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215章:半醒半醉日复日

红楼蓉大爷 第215章:半醒半醉日复日

作者:七里米粉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8 15:44:45 来源:笔趣阁

房间里,薛宝钗含睇宜笑,端静窈窕。白白嫩嫩的柔颈上,那由内而外的现出红晕像是春日盛开的桃花。

蓉哥儿垂目而视,如若置身于桃花林中。将屋外动静忘了干净,哪里还管外面莺儿与屋外凉风。在他目中,眼中粉色桃花在风中摇曳,仔细看去,只见细嫩粉红的朵朵桃花儿随着枝干不住颤动。层层叠叠,朵朵皆在绽放。

贾蓉心底清楚,他能与宝钗见面的时·日不多。明儿又得到金陵城外的窑厂去,更是珍惜今夜良辰。

听得宝钗那如嗔如娇的声音,他竟同此感受无尽压力。

这种压力仿佛来自地底深渊,仿佛在地底下有着一股无法摆脱的强大吸力,又像是天地间重力突加,。

“蓉哥儿!”

薛宝钗轻轻唤一声,端娴面上更现媚色。眉眼之中仿佛藏一东海泉眼,涓涓泉水应声而下。她只觉身子一沉,颇有肉感的身躯也不由一颤。矜持并闭的双膝款款放松了警惕,穿臂过去勾架住蓉哥儿腰躯。

她红着脸瞄了蓉哥儿一眼,然后阖上眼帘,富丽装扮之下更显俏丽风情。脑中回荡声音,这便是自己的郎君吗?又想着合眼前瞧着的蓉哥儿面容,近日倒没好好打量,他的脸儿却黑了不少。

房里嬉闹,房外莺儿却百感交集。

姑娘遇上小蓉大爷最后,被大爷带坏愈发大胆起来了。

她一小姑娘又哪知桃花庵上的美妙。

更不懂前朝著名诗人唐伯虎所写的那赞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

“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

“一在平地一在天……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无花无酒锄作田。”

偏莺儿这样的丫鬟是太懂得赏诗,便是薛宝钗这样的,也不知百转千回,层层叠叠,错综复杂到底是何意思。

蓉哥儿轻笑一声:“我最喜宝儿的皱纹。”

薛宝钗疑惑睁开眼来,她如今正值青春年华,哪里来的皱纹。困顿不解中,细究蓉哥儿解释,只听了这坏人偷笑细声说一句,再闹了个面若桃红。

她做势要打,却浑然提不起力气。呢喃一声,轻抬手臂却忍不住抓上旁边幔帐。

只听着蓉哥儿坏笑一声道:“宝儿虽生皱纹,却也是最紧致的皱纹。”

房外。

莺儿望着夜灯下突然飘起的秋冬细雨出神,院中尚只绽放的花儿在细雨滋润下,仿佛更加鲜艳。听着里面声音,她竟有一种来到春日的错觉。

她款款走下屋檐,趁着夜下细雨来到一树下。只见着遭受秋冬雨大风吹后的花骨朵里,花蕊之中缓缓流下两滴天水,沿着花瓣滴落尘土再消失不见。

“应是并未消失罢,只是夜色太暗,因此我才再见不着它。”莺儿蹲下身子,喃喃自语。伸手拾起地上被风雨打落的花骨朵,放在鼻尖轻嗅。

“被风雨打过的花,终究不如原来的好闻,本该的花香竟也变了其他的气味。”

她暗嗔一声嫌弃丢下花朵,从树下走了回来。迈步回了屋檐,又见檐下一住花草,遭风雨过后那长长的粗壮叶子竟更鲜绿。

莺儿心里充满了好奇,手指轻轻点上粗壮又长的叶尖,顿时便感受了细雨的温度。指尖湿了,她好奇将手指放入嘴中,那雨水竟有股淡酸含腥的味道。

实在奇怪。

屋檐下蹲着的丫鬟莺儿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张嘴伸舌再细尝了花叶上细雨,确实是淡淡的酸味。其中还能闻得若隐若无的腥味。

细细回味一阵过后,听着屋内赶巧的声音,莺儿这丫鬟竟傻傻地愣在了当场。

良久,才听了房里唤莺儿的名字,是姑娘让她去打水过来。听了这声音,莺儿含羞似地跑了。

又几日。

贾蓉已经回了金陵城外的窑厂去,随着天气越冷,金陵的窑厂也逐渐有了工厂的样子。所有规矩也在贾蔷、宗成两人协助下订立。

计算着,以后可以偷闲机会,再偶尔回一回王家,又偷偷去一去薛家。

本是风光无限好的样子,却因神京的信件,又觉索然无味起来。

“想家了?”

