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198章:姐妹都娶了去(求全订、求打赏、求月票)

堂里众人虽在吃喝,气氛却怪异异常。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就像是后世的学生在面对老师点人回答问题时一样,一个个的低着脑袋同旁边的人细声商论。

知县老爷段浪见此情况也无奈,寻了两个相熟的去与蓉大爷敬酒。那些被点名见了旁边他人面色,才显的热情也藏了下去,尴尬地同蓉大爷敬酒。

贾蓉缓缓喝了,才听见其中一老者苦着脸道:“还请大人将今日众人聚集在此的目的明示,这会儿大家这酒喝着也不安心。”

他记得这位老人,原先段浪着重介绍过,说是盱眙陈家的族长。

这陈家可了不得,在盱眙县几大家族中,虽然不是人丁最旺盛的。但是陈家的产业最大,是江南省有名的绸缎商。陈氏的丝绸不仅供应金陵、苏州、杭州三大织造局,又随淮河、运河广销全国,甚至还能远销琉球、大八洲、安南、李朝等国。

蓉哥儿轻声回道:“既然老先生如此说了,咱也不与大家再打哑谜。”

同桌的听了贾蓉声音,一个个顿时安静下来。旁边几桌的见主桌安静了,也纷纷侧目看来。只听蓉大爷说道:“今儿请大家过来,实为商议盱眙往后发展之路。”

桌上众人听见,神色各异。

有人暗笑,这位钦差大人实在太年轻了,说来说去还是为了淮河建坝修闸的事情。想要几大家族掏钱,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有人交头接耳。

小声道:“估计又是立功德碑那一套,哄人捐钱的玩法咱们哪个不比这个小钦差更懂?这些朝廷来的人,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个法子。”

“可不是嘛。咱们镇里石碑都立了几座,有什么用?哪年受灾,咱们这些大家族里没少捐银子?”

“这些当官的自己不拿钱,总想着咱们这些低微的商人出钱,哪里说得过去。昔日金陵贾家可是巨富家族,在金陵造船时少说赚了几百万两银子。从中拿出十万两来,算得了什么难事。”

“你们听说最近扬州的事情没?他们贾家的亲戚林家可是在扬州当了几年的巡盐御史,算扬州每年上缴二百五十万两盐课,巡盐御史一年少说也能赚几十万两。他们当官的不知民间苦,自己不掏钱,还总计算咱们这些小民的家底。”

盱眙李氏族长轻笑道:“是极,是极。咱们族中有在漕运部院当值的,他一年少说进几万两银子。他们这些钦差还能比这差不成?反正咱们王氏宗族是没钱,所有人穷的很,整个一族也只能凑出一千两银子来。”

盱眙王氏的族长听了,心生羡慕。道:“咱们李家的子孙不争气,虽然有不少在河道衙门当差的,却没给族里置办多少族产。如今还来劝我给县衙捐钱,真是吃里扒外的东西。”

小雀儿在贾蓉身后小声复述着这几个重要人物的声音。

他越听脸上笑容越冷。江南巨富多,况且盱眙又在淮安、扬州、凤阳几府之间,乃水陆交通要塞之地。

贾蓉道:“至今日,盱眙知县已收到各族族长、族正、乡绅老爷捐款共三千二百两银子。本官计算几日过后将此名单款项在淮河岸边建碑,让盱眙后人知各族绅老为民之心。”

蓉哥儿这话一处,底下议论声更大。其中更多的是嘲讽,甚至有人轻蔑直道:“也不过如此。”

段浪脸色黝黑,想要训斥却怕得罪了这群绅老。段玉在一旁含笑看热闹。

旁边有侍卫问:“玉大哥不担心蓉哥儿出丑?”

段玉笑道:“瞧他胸有成竹的样子,能出丑才怪了。商人重利,蓉哥儿要没有准备好坑,又岂会将这群人给叫来?”

贾蓉也不管下面人群议论,朝旁边的老人问道:“陈老觉此事如何?”

