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完美人生 > 第三十章 逆势而起

完美人生 第三十章 逆势而起

作者:刀一耕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7:30 来源:笔趣阁

一2003年年末岁尾的这几天,注定了无法平静。

之于美国,和之于中国,都是如此。

可口可乐一方面无比迅速地在内部高层会议上通过了与明湖文化和摩根士丹利方面进行接触的决议,一方面迅速与对方取得了联系。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30日下午召开了临时的高层会议,会上吵成一团,很多高层人员对于自己即将被一家来自中国的电影公司收购,表示着强烈的不满,还有不少人对此虽然表示不满,但并不算强烈。当然,如果前者想要采取一些行动表示抗议,他们大约会附议和追随。

但令人惊讶的是,公司的执行总裁格伦夏尔却对此不置一词。

会议从头到尾,他只是在冷眼旁观,倾听着所有人的发言。

而公司的另外一位重磅人物,副总裁大卫·艾默奇,也是一副从头到尾听完了会议的样子,这让公司内不少人为之错愕。

他们中不少人大约知道,格伦夏尔昨天下午飞去了亚特兰大,所以大家能够猜到,他在亚特兰大,大约是并没有能够从可口可乐内部获得什么支持的力量,所以纵然愤怒,他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但他们之中没人知道的是,昨天下午新闻被华尔街的记者捅破之后,当天晚上,约翰·戴斯就打电话约到了大卫·艾默奇,两人在一家隐秘的咖啡馆聊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当然,这件事李谦和齐洁也不知道。

而现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能隐约地感觉到,一旦收购顺利完成,作为明湖文化此前在北美和欧洲地区的代言人,约翰·戴斯将会成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执行总裁一职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总之,事情就是这么一团乱。

最终,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内部高层会议,什么都决定都没能做出。

但散会之后,还是有一位副总裁面对记者的话筒,大声炮轰了明湖文化,认为这桩收购完全是恶意的,是一次对美国的文化侵略,并号召美国人民反对这项收购,建议美国政府冻结这次收购,与此同时,关于今天上午,可口可乐方面发布消息说,已经正式与摩根士丹利和中国的明湖文化方面展开谈判,这位副总裁更是大声怒斥,称这是“令人无比愤怒和失望的”,“它们总是扮演在背后捅刀子的角色”,“他们从来都没有认真考虑过一个令哥伦比亚起死回生的办法”,“他们只想着出售,出售,出售!”

而在当天下午的会议结束之后,公司历来的重磅人物,副总裁大卫·艾默奇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虽然表现得并没有那么愤怒,但也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他谨慎地表示,自己对双方已经展开收购谈判这件事,“持谨慎的不乐观态度”,并表示自己“很爱哥伦比亚”,目前正在和公司在去年上任的执行总裁格伦夏尔一道,在执行新的“哥伦比亚振兴计划”,且“已经初见成效”,在这个时候被一场忽如其来的收购所打断,他称是“很无奈的”。

在被问到收购方明湖文化的时候,他表示非常喜欢中国廖和李谦,不但知道他是东方国度里至高无上的全民巨星,而且自己也看过他的全部电影作品,对他担任四大美人乐队主唱时推出的专辑,也无比喜爱。并且针对昨天迪士尼方面“无知的指责与批评”,他表示“不屑反驳”,并声称,之所以决定发行《葫芦娃》,正是因为那是一部杰出的动画电影,作为导演,李奉献了一部“无可挑剔的、近乎完美的艺术作品,并且它讲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但对于明湖文化这家公司,他表示自己“不太了解”、“不便评论”。

总之就是一个意思,态度谨慎,大肆吹捧李谦,但对于收购、对于收购方和被收购之后哥伦比亚可能会面临的前途,却避而不谈。

在当下这个时候,收购案正在发酵到最高点,没有人会认为他这样“谨慎的谈话”,会有什么其它的意思,但了解他的人,却不免错愕。

他一直都是公司内负责平衡“格伦夏尔带来的有可能会有些激进的改革”的那个人——换句话说,可口可乐希望格伦夏尔拯救哥伦比亚,但又害怕他做得太过火,以至于把这家目前只是贬值,但还能卖出不少钱的公司给彻底弄垮,所以在哥伦比亚内部,他们选择了大卫·艾默奇来作为制衡。

事实上,此前的两次收购,大卫·艾默奇都无比坚定地表示坚决反对!

