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聊斋皇太孙 > 第二十八章:罪己诏

聊斋皇太孙 第二十八章:罪己诏

作者:神卜先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23 20:00:39 来源:笔趣阁

罗刹族的大军还是来了,据探马来报,估计有四十万之众。

五原城内也只剩下不足八万人,其中还有一两千带着伤的士卒。

各地来源都被堵截了,很明显罗刹鬼族这是要围点打援。

“各位将军,有什么破敌之策?”此时刚刚接掌帅印的马飞显得无比焦急。

城外有将近四十万的罗刹鬼族,而且后方还在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力。

整个朔方加起来都不到三十万人,这场战役双方实力完全不对等。

“马大帅,卑职认为与其在城中等破城,不如直接跟这罗刹族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还拉一个垫背的。”

董云大大咧咧的,他不擅长什么阴谋诡计,在他看来现在龟缩在城里也是死,出城打也是死。

“是啊。我认为董哥说得有道理,不如出城决一死战吧!守什么?”

张恒也是这般看法。

“算了,听你们的话,全都是让本帅与罗刹鬼族决战。可决战是要看双方实力的啊,我们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七万多一点人,出城就是以卵击石啊!”

马飞也是无奈,麾下的这些人都是一腔热血要决战,他有什么办法?

他现在只有一条就是守在五原城,让朔方的消息传回都城,希望皇帝能够调动援军过来支援他们。

“杀!”

城外喊杀声,声声入耳。

“龟缩在大周城池里面的人族,你们是不是孙子?啊,怎么不敢与我军交锋?是怕了我罗刹天兵吗?”

罗刹族大统领,也就是这次罗刹大军的总负责人,成洛寒介在外面放声大骂。

罗刹族是由四大贵族共同执政的,尊成洛家族的先祖母成洛伊卡为罗刹女王。

这四大贵族分别是成洛家族(掌控军事),荷西家族(掌握经济),闻琴家族(掌握物资),贺词家族(掌握宗教)。

而这位罗刹族大统领成洛寒介就是罗刹女王的亲弟弟。

“放你N的狗屁,有种你们攻进来!”

董云也是个爆脾气,两人一个在城楼上,一个在城门前互相问候家人,时不时地用上了礼貌用语,还不忘关怀对方已经亡故的亲眷。

吵了大概一个多时辰,这成洛寒介安耐不住了,他骂战是第一次输给了别人,怎么能不生气?

在罗刹国内,他可是远近闻名的第一喷子。

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辩论大赛,以问候家人的特殊方式,击溃同他辩论的对手心里防线,达到无往不利的目的。

可没想到,今天居然失手了,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族小子。

“全军将士,给我冲上去!”

罗刹族攻城从来不靠什么器具,他们都是靠自己的血肉之躯硬生生的抗着一切伤害向前推进的。

“骑兵营突击!”

何晨带着他的三千骑兵从城门楼上直接一跃而下,借着重力马蹄直接砸向了罗刹士卒的脑袋瓜子上。

顿时不少罗刹士卒被开了瓢,死伤惨重。

那些还在前进的罗刹士卒停止了前进,纷纷缩成了肉球向骑兵营滚动。

那肉球在地上滚动发出了“叽里咕噜”的声音,甚是恐怖。

“嘶嘶。”

马儿发出了吼叫。

“诸位,封侯拜将就在今日!”何晨说罢,一马当先的冲入了肉球阵中。

“杀啊!”

三千骑兵见主帅如此勇猛,自然也是拍马向前。

战场焦灼着,皇宫里面也焦灼着。

“陛下,据密令卫八百里加急,朔方城已经被攻破了,目前九原城被围困,各地援军被堵截,九月失陷估计也是这一两日的事情了!”

兵部尚书王蔷可是急眼了,目前新都城才只有区区五万可用之兵,这五万人怎么可能调去支援边关?

