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159章:请平儿帮忙…

红楼蓉大爷 第159章:请平儿帮忙…

作者:七里米粉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8 15:44:45 来源:笔趣阁

“未必会险情,姑姑想着囤粮未必能挣着银子。真要出了险情,灾时囤粮难免落人口实。”蓉大爷蹙眉说道。薛宝钗这妮子,对商贾之事真是精通的很。

只是这做法……

薛宝钗嗔怪蓉哥儿一声,说薛家不是这样的人。

囤粮到底是为了赈灾还是为了抬价,蓉哥儿没心情同薛宝钗争,就算薛家不做也有别人做。他对大燕朝赈灾也有一些了解,哄抬粮价在当前并没什么作用。

这或许也算是显德皇帝第一项政绩吧。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燕朝水祸频发。不论登极之帝,还是朝中诸官宦,对如何救灾都有了不少的经验。

截漕平粜,邻省采买,各仓拨运等几种手段下,这些年受灾地区也没见过粮价哄抬严重的。

蓉哥儿也不与薛宝钗在囤粮上纠结,反认真瞧了手中来自江南省的信件。

江南省地势极其广阔,东含松江、苏州、扬州三府,北揽徐州府、淮安府,南纳徽州府、池州府,西括凤阳、庐州、安庆三府。

薛家江南省的主管信里所提位置,倒也不是别地,竟然就在金陵城外。

扬州离金陵不远,不过两百多里地路程。

说来贾、王、薛、史四家的祖地都在金陵,如今金陵城内还生活着贾家其他十多房族人。按照习俗,等哪日贾敬登仙了,贾敬、贾珍的灵柩还得从铁槛寺运回金陵祖地葬下。

心念至此,脑海里却莫名想起前世一个水泥厂来,同样也是在金陵。那座水泥厂见证了民族的屈辱历史。

心里莫名一酸。

“蓉哥儿想到什么了?”薛宝钗好奇问。

蓉哥儿落寞道:“也无其他,只念着祖上从金陵搬来,后辈们去也不知金陵如今模样。想着哪日应回金陵瞧瞧。”

薛姨妈笑道:“回金陵有的是机会,昔日你们贾家在扬州、姑苏一带监造海船,修理海塘。想来也是出于这缘故,两位老国公才接引了你,传下这水泥方子来。依我看,往后监造海船,修理海塘的差事还是落在了你们贾家。”

贾家还在苏扬地区造过船?那都是好几十年以前的事情,蓉哥儿也不清楚。

也算误打误撞,没想着水泥和贾家以前管的事情还有关。

监造海船?这样的差事,蓉哥儿可不敢想。

他现在想的还是如何避免贾家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如果显德帝真要让贾蓉差了监造海船的事情,他就敢偷摸让人造一艘特别的船,万一哪天大燕动荡了,就让一些对贾蓉重要的人暂时离开这片是非地。

凡是都要做多手准备嘛。

贾蓉由于忠顺王给了几天假,将神京城外水泥窑的事情安排好了,又选了人让宗成带队到平安州去。

“老爷收得这徒弟,除了年纪大些,竟无再寻不出其他缺点。”蓉哥儿同秦业笑道。

秦业知蓉哥儿找来的目的。没接这奉承话,教道:“我也知你心急,可是建窑这等事情急不来。宗成如今算是将那水力磨给改进了,到了平安州,还得花几个月时间建磨坊。平安州磨坊成了,炉窑有了,工人也得对外招。这么多人在一处地方,衣食住行都得完备。”

蓉哥儿也是无奈,这样算下去,平安州的窑厂没个一两年准备时间,也难开炉。除了工人问题,还有原料采购,焦煤、铁渣、铁矿、滑石等东西要准备。

“蓉哥儿也勿用担心,秦老爷早有计算。芸哥儿、钟兄弟、宗成大哥去了平安州,他们是为了往后一劳永逸,建个大窑厂来。咱们在神京的也不能停了生产,这些日子外面的土石不都在降价?”

蔷哥儿笑一声,继续道:“咱们这里已经让宗成换了新的磨坊,往后生产时也跟便利。如今沙土、砾石都在降价,神京造房修路建坝也跟便宜。指不定,咱们这个小作坊未必会输给平安州的大窑厂。”

秦业也道:“神京到底天子脚下,难出得什么乱子。虽然少了几个熟练匠人,在外面也能容易找人补上。神京人多,做工的更是不少。我还想着在神京扩大窑厂,将来同那混小子打擂台了。”

混小子指的当然是秦钟。

蓉哥儿看秦业、贾蔷两人激情满满,也只得随他们。如今平安州的窑厂短时间内内生产不出合格的水泥来,只能依靠着庄上的窑厂继续供给。

他也知这两人心思,一个是为了儿子和女儿,一个则是为了……

管他们为了什么,将水泥窑厂管好了就行。反正贾蓉也不会亏待了他们。

他问:“近些日子,庄外窥探的人可还有?”

