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194章:我在神京等你

红楼蓉大爷 第194章:我在神京等你

作者:七里米粉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9:40:16 来源:笔趣阁

明月悬空,石林暗影,一双男女静坐石桌两侧。不远处提灯笼的丫鬟里,其中一个瘦小的支起耳朵,细细听男女间的对话。

一男一女说话声音虽小,在静夜之下,小雀儿也能听个清楚。听了一阵子,小丫头也没了兴致,只羡慕样子瞧着石桌边的二人。

仰着头颅的蓉哥儿,瞧圆月登了头顶。款款劝道:“该回去了。”

小黛玉轻轻嗯了声。石林中的气氛虽如春风微荡,她也觉无比自在。轻声朗了一句诗词,不学无术的贾蓉却未听得出处,正在脑中细想。

又闻黛玉之声。“蓉哥儿早时间回京中,我在神京等你。”

“嗯?”

余音之下,石桌旁的小人儿却随灯笼离去。身材单薄的小雀儿本想留下照顾,却也让紫鹃给哄了过去,只剩蓉哥儿在林中。手里捡一灯笼,缓缓回味黛玉刚刚的话是何意。

穿梭石林之中的提灯紫鹃携小黛玉笑一声,道:“小蓉大爷今夜怕是要睡不着了。”

灯笼光下,林黛玉小脸晕红,嘴角含笑模样哪还是前番多愁善感的样子。她悄悄回头瞧了一眼,只见蓉哥儿还在那里发愣,盈盈笑道:“他睡不着才好,也尝尝难眠之苦。”

紫鹃偷笑,道:“却也可惜了,见不着小蓉大爷抛洒红豆的样子。”

小雀儿听了,撇撇小嘴儿,以腹议之。望旁边紫鹃笑闹模样,心中暗生暗生嫌隙。

翌日。

林府之中大动干戈,贾蓉一早也被声音吵醒。

林家带去京都的东西不多,其中为主的多是书籍画卷之类,又有几件金石玩具方才显得不那么寒酸。蓉哥儿暗想,林家这回是轻装上阵啊。又等了一会儿,才稍稍避了身影。见林家一众女眷出府,外面的轿子马车以排成长龙。

“大爷,咱们去哪儿?”身边的小雀儿问道。

“林家今日北上,咱们怎么也得到码头送送,送走了林家也该回洪泽湖公干了。”

贾蓉心中计算。扬州的官场大变,林家功成身退,确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自己在其中除了协助的功劳,还能获得什么了?怎样做才能对自己有利,对贾家有利?

蓉哥儿暗暗思忖着,却忽觉有人打量着这边。回头看去,码头边上却有一老农紧紧盯着自己。

这不是圣教那位的什么尊手下的农使吗?

蓉哥儿当做没瞧见,却忽见旁边小雀儿神色紧张,低埋着脑袋道:“大爷公干要紧,咱们还是早些到洪泽湖去罢。”

原来如此。贾蓉用余光暗暗瞥了那老农一眼。这位农使在圣教的地位应该不低,竟然能有自己的画像,那么也绝对认得佛母的样子。

老农紧紧盯着这里的原因是他见到了小雀儿,见到了圣教失踪两三年的佛母。

蓉哥儿暗暗点头,也暂不想同圣教的人接触。特别是在扬州城内,谁知道码头上有没有锦衣司分卫的人存在。

他领着雀儿来到林如海处,恭敬道别,又寻马车朝洪泽湖疾行而去。

这日。

贾蓉同河道官员巡查洪泽湖,听人报凤阳府盱眙知县求见。

蓉哥儿见了老熟人心里也欢喜,亲切道:“你倒来得及时,近日可好?”