陈族长呵呵笑两声,眼角藏着深意,看着众人暗暗摇头。“既然大人已有决议,咱们哪有异议。”

贾蓉点头笑道:“陈老客气了。盱眙向来是水陆交通重地,治理淮河不仅利好朝廷,更厉害盱眙百姓。往年盱眙常受水祸,有了朝廷与各族出钱,盱眙百姓的好日子还在后头了。”

陈老听着奇怪,疑惑问道:“大人治水的十万两银子已经有了?”

蓉大爷轻笑一声:“盱眙各宗族也苦,我哪能好意思要你们再出钱。所以想了一个法子,淮安、扬州等地的富商出钱。”

“他们会愿意?”

“愿意,哪能不愿意啊。”蓉大爷大笑一声,让堂内所有人都听了清楚。又道:“能赚更多钱的事情,他们岂会不答应?说不定还远超盱眙县所需的十万两银子。”

“真的假的哟。”众人脸上都表现出不太相信的样子。

还有躲在角落里的人偷笑嘲讽,“这位钦差大人是没有法子了,在这里自己安慰自己了。”

有人听了,也笑。

“其实咱们也不是不愿意再拿钱,要是钦差大人好生跟咱们说说,咱们再捐些银子又怎么样?这位钦差大人终究还是年轻了点,办事不沉稳。”

“对对对,咱们各家虽然穷,但一两百两银子还是能拿得出的。”

“……”

段玉冷笑一声,让旁边侍卫安静坐好。款款道:“乡野之夫,商贾贱人,也就这么点眼界。你们同这些人置气作甚,等着蓉哥儿后面如何出招罢。”

盱眙各大宗族族长与乡绅们气氛越发活络,笑声充斥整个堂中。

贾蓉也笑着让大家多喝点,还不时提着酒杯走动。如此才算是宾客尽欢,好不热闹。

几个乡绅老爷甚至提议起趁着中秋之月,行一行酒令。

蓉哥儿对段浪使一眼色,让下人再上好菜好酒,又将准备好的歌姬舞女叫上来到院中月下舞蹈。

“好!”

贾蓉喝着酒,一双眼珠紧紧盯着舞女们的婀娜身姿,还是不是叫几声好。

李氏宗族族长皱眉道:“不对劲。”

王氏族长点点头。“太不对劲了。”

其他人也看出问题来。如今酒过三巡,钦差大人竟然真闭口不提银子的事情。

“难不成他真能从淮安和扬州要来十万两?”

“谁会出这银子啊。”

“他的原话是怎么说的?”

张家族长不知何时走到几人身边,疑惑道:“说是能赚更多的银子。”

众人听了张家族长的话,顿时安静不言了,互相看着心中念头不断翻转。

真的能赚更多银子吗?

堂下众人的神情都被贾蓉尽收眼底,又听着小雀儿复述着这些家伙的对话,脸上笑容更盛。大声笑道:“这酒可是特从绍兴买了的佳酿,这些美人也是扬州最知名的十二乐坊女子。将她们从扬州请来可没少花银子,大家可要尽兴了才可。”

贾蓉一副不缺钱的样子,让众人更加迷惑了。虽然他们也知道今夜的酒钱和募捐的钱不挂钩,可是贾蓉这毫不担心的样子,却还是让他们心里打鼓。

特别是那一句能赚更多银子。

该是怎么赚了?

盱眙近淮扬又靠金陵,县里不少人都在外做经营。像陈家的丝绸、王家的茶叶、张家的漆器,不说在江南,即便是在全大燕也是颇有名气的。

如今琢磨着那句能赚更多银子,怎么想都不自在,偶尔看那个盯着舞女放光的贾蓉,心里更不是滋味。

李家的族长蛊惑道:“论盱眙几大家族,最富者莫过于陈家了。我们李家只靠收租,不做经营。你们张家、王家倒是可以同陈家去找钦差大人问问,到底是如何个赚更多银子的方法。”

几人听闻,瞥了李家族长一眼。李家虽然不做经营,却是盱眙数一数二的大族。李家族里除了在漕运部院当官的,还有一两位在神京做官的老爷。谁敢轻瞧了盱眙李家。

王家茶叶生意也不小,王家族长唉了一声,张家族长拉着他回了主桌。

贾蓉见他们过来,特意走开,到一众吹拉弹唱的女姬前面。近距离瞧着、听着、感受着,这样的感觉确实不同。

蓉哥儿想着,都想不通神京那些家伙是怎么想的。养这样一群歌姬舞姬,不比养一班子戏子滑得来?要是舞姬们穿得更少点就好了,就像前世李朝的舞姬一样,裤子短到大腿根去。

贾蓉看得起劲,身后小雀儿则是鼓着小脸极为不满。满心怨念:这群舞姬的前面也不大啊,哼……

“漂亮!”

