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142章:蓉哥儿怎么来了

红楼蓉大爷 第142章:蓉哥儿怎么来了

作者:七里米粉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8 15:44:45 来源:笔趣阁

王夫人也知道,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总不能每来一个先生撞破了宝玉的丑事,然后就拿一千两出去给人捐官。荣国府就算家底再厚,也不是这般挥霍的。

她道:“宝玉还是孩子,自然贪玩了些。义学的先生以后莫要管哥儿们的事情,老老实实讲他们的经说他们的事,族里的哥儿犯不上让穷举人去操心。”

举人可没几个人真穷的,参照荣国府来说,但确实算不上富有。

贾蓉眉头挑了挑,冷淡道:“若是义学先生不管学堂规矩,这学堂和以往又有什么区别?宁荣两府每年在这上面花费不少银子,岂不是白费了这么多功夫。”

王夫人冷漠道:“今儿出现这样的事情,其中也有你的罪责。哥儿们好好听个学,还要两个先生管这管那,不过是学堂吵了点。他们讲课的又不是讲不下去,管哥儿们在下面做什么了?”

这话蓉哥儿就不乐意听了,脸色立马拉了起来。看向老太太,问:“老祖宗也是这般觉得?”

王夫人说的什么,贾蓉都不在意。就想听听西府这位老祖宗是怎么看的。

史老太君打了个呵欠,脸上显出些困意。道:“各有各的福分,先生们管教学子是应当的。但不能时刻管着,也不能什么都管。今儿发生的事情,本不必闹大的。牵扯了府里哥儿的名声,岂么能随口乱诌。”

贾蓉明白了。贾母和王夫人一样,最关心的还是宝玉的名声,毕竟他是西府最宝贝的哥儿。不管宝玉做了什么,但宝玉的名声不能坏。为了宝玉的名声,哪怕是把义学给拆了都没关系。

蓉哥儿似笑非笑地点点头,余光里看到揽着贾兰的李纨,这个年轻寡妇现在低着头,谁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他冷着脸道:“按照太太们的意思,倒不如解散了义学来得干净。”

“蓉哥儿。”贾母听了这话终于变了脸色,她可是听了李纨说过贾兰在义学表现优良,学业上也颇有进益,在义学每月的排名里占了几次第一。若是因这事害了贾兰,她心里也过意不去。

只是蓉哥儿哪里还有好脸色。

自己辛辛苦苦出钱出力,整顿了义学。结果就因为贾宝玉,又要把一切废了。

王夫人见了贾蓉要撂挑子,冷声质问道:“你就是这般同长辈说话的,没半点教养。你既当了族长,族里的事情自然得你管着。”

“原来太太还知道我是族长。”贾蓉哼道。

他心里是压了一肚子的火,从来就没见过像王夫人这样的。偏偏老太太也是只关心宝玉,对其他也不上心了。

一个个都没半点眼界!

宝玉自己做出那些事情,反倒怪其义学的先生了。贾宝玉不想学,其他人总有想学的。

贾蓉哼道:“今儿,话就全部放这里。往后凡是去义学的都规规矩矩在里面听讲,要么就被别去坏义学的风气。太太们若是硬看不惯,大可拿孝道压我。顶不过找上各房的老爷,告诉他们解散义学。”

“宁国府怎么就出了你这么个孽障。”王夫人咬牙骂道。“义学岂能说解散就解散。”

她本还想继续骂下去,却被贾母瞟了一眼,终究是闭上了嘴。

贾母看着冷笑的贾蓉,顿时醒悟过来。若是因为这事闹到最后要解散义学,神京里其余六房该怎么看待荣国府。只怕以后六房的人要戳荣国府的脊梁骨。

“蓉哥儿也消消气,你到底是爷们,怎么能跟妇道人家一般见识。又是贾家的族长,心胸必然得宽阔些。什么解散义学的话,往后莫要再说了。也别去聒噪另外几房的老爷,族里的事情还是你拿规矩的好。”

贾蓉道:“老祖宗可说不得这样的话,我是家里晚辈,怎么能定族里的事情。时辰也不早了,重孙得回去了,不然路上遇上巡捕营的人,又是说不清的道理。”

“蓉哥儿。”贾母又唤了一声。

她心里左右为难,既不想让宝玉受半点委屈,又不想家里的子弟都像往日那样颓废下去。

老太太让王夫人等人都出去了,只留下贾蓉身边两个丫鬟及鸳鸯在场。缓缓道:“那位段先生也是为了贾家的子弟好,这事怪不得他。”

贾母年纪大了,贾蓉这会儿也不好给她甩脸子。缓和了脸色,道:“老祖宗当过家,自然知道当家的苦。若一个个占着宠爱不守规矩,这家里还不得乱了套?”

