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249章:更起劲了

红楼蓉大爷 第249章:更起劲了

作者:七里米粉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8 15:44:45 来源:笔趣阁

李纨瞧着兰哥儿打义学去,忙唤人去打听贾时飞的消息。

“这位贾时飞虽然姓贾,却不是咱们家的亲戚,单名一个化字,外人都称其号雨村。贾时飞进士出身,年纪轻轻便做了地方官,后有些坏事被革职。早年在金陵甄家、扬州林姑爷家都做过西宾管教。那年黛玉来京,这贾时飞得了林家姑爷推本,请政老爷帮忙谋了一个应天府知府。”

李纨奇道:“既是应天府的知府怎么会跑咱们府来?”

“听闻贾时飞在金陵时多有建树,如今来京正候职顺天府尹了。想是政老爷待他有恩,正听着建别院、候省亲。他这大官老爷倒也放得下身段来,日日跟在政老爷身边做清客。”

说话的人笑一声,又接着道:“奶奶可是不晓得,这贾时飞也是有趣的。偏前几日义学李老先生病了,本是要政老爷身边清客们替两日的,没想府里一众清客们都不愿意。倒是这贾时飞主动请缨,堂堂未来的三品大员,竟低身下来去给咱们义学的哥儿们上课了。”

李纨怎么会不知道,她愁的就是这事情。

本就在府里听过几次贾雨村的名号,虽不了解其人,但是府里的哥儿姐儿常讨论这人。她也多少有点印象,偏偏全是不好的。

又听着那人笑道:“这两月里,政老爷也待他不差。近来府里客人多,老爷也呼召着贾时飞一同陪客。不仅咱们亲近几府的人认识了贾时飞,便是连四家王府也知了他的名。本以为李老先生病好后,贾时飞并不再去义学了,哪想他反而更起劲了,不仅替课还同着李老先生一起给兰哥儿补课了。”

这会再听了来人细说,李纨已经认定这便是个爱钻研的官迷。她阴阳怪气道:“他可真是个灵泛人。”

那人哪里听得出正话反话,也跟着笑道:“确是这样的。他这些小手段不仅讨了政老爷开心,连赦老爷也同他熟络。也就府里的哥儿们瞧不上他,琏二爷恶他,宝二爷嫌他,偏他一点也不在意。”

这种人为了升官发财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被哥儿们嫌之恶之又有什么关系。

李纨心里也觉不舒服,有点犯恶心。

她最讨厌这类钻研人,也更瞧不上这手段。如今只听着贾雨村拿着义学讲课做钻研讨好的手段,李纨心中更恶。奈何政老爷是她长辈,义学的事也不是她能插手的。

偏偏兰哥儿也厌恶这人。

当下,珠大奶奶脑海里只闪现着蓉哥儿的身影。

赤条条样子的身影。

自己真的要去找他吗?想到这里,不知道怎么的,珠大奶奶竟觉自己脸颊有些发烫。明明是为了正事,怎么一想起蓉哥儿来却感觉像是偷情一般。

才在心底羞一阵,脑海又冒出一个声音。

“不要脸的浪荡货。”

负罪感再起。李纨又陷入这种纠结复杂之中。连旁边人说着什么也听不下去了,突然插话问道:“蓉哥儿今日可有去衙门里?”

素云立即回道:“一早听道消息,小蓉大爷被忠顺王府长史官接走了。”

李纨听了如释重负。心里竟想着蓉哥儿不在府里也好,倒没了理由再去见他。

不见为好。不见罢。

神京城外,贾蓉坐在马车里,好奇探着脑袋出去。

“周长史,这不是往水利营田府的道罢?”

忠顺王府长史官笑道:“王爷心里放不下京畿的良田,特让下官来请大人往津州地界去。”

“十三爷怎么跑津州去了。”贾蓉嘀咕一声,“他老人家这会不应该是统领将士,准备出征准格尔吗?”

