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199章:大爷最爱做的事

红楼蓉大爷 第199章:大爷最爱做的事

作者:七里米粉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8 15:44:45 来源:笔趣阁

“不太合适?”蓉哥儿板起来脸来,淡淡哼道:“本官是为朝廷办事的,为当今效力的。朝廷出了政策,咱就执行下去。朝廷也是忧虑百姓,为了淮安、扬州、凤阳几府不受淮河所饶。如今既然有人愿意捐钱治水了,总不能让捐钱的人寒了心。”

实际上现在有个屁的人捐钱。贾蓉昨日才得知盱眙县募捐不成,今儿就把人给叫了过来,根本没时间去联系淮扬两地的商人。

他这么去说完全就是想着让这些抠门的土财主多捐点钱。看着陈老脸上不安的神情,贾蓉继续拱火道:“朝廷向来公正,昔日扬州的盐商捐出近百万两用于军需,朝廷因为放宽了每引盐的斤数。这道理用于河道水利也是无二。”

王家族长终忍不住抱怨道:“此次修坝建闸全在我们凤阳盱眙境内,岂能让淮安、扬州的商人得了便宜?”

其他几点听了有人开头说这点,全连连点头,嘴里无不抱怨喊屈。

他们家族里也是有产业的,如今让外地的商户将广告打到了门口,还怎么回族里交代?做族长的就是要为了家族利益出头,尽可能的争取一宗一族可获得的最大利益。

李氏宗族族长沉声道:“想我李氏乃耕读之家,为家乡兴修水利乃是我李氏分内职责,哪里需要外面的人来插手?”

这会儿知道说这些了?前面也不知道是哪些人在那里说,一个宗族里成凑出几百两银子也是不容易了。

贾蓉暗暗咧嘴。起身,缓缓笑道:“众位老爷也莫要心急,有他乡善人捐款,何乐而为啊?本官也曾听说,盱眙累年受灾,你们各家虽是大族也凑不出几两银子了。本官也是为盱眙各大宗族着想,既不用出银子,又能享受治水后的安宁。”

“……”

众人心里在骂,谁知道你会这么来一下?要知道有这样花招,他们肯定会抢先买下各处船闸水坝命名权。

如果真按照刚刚贾蓉所说的去做,他们几家族里有经营的可就亏大了。自称是耕读之家的李氏,也眼红这利益。李氏比其他几家离朝堂更近,更清楚水利营田府官职的好处。营田是显德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又是由忠顺亲王总理,大学士舒伯乐副理。

只要进了水利营田府,往后不论是调任六部还是下方地方,也绝不会是边缘的官职。

李氏族长道:“李氏一族虽不富有,但一两万两银子还能是凑得出来。”

贾蓉听闻笑了。

好家伙,前面似乎就是这家伙说顶多能拿一千两吧,现在都能拿一两万两银子了。蓉哥儿道:“李族长这会儿着急也无用,盱眙县内淮河段水利已经全被人订下了。”

“全订下了?”

蓉哥儿点点头:“是啊,全订下了。”

“没一点余地了吗?”

贾蓉微微摇头,苦笑道:“忠顺王曾经吩咐过,这类利于百姓之事自然优先照顾当地。可是……淮扬两地商人出的价钱,实在无法让人拒接啊。”

愣了半天的陈老杵着拐杖起来,斜着脑袋,苦着的苍老的脸。质问道:“敢问钦差大人,此等事情怎能用银子多寡去计算?”

“老先生勿要焦急。”贾蓉长叹一声,一脸无奈的样子,道:“本官也是再无他法。问了盱眙县丞、知县两人,皆道盱眙各家贫困募银困难。只好谋求他地富商……唉,淮河治水不能等,更等不得。越快筹集银子,便能越早让盱眙百姓免于淮河水祸的威胁。”

贾蓉站在了大义,几人却也说不得其他的。只是这些族长乡绅们觉得憋屈,无比的憋屈。

大好的机会从眼前溜走了!

郁闷啊。

恰时,贾蓉身后的小雀儿道:“大爷瞧在众位族长有心为民的份上,不如想想办法,让出一两个名额出来?”

