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显耀大唐 > 第三十七章 废后风波(一)

显耀大唐 第三十七章 废后风波(一)

作者:汉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5:27:58 来源:笔趣阁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是一年有余。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亦是发生了许多大事,而其中的几件事都是围绕着帝后争权进行的。

首先是在龙朔三年三月,契苾何力所率领的大军大获全胜。要说这契苾何力也算得上是一位名将,为人胆略过人,在奉诏出征之后,只带领轻骑五百驰入铁勒部众之中,铁勒部众见状虏大惊。却见契苾何力说道:“朝廷知道尔等本是我大唐良人,只不过是为某些野心家所误,所以令我为安抚使,劝尔等改过自新,朝廷有谕旨,此次叛乱朝廷只问首恶,不闻胁从,尔等只要放下武器,便可获得朝廷宽恕。”

各部民众听了契苾何力的话,心中大喜,纷纷行动起来,擒住了贼人所立的伪叶护及特勒等二百人回来,契苾何力公布这些首领的罪行,将这些人斩杀,于是安定了铁勒诸部。

契苾何力立功,自然是武后一系的大喜事,而对于高宗来说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时候武后朝中文有许敬宗、李义府、王德俭、袁公瑜、侯善业等人,武有契苾何力等将领势力隐隐与高宗比肩,被称为宫中二圣。

武后拥有的强大力量引起了高宗的不安,所以高宗便想办法削夺武后的权力,首先是尽量亲自批阅奏折,将事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其次又注重扶植太子李弘,早在显庆四年巡幸东都的时候,他就任命皇太子李弘监国,现在更是对其放权,一些小事由皇太子直接处置决策,无需奏报东都,高总这样做一是为培养太子的理政能力,二这第二自然就是要培植太子的力量,企图以此来制衡武后,他好就中取事。

这样还不算完,高宗还决定对武后的重臣动手。

本来在龙朔二年十月,高宗借左相许圉师之子射猎杀人之案将许圉师、杨德裔贬职流放,给武后一个沉重的打击,算是基本维持了平衡,可没想到契苾何力大胜,被武后大加封赏,又令其主掌南衙诸军屯卫,与此同时右相李义府对自己也越来越不尊重,甚至前些日子李义府儿子和女婿做出不法之事,高宗进行警告,此人竟不顾高宗颜面,拂袖而去。这一切都令高宗感到了深深的威胁,所以高宗决定以李义府为突破口,对武后的力量进行一次沉重打击。

而事情偏偏就那么凑巧,龙朔三年四月的一天早上,李义府竟然请术士杜元纪望气,此事恰好被早起到城外练习轻功的李显撞见,李显见杜元纪指指点点,所说之话尽是反动言论,连忙将这些事情记下封起来,让张无尘利用超绝的轻功,送到了司刑太常伯(刑部尚书)刘祥道府中。

刘祥道看过李显所写的东西,心中大惊,连忙将此事上奏给高宗。而恰恰在此时,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也向高宗参劾李义府,说这李义府竟然违背朝廷禁令,向长孙无忌之孙长孙延索钱七百贯,准备授予其司津监之职。

高宗闻报拍案大怒,立刻下诏将李义府下狱,同时命令刘祥道会同御史台、详刑寺(大理寺)一同会审,又令司空李绩监审。

十三天之后,审理结果出来,李义府以贪腐之罪长期流放雋州(四川西昌),其长子和女婿亦皆流放,惟有幼子李湛因为长期服侍李显,并无贪腐罪状,得以原职留任周王府。

当年十月,由于在含元殿前出现麒麟脚印(麟趾),群臣尽皆认为这是吉兆,高宗更是以为是自己铲除奸佞惹来上天吉兆,当即决定在第二年改元麟德。

第二年,也就是麟德元年,在宫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直接导致高宗与武后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

原来自从高宗处置了许圉师和李义府之后,武后便感觉到皇帝是要削夺权力了,虽然国家大权本身就应该是皇帝的,可武后是什么人?虽然是一个女人,可对于权力的欲求却丝毫不下于男人,尤其是在这些年替高宗处理政事之后,更是切身感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所以,在面对高宗反攻倒算的时候,她的心中更加不安。

就在武后心中彷徨无计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她的贴身宫女春香递给她一封密封好的书信。武后打开书信一看,原来写信者竟然是一个熟人,此人名叫郭行真,自称修道两百余年,在当时的皇家道观大角观中做道士,在她有一次到观中祈福之时相识,当时此人便说武后天生贵相,日后当为天下主。