长史回道:“近来朝中事情多,十三爷怕出征准格尔,有人为难水利营田府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贾蓉耸耸肩,他一直在水利营田府里,心里也清楚去年旱改水成绩。虽然开垦了三百多顷水田,产量也比往年多了不少,可是依旧不太理想。

这么大规模进行旱改水,朝廷里想的是直接从原来亩产一两石,变成亩产四石。哪里会那么的轻松简单?虽然旱改水,有了灌溉条件,但是种植技术、肥土把握都是关键。

每亩产量增加近一石,已经到达极限了。

再想增加,只能合理的精耕细作,同时提升土地肥厚。

可是朝堂上的人不懂这些,他们都觉得,只要把稻米种子撒在地里等到夏秋之际便能收获几石粮食。

马车行了半日,贾蓉被颠簸一阵,肚子都忍不住叫起来时才到了地方。

蓉哥儿从车上下来,一眼便瞧见了河边站着的几人。在这万亩良田之中,几个身穿锦绣华服的人实在太打眼了。

甚至在这些华服老爷身边现成了一片无人空地,那些田间地里劳作歇息的,也只能远远得看着这边。

蓉哥儿紧忙过去。

“小子拜见王爷。”他虽这么喊着,却既不拱手,更不叩拜。只一手提着裙袍,大步流星往众人方向迈去。

忠顺王回头瞧一眼,不冷不淡道:“可算来了。”

贾蓉嘿嘿笑着拱拱手,道:“十三爷怎么到这地方来了。”

这地方连蓉哥儿都不太清楚,到底这里是在哪个位置。旁边的段玉暗暗翻了个白眼,小声提醒道:“武清一带乃是的除北辽外,皇庄最多的地方。”

“原来是这里,往日常在图上看它,没想来到实地反而不知道了。”蓉哥儿嘿嘿笑一声,“只怪武清地方太大,上次小子来的地不是这里。”

贾蓉的脸皮之厚,莫说让段玉等人侧目,就是忠顺王旁边那位大学士舒伯乐都忍不住转头过来打量。

忠顺王没有功夫陪贾蓉闲聊,问道:“听闻进来水利营田府在你手中改制了,本王与舒大人怎么都没听到消息?”

贾蓉没想到一上来就问责的。他厚着脸皮道:“小子想着水利营田府只有一个衙门,小子也只有一副身体,奈何京畿却广阔的很。小子无法全都照顾到,所以才想出办法改制下来。”

舒伯乐好奇笑道:“才四个月功夫,这水利营田府便让咱们看不明白了。说说,你是如何改的。”

贾蓉讪讪道:“也未如何大修,只是照着原来的班子,分成了四个办事处。分别辖京畿东、南、西、北四个区域,让四个办事处只负责辖区内营田事务。”

“说说你这四个……办事处?都是什么怪名,你是怎么分的?”十三爷不忿道。忠顺王心里一直记挂着水利营田府的事情,想着一直没有打听,结果问一道,他却听不明白了。后来听了分四个片区,结果这四个片区也分得奇怪,差点被闹晕了。

贾蓉讪讪道:“小子数了京畿各县皇庄座数,又计算了各县田亩多寡,所以在分辖区时未按照州府区域来。力求平均,让水利营田府下面四局内的复杂的田亩数量差不多。又参照了水系支流划分,好让四局营田更便利。”

蓉哥儿小心翼翼看着忠顺王的表情,又补充一句:“所以,会出现同一府下面的县分属不同局负责。”

原来如此,忠顺王这方听明白了。款款又问:“今年可计算营田多少顷?”

这个问题着实把贾蓉给问住了。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不知到底该伸几根好。犹豫一下,觉得自己可是老实人,老实人不能撒谎。于是伸出三根手指,像是发誓一般立在那里。

“三千顷?”忠顺王不由得睁大双眸,瞳孔都在这一刻放大了。

大学士舒伯乐更满脸吃惊,打量着蓉哥儿,不禁自语道:“后生可畏啊。”

忠顺王哈哈大笑道,“这小子虽然经常跳脱,但确实是个有才干的。”

舒伯乐知道贾蓉是忠顺王争取过来的,顺着笑道:“王爷慧眼识人,我大燕有福。”

“……”

