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完美人生 > 第十四章 我想买个东西

完美人生 第十四章 我想买个东西

作者:刀一耕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8:43 来源:笔趣阁

用一句老掉牙的话来形容就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也曾经辉煌过。

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他们一度在好莱坞当时的八大电影公司中独占鳌头,一家公司的年制片量,占到八家公司总制片量的近三分之一!甚至再往前数,在四五十年代,他们也曾叱咤风云!

如果时间截止到1980年,完全可以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是好莱坞所有电影公司中运营的最好的,他们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旗手!

而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的巅峰之作,就是在1979年以换股外加7.8亿美元的代价并购了当时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联美电影公司,一时之间,他们真的以巨无霸的姿态,傲视群雄。

然而随后,受到联美电影公司的业绩拖累,再加上自身投资制片屡屡失手,当时间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状态开始飞速下滑。

1987年,可口可乐以当时堪称天价的39亿美元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但进入可口可乐时代之后,哥伦比亚依然没有丝毫要复苏的迹象,并从此成为可口可乐身上巨大的累赘。

1991年,日本索尼一度想要从可口可乐手中接手哥伦比亚,以完成他们从电子工业到电影产业和音乐产业的全球整体布局,且谈判一度进入实质阶段,当时盛传,哥伦比亚随时都会易手,但在当时,这桩交易受到全美民众的质疑,他们认为这是日本对美国的入侵。

当然,民众怎么看,改变不了可口可乐想要甩手这个大包袱的决心,但无奈的是,就在这桩交易眼看就要最终达成的时候,1992年,日本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所有的日本企业,以及整个日本,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受损严重,索尼当然也无法例外,他们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很快就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再发动涉及海量资金的收购,于是,一场几乎马上要完成的收购,就此胎死腹中。

1997年,可口可乐终于又寻觅到了另外一个下家,那就是由当时的几位美国大导演联合创立的一家电影公司——创梦者电影公司。

创梦者电影公司作为一家独立制片的电影公司,做梦都想要得到哥伦比亚外加联美电影公司的影片库,和他们那强大的发行渠道,但是他们钱不够。

可口可乐为哥伦比亚开出了27亿美元的价码——注意,在他们接手哥伦比亚的十年之间,整个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都在赚钱,都在发展,但可口可乐公司却要在这笔买卖中赔掉12亿美元!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想尽快卖掉!

然而,当时仅仅创立几年的创梦者电影公司哪怕是想尽办法,也最多只能拿出5亿到8亿美元,于是,他们希望能够先进行部分收购,并力争在未来的八到十年之内,陆续完成这笔蛇吞象的惊人交易。

但可口可乐坚决拒绝了。

他们宁可让哥伦比亚继续就这么烂在自己手里,也绝对无法接受这样漫长而痛苦的收购,更不愿意让这场甩掉包袱的买卖,变成几个导演一步步实现梦想的阶梯——想买,可以,拿钱来,随时都可以卖给你!

但是分阶段的交易,绝不接受!

这种大宗收购,实在是禁不起任何的风险——万一收购进行到一半,创梦者反而倒闭了呢?他们才创立了没几年,可没什么家底儿,也扛不住几次制片失败!

于是,这桩交易再次停滞下来。

而果然的,在经历了创业初期几年的红火之后,当时间进入新世纪,创梦者先后出现了几部投资亏本的电影,很快就陷入了财务危机!

不用说,肯定吓了可口可乐一身冷汗——幸好当时坚决拒绝了!

而哥伦比亚这样一家曾经的好莱坞巨无霸,就这么一步步的沦落下去了——拥有全美全好莱坞最大的影片资源库,拥有着全美最顶级的发行能力,但偏偏,在自八十年代起一蹶不振之后,他们再也没能恢复昔日荣光,反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收购谈判和一次又一次的管理层动荡之中,持续低迷。

到现在,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里,它们排名垫底。大家都在自九十年代以来被开拓出来的全球市场上吃到撑,只有哥伦比亚,反而越发羸弱不堪。

…………

在这次来美国之前,李谦虽然也关注过好莱坞的七大制片公司,但对于单独的某家公司,还真是没有特殊关注过。但对于约翰·戴斯来说,他从成年之后就进入电影制片行业,对好莱坞过去二十多年的风云跌宕,那说起来简直是如数家珍——哥伦比亚这些年经历的无数次收购谈判,每一桩都是他们这些电影制片人无比关注的,这个时候说起来,自然有骨有肉。

于是,李谦忽然来了兴趣。

等到约翰·戴斯介绍完了哥伦比亚这些年来的浮浮沉沉,李谦甚至都没有去问哥伦比亚那边对于发行《葫芦娃》,和双方双向发行都是给到了什么条件,而是直接问:“约翰,可以把过去这些年哥伦比亚所经历的这些收购案,以及他们现在的经营状况,包括近些年的财务状况、制片状况这些东西,尽可能详细的搜集一份资料给我吗?”

约翰·戴斯闻言有点懵,“BOSS,你是什么意思?”

李谦笑笑,道:“我忽然有个想法。”

…………

等到约翰·戴斯离开了,李谦目送他的车子驶出庄园,自己站在门廊下,脑子里各种思路迅速地向前推进。

抬起手腕看看表,中国时间,现在应该是深夜。

不过他知道的,齐洁最近这些年夜里两点之前根本就没睡过——是的,晚睡,还要早起。夜里两点半到早上六点半,四个小时睡眠,中午再补上一个小时,她就已经可以做到全天都精神抖擞的去处理各种事情。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她一直如此。

不过再想想,如果这个电话打过去,估计她连今天晚上的这几个小时,也要睡不成了。

于是他最终还是没打电话,转身走回房间去。

廖辽正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李谦站在一边看了一会儿,忍不住嘲笑她,“你说你陪我打个网球多好,自己一个人跑步,还是在跑步机上,多没意思啊!”