“这事也怪不得你。那位段先生那里府里能帮忙走路子便走路子,你让他莫要将府里哥儿的事情对外声张。往后义学该如何管制,全按你拿主意。”

贾母悠悠叹一声,“今儿也是看了你宝二叔受了难,才一时乱了分寸。都说关心则乱,蓉哥儿也莫怪了我这老婆子。”

这会儿在这里说好话了。

贾蓉是真真的发现贾母最会和稀泥。他道:“重孙哪里敢怪老祖宗,只是以后义学里再闹出事情,该受罚的受罚,该离开义学的离开义学。府里又不缺银两,找上一两个业师来府里教导也是一样的。”

既然宝玉不想学,那么让贾政花钱找人来荣国府教他,反而除了义学一害。

两人也没说太多的东西,蓉哥儿便领着香菱、雀儿出了荣禧堂。

他左右看了眼,却也没见着李纨母子。心里无奈,这对母子还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这关她们的事情,也浑然不上心。

蓉哥儿别了相送的鸳鸯,与雀儿吩咐道:“明儿找你们奶奶去讨二两人参送义学李老先生,到底是因为义学的事情气坏了身子。又请段浪先生明儿傍晚到前厅等着,我当面同他说说这事。”

雀儿一一记下,又问:“大爷今儿打哪里去?”

贾蓉白了她一眼,闷声道:“回府。”

“哦。”雀儿扭头看向远处仪门后露着半个脑袋,她微微仰头朝那示威,道:“大爷走快些罢,不然回去可晚了。”

仪门背后的平儿看着一行人转了别道出去,微微失落,回去禀告奶奶了。

贾蓉一行才登车,没驶得多远就被人拦下了下来。

“蓉哥儿?这么晚了,怎么还没回去。”

“额……”贾蓉挠了挠脑袋,眼前这位领头的人有点眼熟,却又一时没想起是谁。解释道:“刚刚在西府有些事情,正打算回去。”

那人笑道:“还好你今儿遇上的是我们,换了别的人有你说的。既然如此,早些回府罢,世叔也不耽误你时间了。”

又是一个世叔。蓉哥儿点头道:“蓉儿谢过世叔了。”

“莫讲这客气话,哪天到府里来走动走动才是真的。回去的时候缓着点,莫要吵到了街坊邻居。你也知如今向上面告状的人不少,说不得就因为你马车声音大了点,他们就往锦衣司去打报告。”

蓉哥儿点了点头。他也知从段玉那里听了最近朝堂里的情况,有好几个官员因为在自己府里说错了话,就被人捅到锦衣司去,最后落得个抄家的下场。

更离奇的是有一翰林庶吉士,因为在家里写了一首诗,在朋友间传阅。结果被冤家盯上送至宫中,以诗中含讥讪悖乱之言治了个大不敬之罪,只能落得个斩决的下场。

蓉哥儿问:“世叔今儿放了我,不会连累世叔吧?”

“若是在往日,定得做个样子。今儿你成了忠顺王身边侍卫,这等事情也累不上你我来。只要莫吵得街坊,让他们告你个官差扰民便行。”

贾蓉似懂非懂地拱手,道:“侄儿先回府了。”

“去罢。今儿在东城巡夜的都是我们八公一脉,不用为世叔担心。”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

第二天的傍晚,蓉哥儿从水利营田府回来。段浪已经在宁国府前厅等待着。

“昨儿委屈了你。”蓉哥儿道。

段浪轻笑一声,“不委屈,这种事情任谁见了也得管上一管。”

贾蓉问:“可听说了荣国府要想着要如何处置你?”

段浪摇头,“只听闻了昨日政老爷教育了一顿宝二爷,后来闹到了老太太那里去。其他的却也没听闻。”

“想来该是如此。”贾蓉笑一声,如果知道荣国府要给他走门路,或者捐官之类的。段浪哪里还会有现在的淡定。“昨儿你算是因祸得福。”

“大爷这话何意?”

贾蓉道:“其他的也莫要追问。只需知今年荣国府将会为你寻个门路,或者与你捐个地方县里的老爷。”

段浪欣喜道:“多谢大爷。”

“你也莫急着谢我。这事也非是我提的。”贾蓉看着这家伙那张粗糙的脸上是笑容,也忍不住打趣道:“说来我也舍不得你离开,往日有你在义学里看着,我放心许多。往后义学该如何,还不知了。”

段浪脸上笑容一滞,道:“全凭大爷吩咐。”

“瞧你样子就是个开不得玩笑的。行啦,你暂时先在义学待着,等上面来消息。这段时间继续先管着义学,李老先生年岁大了,许多事情也是有心无力。”

蓉哥儿笑道:“说来当日见你的一面就知你不凡,所以才特意留了你在义学里。本来想着以后寻个机会送你出去。没想着如今正好遇上这事,也算是个好时机。你是个刚正的人,心里又有点傲气。往后到了地方可得收着点性子,莫平白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段浪听了此言,当即跪倒在地,叩首道:“段某定不忘大爷只恩,将来若有差遣之事,某定不推辞。”

“赶紧起来,也不怕被人听了去。”蓉哥儿嘿嘿一笑,希望这家伙说的是真话才行。

连忙将段玉扶起。

贾蓉又道:“等到官职下来,赴任后要为民着想才好。只要你不做那些害事,若真遇上了麻烦,倒也可以送书信来府里。从咱们贾家出去的,哪有无故受人欺负的道理。”

段浪听闻更是感激流涕,道:“段某此生难忘大爷教诲。某在上任前,定会给大爷管好了义学;等将来去了地方,也不会给大爷丢脸。”

“这话我可听进耳里了。”

交代几句别的,贾蓉才笑着让人送段浪离开。

又趁着夜色未深,蓉大爷独身往西府梨香院去了。

还不等梨香院的丫鬟通报,贾蓉就见到了冷着脸的薛宝钗从房里走出。

“蓉哥儿怎么来了?”

可想而知,这妮子的语气并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