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250章:我有一个梦想

红楼蓉大爷 第250章:我有一个梦想

作者:七里米粉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9:40:16 来源:笔趣阁

贾蓉细问,忠顺王与大学士舒伯乐却不愿意给他解答,只是让他想办法提升水田的产量。

蓉哥儿暗暗撇嘴,提高产量说得简单,做起来却难。

他道:“大燕水田亩产最高的便是岭南、江南两地的两季稻,一年亩产可高达七八石。若种一季,高产肥田亩产可达五石以上近。奈何北方水田因气候及水利条件,现今一季亩产三四石已是巅峰。虽也有试种两季稻,一年两季总产也才难破五石。”

舒伯乐道:“咱们既然治水营田,自然得以最高产量为基础标准。原来京畿一季稻亩产两石,便得让它亩产五石;两季稻原来亩产四石,便让它同太湖等地一般亩产七八石。若没无大力提升,朝廷又何苦这般的治水营田。”

你们都是大爷,一个个张口就来。

贾蓉翻个白眼,道:“不晓得两位大人下过水田没?可知道南北的两地农人都是如何选种,如何育苗,如何施肥,如何插秧,如何灌溉?虽然王爷有请南方农人过来传授水田种植方法,奈何京畿旷阔皇庄众多,哪里能一个个全能照顾指导。咱们水利营田府先做的是将灌溉设施建立起来,一面在请江南、岭南的农人来培训指导,期间总得有个时间过程。”

“言之有理。”忠顺王叹一声。他向来身体力行,虽然了解一些农事,但和真正的农人相比还是差许多。也知道事情急不出结果,但是朝中百官却都急着要见成效。难为啊。

蓉哥儿见十三爷与舒大学士似乎有被自己忽悠住,不由得露出一抹偷笑来。

贾蓉轻笑道:“万请王爷与大学士求当今与百官多给水利营田府时间,几年之后,京畿水田产量必定大提。”

忠顺王哪是那么好忽悠的。贾蓉才说完便见着十三爷怪色瞧着自己,心里顿生不妙。

“十三爷如何这般看我?”

“呵呵。”

“嗯?”

“呵呵,你这混账小子。”忠顺王笑两声,让在场众人都十分疑惑。

舒伯乐问道:“十三爷这是?”

忠顺王瞥一眼贾蓉,同大学士舒伯乐笑道:“这小子有一习惯,他心里没把握的事情绝不会开口。总是心里有了对策后,才会提起一件事来。”

呀。十三爷竟这么了解自己。贾蓉在忠顺王那怪异的眼神下,忍不住想缩到段玉等人身后去。

舒伯乐将信将疑朝贾蓉看来,问:“蓉哥儿是有什么计策?”

忠顺王瞪一眼他,看他缩着身子,哼道:“把你的计划说来给舒大人听听。”

“小子是这般想的,如今朝野多有私撰农书,小子也有意效仿一回写一册关于水稻的书本。”贾蓉笑声回道。

“农书?”舒伯乐一愣,现今最知名的一本是前朝万历时出的《农政全书》。本朝,各省官员亦多有撰书劝农。如今显德营田新政之下,各省修撰农书之人更是数不胜数。他眼睛稍斜,轻笑道:“难不成蓉哥儿的农书与各省所著的不同?”

“当然不同。”贾蓉前世可是南方农村人,打小就跟着家里做各种农活。当然,他会想到这个方法,还是得益于前世是有过具体案例的。

蓉哥儿笑道:“不仅书中内容不同,连手段也不同于各省官员。”

舒伯乐依旧有些怀疑,好奇问道:“难不成对着农事也极为精通?”

“其他不敢说,水稻却了解不少。”能不了解吗,他出身的年代正好赶上改开与计生政策。作为农村的家中独子,什么农活都要从小接触。如果按十八岁成年算,他起码做了十三年的农村小童工。家里人少,打小知事就在田里学插秧,几岁时就常一人去田里看水守水。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他几岁是就懂了:什么时候该灌溉,什么时候该除杂草,什么时候该加肥。

更别说秧插几分深,这种他不论前世后世都日夜练习的事情。

贾蓉信心满满的样子惹忠顺王有了猜测。

十三爷道:“莫不是,离恨天上还传了你营田的技术?”

