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无良皇帝 > 第六十三章 魔门门主(中)

无良皇帝 第六十三章 魔门门主(中)

作者:傲无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5 12:55:56 来源:笔趣阁

到了路上,四下无人之时。李林甫才面色沉重的把事情告诉了我,大理,吐蕃,回纥等三个大吴皇朝依附国,近日联合申明,宣布脱离大吴皇朝依附国的决定。

我日。我重重的在马车中间的台子上一击,阴沉道:“他们是好日子过到头了,竟然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捅大吴一刀暗手。”

李林甫见我发怒,急忙跪拜在地上:“皇上请喜怒,保重龙体。”

我缓缓地靠在了马车内的躺椅之上,柳映竹和凝儿,分在两侧帮我捶胸敲背,想助我消气。

我脑子飞快的运转开来。在我这个位置上待久了,遇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其中有没有阴谋。

按理说,大理等三国。与大吴皇朝交好多代,每年都是按时纳贡,从来没有拖欠的嫌疑。而他们在大吴皇朝的庇佑之下,生活也十分的安定。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想不开,想打乱本国安定的局面么?

从时间上来看,这三国定然早就通好了气。否则也不可能会在同一时间段里发表申明。其二,他们定然已经做好了大吴皇朝因为恼羞成怒,而进犯他们的准备。第三,或许他们吃定,大吴皇朝如今没有动他们的能力。最后,或许他们找了更加有力的靠山,准备连大吴皇朝也一口吞并。

问题越是想得透彻,我的心越是冷静了起来。周围诸国,表面上都风平浪静,或许个个包藏狼子野心也不一定。即便是那弱小的高丽国,一旦有了机遇,也会想着要扩展国家地盘。此乃人之常情,怪不得也。当然,谁吞并谁,还是需要看谁的拳头硬朗的。

路上换马不换车,日夜兼程仅仅用了一日多的时间,便回到了京城之中。我甫一回到皇宫之后,连养心斋也没有回。换上龙袍后,径直到了南书房,与此同时,小多子等随侍太监,也奔告着去通知几名议事大臣。

我刚在南书房太师椅中小寐了一会,陶迁等人便匆匆赶到。一问后,才知道这帮子大臣知道我回来之后,第一个便是要找他们商议此事。一个个都没有敢回家睡觉,直接在自己行政部门休息了。

我微一感动。即便是外敌再强,只要内部齐心协力,什么样的难关渡不过去啊?

尤其是刘枕明那死胖子,一见到我就跪在地上,抱着我的大腿,口口声声说是想死微臣了。实在让我啼笑皆非,不过被这小子一恼,紧张的气氛顿时消解了泰半。同时,也让我产生了一种回家真好的感觉。

待得众人都赐坐后。我这次回到了太师椅上,将目光投向陶迁,冷声道:“陶爱卿,你是礼部尚书,掌管外交。与朕说说,这倒底是怎么回事?”

陶迁急忙起身,微微一躬身,清了清嗓音道:“回禀皇上,大理,吐蕃,回纥三国。都是在大吴建朝之初,便臣服于大吴的。按照惯例,岁岁朝贡,年年来朝。”

“近年来,有何异动?”我眉头微一蹙:“另外,去岁的朝贡献纳情况如何?”

“回禀皇上,这三国近年来均无大的异动,安分守纪的很。而且,去年的岁贡,更是比平常多了两成。按他们说的道理,便是庆贺新皇初登大典。”陶迁沉稳的回答道:“一般来讲,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样,也能解读为对新皇示好,表示愿意继续臣服的信号。”

“哼。”我低沉的哼了一声,不满道:“同样,也可以解读为,对方早有狼子野心。想趁着新皇根基未稳,进行全面反叛。那多出来的两成岁贡,怕是用来麻痹我大吴皇朝的吧?恐怕,去岁的时候,他们都还未准备好。如今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便正式与大吴撕破脸皮了。陶迁啊陶迁,枉你在礼部待了这么多年,怎么会如此失职?”

陶迁闻言,急忙跪拜下来,叩一头道:“老臣不察,望皇上赐老臣死罪。”

“启奏皇上,微臣有话要说。”刘枕明急急上前,躬身道。

刘枕明最近恐怕也是忙坏了,整个人似乎消瘦了一大圈,面目也憔悴了不少,让我心中顿感安慰,毕竟刘枕明对我的忠心,可以说是无须置疑的。

“讲吧。”我挥了一挥手。

“启奏皇上,微臣认为陶大人虽有疏忽,却错不在他。”刘枕明为陶迁分辩道:“大理,吐蕃,回纥三国。向来与大吴交好,且从来没有过异心。以这种有心算无心之下,乍一吃亏,也在情理之中。”

我望了他一眼。刘枕明这小子转性了?以前与陶迁俩人,虽然表面上都客客气气的。但是明里,暗里,都会较较手腕。虽然在我的威胁之下,收敛了不少。但也不可能突然好到如此诚心诚意的为对方开脱的地步吧?