贾蓉丝毫不像一个的大家族出来的子弟,让堂中众人侧目。

这时年老的陈氏族长过来,轻声道:“淮河治理关乎盱眙百姓安危,大人可莫要咱们才行。若是真要不来银子,可让盱眙民人白欢喜一场。”

贾蓉听闻,暗暗翻一个白眼。你们也知道关乎盱眙人民的安危?怎么都不愿意出钱了。

他道:“陈老担心的有道理,不过还请老先生放心。若真要不回银子,也是淮扬两地商人的损失,他们竟白白浪费了这样一个好机会。”

陈老不解问道:“是何好机会?”

贾蓉与陈氏族长聊天,后面王家、李家、张家及其他家族族长乡绅也好奇围了过来。他们实在对那能赚更多银子的事情好奇。

蓉大爷故作神秘道:“这事还未对外宣布,该要保密才行。”

“……”

他见陈老脸上遗憾,轻笑一声,道:“若真想知道,本官也能稍稍透露一点。老先生族中应有在朝为官的大人罢,可听说了当今与忠顺王营田之策,各地方按旱改水之田亩多寡,可封五品下九品上实官。”

“这……”

贾蓉不等陈老说话,又道:“当然,捐银子与封官并无关联。只是捐银子最多者,可优先购买天物贡灰用作营田,待到明年即可将营田亩数上报州府,待查证之后便可领朝服。”

这竟然是真的?

几家族长听了这话都沉默了。只有他们才知道五品下九品上实官有多难,虽然能大富之家能花钱捐官,可是没有更好门路时捐官后也只空有官身没官职。

贾蓉轻笑一声,知道这还不足以吸引他们,毕竟一个地方能选送当官的也有限。这句话完全是为了李家做准备的。

又继续道:“本官特意请示了河道总督与忠顺王,可将淮河新修水坝水闸的命名权卖出,任何商人、家族皆可参与选购。扬州城内有一绸缎商人对此颇有兴趣,计划花钱买一蓄水水库名字,将其起名为萧家绸缎水库。作为汇报,水库与淮河堤岸上筑碑为萧家绸缎做推广。”

“推广?”

“对,以石碑石刻方式广而告之。让所有通行淮河的商船、行人都看到萧家绸缎的优点。这碑为朝廷所立,万年不可损改。”蓉哥儿笑一声。

陈老听了,一双老眼睁得老大,后面各家族长更是目瞪口呆。

还能这样?

良久,陈老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萧家他是知道的啊,据说萧家近年出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林姓家丁,同时将萧家姐妹都娶了去。如今萧家绸缎在那家丁的打理下,将盱眙的陈家绸缎压得死死的。

其他几人瞧陈老样子,都为陈家悲哀起来。淮河盱眙段是沟通东西南北的重要地方,从淮南而来的内省人见了这块朝廷的立碑,只怕全选萧家绸缎采买了。

陈老深吸一口气,顺了顺心。问道:“淮河沿岸水闸水坝的都卖吗?”

“可不是卖水闸水坝,是用捐款换一个水闸水坝的命名权,同时河道总督衙门为了感谢,再淮河水闸上刻碑做广而告之。”

蓉哥儿笑一声,又拿了一张水闸设计图出来。

指着一处道:“就是这个地方刻字,所有经过这里的船只都能看着。本官也是为大家着想,生怕别人看不清,还特意想了一句诸如‘绸缎还是萧家的好’之类的话往后刻上。不仅如此,所有内容为了更加显目,还要涂上不易被雨水冲刷掉的颜料。”

众人已如木鸡,傻傻没回过神来。

贾蓉却说得津津有味,犹如炫耀一般。将自己想好的几个极有针对性的广告语,一一告之。

只是……

里面就没一个是盱眙县的。

“这是否不太合适?”陈老苦笑着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