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167章:打断了腿

红楼蓉大爷 第167章:打断了腿

作者:七里米粉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9:40:16 来源:笔趣阁

申时四刻,暑气才歇,恰是一日里空中气冷,地上温热的时间。

蓉哥儿连打发了送信人回去,走出前厅,望头顶一片灰蒙蒙的黛色。一时,别院内众人有感,纷纷入了园子。

与他一样,上下探望。

园中池水被吹皱出千层碧浪,周围林木都在瑟瑟颤抖,在沉沉天色中发出潮水般的响声。众人站在风中,呆呆看着那天随时都要被狂风吹落的天穹。

人群里,有一人忽然喊道:“快上阁楼,瞧瞧大雨打哪处去。”

蓉哥儿反应朝十三爷看去,忠顺王晃神过来,紧忙登楼上去。蓉哥儿紧跟上,到了阁楼高处。

他深邃的眼眸已瞧不清外面样子,所见之地都被笼罩在昏暗黛色之中。俯视整个园子,飞鸟尽惊,在昏暗天色下慌不择路的飞窜。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云层中的雷电,紧张地从他头顶扑翅而过。

当冰凉的雨水掠过阁楼檐栏,飘进了他的眼中。心里便默默祈祷了起来,这次大雨一阵北去了才好。他又回头看了一眼,十三爷与此次同来的几位官员皆是神情凝重。

顷刻间,大雨夹着狂风覆盖了大地,天色上乌云里如泄愤一般,雨水淅淅哗哗倾泻而下。

阁楼里的下人在手忙脚乱的点灯,又慌慌张张关上了窗台,在昏暗中亮起一道微弱的光明。玻璃制的窗子将大雨隔绝在外,哗哗啦啦的阵阵雨声,模糊了玻璃外的景色。

十三爷一行,站在玻璃后面,一动不动。似乎雨水并不能阻挡他们的视线,仿佛依旧能看到外面情况。

水利营田府的花白头发的老河工道:“要早做打算,最坏的打算。”

天不利人。贾蓉暗叹一声,朝十三爷看去。只留意到这位正值壮年的忠顺王紧握拳头,不知在想着些什么。

轰隆一声,骇人的闪电划破了昏暗天空的刹那,让阁楼里的众人也不禁后退了几步。

虽然园子里的建筑都装备了避雷设施,大家却还是被这狰狞惊惧的闪电给吓住了。这是人类刻在基因里对大自然的害怕,没谁想成为一个遭雷劈的倒霉蛋。蓉哥儿也不例外,退挪了两小步稍稍远离了窗台。

有人讪讪道:“应只有一阵子罢!”

大家都希望是这样,可谁敢去赌,一个个心都被提了起来。如此狂风大雨都不要下一个月,只需一天,淮东将变成一片汪洋。

淮安有一句话叫做: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面对这样大雨,没有人不心慌的。而且时间又恰在雨季,最担心大雨连绵不绝。

十三爷更是咬紧了牙关,他比其他人更清楚。淮安自前明以来,就是水祸重地。

据《明实录》记载:“黄淮两河先后决口,黄河决于山东单县黄固口,淮河决于洪泽湖东岸高家埝之高良润、团家桥等二十二口。”

“夏五月连雨至九月,麦禾具不登……淮河涨,平地引舟,大水进城。”

“徐州至扬州间,方数千里,滔天大水,庐舍禾稼荡然无遗。”

“奔腾澎湃,顷刻百余里陆地丈许,舟行树梢。”

才过百年时间,历史旧剧又要重新上演吗?真不是十三爷在瞎担心,也不是贾蓉及其他水利营田府的官员瞎想。早些时间黄河上游大水,已经危及黄淮两河。

如今又逢江南六月份迟梅雨,实情不容乐观。

十三爷咬牙道:“备车,重返洪泽湖。”

“王爷,不可!”阁楼里,有官员连忙跪地大叫,“淮安大雨,河道衙门自派了人手巡查,王爷不能冒险。”

贾蓉也真不想去那里,不下雨的时候还好说,下雨到时候过去。实在太危险了,随时有可能把自己交代在那里。

忠顺王哼道:“淮扬之间上百万人立危墙之下,本王区一命,如何就去不得?”

