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显耀大唐 > 第九十三章 忠哉高舍鸡

显耀大唐 第九十三章 忠哉高舍鸡

作者:汉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5:27:58 来源:笔趣阁

“令尊是哪位?”一听那杨思齐对其父如此推崇,李显料定也不是无名之辈,不由得开口问道。

“家父乃我高句丽名将,昔日于安市城下大败令祖大唐太宗皇帝,只可惜家父身死,而在下亦只是纸上谈兵,终有此败,如今说来又有何益,无端的令先人蒙羞。”杨思齐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问道:“某临死之际有一事尚不明白,若能得阁下解惑,虽死无憾矣,不知阁下可愿成全?”

“哦?不知将军有何疑问?”听说对方是高句丽名将杨万春之子,李显也不由得大感兴趣,连忙问道。

却见杨思齐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吾只是想问一问,吾大军部署尚算严密,不知大王是如何进入我营中纵火的?除此之外,吾大本营中部署亦很严密,贵军又是如何占据我大本营的?”

李显闻言呵呵笑道:“此事易耳,杨将军亦当知道,吾军于高句丽纵横多日,其实早已收集了尔军中不少铠甲装备,昨日吾见尔出动大军攻吾营寨,料定尔大本营之中必然空虚,于是命我麾下将士两千人假扮成尔军中将士,以奉命坚守营寨为名,骗尔守军打开寨门,之后乘尔军中主将不备,一举将其擒获,又挟迫其下令投降,便轻易占领了尔之营寨,至于吾营中之事,将军随我前去一观便知。”

杨思齐听了李显所说的话,不由得心中更加疑惑,但他还是跟着李显来到了那个给自己带来了噩梦的营寨之中。

由于昨夜一夜大火,营寨之中到处飘散着一股焦糊味,那里横七竖八的还摆放着一具具尚未来得及处理的尸体,杨思齐知道那些尸体在昨晚三更之前还都是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不由得心中大痛,然后冷冷的哼道:“阁下带我来此,莫非是故意刺激于我乎?若是如此,君之目的已达到,不必再等下去了,直接将杨某一刀斩了便是,若是阁下嫌我等污了阁下之刀,我等自行了断便是。”

却听得李显指着前方笑道:“将军勿要激动,将军且看那一个个深坑。“

“阁下说那深坑莫不是陷马坑?这虽有点用,却尚不足以对我金两万大军造成威胁,咦?”杨思齐顺着李显手指的方向看去,瞬间不再说话,而是快步的跑了过去,静静地看了半晌之后又突然跑到其他地方,就这样重复了好几次,最终才喃喃的说道:“我明白了,原来尔竟然事先在营中挖好了地道,尔提前将军士藏在地道中,待得我军占领营地休息之后,再偷偷溜出来纵火,放完火又偷偷进入地道,到另一处纵火,难怪我军中四处起火,却捉不住纵火奸细,尔之计策果真奇妙。”

“呵呵,将军可曾看明白了?”李显缓缓来到杨思齐身前,然后笑着问道。

“吾已明白,大王果真绝妙好计,在下佩服,多谢大王将这一切相告,吾死无憾矣,请动手吧。”杨思齐说完之后便闭起了眼睛待死。

这时候杨思齐的亲卫们也都赶过来了,见杨思齐要被处死,尽皆拔出刀剑,准备等杨思齐死了之后一起自杀。

可是这时候却有一名亲卫没有那么做,只见那名亲卫对李显叩头说道:“请大王开恩,饶过我家将军,若大王真能如此,末将愿意竭尽忠诚,为大王奴婢,虽百死而无悔,而若大王坚持如此,末将便与大王血溅五步,虽然未必能将大王杀死然则末将亦留下豫让之名,而大王则落下一个残杀义士之名,于君大不详也。”

李显见那亲卫行为殊异,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赞叹的说道:“这位壮士如此忠勇,令人赞叹,壮士既愿意做豫让,小王如何做不得赵简子?既如此,壮士可留下效忠于我,小王便将杨将军放走,不过壮士须记得,自此之后,壮士只能忠于小王,便是尔要寻死,亦要得我允许方可。而至于杨将军,则再无半点关系,即便是日后再见,若非得我允许,亦不能再对其有丝毫旧情。对于吾这一番话,壮士可愿遵守?”

那名亲卫见状,脸上顿时现出了一丝的决然,再次叩头说道:“只要大王答应,末将愿意遵守大王所提出之条件,万死不悔。”

李显连忙扶起那名壮士,温和的说道:“壮士既以国士待小王,小王亦必以国士待之。不必多礼,快快起来吧。“对了,不知壮士姓甚名谁,日后小王亦好称呼。”

“启禀大王,小人姓高,名舍鸡,乃杨将军麾下亲卫左队队长。大王既然答允了小人,是否可以放杨将军离开了?”

“尔说甚?高舍鸡?”李显闻言不由得大喜,因为这个人在历史上也算是小有名气,虽然此人在武略上并不算太高,一生的成就也只是马马虎虎,不过他那未来的儿子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那可是大唐历史上的名将高仙芝啊!