刘枕明分明是察觉了我的表情,急忙躬身解释道:“皇上,微臣虽然与陶大人微有嫌隙。但这却都是些小事,而且是大吴内部之事,如今大吴面临危机,大臣之间若是再不团结。岂不是置大吴于水深火热之处么?”

“说的好。”我双掌一击,刘枕明刚才说这番话时。我一直注视着他的眼睛,这一番话,应当是出自他的肺腑之言,而且说中了我的心思。的确,强敌在前,若再不拧成一股绳子,岂能度过难关。

“能够坐在这里的爱卿们,你们可都是朕倚重的大臣。”我背负着双手,在南书房中缓缓地踱着,正色道:“刘爱卿的话,大家都听见了么?”

“臣等,定当团结一致,共御外敌。”南书房中的几名重臣,立即纷纷跪拜了下来,宣誓道。

“好,好。”我连说了几个好字:“君臣一心,其利断金。哪里还怕区区三个小国造反来着?”

“君臣一心,其利断金。”群臣随着我,重重喝声道。

一时间,这小小的南书房内。洋溢起一片难以言喻的气势,有这股气势的存在,没有哪件事情,是不能解决的。

“陶迁,你的过错,朕暂时不惩罚你,暂且记下。”我随即宣布了对陶迁的处置:“日后你立功,再将功补过吧。现在先起来吧,这么跪着,也不是个事情。”

陶迁又沉稳的叩了一头:“老臣陶迁遵旨。”说着,爬起身来,也不敢再坐下。

我又微微沉吟了一番,问道:“段鸿,你说说看。以我朝如今的兵力,能否同时应付两方战事?”

段鸿想都未想,便立即摇头回答道:“回皇上,以我朝如今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同时应付两方的战事。更何况,雪中送炭者少,趁火打劫者众。即便我朝同时应付两方战事,怕那些原本在我朝镇压下不敢动弹的敌国,便也会蠢蠢欲动起来。这才是臣等最为担心之事。”

此事我也明白的紧。若要同时应对两方战争,怕是力有不怠。就算能够面前应付,别说那些敌意国了。就算是高丽,东突厥等暂时性盟友,怕到时候也会进行趁火打劫。

如今的情况便是,东西两面几乎同时受敌。至于是巧合,还是有人有意为之,其中的深意值得好好体味了。

众臣又是一阵沉默,一时间南书房内,安静了下来。

“简令泰,你说说看,有什么想法?”我躺在了太师椅子上,眯着眼睛望向了这个官场新进。简令泰虽然官位不高,却深得我的喜爱和器重,乃是重点培养的臣子。

简令泰听得我召唤,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回皇上。臣以为,应当与一方示好讲和,而集中精力吃掉另外一方。调整实力后,再重新开启战端。”

我听了这话,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同意道:“这的确是一条正确的思路。但是,简爱卿想与哪方讲和呢?”

“微臣以为,西域三国,已经公开申明了脱离大吴附庸,这是摆明了与大吴撕破脸皮的做法。而东方倭国,虽然扰我海疆,暗下毒手。然而却终究没有公开与大吴宣战,此处回旋的余地颇大。”简令泰一副沉稳的表情,不慌不忙的说道。

我重重地舒了一口气,虽然简令泰说的合情合理。但是以我对倭国讨厌的心理,让我这次不去消灭他,还要与之虚与委蛇。实在是心有不甘纳。

简令泰见我犹豫,便又道:“皇上请三思,倭国虽然可恶之极,然却与我朝相隔大海,此乃一天然屏障。即便倭国有着侵犯我大吴之心,相隔如此甚远,调兵遣将困难不说,便是那补给也是个大问题。再者,此趟倭国的目的并非我大吴皇朝,而是高丽国。倭国只有拿下高丽国后,才有针对我朝的跳板。”

段鸿也是点头同意道:“简大人分析的不错,那西域三国与我朝沃土相连,防不胜防。若非要与一方讲和,”倭国乃是最合适不过了。”

我心中挣扎不觉,一是以大局为重。一是以私欲为重。两个念头此起彼落,纠缠不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