贾蓉见状,心也无奈,朝侍卫头子段玉看去。玉大哥给他使了眼色,做样不让蓉哥儿在这时候说话。王爷做的决定,不是他们做侍卫能劝的。

水利营田府的老河工道:“王爷心忧百姓,是天下之福。然如今大雨才至,天地惊雷未歇,可等上半个时辰。”

十三爷怪眼斜了老河工一下,这老者在王爷的心里有不少的分量。听了他劝,十三爷才暂时打住了这念头,吩咐道:“前去备车,待半个时辰后惊雷停了,夜赶洪泽湖。”

忠顺王又领着几位老河工及水利营田府一干要员,对策洪泽湖一事。

贾蓉段玉两人自是守在一旁,其他侍卫则是查备车马,巡视河道总督衙门别院。

“这大雨,怕是没个几日不得停。”总督漕运部院里,漕运总督同身边也在看着外面雨势。

“大人何故心忧?”有人反笑道,“一阵大雨卷走运河泥沙,倒也省了清淤的麻烦。也不用从衙门里掏钱给忠顺王开河了。”

漕运总督点头道:“该是如此。咱们还有两万张嘴巴等着吃饭,我们也穷得很。只怕洪泽湖大堤出事,往后就得过两个穷年。”

那人又道:“可不嘛,朝中一有事情便找上的咱们两淮。还闹出个清杂加课来,将咱们衙门以往能收的银子全算进了盐课里,每年几十万两全被送进了宫去。唉……真要闹出个灾来,忠顺王还不得按就旧历找上盐商捐钱。盐商们每家捐上几万两给忠顺王,哪里还有银子孝敬咱们。”

漕运总督瞥了这人一眼,道:“这种事情莫要乱张嘴,防着隔墙有耳,闷声发财才是硬道理。”

那人又道:“省的,咱也是就同大人抱怨两句。那河道总督齐叔乐与忠顺王最近,连到江南来也住他衙门别院里。”

漕运总督心里一闷,这混球好好的说这个作甚,自找不痛快?如今齐叔乐加兵部尚书,手中实权同他这个漕运总督也是相当的。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漕运总督在品级上比齐叔乐高,手里又有兵权,本来是河道总督要以漕运总督为马首。没想齐叔乐却背靠忠顺王,今年一路兼官,竟同他旗鼓相当。

河运杂税被清算进盐课中,这背后说不准还有齐叔乐的功劳。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这仇,漕运总督可没忘了。

他道:“管他如何,河道事物也差人去巡视着,咱们只计出工不出力。运河诸事还麻烦着,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没那些功夫同忠顺王做开河的把戏,真要被他弄成了,咱们往后说不得要到海上喝风。钱赚不着几个,还冒天大危险。”

谁不想安安静静,躺着就赚个十多万两银子?总比费工费力,冒着海上危险还只能拿朝廷那一百八十两微末俸好得多。当然,他没有把朝廷每年发的一万八千两养廉银算在俸禄之内。

…………

半个时辰之后,天上雷霆渐渐小了。偶尔能听得几声,却也离了有些距离。

天空清明了点,雨势也不如方才大了,却也没停雨。

一路车马出了淮安城,蹚着雨水往西南而去,直奔洪泽湖。大雨行车,极其艰难,城外管道上也淌着水。却也依旧挡不住忠顺王一行,快马加鞭赶路。

到了夜里,这队车马才到了洪泽湖上。先巡了东岸,又绕南岸,此时已经夜深凌晨。

河道总督齐叔乐自然也跟了过来,这家伙在广熙年间便是有名的治水专家,不比忠顺王在水利营田府请的几位老河工差。

齐叔乐道:“瞧着这雨势,今夜怕是难停。”

忠顺王就夜色,左右打灯笼望洪泽湖水面。问:“你应早做了巡查,可算了在这般大雨下,大堤能撑多少时日。”

齐叔乐苦笑道:“如今真是南北为难,指望这几天雨势东走。若是停南,洪泽湖有难;走北,泗水、乐马湖有险。”

贾蓉听了这理论,直在心里骂娘。这尼玛的,竟然还不只一处地方,泗水河那里也不安生。他可以想象得到,此刻忠顺王的脸一定很黑。

十三爷问:“何不早开河道,清淤固堤?”