廖辽摆手,“你走开!”

李谦耸肩,只好转身走开。

李谦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身手敏捷且极具爆发力,而且关键他还能持久,所以一场网球玩不了多长时间,也就是一二十分钟,廖辽就已经被虐得失去了兴趣,一次两次三次五次,慢慢的人家就不玩了,李谦故意输都不行。

于是李谦走回客厅去,拿上约翰·戴斯留下的那些资料,回到属于自己的书房,坐下来,冲一壶茶,借助烧水冲茶的功夫,慢慢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然后觉得心里平静了,那股子冲动的燥热渐渐消退,这才打开了文件夹。

其他几家的情况,约翰·戴斯的解说已经比较详细,李谦翻看的时候也就是简单扫一眼,他把重点放到了约翰·戴斯没来得及说,而他当时也没问的哥伦比亚那边给出的条件上。

相比起其它几家,哥伦比亚的各项条件都给的堪称优厚。

他们基本同意双方双向的敞开式合作,所谓敞开式,就是我的片子任你选,你的片子也任我选,但双方都可以不选——这充其量算是一种框架式的协议。

然后,双方商谈的重点,放到接下来明湖文化要推出的几部电影上,从《葫芦娃》,到《黑客帝国》,约翰·戴斯和哥伦比亚的谈判代表,都商谈出了一个大致的发行框架——当然,分成的,而且是阶梯式分成的分账方式。

这样的发行方式,双方可以一次性签订五部电影。

而作为交换,明湖文化需要从2004年起,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为哥伦比亚及其下属厂牌制片出品的电影,提供中国方面的分账式引入发行。

也是五部。

这是很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对等的一个合作模式。

在当下好莱坞横扫全球的时代背景下,一家身为好莱坞七大制片厂之一的公司,能够愿意跟明湖文化这样的一家中国公司达成这样的协议,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毫无架子了——可见他们是多么迫切的需要其他市场的发行业绩,也可见他们此前在海外发行能力上,尤其是在对中国发行商的吸引力上,是多么的弱。

等到全部看完了双方谈出来的合作框架,再回头重新看一遍,仔细咂摸里面透露出来的一些潜在的信息,李谦不由得叹了口气。

不行了,是真的心动了。

无论前世今生,在李谦的印象里,好莱坞七大制片厂,那都是高高在上的顶级存在,毫不夸张地说,在全世界的电影世界里,他们就是金庸里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是属于那种天下无敌的顶级高手!

而来到这个时空之后,这么多年下来,从音乐制作人到乐队主唱,再到歌手,以及导演、演员,这么一路走下来,李谦最大的目标,始终都是想要把明湖文化做大,然后尝试着能够带领中国的音乐、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某种层面上的突围。

不敢说跟好莱坞在全球范围内拼刺刀打对台吧,至少也应该去避免等到特效和3D这两轮电影科技大潮过后,好莱坞大片在中国横冲直撞,而中国电影竟然沦落到开始卖所谓的“综艺电影”的地步。

所以,他一直兢兢业业的去做,尽量把每一步都走得稳健一些,力争不犯任何的错误。

而现在,明湖文化在国内的确是已经顺利崛起,无论音乐还是影视,都是国内最顶级的那一拨存在,但李谦仍是一直都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好、没有做完,下一步,他计划带领明湖文化开始去做一些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但更加能够适应全球化视野的东西,开始学习好莱坞,尝试进行全球化发行——在他看来,这是带动整个中国电影崛起的很关键的一步。

然而,他却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己其实完全可以有一条更好的路!

是的,收购哥伦比亚!

此前从来没有考虑过,也压根儿就不会往这方面想,但这个念头一旦起来,李谦立刻就发现,只要能成功,这绝对是一条捷径!

当今,以及接下来若干年的世界电影市场,最大的三块市场,肯定是北美、中国和欧洲——人口、消费能力决定了这一点。

明湖文化自身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都具备了相当强的发行能力,在日本和韩国,也都有了稳固和强有力的发行合作伙伴,如果再把哥伦比亚吃下来,那么,北美和欧洲的发行渠道,就将被一夜补足!

到那个时候,明湖文化将会直接一步封神,直接拥有全球范围内的顶级发行能力——而这一点,是中国的电影公司们,和美国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们,都不具备的!

国内的政策条件,不允许美国公司过来做发行,甚至不允许美国的相关公司对于在国内从事文化制品发行的公司进行持股,所以,美国七大在全世界再牛逼,在中国照样走不通路子,而国内的公司,即便是强大如东方传媒集团,也就是三五十亿的总盘子,他们买不起,也不敢买一家美国的发行公司!

而且说实话,他们也根本就不会去想做全球发行这件事!

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窝里斗,就是能够在中国称王称霸!

但明湖文化不是。

明湖文化从来都没有把在中国做到行业第一当成过自己的目标。

明湖文化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做中国文化、中国音乐和中国影视的生意!中国市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只是,如果真的去做这件事,会不会有一种“炒股炒成股东”的感觉?

我跑到美国来,真的就是奔着做《葫芦娃》的发行来的啊,但走的时候却买走了一家好莱坞的电影公司……

…………

夜,八点,李谦推算齐洁应该已经起床,就拨通了她的电话。

电话接通,他说:“我想买个东西,你带着人过来一趟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