜头脚本,是一个导演把平面的、一维的文字故事,转化成三维的、声光电的影像的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手段。

当然,有了具体化的图像,分镜头脚本,也已经是二维的了。

有了分镜头脚本,导演已经把自己的想法、自己所需要的思路,直接给具体化了,然后,他拿给服装设计人员看,服装设计师一眼就明白了:哦,原来要这样的!他拿给摄像看,摄像也一下子就懂了:原来这个镜头要这个角度!

甚至于,分镜头一出来,就连演员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有了一个准确的方向。

当然,对于导演来说,分镜头脚本,并不是全然必须的。

别说分镜头脚本了,有些导演甚至都开拍了还连剧本都没有呢,人家水平高,盲拍,一切东西都在心里装着,拍出来一样部部经典。

但在导演的圈子里,这种还是很少见的,基本上来说,电影导演,哪怕你再大牌,在电影开拍之前,都会有自己的分镜头脚本。

首先来说电影对于画面、对于服装、对于镜头的要求,都远远高过于电视剧,其次呢,实话说,电影毕竟时间短,一部电影,一般都是九十分钟到一百二十分钟,镜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这个工作做起来,也就没有那么费时费力。

但电视剧,尤其是国产电视剧,实话说,会在开拍之前导演先把每一集、每个镜头的脚本都画出来的……极其罕见。

一来电视剧真的太长了,少则二十集,多则三十五十集,哪怕是大概的把主要镜头画出来,这个工作量也是异常的大;二来么,电视剧的拍摄质量要求没那么高,尤其是国产电视剧的质量要求,就更是相当的低。

别的不说,只说镜头和摄影。

李谦原来是不懂这些的,一直到演了好几年的戏,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帮一个老哥们管理片场,挂了个兼职副导演的名头,才开始逐渐研究这一块儿。

比如说,在另外那个时空的后世网络上,经常有不少网民截图对比国产电视剧和一些著名的欧美电视剧的镜头——《权力的游戏》、《罗马》、《纸牌屋》等著名的高质量剧集,都是经常被拉出来对比的对象。

而对比之下,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著名美剧的电视画面上,几乎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的布景、道具,都相当讲究,每一个镜头的角度、那种光影的层次感、立体感,都会让你感觉很精致、很用心、很讲究。

反观国内的电视剧,哪怕是大红大紫的名剧。其中的绝大多数镜头,也仍然是极为平面化的——就是一个场景,几个人物往那里一站,直接开始对话。巴拉巴拉的过故事。

所以,很多人说,没有回味。

这不但是当下这个时空的1998年的电视剧现状,事实上也是另外那个时空2015年的电视剧现状。

至于原因,当然不是因为中国人拍不出、玩不出那样的好镜头。因为理论上来说,既然电影能拍出讲究的镜头,那电视剧就肯定也能。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出于两点:

第一点就是整体的大氛围不行。而且不只是观众们的消费氛围不行,连制作方的制作心理,也是不支持这种创作的。

坦白说,哪怕是已经2015年了,国内观众已经被欧美大片轰炸了好多年,网络上很多观众甚至看美剧都已经好多年了,制作方还会不知道那样才更好?

但一来那样做实在是太费钱了。要知道,哪怕是另外那个时空到了2015年,演员片酬一涨再涨,但电视剧的制作成本,仍然也就是在千万级别打转,经常听说某部电影投资破亿、甚至几亿,但电视剧……几乎没有。

简单说,做精品剧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你投入了,但挣不回来。

而偏偏。尽管网络上有着很多对国产电视剧的吐槽,但电视剧制作方们按照老办法拍出来,只要故事过关,你捏着鼻子也得看。更何况。真正被美剧洗礼过的人,毕竟只是年青一代,而他们却并不是会为电视台贡献收视率的那批人。

所以一来二去,制作方考虑投资收益比,根本没有胆量、也没有心气去做那种高质量的精致剧集,而绝大多数观众对待正常的剧集。也能看得下去。制作方干脆就不管网上那批年轻人怎么骂了,该怎么弄怎么弄,你们愿意看精致的,直接去看美剧就好了嘛!