蓉哥儿立正了身子,清了清嗓子,道:“宁荣两位老国公想大燕百姓太苦,才对小子稍有指点。”

舒伯乐诧异看向忠顺王,惊异道:“世上真有离恨天?”

“或许有吧。”忠顺王双眼朝装模作样的贾蓉瞥来,淡淡回道:“你既有把握,全力去做便好。只是写出一本书来不算什么本领,让天下农人都按着书上内容去营田才是本是。”

舒伯乐惊疑看向贾蓉,也点头道:“天下著书人无数,奈何每年亩产却无明显提升。”

贾蓉懂他们意思。不就是担心书写出来,却成了沽名钓誉工具。蓉哥儿回道:“小子也有传播教导的法子。”

“什么法子?”忠顺王顺口问道。

蓉哥儿这混账嘿嘿笑起,却不愿直接说。笑道:“王爷还请许小子一个便利。如今水利营田府已成立京畿东、南、西、北四局,各处营田治水的具体工作已有四局负责。小子计算这段时间,先走访京畿各皇庄,再邀各省农官来京交流种植心得。所以……”

“所以什么?”舒伯乐以往听了忠顺王说起贾蓉德行来,他还不信。如今见了,还真是……别具一格。

蓉哥儿笑道:“所以近来几月,小子可能无法按时按点到营田府衙门里坐班。所以想在两位总理大人这求一个便宜行事。”

舒伯乐听了,一双略有浑浊的老眼都不禁睁大起来。这混账是真的要便宜行事,还是想着偷懒?

忠顺王蹙眉问道:“需要多长时间?”

“半年!”贾蓉嘿嘿笑起来,“半年时间应是勉强够了。”

现在是四月多,半年之后已入冬。蓉哥儿在心里嘿嘿偷乐,自己真是个天才。马上就要入夏了,找着这机会偷一会儿懒,不跟那些家伙天天跑太阳底下硬晒。

人啊,心可以硬,舌头可以硬,哪里他都能硬。

就是不能日下硬晒。

那可太难受了。

蓉哥儿想着就算自己肯,一起的人都未必肯,那场面能忍得住啊。

他看着大学士舒伯乐与忠顺王两人都犹豫不定,又道:“这半年里,小子可要做好些事情了。前三个月了解京畿各皇庄及各省水利营田情况,后三个月同各省农官一同著书。期间还得巡查营田四局的水利修建情况,以及各皇庄种植及收获所遇问题。”

“六个月时间可以给你,这期间你甚至连水利营田府大门不进都成。只是……六个月后,本王没能收到你的成果,可没你好果子吃。”

贾蓉听忠顺王此言,立即回道:“谢王爷,小子定不会辜负王爷所托。”

舒伯乐本还想打岔,只是见忠顺王神情认真,也便没在这决定上开头。只好奇问道:“按你计算的,书成之后,如何让农书传下各省农人。”

贾蓉笑道:“现有农书最大的问题便是杂而不精,精者却不深究。其次便是天下农人识字者极少,便是农书传了下去,最后也只能成为各县衙或各乡绅世家里的摆设。小子想的,便是让那些新授职的农官们分散各省各地去,按照书中内容面对面一族一族传授。务必要农官们扎根基层,不论官田民田,其中所负责区域内田亩普遍增产便算立功。”

一时,全场无声。

大家都怪色看着贾蓉。良久,忠顺王同舒伯乐对视一眼,都笑了。舒伯乐道:“若是农官们无作为,又该如何?若是农官虚报产量,又该如何?”

贾蓉笑声回道:“若真有这样事情,倒是要再麻烦两位大人了。小子记得王爷总理户部,舒大人又兼了吏部尚书。弄虚作假的,该问罪就问罪,该革职罚银就革职罚银。”

“你这小子……”忠顺王笑一声,道:“本王许了,好好办。等本王从准格尔回来时,可要听到你的好消息。”

贾蓉听到忠顺王说起准格尔来,他也想起不少事情。左右看一眼,舒伯乐在场,他也不好说。

等到后晌,众人在武清食过东西。

蓉哥儿才请了段玉找忠顺王。

“还有什么事情?”