况且还有秦王在旁边虎视眈眈呢,这个节骨眼上,谁知道他会不会反啊。

“老臣请求陛下速速发布勤王诏书,举我大周之全国兵力,灭了这罗刹国!”吴文章的建议是群臣里面最为可行的。

可是,几个翰林学士就不支持了。

双方你来我往的,吵得不亦乐乎,商量了大半天就是没有商量个头绪来。

“好了好了,各位爱卿,都给朕静一静,如今这朔方,朕打算弃掉了,将朔方全境居民,军队全部后撤到安定。”

血魔的话如同当头一棒,让诸位大臣都慌乱神。

“陛下不可啊,安定是新都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啊,若是全部撤到安定,安定在失守,那我大周不就亡国了吗?”

“陛下,此乃不智之举啊。”

“若是太祖皇帝知道陛下您这样做,怕不是气得从坟墓里面爬出来啊!”

......

这些大臣们开始痛哭流涕了。

“朕意已决,就这样做。朔方不丢,那大周可就真要亡国了。目前国内局势复杂,若不丢了朔北,那些个好皇叔们怎么会发兵助他的便宜侄儿?”

血魔看得很透彻,除了这秦王外,其他皇叔是不可能看着大周灭亡的,只要情况特别紧急之下,他们就会发兵来源。

若是一直在朔方僵持着,损伤的不是那些皇叔,是振兴帝的势力,是振兴帝所掌控的势力。

“王大伴,将朕的罪己诏昭告天下,朕现在就去写勤王诏书!”

血魔大手一挥,新都城这座大机器开始运转了。

次日,罪己诏昭告天下。

诏曰:

“朕以凉德承嗣丕基,三月于兹矣。自亲政以来,纲常法度、用人行事,不能仰法太祖、太宗雄才大略,因循旧制,苟安目前,且使朝令夕改,于太祖旧制日有更迭,以致国家日衰,民生未遂,此是朕之罪一也。

朕自朔方军中闻得太宗皇帝龙槟九天,甚是痛苦,惟生母夏皇后还存人间,父爱如山,太宗教诲,朕不敢相忘,然则未见太宗最后一面,而呼告天地,子欲养而亲不待,朕岂能为孝乎?此是朕之罪二也。

朕薄才寡德,无功于社稷。朝廷诸臣,或历世竭忠,或累年效力,应当信任,极其所能,朕不能信任,使其怀才不遇,抱恨而终。且前宋故事,宠幸奸佞,朕不以为戒。何当为明君者乎?此是朕之罪三也。

朕初为皇子,恰逢太宗廷议,力排众议,举分封之策,现在回想,实为短视,以至于宗室诸王分裂河山,据地自居,中央日渐颓势,地方日渐兴起,自此以往,国不将国矣。朕岂能自称为贤乎?此朕之罪四也。

朕生性嗜色,为天下美人入宫事,劳民伤财,动摇国本,舍天下之万家女,为朕一人乐,可乎?是谓失其本心,以至乱政局之初始也。此朕之罪五也。

国用浩繁,兵饷不足,然金花钱粮,尽给宫中用度,以至于朔方失守,乃至全境丢失,此朕之过哉。为贪se欲,为修宫殿,以至于国库枯竭,大臣皆节衣缩食,减少俸禄,为国家计耳。朕实为自责,此朕之罪六也。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朕日理万机,自然多有违错,惟肯听言纳谏,则有过必知。朕陶醉后宫,不能听言纳谏。古云,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朕如此行事,极为不智不勇,此朕之罪七也。

朕既知过,每自责悔恨,为顾颜面,未能者改,以致过失积多,国力渐颓,此是朕之罪八也。

太祖极武皇帝创垂基业,所关至重,元良储嗣,不可久虚也,朕尚且无子,世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朕之罪九也。

朕闻数字最大者,不过九也。朕所犯之罪已达极也,悲痛常在心。不知大周天下将又何存乎,朕在都城忏悔,自下诏日起,每日素食寡饭,不近女色,为国家斋戒,望国之黎庶宽慰朕之一二,如此,朕之心方安也。

振兴元年四月初一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