齐叔乐道:“臣下也上奏过几道,还找了漕运部院总督对策。只是当是朝中计算海运事宜,漕运部院上下皆是不肯。”

如今下游大雨,开闸也难,闭闸修河也不行。十三爷心里大怒,又颇无奈,问:“此地知州知县何在?找上来问话。”

齐叔乐叹道:“盱眙知县早在后面跟着,这人是这两月才打神京来的,刚到任上不久。对洪泽湖东南地区也不大清楚。”

额……

十三爷差点气到吐血。问:“知县不清楚,县丞总该了解了吧,难不成县丞未过来?”

齐叔乐道:“盱眙县丞倒是个精明的,这几天比谁都勤快。听了十三爷过来,亲自在附近给十三爷及水田府众老爷,找地方歇息过夜。”

“好一个精明的县丞。”十三爷咬牙道,“那边去县丞找的歇脚过夜处。”

齐叔乐道:“盱眙知县,十三爷还见否?”

这位河道总督也是一根筋的家伙。蓉哥儿无奈翻了个白眼,才到地方一两月,找过来有什么用?恐怕该地有多少人口,各镇地势也未必清楚,还不如不见。

只是他听着盱眙这个地名有点耳熟,似乎以前在那里听过。这种熟悉的感觉,绝对不是来自前世的记忆,而是就在最近在那里听过这个地名。只是一时半会儿,怎么也想不起来。

按理说,他一直在神京里,平时也接触不到江南来的人。怎么会听忽然听了盱眙这地名,也是奇怪的很。

盱眙县丞果真是精明的,在地方找了个大院子,不久后赶来的知州都多瞧了这个精明人一眼。

忠顺王问了洪泽湖东南各地情况,县丞只说了个大概,也没说出具体来。只因洪泽湖东岸属宝应,南岸属盱眙。无奈下,只打发了县丞离开。

没多久,蓉哥儿众侍卫倒是听了外面盱眙知县来求见十三爷。

段玉冷笑道:“这些地方官见了神京下来的人,一个个都勤快的很。先有小县丞为十三爷寻落脚地,后有才上任的县老爷主动求见,只是他们却打错了主意。十三爷可是谁想见就能见的?若无要事,便是知府、知州也未必能见上一面。”

前厅的通报进几个侍卫这里来,段玉正欲拒绝。蓉哥儿忽然脑海里闪现一段记忆来,几个月前,他曾听段浪说过要去盱眙上任。

莫不是洪泽湖地区的倒霉知县就是段浪了?

连忙给通报的问道:“县老爷姓名可知?”

那人回道:“县老爷姓段,具体名讳也是不知。”

还真有可能是这走狗屎运的家伙。蓉哥儿笑一声道:“地方县老爷与玉大爷同姓,说不得几百年前还是一家的。不如咱们先见一见,听他能说出一朵什么花来。若是有益的,也好通报了十三爷知晓;若是无益来钻营的,直接打断了腿丢出去。”

段玉瞧了蓉哥儿一眼,点头道:“蓉哥儿说得也不差,万一这知县真有要紧情报,咱们也不能拒了门外。”

通传的人回去,他才找上蓉哥儿问道:“你又打着什么主意?”

蓉哥儿道:“哪有主意,咱们虽然是侍卫,也得给十三爷分忧不是?十三爷身高位重,自然不与这芝麻官见面。咱们做侍卫的,既然听了求见,也得查一查底线。就如玉大哥所言,万一要紧情报了?”

段玉撇嘴道:“咱们兄弟随着十三爷走遍各省,什么样的地方官没见过。蓉哥儿须知,一府诸州,一州又诸县。若是各个求见,咱们一天到晚都烦他们去了。”

蓉哥儿也知,不过段玉的做法在他看来,却有点懒政样子了。道:“指望这位知县能有些不同罢,哪怕能得一点有用消息,也是好的。”

没多久,一憔悴中年人过来。脸上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身上衣裳湿了大半。

段玉蹙眉,还未等来人说话,便要打发离开。这等模样,岂不坏了朝廷官员形象?

蓉哥儿却笑了起来,不是段浪这倒霉鬼还能是谁。只是身上狼狈了不少,抢先道:“刚还在心里一阵琢磨,没想盱眙的县老爷还真是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