贾蓉挠了挠头,看着房间里还在的段玉,笑道:“玉大哥能否先离开一会,兄弟有些私密事要同王爷所。”

“没点规矩。”忠顺王瞪着蓉哥儿哼一声,这混账小子把这里当他自己家了。看向段玉道:“你出去罢,在门外守着便好。”

贾蓉嘿嘿笑着,等看着段玉离开,房门被关上。他才小声道:“其实小子知道准格尔境内有一宝物,能让大燕的粮食增产不少。”

“嗯?”忠顺王本还以为贾蓉是因为私事找他,却没想说的是关于粮食的事情,当下来了兴致。又问:“前面在舒大人面前怎么不提?”

蓉哥儿讪讪笑道:“都是没影的事情,小子也只敢站着王爷信任,才只与王爷说的。”

“没影的事情?”

“对。”贾蓉点点头,“那地方位置敏感,位于柴达木。那里有着好几个盐湖,里面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有一种,只要经过简单的蒸煮,就和煮盐差不多,便能提炼出一种叫做钾的物质。这种物质同咱们现在用草木烧飞灰做的肥料想同,但它比草木灰肥更纯,且量更大。”

“那贫瘠之地也有肥料?”忠顺王诧异道。

“不仅有,还不少的了。”蓉哥儿急切道,“这种肥其实也是石盐的一种,只是不能当盐食用。咱们大燕境内虽然有不少这样的地方,可是量远不如那里大。那里的石盐可提供整个大燕好多代人施肥所用。”

忠顺王听了,不由眯起眼睛。

贾蓉却自顾叹气道:“可惜,本来大燕倒还有两个地方比那里肥料更多。只是一个在准格尔深处的罗布淖,一个位于白哈尔湖西北位置,现被厄罗斯占据。如果有了这两地的钾石盐,我大燕至少几百年不用为粮食缺少钾肥而担忧。”

忠顺王问道:“你口中这钾肥同人畜粪肥比如何?”

“额……”

贾蓉听着这话的,半天才琢磨过来。他差点听成你口中的人畜粪肥了,无辜翻了翻白眼。只觉嘴里好不舒服,有种恶心感,连忙找了旁边案上茶水来漱口。

呸一声,吐了茶水。方才道:“人畜粪肥自然是上等肥料,只是……王爷也要考虑到整个大燕哪里怎么多人畜粪肥,而且这……那味道……气味熏天。许多地方因为人畜粪肥不足,只能代用草木灰肥,或者其他小种类肥料。甚至有些地方,连肥都不施,这大燕的粮食产量如何能提升上来。”

忠顺王看着毫无规矩的贾蓉,忍不住皱皱眉头,却也没多说什么。

贾蓉却说得激动,手舞足蹈起来。

“我有一个梦想。我想大燕的所有人能够再不饿肚子,每家每户年年丰收。我想大燕的农人可以安心安逸的施肥,能够便利便宜的施肥……”

“行啦。”忠顺王挥手打断他的话,没好气道:“说说你的目的罢。”

贾蓉搓了搓手,嘿嘿笑道:“柴达木与罗布淖不同。柴达木历朝历代都是咱们的土地,王爷若是能够趁着这次平准格尔之乱,将柴达木先收回了。可以在柴达木地方修建几个煮卤的厂子,将钾肥提炼出来造福天下。”

忠顺王哼一声道:“又是为了你那宁国府的生意?”

蓉哥儿连连摇头,“可不是生意,是为了造福百姓,也是为了水利营田府,更为了大燕。若能在柴达木煮卤炼钾,宁国府哪怕不要任何分利都行。”

那里贾蓉还真不敢去插手。

就像他说的,现在都是没影的事情。

即便他真要做钾肥的生意,怎么也是选其他地方。比如黑山村这种自己能把握到的,先让朝廷开头吃,自己跟在后面吃小头就好。

有些东西占多了,容易惹来眼红怪。

贾蓉对此深有体会。

真的。

眼红怪无处不在,不论是哪国哪乡里,总能遇见他们的身影。当然,他更怕的是权势比他更大的人眼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