秦业道:“虽然少了些,不过这样的长脖子家伙,怎么会全走。我同蔷哥儿已经商议好了,准备从外面收一批沙土、砾石来,再买上不少砖石在庄外竖起一道高墙。往后只有是窑厂的人才能进出庄内外,高墙大门日夜派人守着。墙内也时时巡逻。”

蓉哥儿汗颜。有这必要吗?现在庄上已经安排了人手巡逻,还要建一道高墙,岂不是和监狱一般?

秦业、贾蔷却有自己的想法。

贾蔷道:“高墙将庄园、工人宿房与窑厂隔开,往后就算是窑厂工人,不在做工时间也不得进入窑厂。”

完全就是军事化管理了!

这一老一少的两个,真的有想法。

蓉哥儿哭笑不得,随他们怎么作去。

心里又计量着,若是同事在外省建两个窑厂,怕是有些困难。这次下江南的同时,还想再建一窑厂怕是难了。不仅人手不够,就连钱也不足。

他留下一句:“秦老爷保证身子,蔷哥儿尽快恢复生产。”

回府后,贾芹、贾珖也找了过来。这两人不知道怎么又凑到了一起。

蓉哥儿无奈笑道:“你们要去黑山村?”

贾珖给了贾芹一眼色,芹哥儿会意,连忙道:“这两年来,我同珖叔也想通了。咱们都是一家人,宁国府的事情就是咱们一起的事情。黑山村的黑心庄头敢偷扣租金,兄弟自然得为蓉哥儿出头,过去将这砍头玩意给抓回来。”

贾珖点头道:“芹哥儿所言甚是。两府里连姓赖的都倒台了,他们姓乌的也该砍砍脑袋。”

蓉哥儿也觉得好笑,贾珖贾芹两人怎么就突然想起要跟赖升到那地方去,北辽黑山村啊。边陲之地,冰寒之处,那里日子可没神京好过。

贾珖凑过来,贼眉鼠眼道:“蓉哥儿同六叔说说,若是办好了此事,宁国府能给六叔多少银子?”

好家伙原来是惦记着银子来的。

蓉哥儿反问道:“六叔要想要多少银子?”

五大三粗的贾珖腼腆一笑,浑身油腻又恶心的模样,道:“上次抄神京几个庄子,六叔也没捞到什么银子。这次抄乌家的,蓉哥儿怎么也不能小气了吧。”

自己果然猜的没错,这两个货从来是无利不起早,怎么会这么好心主动来帮忙的。

不过蓉哥儿也不在意,为了利益做事的人,手段上往往比较有新意。他笑道:“六叔与芹哥儿若真确定了乌家在黑山村弄鬼,将乌家抄下的银子中那出一成,让六叔与芹哥儿分了。”

“一成?”贾芹明显还年轻,脸上稍显不太乐意的样子。

蓉哥儿道:“其实这事情也不须麻烦了六叔与芹哥儿。”

“别介啊。”贾珖可精明这,一成已经不少了。如果乌家贪了一万两,一成就是一千两;如果贪了十万两,一成就是一万两。“一成就一成罢,都是家里的事情,犯不着计算那么多。”

贾珖想着,就算乌进孝只贪墨了一千两,自己也有办法把这一千两说成是一万两。大老远跑上一趟,不赚个几百上千两银子,那就是血亏。

蓉哥儿瞧贾珖、贾芹二人乐呵呵离去,只能无奈摇头。

神京的天气,过了端午之后,越来越热。

贾蓉一早就躲倚霞阁去歇息了,前晌里,尤氏却突然唤了丫鬟过来寻他。

自从秦可卿怀了孩子以后,宁国府里极其重视,尤氏也心甘情愿再次接手了宁国府内宅事情。蓉大爷心里还疑惑,这日子里,府里还能有什么事情要找自己才能解决的。

到了尤氏院中,蓉哥儿见了房里客人,才恍然大悟。

“请婶子安!”