“听了示令洪泽湖周边各县配合河道调令,下官又闻诸上官在此,便急急忙过来了。”烈日下,段浪虽着官服,浑身大汗也是狼狈样子。

“不必多礼了。你倒是个与众不同的,其他知县听了示令一个个阳奉阴违,只你是老实的,竟亲自跑了过来。”贾蓉笑一声。

段浪也颇为无奈,俗话说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段浪到地方过来时日尚短,又一心想要干些正事。自然在县中难受人待见,县里各大家族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家伙,也未必与他一派。

段浪苦笑道:“大爷有令,便是刀山火海下官也得过来。”

“过来的好。”蓉哥儿笑一声,邀他至阴凉处谈话。笑道:“地方情况复杂,朝廷也无精力深入管理。如此治下全靠你们这些地方老爷。只要肯听上面示令,升官未必是难事。”

段浪眼前一亮,喜不自胜。又觉自己眉目神情过于失礼,连忙收敛,回道:“恳请大爷示下。”

“好说。”贾蓉款款道:“其他知县不来,实则并无太多关系。我见淮河横穿你盱眙县,只要你来了,也是一样。”

“河道可是要对下淮河打治?”段浪神情一紧。朝廷打治河道可需要不少民工,又无什么工钱,这……

旁边段玉见了段浪表情,冷哼道:“咱们还能害你一个小小知县不成?亏你还是贾家恩出的,竟连这点觉悟也没。”

段浪讪讪赔礼,苦道:“六月连日大雨,盱眙各族田亩多受影响。若再有大动静,今年地亩课税……”

贾蓉款款道:“不必担心。据我所知,江南诸府虽水域发达,却多是旱田植桑,少有水稻。虽说丝绸金重,但不论良田薄地都种植桑叶,到底伤了农耕之本。如今有一策略,既能让你盱眙淮河水域不受水祸袭扰,还能让你治下百姓混个官身,你自然也能升官发财。”

段浪疑惑,问:“天下还有这等好事?”

“本来是没有的,如今我来了便有了。”贾蓉道:“今日宁国府在平安州建立的水泥窑厂已经生产,这些水泥天物将运送江南用于黄淮治水。你县盱眙乃是重中之重,若能在各河建坝修库,开引水灌溉渠。既能免调水蓄水免受洪灾,也能开辟万亩水田,福及后代。”

段浪苦笑,事情说得容易,却是难行。盱眙北纳洪泽湖,内有淮河,水系发达,不能想治就能治的。

这一日,几人聊了许久。

周边宝应、虹县等地方官员听了消息,一个个脸露嘲讽。

“治理淮河?一场大雨就能让所有功夫白费。”

“连泗州城都到洪泽湖底下去了,一个盱眙还想垂死挣扎,实在可笑。”

“管这些作甚?吃酒吃酒,等什么时候盱眙被淹了,原本盱眙县里的有钱人还不得逃到咱们这来?”

实际上,不论是治理盱眙也好,还是治理黄淮水域也罢。实际上除了忠顺王一派外,朝中百官皆不看好,甚至还大力阻拦。

按照贾蓉与河道总督的想法,治水分为三步。

“首先,咱们得让淮河上下游水势减小,将淮河治水分流用于周边地区灌溉。其二,洪泽湖内泥淤泥日渐增多,需将黄河分流入海,以减轻洪泽湖压力。同时洪泽湖外修建入海引水渠,用于淮东地区灌溉。”

贾蓉笑一声,“淮东受黄河泥沙影响虽成了盐碱地,但也不是不能种植。水稻种不成,但是种植桑树是没问题的,甚至还能改变盐碱地土壤。”

忠顺王问:“你的意思是让淮北淮南两地的桑蚕种养集中到淮东去?”

蓉哥儿点头。

“江南丝绸织造发达,以至于不少民人将良田改桑。如今正是旱改水政策下,趁此机会让原本的良田回归水田,让荒芜的盐碱地种植桑叶。既保证了丝绸持续,又开辟了水田种植。”

河道总督也道:“若是治水与营田同时进行,自然事半功倍。只怕各县乡绅不会同意罢。”

“他们当了几代人的土皇……乡绅地主,如今有了旱改水坐官的渠道,他们哪里会不同意。只怕到时候抢着要改水田,为了引水灌溉闹出大战来。”贾蓉轻蔑讽刺一句,“如今只要他们掏钱请人建渠,咱们连建渠方案都给他们画好,哪里会有不同意的道理。”

忠顺王暗暗斜了眼这小子,问:“你将盱眙知县叫来,是打着什么主意?”

蓉哥儿挠头,害羞道:“都说口说无凭。只要盱眙县里做出表率,等朝廷将官职朝服发送下去,其他县里各大家族哪个不眼红?”