但这一次,他言辞闪烁,对于收购的态度,语焉不详。

很多熟悉他的人,都很快就咂摸出一丝异样的味道来。

当然,对于媒体,和公众而言,大卫·艾默奇虽然对李谦个人表示了“极度的赞赏”,但对于这次的收购,他“表示不看好这次收购能够最终完成”!

就在这样的闹哄哄之中,格伦夏尔自始至终保持了沉默。

可即便如此,反对的声浪也已经不小了。

12月30日,好莱坞、华盛顿两地,已经各自出现了两次人数达到数百人的持牌游行和静坐示威,表示反对出售“一家美国的标志性文化企业”给中国人,并表示,一旦交易最终达成的话,他们将会从此拒绝可口可乐的所有产品,拒绝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所有电影,因为在他们看来,前者将成为“卖国贼”,后者则是“侵略者”——“文化上的侵略者”!

这两场游行示威规模都不大,但事情正在风口浪尖,所以引得无数的媒体前往采访,事情被吵得很大。

当然,绝大部分普通的美国人,要么根本不关心这些,要么也对这样的一桩收购并没有什么赞成或反对的意见,认为这只是一桩纯粹的商业行为。更甚者,不知道是不是跟前些天的中国文化热有关,还有不少普通民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看好中国人入主哥伦比亚所能为美国文化带来的“中国元素”的前途。

他们只是希望在入主哥伦比亚之后,希望中国谦不要在美国发展自己的情人!他们表示,美国是一夫一妻制国家!

当天下午,在白宫的元旦前最后一次例行记者会上,当被问到这件事的时候,白宫的发言人回答说,“对于这桩收购,白宫方面目前正在密切关注”,并且“不排除在关键时刻阻止任何会损害到美国国家利益的行为”!

对此,外界飞快地给出近乎一致解读——白宫反对!

一时之间,尽管收购双方仍在谈判中,似乎并没有被这些外界的动向影响到什么,但整个美国的舆论界都开始进行了一定的微妙转向。

我们不反对,但我们持“谨慎的不乐观”态度。

然而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太过引人关注的一件事是,在结束了12月30日的放映之后,很多的北美票房统计和分析机构忽然发现,在过去的两个工作日里,北美的票房有些异常。具体来说,主要是《葫芦娃》的票房有些异常——

圣诞长假结束,美国人民重新开始工作了,几乎所有的电影的票房,都开始大幅跳水,尤其是对于那些瞄准了合家欢观影人群的电影,在经过了圣诞节档期五天的疯狂表演之后,这一类的片子更是一泻千里!

五天的假期,使这一类的电影对北美地区合家欢类型的观影人群,进行了一次性的疯狂的消耗。所以假期一过,这一类的片子立刻就疲软下来。

即便是上一周疯狂到毁天灭地的《小熊维格》,在本周前两个工作日的票房,也仅仅只是分别拿到了502万美元和441万美元。

按照相关票房分析机构给出的预测,即便是在元旦期间,合家欢类型电影的观影人群会迎来一定的回归,但《小熊维格》的本周票房,仍将无力突破五千万美元——它应该在四千五百万美元的关口附近徘徊。

而这已经其实已经够疯狂了!

上映两周的票房相加,就将高达一亿八千多万美元,接近一亿九千万!