蔷哥儿问他。

他道:“是啊。离开神京好些日子了,你嫂子又怀着身孕,怎么能不想。”

在王家凤姐儿,他尚且能偶尔见一回,在神京的秦可卿却只能通过书信联系。贾蓉虽然混账,也不是什么专情的好男人,可也会惦记秦可卿这样贤惠的好女人。

他却不知,此时在淮安府的漕运部院里,有一人正在骂着他娘。

唐福芳拿着手中一叠的信件瞧了又瞧,看了又看,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本来计算等漕粮运进了神京,再去贾家拜访一趟的。如今……他骂了贾蓉一顿还不够,又开始骂下面官员。

“都是些没长眼睛的,平日里向过往商人讨要好处还不够,竟将主意打到河道天物上去。这玩意是能沾惹的吗?现在不仅江南的百姓在戳本督的脊梁骨,连忠顺王都亲自写信斥责了。”

忠顺王在怪漕运总督迟迟没有去解决天物被毁的问题了。

副督也苦着脸,从桌案上捡起江南各处送来信件瞧了。道:“这事定是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不然怎么会传遍大江南北去。”

唐福芳哼一声,骂道:“这种事情还要想吗?除了贾蓉、段玉、还有那位渃哥儿,只有他们三人才有这胆子。其他的王府侍卫,哪个敢与本督做对?”

“这三人……”副督想到贾蓉他们三个的身份,悠悠叹了一口气,后面的话再说不下去了。

“本督也不在意百姓的骂声,只是如今一下将这三家同时得罪了。更在忠顺王那坏了眼缘……”唐福芳顿了顿,心里极其的不甘,又道:“忠顺王本就是革新派,往后咱们漕运部院哪里还有好日子过?”

房中众人听这话,脸上不由诧异。有人道:“这么点小事应不会让百官同意革新罢,毕竟神京里老爷们,每年从咱们这也得不少孝敬。”

唐福芳瞪了说话的这傻子一眼。骂道:“狗屁孝敬。扬州的盐运使给百官的孝敬不多吗?扬州三十大窑主给朝廷的供奉不够吗?哪年不送出去几十上百万两银子到京都去,扬州的盐运司众官还不是全被撸了。甚至扬州府各衙门官吏都要全换了去,这么大的事情竟不当个教训。”

副督无奈道:“往年各卫官员也是这般收银子,哪里会想到突然闹出这种事情来。又惹上贾家这位丧门星,如今还是想想该如何解决才是。”

唐福芳暗暗扫了众人一眼,款款道:“如今忠顺王管了这事情,自然得要拿出态度来。听说那贾蓉的急急回了金陵,该差一人去金陵见见这位宁国府爵爷才是。你们之中何人可毛遂自荐,前去金陵解决了此事。”

房里众人闻声全全低下头颅,不敢应答。前面唐福芳与副督瞧了,两人面上更冷。副督骂一句:“往日拿银子的时候,你们比谁都着急勤快,如今不过去一趟金陵便都装死了?”

众人心里苦笑,不装死不行啊。他们可是听说了那位宁国府爵爷不是好相处的,还不知最后要提出什么要求来。若宁国府的要求高了,他们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最后恐怕两头都讨不到好处去。

漕运部院这个临时短会,最后竟没得出什么结论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事情已经闹大了。

被一股‘神秘’的有心人,给闹得人尽皆知了。江南百姓与各省来往江南的富商皆知,外省来送粮的粮官皆知,甚至朝堂上百官也要皆知了。

有些事情,大家心里知道是一回事,但所有人都在议论又是另一回事。

“副督去金陵一趟吧。”

唐福芳失望叹一声。他知道如何不先把宁国府这边解决了,那些宣扬漕运部院‘好事’的神秘人不会停手。所谓三人成虎,等声势更大时神京里的百官未必还敢收漕运的孝敬。

副督心里更苦,果然不出意料,这蛋疼的差事最后还是落在了自己身上。

他的心里有一千句、一万句的脏话想说。

“他骂他的,我还想骂娘了。”段玉没好气哼一声,“漕运部院的畜生们可是想毁兄弟几人的大好前程,咱不给他一点颜色瞧瞧,如何还有脸穿这身衣裳。”

渃哥儿安慰几句,问道:“蓉哥儿是最大苦主,他是如何说的?”