找他的不是别人,正是王夫人的儿媳妇,带着儿子守寡的珠大奶奶李纨。

年仅二十出头的珠大奶奶着一身清素衣裳,让人瞧着总觉得她少了些生气。蓉哥儿脑海却忽想起某夜无意间瞧见的身影,云雾缭绕间现一白璧无瑕。

别人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素面朝天,色彩单调的李纨衣裳下竟也靓丽无比。

李纨笑道:“前两日义学里的段先生去了南省赴任,如今义学里只有李家叔叔一位先生。正好听府里人说蓉哥儿在家歇息,特意找了过来打听,往后义学是怎么个安排。”

段浪的赴任的事情,蓉哥儿早知道了,至于义学怎么安排。他心里却还真没什么安排。

李老先生年纪大,想管也精力不足。贾代儒更是如此,还没半点实学。贾瑞年轻,做事却也不够圆滑。义学里,真正能管事的没了。

蓉哥儿瞧着李纨也无奈,当初李纨母子但凡给段浪说句话,贾母还能为了宝玉而去坏贾兰学业不成?

长辈有偏心的,却也没有偏心到坏嫡亲重孙前途的。

现在段浪自由了,还跑江南当县令老爷了。义学也只留下两老一弱,哪里还能压制得住宝玉这样的哥儿。

加之上次贾蓉见了李纨母子也无在乎之意,他事情这么多,哪能天天盯着一个义学,索性也没再管了。

这会儿找上门来,贾蓉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蓉哥儿问:“这些日子,侄儿府内府外事情多,一时也没问义学情况。可是兰哥儿同婶子说了,最近义学出了什么状况?”

李纨叹一声:“兰儿向来不是个多嘴的,也没在我身边提过义学的事情。只是在府里听了些话,说义学里没有以往严苛,让许多学子都懒散了起来。”

原来她是怕担心其他懒散的学子打搅到贾兰的学业。

蓉哥儿笑道:“婶子也不必担心,兰哥儿是侄儿见过自制力最强的。外人想要扰了他学习,怕也不容易。今儿后晌,侄儿找时间到义学瞧一瞧,应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李纨闻言,干笑一声:“麻烦蓉哥儿跑一趟了。”

尤氏笑她,道:“本就是该他管的事情,哪里说个麻烦的。蓉儿管不好,还要找他算账了。”

“……”

蓉大爷火急火燎回了倚霞阁里,笑道:“天气热了,还穿这么多衣裳作甚?”

俏平儿嗔他,道:“奶奶只是让我送冰过来,将倚霞阁给装饰好了,可不是来陪大爷的。”

“倚霞阁本就背阴,后面又有水,墙壁也是厚实隔热。哪里需要到处用冰,这玩意可比我们水泥还贵。”

平儿道:“奶奶还不是怕某人怪天气热,想让进了倚霞阁的都不穿衣裳。”

“呸呸呸,我是那样人吗?”蓉大爷坚决否认,敲一块碎冰在手上握上一阵,忽然将手探进了摆弄冰鉴的平儿衣裳里。

俏平儿顿时打了个机灵,惊吓得跳开,可腹上高处却还阵阵冰凉。

她白了蓉大爷一眼,“莫要闹了,我去寻些果子过来放冰鉴里,往后不论哪个奶奶过来,在倚霞阁歇息时也能吃两口凉快的。”

蓉大爷笑:“只有冰的还不行,还有一个怀着孩子,只能吃温的。哪又如何?”

平儿哼道:“没忘了蓉大奶奶,阁楼里也备了几个铜壶用来装温水。”

这楼里有温水啊!

蓉哥儿一愣,好些日子没来。倚霞阁变得连他都有点不认识了。

他笑一声道:“我有一事想请平儿帮忙。”

平儿疑惑瞧着大爷,不解问:“什么?”

这两个字,绝对是平儿最后悔说的两个字。就不应该回大爷的,听着大爷嘴里的话,脸色越来越红,看着左边装冰块的冰鉴,又看右边盛温水的铜壶。

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蓉哥儿忧伤道:“咱过两日就要下江南了,也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回来。咱也不是负心人,不会忘了我的好平儿。只是好平儿,在大爷要去外面公干了,也不愿帮忙一次吗?”

平儿脸上大羞。什么帮忙,也就是说得好听。

也不知道大爷是怎么想出的法子,竟然……竟然……

真羞死个人了。

平儿红脸道:“一冷一热的,要把大爷害出病来,我可成罪大恶极的坏人了。”

蓉哥儿一听这话,心知有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