原本大失所望的众人听了小雀儿的话,顿时又心生希望。

却只听贾蓉道:“哪里还有名额,全都订下了。”

“那个……”小雀儿犹豫一下,小脸天真的样子憨憨傻傻,嘟着嘴道:“大爷不是给金陵的薛家留了两个名额……”

贾蓉脸上大惊,连忙捂住小雀儿的嘴。尴尬笑着与众人解释道:“没有的事情,这丫头小时候被门夹了脑袋,所以……脑子有点傻。大家莫要信他的。”

偏是他这么说,脸上那干笑更让人怀疑。

李氏族长冷冷笑一声道:“钦差大人可不要以权谋私。”

王家族长也紧跟着道:“咱们王家可有在河道衙门当差的,大人若以权谋私,咱定要告到河道总督与忠顺王那里去。”

贾蓉扭过脑袋瞪了小丫鬟一眼,无奈笑道:“本官刚刚才想起,尚有两处水坝未曾定下。只是那两处水坝为要塞地方,一处在淮河进洪泽湖的入口处,一处为洪泽湖通三河的大闸。这两处可占了五成以上的款项。”

六成也就是说,这两个地方最少要卖五六万两银子。

李氏族长暗暗咬牙道:“还请钦差大人给我等五天时间,洪泽湖的大闸我们李家要了。”

陈老嘿笑一声:“恰如钦差大人所说,水祸无情,时间不等人。三万两银子,陈家绸缎定下洪泽湖通三河、高邮湖的大闸。”

好个家伙,拿三万两银子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真尼玛有钱。

蓉哥儿突然觉得很失落,原本以为的宁国府的那几万两算是足够有钱了。结果跑到江南省来一个小县城的家族竟然可以随口说拿三万两出来。

果然江南富贾多。

不过,看在场人样子脸色,出了陈家之外其他的家族也拿不出三万两了。贾蓉稍作犹豫,还想着怎么让其他的人去竞争一下。

陈老却迫不及待道:“现在签下字据,明日老朽便让族中子弟将银子送来。”

够豪气,够爽快。

贾蓉也不得不暗暗竖起大拇指,还是这位老人家有气魄。都说老人精,青年莽,他今天见识了这话也不一定对。

蓉哥儿瞪了雀儿一眼,故意道:“瞧你做的好事,还不去拿纸笔来。”

陈老听了此言,眼中却露出怪色。老精老精的人怎么会听不出这话中有些特意了,不过陈老却也没说什么。等丫鬟雀儿拿了纸笔过来,陈老饱含深意瞧了贾蓉一眼,轻叹一句道:“后生可畏。”

贾蓉提醒道:“一旦立下字据,并再不能反悔,陈老可要想清楚了。”

陈老轻轻点头,当即写下字据。

一式两份,签字,按印,一气呵成。

如此,陈老方是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道:“多谢钦差大人了。”

其他人见了陈家已经买下一处命名权,眼中火热,心里更急。连忙询问剩下一处……

“真无趣。”

另外三大家族,及其他家族乡绅挤在一起,如若上百只鸭子聚集一处。吱吱嘎嘎喳喳的,整个衙门闹腾不行。

段玉听了见了,知事情一切顺利,也安心撤了。另外两名侍卫见状,也急忙出去。留下的段浪等人还陪着贾蓉在后堂院里。

“蓉哥儿的手段真是高明啊。”

“难怪神京都在传他是个阴货,唉……今儿是见识了。明明将那些人给坑了一把,却还让人打心里感激他。”

段玉道:“你们都错了,真以为那些乡绅族长半点也懂?他们想出钱,其实已经与蓉哥儿怎么做无关了。因为他们知道,淮河上的水闸船闸堤坝上,只能刻他们盱眙县的产业。必须花钱买下,否则……蓉哥儿真跑扬州去,在淮河几次水坝船闸上放外地商户的广告,对这几大家族一定是重大的打击。”

就如段玉所讲的。蓉哥儿也没有真要坑他们,否则就不会用利诱,而是威逼了。

最后淮河入洪泽湖的那处,最终还是被李家用二万两拿下了。他们家虽然不做经营,却对营田事物有着极大兴趣。

如此一来,十万两的款项已经达成了一半。

贾蓉见了堂内十多位乡绅与族长,剩下的位置根本不够他们分的。苦笑道:“都是本官的错,明儿本官与淮扬两地的商人说一声,让他们将后面的名额全让出来。只是……即便如此……”

“价高者得。”做漆器的张家大唤一声。

张家论财力虽然比不上的陈家,但是与四大家族里的王家却也不相上下。其他的家族在他们俩家这里,根本就不够看。

王家闻言,对此也支持。

贾蓉当然支持。拍卖嘛,最喜欢的事情了。以今天时间太晚将众人打发了出去,拉段浪道:“愁眉苦脸作甚?”