河道总督同忠顺王一愣,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却从没想过。这不不怪他们,只是每个人的角度看法不同,河道总督只护河道,自然不管水利营田的事情。

忠顺王位高权重,这种细节琐碎顶多是吩咐下去,让下面的人操办。当初大学士舒伯乐提出旱改水便能得官时,忠顺王可还是阻止过的。自然更不会往那方面去想。

忠顺王的冷笑道:“你待盱眙知县可真是好的紧。”

蓉哥儿笑道:“也不怪咱,小子当初可是传了信让周边几个县的老爷过来。偏偏一个个瞧着咱地位低微,只有盱眙知县一人过来。”

听到此话的段玉翻了个白眼,他们这些侍卫到地方来也算是半个钦差,哪里有敢不配合的道理。还不是蓉哥儿这家伙在弄鬼。

他可知道贾蓉差河道衙门的官吏去传信时可没透露身份,要不是盱眙知县精明知道是蓉哥儿在河道衙门兼职,否则也未必会过来。

蓉哥儿是抓着人心操弄了。

十三爷听了这混账话,也没说什么,又论了一阵后续。

贾蓉道:“洪泽湖只东开一个引水灌溉渠,自然是不够的。高邮湖入江的水闸改修还得修,扬州入江河道修护也得护。”

河道总督笑道:“这事儿,蓉哥儿毋需担心。咱们河道衙门早有计算,只看你们宁国府的天物何时能运来,河道衙门早在扬州各河作出了图纸。”

蓉哥儿心里乐着,道:“第一船天物两日后便能送达,往后运河之上日夜是宁国府运送天物的船只。”

十三爷这时泼了一盆冷水。款款道:“运河高低蓄水放水,虽一时能可让你们运送天物的船只过来。时间一久,运河未必能承受得住。”

贾蓉也知运河频繁运送的压力,往后运河又要清淤分流,像水泥这样的重物实在不宜通行。他的心里早有对策,回道:“宁国府已经在金陵寻址建厂,有了平安州的经验,也不须太多时间便能开始投入生产。往后金陵窑厂可一边生产,一边扩建,以满足江南需求。”

钱啊。

都是钱啊。

蓉哥儿心里偷乐。江南水系流域情况复杂,要用到水泥的地方多了去。

十三爷瞧他样子,冷淡道:“我看你们宁国府便是再开两个窑厂也未必能满足得了。”

嗯?

这什么意思?

听这话,似乎不太妙的样子。

贾蓉装傻道:“应该能满足罢。”

十三爷听此也没再追问,众人散去。

当日傍晚,贾蓉却收到了神京家里的来信。

“干!”

“大爷?怎么?”小雀儿听了声音急忙过来。

“无事。”贾蓉郁闷说一声。瞧着手中的信,心里无奈至极。难怪白天的时候,总觉得忠顺王话里有话。原来朝中百官,终究还是再次打上了水泥的主意。

这东西实在太惹眼了,而且随着逐渐推广,往后会越来越惹眼。

不说往后京畿、平安州两地,单说江南一省需要用到水泥的地方便是极多。其中的利益,实在让人眼红。只是没想到才半年时间,打主意的人从乡绅已经升级到了朝官去。

说实话,贾蓉真不想将水泥方子送给朝廷。

可是眼下,不交出去也难了哟。连忠顺王都在暗示了,现在十三爷在水泥方子的事情上,站在了朝廷百官一边。最关键的是,背后还有显德皇帝的影子。不过是皇帝与百官不想明抢落人口实,才换了说法。

“我就知道封妃没半点好处,干她娘的。没想到现在百官又换了一个法子,用工程事宜紧要来逼迫自己。唉……”

小雀儿听着蓉大爷嘴里骂骂咧咧地,有心安慰,却不知该说什么。

蓉哥儿凝神暗道:“虽然宗成已经制出了研磨机,产量与质量上不怕有竞争,但是方子也不能这么便宜地交出去。”

蓉哥儿嘴里暗骂一声,让小雀儿取了纸来,将原始的水泥方子写上。又在心里计算好一阵说辞,整理了衣裳,连夜急急朝忠顺王下榻处赶去。

“二等侍卫贾蓉有要事求见忠顺王爷。”

大喊一声,将众侍卫目光吸引。

“蓉哥儿这是闹什么?入夜了还弄出这阵仗赶来。”

外面当值的也是老相识。蓉哥儿道:“好兄弟,十三爷可歇息了?咱有急事求见。”

“未了,玉大哥与渃哥儿才刚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