“蓉哥儿能怎么说。”段玉连哼两声,郁闷道:“蓉哥儿不想让咱们传书到家里,让长辈们发难漕运部院。说免得当今对咱们几家有意见。”

渃哥儿点头道:“蓉哥儿说得也不差啊,确实不宜这般行径,免得落下一个联络结党的罪名。”

段玉呵一声,对着渃哥儿翻了一个白眼。讽刺道:“蓉哥儿不知内情,渃哥儿还能不清楚吗?难道你想往后一直待在扬州三河营里,守着手里两千将士?十三爷和大学士舒伯乐已经联名上书要革新漕运,现在正是对付漕运总督的机会。”

渃哥儿干笑两声道:“被损了利害的是你们,何必将兄弟拉进来。”

段玉道:“渃哥儿久未在十三爷身边当值,想来是不知此处上书内容。往后漕运总督可要换成海河总督,数万漕丁可将改名巡海水军。按渃哥儿情况,说不得还能在其中捞个水军参将,不比守着两千河道驻兵潇洒?”

渃哥儿摇摇头。“向来只听了福建水军,却不知道海河水军会是什么模样。海上哪里有扬州潇洒,我才不愿意去。”

“平东南、东北海寇的事情也不愿意去?”

“嗯?”

段玉呵呵两声,后面的便不愿意再说了。渃哥儿却是听懂了意思,脸上露出笑容来,讨好段玉道:“兄弟说如何使,咱定不推迟。不就是一个漕运总督吗,咱哥儿写信送父王那去,定要在今上面前好好说一说漕运利弊。”

段玉听了,方是点头。他们现在做的可不是联络要害谁,而是上书言利弊,趁着漕运革新之际好好数一数的漕运部院这些年做的坏事。

其他众人见了段玉脸上笑容,心里不由打鼓,这位上官怎么被蓉哥儿附身了吗?竟也学着那手段,要在人背后捅刀子了。

渃哥儿又问道:“近些日子,淮安、扬州两府有不少唱漕运的歌谣,可是兄弟指使的?”

段玉一愣,他倒是对这事一点不知。摇头问道,“是怎样情况?”

“咱也不清楚,本还以为是兄弟指使的。自从那日听说蓉哥儿家的水泥被毁之后,突然就在淮安、扬州两府传开了。竟人尽皆知,老少同传,议论声可大了。”

“有这样事情?”段玉疑惑道,“难不成是蓉哥儿指使的?”

渃哥儿摇头道:“因不是他,蓉哥儿远在金陵,淮扬两地又无他家亲派,这般的大阵仗他如何指使得过来。”

“……”

所有人心里都疑惑着。

贾蓉也不例外。

当他见到漕运部院的副督时,整个人都傻在了那里。

“不是我,别冤枉好人。咱可是正经人,绝对做不出这样下三滥的事情。”

蓉哥儿连连摇头,这尼玛是在扣帽子啊。煽动民意的事情,他哪里敢做。他顶多是把漕运部院做的事情当场曝光,却绝对不会去引导民意。

这玩意稍有不慎就是引火烧身。

副督苦笑着道:“还请蓉侍卫高抬贵手,此事实在不宜闹大。”

“真不是我做的。”被冤枉的心情,绝对不好受。贾蓉也不是傻子,这煽动民众可大可小,虽然能对漕运部院造成影响,也有可能被朝中百官弹劾。甚至还可能成为皇家的眼中钉,还是连忠顺王都不一定能保得住的眼中钉。

蓉哥儿瞧了副督脸上凄凉表情,心里也在嘀咕。反正自家已经得了想要的好处,又得了三千两银子。唐福芳也是大气。

如今得尽快从中脱身才行,免得被人泼上这脏水才行。

亲切笑道:“我们宁国府与漕运部院不过是一个小误会,误会说清了便好。明儿我同副督一并从运河北上淮安去,让两岸百姓瞧瞧咱们误会已经全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