第二点,则是人员配备上……还差了许多。

哪怕是到了另外那个时空的2015年,实话说,国内就连拍电影,真正手底下有水平、能把镜头层次感玩到出神入化的,其实也就还是那么几个人,绝大多数的国产电影,其实就是编个故事、找一堆明星脸拍出来赚钱的,能开始认认真真的给观众讲故事的,已属难得,已经就可以了大把赚钱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还没有进化到真的去玩那些更深层次东西的时候。电影尚且如此,何况电视剧?就算是有人愿意砸钱拍,问题是,谁来拍?

让张艺谋、王家卫、姜文去拍电视剧么?

那显然不太现实。

而且事实上,英剧、美剧、好莱坞电影所出品的那些影视作品中,固然有不少是精品,但也只是精品的比例比国内稍高一些而已,就这,还是因为真正能传到国内来的,大部分都是精品的缘故,所以要认真的论说起来,精品剧少,这是全世界皆然的事情,非独国内如此。

任何行业,任何艺术,精品从来都是少数的。

那么,在国内的2000年前后,花大投资去做精品电视剧,可行么?不说赚钱不赚钱的,至少,能挣回成本吗?

李谦不知道别人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但他自己却是已经考虑了两三年了。而考虑来考虑去,他自己得出的答案是:短期来看,就算不赔,也赚不太多;长期来看,就算不赚,也赔不了!

观众能够忍受普通水准的电视剧,并不代表他们不喜欢看高质量的、精致甚至精美的好剧——永远都不要去低估观众们的智商!

全国十亿电视观众,可能其中九亿九千万连摄像机镜头都没见过,也根本不懂得什么镜头的景深、层次感、光线等等这一大堆的专业术语,但一个镜头、一个画面从电视上演过去,是用心了,还是没用心,他能看得出来的!

或许一集两集的,他还浮光掠影,甚至没什么感觉,但是等到这部戏看完了。再去看别的戏,在心里一对比,他还会感觉不到两者的异样么?

就算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但在他心里。那部戏,就是比这部戏好!

所以,或许这部最终投资很可能高达3000万级别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首播权,甚至二轮放映权,都卖不出什么太好的价钱来。但李谦相信,只要自己用心的去拍,用电影级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求这部戏,那么,等到这部戏的口碑发酵出来,等它成了万千观众们口中和心目中的精品了,或许这部戏短期内是赔的,但它给自己所带来的潜在影响,却注定会让自己在将来连本带利的都赚回来!

甚至于……就凭白蛇传在国内家喻户晓的程度,就凭《新白娘子传奇》这部戏本身的精彩程度。李谦觉得,一旦它火起来,或许卖完了二轮放映权,就能回本了都说不定!

而即便是前两轮卖完了都没回本,不是还有第三轮?不是还有长期播放权?不是还有VCD?不是还有未来的DVD?不是还有更未来的网络点播?

总之,思前想后,李谦决定:不拍则已,要拍,就拍精品!拍那种拿到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还是能让人一看画面就觉得讲究的好作品!

哪怕短期内它真的有可能是赔钱的!

也正是因此。他一个新人导演,一个影视圈的新丁,第一次出手就要一笔砸下那么多钱,去做这样一件在当下的国内环境来说。还没有先例的一件事,他要想做好,除了花费巨大的心力,耗时一年半做出了分镜头脚本之外,当然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行内好友的保驾护航——冯玉民、郁伯俊、曹霑、金汉,以及郁伯俊和金汉手底下的团队。都是他要争取拉拢过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

而历时一年半亲手绘制的这一份分镜头剧本,就是他能够拿出来的最有利的说明:我不但是认真的要拍这部剧,而且有能力把它拍好!

…………

初见那厚厚一摞分镜头的一刻,无论是业界大咖冯玉民,还是铁杆挚友曹霑和郁伯俊,都是完全愣住了的。

一部长达32集的电视连续剧,全部镜头的精细分镜头……

感慨过后,曹霑问:“这些东西,你还给谁看了?”

李谦老实地回答:“前几天给华夏台那边的冯玉民老师送去了剧本,昨天他打电话说看完了,约我过去谈,我就把前面几集带上了。”

郁伯俊听到冯玉民这个名字,先就眼前一亮,然后问:“他怎么说?”