武后闻言自然是喜悦不尽,暗暗引为知己,之后又从郭行真那里得到过几次帮助,两人关系更加密切,只是后来太宗崩,武后出家感业寺,两人从此断了联系,后来武后重返朝堂,也曾暗中寻找过这郭行真,可却发现此人竟然杳无音信,本以为此人再也不会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可是没想到此人竟然再度出现,而且是在自己最需要人的时刻。

武后当下屏退了侍从,不动声色的看完了信函,然后将信函烧掉,第二天便以祈福为由,来到了长安城内的昊天观,然后秘密见了一个道人,据李显的眼线回报,两人畅谈了将近一个时辰,但是所谈内容却是一无所知。

李显随后派人对那道士进行了调查,却只查出了那道士的姓名,不过仅此也就够了,因为李显知道,随后在朝廷便会有一件大事发生。

所以随后李显调动力量,加紧了对宫中的监视,因为这件事虽然在表面上与他无关,却不能不与他相关,因为其中涉及到一个紧要的人、一个紧要的家庭。

“看来我要事先准备好万全之策,以免将来事情真的到来之后措手不及。”看着线人发给他的密报,李显不由得沉思起来,思考着应对之道。

而这时候的武后却也在积极的沉思着,今日与郭行真这一番话对她的触动真的很大,因为她如果不答应,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手中的权力被一点一点的剥夺掉,到时候自己就只能像传统的皇后那般,做一个深居宫中的妇人。

“不,我绝不能如此,辛苦谋划了二有谁能够十余年,岂能因为这小小挫败而一朝放弃?当初那相士之言言犹在耳,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言言犹在耳,郭行真之言言犹在耳,我之命得自上天,连当初之太宗都无法阻拦,更何况远不如太宗之李治哉?嘿嘿,这郭行真之计倒也大胆,不过若是此举成功,定然能够一劳永逸,令我永掌大权。”

武后的眼中透着一股冷厉,而这股冷厉,与她当初掐死亲生女来陷害王皇后之时的表情一模一样,只不过她本身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是虽然意识到了,却也根本不在意。

在此之后,武后调动关系,暗中请郭行真入宫,之后双方又密谈了一个多时辰,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秘密并没有被保住。

当时武后与郭行真在后宫的一件偏殿之中密谈,本来事情根本不会泄露,可是哪里想到,一个刚刚入宫不久的小宦官为了追逐一只猫儿,竟然误闯进这件偏殿,等他刚想推门离开的时候,却听得外面不远处有脚步声,这小宦官当时也是福至心灵,慌乱之下竟然躲到了桌帏之下,却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听到了一场惊天阴谋。

原来这武后竟然与郭行真密谋,要通过厌胜之术控制皇帝,让皇帝心智被蒙蔽,完全听命于武后,从此之后武后临朝听制,彻底掌控大权,而郭行真也被许诺,封为国公和宰相,与武后同掌天下。

听到这段密谋的小宦官早已惊得浑身冷汗直流,幸好他还保持着一丝理智,根本不敢有丝毫异动,直到武后和郭行真离开之后好长时间才慢慢从桌帏下出来,之后悄悄离开偏殿,一溜烟的跑走了。

这小宦官在返回自己的住处之后,当即便把这条消息告诉了自己的义父王伏胜,这可是皇上最为宠信的大宦官,也是向皇帝告密的最佳方式。

王伏胜闻听消息也是吓了一大跳,不过好在他经历了几十年的宦海沉浮,为人沉稳,所以在听说消息之后,连忙将小宦官拉到一旁,严肃地告诉他要想活命,不要再对任何人说起此事,之后才急匆匆的找到高宗,向高宗告密。

“汝说得可是当真?此人竟然如此大胆,想要谋害朕躬?”高宗闻言也是震惊不已,气得脸都绿了。

其实此事想都不用想,王伏胜一个小小宦官,如何敢拿生命开玩笑,诬告堂堂后宫之主,权倾天下的武后?

“此事该当如何是好?”在确认了武后欲图谋叛的消息之后,高宗在极度的震惊之下已经失去了方寸,不由喃喃的说道:“王伏胜,尔且说说,此事该当如何处置?速速帮朕拿个主意,若是做得好了,朕定然忘不了尔之好处,封尔为国公。”

“陛下,老奴素闻西台侍郎上官仪忠心耿耿,智谋过人,陛下不妨找此人商量商量,至于那贼道郭行真,便交给老奴了,定然让其悄无声息的死去。”王伏胜在得到了高宗的许诺后,胆子顿时大了起来,把心一横,拉着高宗的手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