尽管在元旦假期结束之后,这部动画片将会很快失去魅力,但后续的放映,仍然足以为它继续收割到大约六千万到七千万美元的票房,使这部电影的北美票房突破两亿五千万美元几乎毫无压力!甚至有望达到两亿八千万到三亿美元!

这是绝对的大卖!

而除此之外,北美市场上目前正在放映的电影,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继续遵循着这片市场上多年来发展成熟的规律——狂欢之后,大家都迎来了暴跌!

然而,之所以说是“几乎”,而无法说是“全部”,正是因为有“意外”!

在12月29日,受下午忽然爆发的“哥伦比亚收购事件”的影响,已经来到上映第二周的《葫芦娃》似乎是受到了一定的刺激,单日票房相比起上周假日期间的票房尽管也是大幅度跳水,但跌幅明显的远没有其它影片那么大。

在这个工作日,《葫芦娃》单日票房296万美元。

来到12月30日,这部来自中国,来自中国谦,由哥伦比亚负责发行,而制片方正是要收购它的中国的明湖文化的动画电影,居然逆市上扬!

单日票房达到475万美元!

单日票房居然一举超越了《小熊维格》!

而且,只计算前两个工作日的票房的话,尽管本周面临两部刚刚大规模上映的电影的冲击,但它居然以771万美元的票房,位居第三位!

要知道,上周它才第四名!

而且在前几天的圣诞节档期之中时,它的票房也一度只有单日421万、400万和368万美元!

现在,它居然在工作日达到了475万美元!

而这,显然还不是它的尽头。

12月31日,美国人民再次迎来了一段时间长达三天的假期——加上随后的周六周日,又是五天!

于是,美国的电影人和票房预测和分析机构们就这么目瞪口呆地看着在全美都在热议“哥伦比亚收购事件”的时候,《葫芦娃》的票房就这么逆天而起!

2003年12月31日,单日票房726万美元。

2004年1月1日,单日票房905万美元。

2004年1月2日,单日票房884万美元。

2004年1月3日,单日票房848万美元。

2004年1月4日,单日票房809万美元。

上映第二周,《葫芦娃》北美票房高达4943万美元,较之上周的票房3246万美元,竟然飙升50%还多!

而与此同期,也是同样来到上映第二周的《小熊维格》受到《葫芦娃》的分流影响,却只拿到了4342万美元的周票房——低于各大票房预测机构的预期!

尤其是,相比起上周超级大卖的1亿零4287万美元,这部电影在第二周甚至暴跌到只剩上周的零头——虽然在北美市场的这个阶段,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并不是完全不可理解,也并不证明这部片子有多差,主要还是圣诞期间对观影人群消耗过度的问题,但是,不得不说,相比之下,《小熊维格》这一下跌得有点惨!

而且因为新上映的电影只有一部比较给力,所以,《葫芦娃》在力压《小熊维格》之后,居然在周票房排行榜上高居第二名!

这是中国电影在北美电影周票房排行榜上的历史最好成绩!

如此的忽如其来!

而且奇迹的是,随着电影票房的逆市冲高,随着电影院线发现有利可图之后开始加大上映和排片的力度,《葫芦娃》这样一部来自中国的,用一种独特的,被称为“水墨动画技术”的方式拍摄和制作的动画作品,在美国的各大电影评分网站上的得分和评价,居然不降反升!

很多的美国观众都认为,这是一部“惊艳的”、“充满了东方元素的”、但是“故事却非常好看”、“既能让孩子们看得很欢乐,但是当你走进电影院,也并不会感觉自己的智商被拉低”的电影!

更有一些著名的影评人评价说,它虽然“充满了童趣”,但绝对不是一部“儿童向动画片”,相反,它“充满了人生的智慧与勇气”!

于是,就是这么诡异的,借助于“哥伦比亚收购事件”而忽然得到了更多关注的《葫芦娃》,就这么在上映的第二周反而在北美红了起来。

票房与口碑,一时间齐头并进,双双飘红!

***

月票!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