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13章:光天化日下…

红楼蓉大爷 第13章:光天化日下…

作者:七里米粉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8 15:44:45 来源:笔趣阁

贾蓉问:“婶子屋里还会短钱?”

王熙凤笑道:“你不当家哪里知道其中的苦,每年宫里打点、公侯们府里的来往,哪一处不要钱?”

“不如婶子来合一股,等赚了钱按比分了。”

“影都没见着个就想我掏钱,把我当傻子糊弄呢?连你老爷都不信这顽意,还想来唬我。”凤姐讥讽地笑道,“等你做出来再说吧。”

等做出来,可就不一定有你的份了。

贾蓉想起旁边净室里的贾敬来,觉得当下的自己求凤姐办件事,应该不难。于是说:“婶子既不肯出钱,有一件对婶子来说举手之劳的事儿,可得帮我。”

凤姐儿让贾蓉说了所求,原来事关玄真观和贾敬。

贾蓉道:“当下太爷在府里净室修养,只怕过不了几天就要闹着回观里。我想着这忙也只有凤姑姑能帮了。”

凤姐儿心思细腻,哪里猜不出贾蓉心里的打算。

“我们这样的人家,谁府里不养些道人和尚,炼金丹的也不在少数。你是被自己老爷打骂怕了,想把敬老爷请回来对付珍大哥吧。”

贾蓉被拆穿心事也不尴尬,只提了一嘴。“我也可怜那些被卖来的女孩。”

“天下可怜人多了去,哪里各个管得了?先管好你自己吧。”凤姐儿见众姑娘们与两人隔了些距离,才小声问道:“听说珍大哥因为近几日你媳妇没去给他请安,心里有些脾气?”

贾蓉苦笑着点头。

可不心里有脾气嘛?要不是昨儿做了个祭宗祠,贾珍可就要治自己个不孝之罪了。

凤姐儿叹道:“按理说,你们东府的家里事,我们西府本是管不着的。这回你开了口,我这个做婶子的也不能当作没听着。我会去老祖宗那说一声,她老人家毕竟辈分摆在那,要你媳妇平日里过去孝敬,珍大哥也挑不出毛病来。”

“侄儿替媳妇多谢婶婶了。”

“你受了老国公的指点,也成两府的宝贝了。既有些担心观里的事,我明早就差人回王家府里走一趟,请节度使老爷秘密帮你办了。”

宁府太爷那些狗屁事,别人不在意,他却一直觉得是隐患。如今贾敬隐患暂销,一时心情大好。等哪天自己有了实实在在的底气,贾珍这种人……

贾蓉笑道:“凤姐姑姑想得周到,侄儿以后有什么好事定不忘了姑姑的情。”

凤姐儿啐了他一口,远远见到尤氏、秦可卿带着一众丫鬟进了园子,道:“你忙事去罢,不须在这陪着我们了。”

贾蓉得令,到尤氏跟前行了礼,又拉着秦可卿到边上亲密地说着悄悄话。

一切都被王熙凤看在眼里,一时五味陈杂,想起刚结婚那一两年来。

贾琏在样貌上虽不如蓉儿,却也风度翩翩。刚成亲时与自己也算恩爱,只是……没过两年本性就出来了。外宅的事虽管得不差,风流的债却也不少。今儿勾搭这个,明儿勾搭那个,表面上敬着自己,底子里指不定怎么咒自己了。

瞧着蓉儿与秦氏在后面恩爱的样子,心底倒有些羡慕了。

只是……是在羡慕两人的感情,还是在羡慕秦氏,连王熙凤自己也弄不清了。暗叹:“蓉儿成亲后,真变了许多,完全没了以往窝囊的样子。”

看到蓉儿偷偷在秦氏小脸上亲了一口时,王熙凤也羞红了脸,心里直骂:“光天化日下……害礼的东西。”

这一幕除了王熙凤见了,还园子里某个小胖子看见。小胖子被蓉哥儿大胆的举动吓住了,红着脸儿久久合不拢嘴,反应过来后眼光一一从众姐妹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几个容貌姣好的丫鬟脸上。

…………

“蓉爷来了。”

这个小院里摆着一堆堆碎石砂土,正在研究石头的宗成等人立即起身,齐刷刷向贾蓉问礼。

“让你们久等了吧!”贾蓉与几人打了招呼,也在一个石堆前蹲下。对着院里身材最高挑的人问:“芸哥儿,这些石料都认得了吧。”

贾芸跟贾蔷差不多大,十五来岁,面容清秀像电视里的穷书生。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贾芸在京中八房里,绝对算得上穷人了。贾芸父亲又早丧,母亲身子不好,人又老实,导致贾芸连族学都没去几年早早出来讨活。

旁边贾蔷虽父母早亡,却得贾珍宠爱,从没正经缺过钱。

所以,贾芸得知蓉哥儿许了他事,就打定主意要认真的干。

一来给贾蓉留下好印象,下次有活时还找他;二来他自己也想与身为东府长孙的贾蓉亲近些,若能因此攀入贾府中心,也是一遭际遇。

因而在此,贾芸格外上心。

不论是贾蓉说的,还是旁边低贱工匠说的东西,他都细心记下。

贾芸回道:“蓉哥儿放心,都记下了。”

石灰青石、黏土、飞灰、煤渣、铁渣等是制作简易水泥的常见材料,把几种东西配比煅烧能得到不同类型水泥。

贾蓉点头,道:“你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宗成。”

贾芸应下,当下就对着宗成拱手行礼,让他多指教。

士、农、工、商,四阶级在封建社会是难以逾越的沟壑。贾芸是读书人,又是荣国公后人,正经的士族子弟。

宗成哪敢托大,见到贾芸行礼,差点没直接跪下。

贾蓉道:“在我这没那些规矩。古人言达者为师,这些事你们几个比我们精通。要换在几百年后,指不定还的给你们拜师叩礼。”

宗成是个老实的中年汉子,用一种不知哪里的地方话喃着:“不敢,可不敢。”

听上去就像在说:不干,客不干。

宗成身后工匠里年纪最老的人,开口道:“蓉爷能把老国公赐的方子交予我们来做,已经是天大的恩赐。每月还给我们定下一人二两银子的工钱,这……”

说道此处,老者泪流满面,带着众人感激涕零的跪下了。

贾蓉哪里见过这阵仗,连连起身去扶。

“老人家快起来罢……宗成,起来吧。大家都起来罢……”

工匠的地位在这个时代十分的尴尬。前朝大明末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士农工商阶级出现了大的变动,商人地位急剧上升,且士商阶级掌握了大量的钱财。

到本朝,虽然废除了匠籍制度,可千百年来带来的影响却一时无法改变。

工匠不论是在各部为吏,还是民间手工,总是被剥削的那个。许多匠人甚至连养家糊口都不行,最后沦落为商人赚钱的工具。

“快起来吧,我还有事给你们吩咐嘞。”贾蓉有些无奈,故而问道:“难道还要我一个个把你们请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