李谦耸耸肩,道:“他本来是建议我跟他们台里合作拍这部戏,他来制片,让我做副导演跟着学习的,但看完之后,他答应了友情担任这部戏的制片人之一,帮我把关,同时,他承诺我,等到拍出来了先给他看,到时候只要剧集水准不差,他愿意帮忙往上推荐,看到时候能不能在华夏台首播。”

曹霑闭口不言。

郁伯俊沉默片刻,抬头看着李谦,问:“你的烟呢,给我也来一根。”

李谦拿出烟,和打火机一块儿递过去。

郁伯俊接过来,抽出一根点上,深深地抽了一口,又长长地吐出来。

“当成电影来拍?”他眉头皱起,抬头看着李谦。

李谦点点头,“当成电影来拍。”

郁伯俊点点头,抽口烟,缓缓地吐出来,还突然咳嗽了两声,然后又问:“你做导演,谁来给你掌镜?金汉?还是让我给你推荐?”

李谦又点点头,“老金,他的影像风格,我很喜欢。”

郁伯俊又是点头,然后继续闷头抽烟。

此时,曹霑把烟屁股摁灭了,突然问:“看大纲,外景戏少不了,都实景拍摄?”

李谦点头,“必须实景拍摄。”

于是曹霑又问:“服装呢?看你这分镜头,似乎准备按照宋朝的服装来?男演员还好说,女演员的服装,尤其是如果你还要做的精致的话……再加上你这个本子里有不少王府的场面,后面还有上朝的场面,那批服装……能不能稍微省一点?拣差不多的,租行不行?”

李谦犹豫了半天,才无奈地道:“到时候具体看情况吧,那些租的戏服,我估计我是看不上眼。不过,如果真的投入太大,镜头角落里的服装,可以租一些。但主要角色的服装,肯定要找行家去订做!我计划用苏绣,这个戏本来就在苏杭一带。”

曹霑点点头,“苏绣……可以,除了贵点。没什么毛病。我记得有个哥们曾经也去定做过苏绣的戏服,这样,回头我帮你打听打听、问问路子。”

李谦点点头。

然后,就又轮到郁伯俊了。

他问:“这些分镜头,你画好了,是准备坚决按照这个拍,还是会留有一定的变化尺度?准备用什么来拍?不会是真的用胶片吧?电影的菲林,再便宜再低档的,你这一部戏32集拍下来,就算你在全部拍摄过程中都是一遍过。这20多个小时……我算算哈……”

李谦笑笑,道:“不用算了,我算过了,就算全部都是一遍过,用最便宜的胶片,也得六百万上下。事实上,如果真的用胶片,我估计全拍下来,光这一块儿,就得少说两千万。那别的总不能一分钱不花呀!服装、布景、道具、后期的电脑特效,演员片酬,这都不是小数……所以,我的计划是。大部分用电视摄像机,少部分,上胶片。”

这次没等到郁伯俊再问,曹霑已经忍不住眯起眼睛,急切地问:“少部分少胶片?哪部分?”

李谦应声作答,“静物、美景、一些晚上的室内戏。总之,能让观众静下来、慢下来去看画面的地方,用胶片。而其他的地方,在走剧情,或者普通的街景,再不然就是武打戏,总之就是剧情激荡的地方,那就用电视摄像机,当然,用比较好的。”

曹霑跟郁伯俊对视一眼,都缓缓地点了一下头。

显然,这么一问就发现,李谦为这部电视剧所做的准备,并不仅仅只是这份十分用心的分镜头剧本,他把很多问题都考虑过了。

于是,片刻之后,郁伯俊缓缓地道:“部分用的话,也行,能提升观看的质感,多花点钱,也算是值得。只是……”顿了顿,他道:“好吧,老金的团队别的本事稀松平常,但是玩镜头、玩灯,水准还是很高的,比我的团队要强了很多。再说了,你这毕竟是电视剧,暂时也不值当得真去花高价找那些灯光师了。”

顿了顿,俩人又对视一眼,然后同时扭头看着李谦。

郁伯俊开口道:“所以,两三千万的话,也不是玩不起,你要愿意玩,那就玩一把!经验都是慢慢攒出来的!我一开始也赔过,谁都是从那时候过来的,别有压力!”