段浪担忧道:“如此做法,可会让忠顺王怪罪?”

贾蓉笑道:“你讨不来银子才会让上面怪罪,放心罢,朝廷得利百姓也得利的事情不会有人怪罪的。”

“可是……”

段浪还想说什么,却被贾蓉给阻止了。“放心罢,一切有我担着了。”

蓉哥儿心里清楚,如果真有违规,段玉一定会阻止。这也是忠顺王将段玉留在贾蓉身边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家伙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来。

段浪愁着回了。

贾蓉回了自己的房中,小雀儿立马腆着脸上来。露出嘴里两个小虎牙,笑道:“雀儿今日表现如何?”

蓉哥儿喝了不少酒,听着这丫头上来讨喜,强颜欢笑道:“很好,很棒,爷困了,你出去罢。”

小雀儿脸上羞红,小声道:“雀儿既然做得好,大爷应当给雀儿一些奖励罢。”

“嗯?”贾蓉打一呵欠,不解道:“什么奖励?”

雀儿双手抓着衣角扭捏着,羞声道:“就是……大爷最爱做的事……”

我最爱做的事情,当然是……贾蓉的愣神一下,哼道:“赶紧出去,瞎想什么了。”

“……”

把这小丫头轰出去了,贾蓉才放心下来。被这么一个十四岁小姑娘惦记上,心真的很累。唉……心里轻哼两句:千万别虚荣心作祟,这大碗牢饭也很贵。

拍卖日子定在了三日后。

这天盱眙县的县衙来了不少人,不过贾蓉却没再出面了。已经解决了五万两银子,剩下的段浪还办不好,那他就真的是看错了人。况且,贾蓉可是在各处船闸水坝都定了最低价,以保证拍卖所得不会少于五万两。

却不想到了拍卖的那日,正在房里休息的贾蓉忽然听了外面人传。

“打起来了!”

“什么打起来了?”

“盱眙县的几个乡绅打起来了。”

“怎么回事?”

“还不是那些人想要弄鬼,竟然商量出一个低价来,想先白得了几个水坝船闸的命名权,然后他们内部去分。”

贾蓉听了,不禁发笑道:“既然想用一个低价将命名权拍了去,怎么又打起来了。现在还在打吗?”

“被县衙的巡捕给拉开了,段浪发了威,说哪个再敢闹便定对方个藐视公堂之罪。”段玉嘿嘿笑道,“这呆木头还有几分骨气,不过也算是镇压住了所有人。”

蓉哥儿哦一声,问:“他们为何会打起来?”

“这些贱人计算得好。听了有暗标底价,竟然想出几家联手一同竞拍。却又听了船闸内只能的展示一家的,又闹了不痛快。闹来闹去,好几家的心里都来了气。竟将最后一个大闸炒到一万多两去了。”

两万多两,贾蓉欣喜道:“岂不是这次募捐总款远超十万两?”

段玉道:“十二万零四百两。”

贾蓉笑道:“如今募来十二万两银子,传到十三爷那去一定大喜。玉大哥可得好好监管河道衙门的人,莫要出现贪腐情况才好。”

段玉蹙眉问:“蓉哥儿意思?”

“盱眙事暂定,十三爷还交了一个差事了。”贾蓉心中暗乐,虽然交了一个水泥方子到宫里去,但工部与内务府一时要搭建水泥窑也难,江南省与京畿地方却等不了。他道:“如今南北两省对水泥需求量大,十三爷催着咱去金陵赶紧将水泥窑搭建起来了。”

段玉羡慕道:“咱何时才能像你这般,能到兼着差事到处逍遥。”

“哪有逍遥的,我才是真正的苦命人,连半日休息都不行。”贾蓉摇头,嘴上说着。心里却在暗乐:小宝钗,你家大爷要去金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