“我现在收了这高舍鸡,不等于在数十年后为我大唐收了一个高仙芝吗?更何况这高舍鸡如今身为我的家奴,对我忠心耿耿,日后他的儿子岂能不为我效忠?”

心花怒放的李显扶起了高舍鸡,又对杨思齐说道:“杨将军,尔可以走了,吾看这位高壮士之面放尔离去。”

之后便下令大军闪开一条道路,放杨思齐离开。

杨思齐对李显道了一声谢,却见李显不受他的礼数,淡淡说道:“此乃是高壮士为尔换来之生机,尔要谢便谢高壮士。高壮士用其一命换来将军自由,日后与将军两不相欠,还望将军日后再见,勿要说其不顾恩义,除此之外,吾保证将军今日安然离去,日后战场若再相见,休怪小王无情。”

杨思齐闻言,对高舍鸡又是一番道谢,然后对李显拱了拱手,便招呼麾下亲卫准备离去。

却听得李显喝道:“且慢,小王只是允许杨将军离去,却并未允许尔麾下将士离去,将军若想彼等活命,需要与小王做一番交易,不知将军可愿为这般忠勇之士受些委屈?”

李显这一招其实很是毒辣,因为如果杨思齐不肯答应,他麾下那些亲卫定然会心灰意冷,再也不会对他效忠,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倒向李显,而如果他答应,又不知道李显会出让他如何为难的条件?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杨思齐却也只能表态,大不了他如果真的完成不了,可以想办法再讲条件,实在不行的话,自己可以自刎而死,而如果自己真的要死,想必那“豫让”高舍鸡也定然不会同意。

所以,杨思齐只是略作思索,便痛快的答应了下来:“不知是何交易?大王尽管吩咐便是,只要不是违背在下本心之事,一定义不容辞。”

杨思齐这句话其实很狡诈,因为只要李显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就可以用违背自己本心之时相推托。

却听得李显缓缓说道:“小王并无过分要求,只希望将来一旦高句丽亡国,将军便向小王投降,不知此条件是否违背将军本心?”

“小人怎肯不顾父母之邦而投奔仇敌?此事请恕在下无法做到,我等皆是高句丽臣民,若是高句丽灭亡,自然是要想办法为国复仇,届时便是投奔新罗亦不可能投奔大唐,故此尚请大王见谅,吾麾下之忠勇义士无法得救,在下宁可随之一死,亦不愿辜负。”

杨思齐说完之后,调转矛头便准备自尽,而他麾下的那些亲卫们,包括刚刚投奔李显的高舍鸡也都拔出刀剑,随时准备自尽。

却见李显一个箭步追上来,挥手夺过杨思齐的长矛,然后冷笑着说道:“好一个忠义无双的杨将军,只不过尔今日之言实在不能令人苟同,如今尔高句丽之主高藏王极力赞同与我大唐媾和,便是前几年还派专使朝拜我大唐天子,尔深受高藏王之恩,不思为主效命,却违背良心,效命于****泉男建,此谓不忠;尔之父杨万春当年生尓养尔,唯盼尔能传递香火,同时保存自身,如今尔并无子嗣,却又寻死,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尔之生父乎?此所谓不孝也。尔麾下将士忠勇相护,尔一意孤行,不惜置彼等于死地,如何对得起彼等乎?此所谓不仁。高壮士以命相换,为尔争取自由,尔却一心寻死,害彼自食其言,如何对得起高壮士一番忠诚护主之意?此所谓不义也,尔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有何面目在此标榜忠义?”

却见杨思齐被李显这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但为了坚守自己心中所谓的底线,还是开口争辩道:“阁下此乃片面之词,不足以服人。”

李显闻言哈哈大笑,再次说道:“尔竟说本王乃是片面之词,好,本王便好好地教训教训尔,尔高句丽本为我华夏之后,尔之祖先乃我华夏商王朝贵族箕子,与吾等同宗同源,彼此本为一家,如今统一又有何顾虑哉?可新罗又是甚东西?乃是蛮夷异族,并非我华夏苗裔,与其合作亦是权宜之计,吾大唐与高句丽乃是兄弟之争,生死胜败亦不伤大节,尔便是投奔我大唐,亦是回归父母之邦,而如今尔竟欲弃父母之邦而远奔蛮夷,不是不忠又是个甚?”

李显这一番话确实十分犀利,直说的杨思齐哑口无言,嘿然不语,思索了片刻便再拜说道:“大王之言是矣,既如此,末将便答应大王,各施所长,与贵军见个输赢,若是我高句丽果然不幸灭国,末将决不再投奔新罗,至于归降大王之事,末将还未考虑清楚,待得末将考虑清楚了,再给大王一个满意答复,不知大王可愿答应?”

“本王且问尔一句,若是高藏王令尔归降,尔是否从命?”李显明显是不想放过对方,便追问了一句。

杨思齐自然知道对方打的是甚主意,但是却也实话实说道:“若是吾家大王所命,末将自然不敢不从。”

“既如此,那本王答允与尔便是,张将军,放彼等离开。”李显淡淡一笑,对着张德玉下达了放人的命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