说完这句话,他的神态松弛了不少,甚至又翘起二郎腿来,笑道:“钱你肯定有,不过要是需要我跟老曹投资的话,你也尽管说话。至于别的,还有什么我跟老曹能帮你的,说吧!”

他说完了,跟曹霑一起,都认真地看着李谦。

李谦深吸一口气,首先看向曹霑,道:“曹哥,你来给我做艺术指导,服装、道具、布景,你帮我盯着!这一块儿,我跟郁哥肯定都不如你。”

曹霑想了想,点头,“行,我帮你盯着,回头我就趟趟路子,先找人帮你把服装的设计图弄出来,然后就去苏杭两府联系那些手工艺人。”

李谦点了点头,这才扭头看向郁伯俊,道:“郁哥,我知道你事情多,光《葱花的爱情》那部戏的后期,就够你忙一阵了,不过,给我挂个名吧,做个制片人。另外,你圈里人脉熟,帮我推荐个好点的武术指导团队。”

郁伯俊闻言,也点了点头,“没问题,我回头就帮你打电话,希望能约到牛家班。他们的武指,在咱们国内来说是最顶级的了。”

李谦刚要点头,他犹豫了一下,又道:“不过,牛家班不太好约呀,我只能说试试,实在不行,国内好的武指班子,也还有几套,肯定错不了!”

李谦笑笑,点了点头。

终于,他放松地坐回去,微微闭上眼睛,呢喃道:“剧本、分镜头、摄影、服装、道具、武指……哎,八字总算有一撇了。回头我就要去看外景。”

说到这里,他又兴奋地直起身子,道:“虽说背景是青城山下白素贞,但我想到张家界去取景,那里的奇峰怪石,才最有味道。至于青城山,就给它远景就好了,你们觉得呢?”

郁伯俊和曹霑两个人闻言相视一笑,曹霑似乎要说话,但郁伯俊摆手,示意他先不要说,而是笑着道:“这些都还好说,你这计算的,都是技术层面的事情,别的呢?还没考虑过?”

李谦闻言皱皱眉头,“别的?什么?”

郁伯俊笑道:“比如说……谁来给你掌管整个剧组的财务?”

说话间,他笑道:“你自己肯定不行,你忙不过来,导演在拍戏的时候,必须全副身心投入到拍摄中去,你不可能再去分神操心这个。冯玉民冯导更不可能给你管这个,我也没时间呀,所以呢,你打算怎么办?再把你那位美女总裁拉过去?”

他笑嘻嘻的,一副打趣的模样,道:“别怪哥哥没提醒你啊,你那位美女总裁虽说做唱片公司的时候,赶鸭子上架也罢,天赋奇才也罢,总之,成功了,但那单纯就是个卖货的事儿而已,跟电影剧组管账的那个琐碎和细致,可不是一码事!所以,你别觉得有事儿了把她拉过去就妥了,绝对没那么简单!”

李谦闻言笑笑,胸有成竹地道:“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啊,这个我倒还真是早就想好了,而且是在一年之前,就已经想好了。”

郁伯俊闻言大奇,忍不住道:“真的假的?我可跟你说,这个片场管理人、这个管账的,可真不是随便谁都能对付下来的。一个好的制片主任,能帮你把事情办的顺溜,从来不让你操心,还能主动给你省钱,一个不怎么样的制片主任……而且这个事儿啊,虽说不信任的人是肯定不行,但我的经验,真的自己人,也不怎么靠谱!关键是得有职业素养,还得有相当强的能力!”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讶异地看着李谦,不解地问:“你都还没入行呢,哪儿结交了这样的人?说来听听?”

李谦笑笑,道:“谁说我没入行,我可是两年前就入行了!”

他话说完,郁伯俊和曹霑都是一愣。

旋即,两人对视一眼,齐声道:“电影学院!”

郁伯俊瞪瞪眼,道:“对呀,那里才真是电影人才的宝库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