贾蓉看着这两人在那里互相吹捧,他很无奈。又看了看自己竖起的三个手指头,对,是三个手指头。

可是自己没说是三千顷啊。

一顷百亩,百顷万亩,千顷十万亩。三千顷就是三十万亩良田,这……你们可真是敢想。蓉哥儿在心里吐槽。可他又不好阻止,只能在心里暗自感慨,先让他们乐一乐吧,这时候打搅说不得要扒自己的皮。

忠顺王笑一阵突然看到贾蓉脸上那表情,他反应过来了。不对,这混账小子说的不是三千顷。

以十三爷对蓉哥儿的了解,如果这混账小子要说的是三千顷,这会定是眉飞色舞、得意洋洋。怎么会是这平淡的表情,甚至在平淡中还有着一丝怜悯。

忠顺王也不知道这怜悯是怎么来的,他就是发现了贾蓉的眼中暗藏的怜悯。

十三爷突然冷静下来,盯着贾蓉问:“你这三千顷是如何计划的?”

蓉哥儿额一声,悄悄勾了勾手指头,回道:“京畿四个水利营田分局,每局今年的营田目标是八十顷。四局合计在一起,也就够了。”

舒伯乐笑一声,“蓉哥儿只怕是说错了吧,应是每局八百顷才对。拿图来,咱们瞧瞧,今年若能营田三千顷,京畿营田的任务再需一两年就完成了。到那时,王爷也能安心歇一会,不用再这般风来雨去、日晒雨淋了。”

贾蓉挠了挠头,尴尬道:“小子未曾说错,是每局八十顷任务。”

嗯?

舒伯乐、十三爷两人顿时一愣,都觉心中不适。感情刚刚两人白乐了一阵?

忠顺王横眉冷对道:“那么一年三百二十顷?”

贾蓉点头回道:“是的。”

舒伯乐的神色也冷下来,脸上完全没了笑脸。贾蓉来之前,水利营田府是他代为总理。去年在他的总理下,水利营田府治了也有将近三百顷田地。

现在换了贾蓉过来,怎么还是三百顷。哦,三百二十,多了二十顷。

忠顺王冷声道:“你便是这般糊弄本王吗?”

“十三爷说哪里的话,小子哪敢糊弄王爷啊,是真计划了每局治水八十顷。”蓉哥儿讪讪笑一句。他心里也无奈,明明是你们误会的。谁能想得到,我竖起三个手指头,你们能猜到三千去。

真是要了命了。

太他娘的敢想了,比前一年翻十倍,把本大爷当成神了吧。

十三爷道:“未免太少了点。”

“不少了。”贾蓉回道:“王爷应是知晓去年改水也才堪堪近三百顷,还不足三百顷了。如今计划三百二十顷,已经是高定了目标。”

忠顺王不解道:“怎么会高定了目标?”

贾蓉见忠顺王神色缓和,又笑起来,道:“十三爷咱们办事可得实事求是,不能假大空。”

“什么是假大空?”

“假大空就是……那不重要。”蓉哥儿忙说道,“十三爷可这想,往日营田就在神京边上,不论清河通州都是便于营田的。不仅支流多,地势不复杂。然而整个京畿地方,却不单单是这种简单便捷的地。”

忠顺王瞧一眼贾蓉,点了点脑袋算是认同了他这个说法。

舒伯乐这时也反应过来。他是看过各县地势图的,有些地方的确不便于营田。有不少的地方营田的难度远高于通州、清河等地。

贾蓉给两位大员说着营田细节。偏十三爷和大学士时间紧,没空听那些。

忠顺王道:“营田事务如今已经进了正轨,可是朝中百官对营田后的产量却颇有微词。”

贾蓉心里早清楚。苦笑问道:“十三爷是何打算?”

忠顺王道:“所以今儿才想着找你计算。实在不行,便多请几位南方的农人过来指导。总得将营田后的水稻产量提升上去,不然……”

贾蓉鬼使神差问一句:“不然什么?”

忠顺王没好气道:“不然你这水利营田使也做到头了。”

“额?”贾蓉一愣,这未免太吓人了吧。讪讪道:“王爷在说笑罢。”

旁边,舒伯乐接话笑道:“也不算是在说笑。如果大力度营田却无法达到理想目标,朝中的官员,特别曾经漕运部院及内务府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