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显耀大唐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战新罗之议(一)

显耀大唐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战新罗之议(一)

作者:汉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5:27:58 来源:笔趣阁

大唐永隆二年秋七月,新罗王金法敏见大唐在高句丽的故地统治日益稳固,万民归心,心中隐隐不安,恰在这时,熊津都督府中的一位司马在新罗清洲城外训练士卒的时候突然失踪,要求到清洲城内搜查,结果遭到了拒绝,随后守城将领不知道听了谁的教唆,竟然擅自杀害了在城内的大唐商人,这引起了那位司马的愤怒,立刻向熊津州都督李多祚报告此事,李多祚闻报,也是立刻要求新罗方面交出凶手,并且进行赔偿,却没想到新罗断然予以拒绝,而且还立刻出兵攻打熊津州都督府。

在此情况下,李多祚一方面率军抵御,另一方面派人联络安东都护薛仁贵,请求派兵支援。当然,他也没有忘了向朝廷上书,请求讨伐新罗。

薛仁贵的上书传到了朝廷之后,立刻引起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争论的主题自然是要不要与新罗开战。

“众卿,如今熊津州都督府正在遭受新罗攻击,其都督李多祚上书求救,请求我大唐调派大军出征新罗,不知众卿意下如何?”高宗因为太平公主成婚之事,身体略微好一些,见到奏报,便强打着精神与武后一起上朝,准备听一听众臣的意见,所以先开口说话。

先听得侍中裴炎躬身说道:“启禀陛下,新罗王与我大唐向来亲善,此次之所以造成误会,乃是因为熊津都督府司马柳猿飞练兵之事引,那柳猿飞走丢了士兵,四处找找也就是了,根本没有必要去搜查对方的城池,结果新罗方面恼羞成怒,方才引双方决裂,依老臣之间,莫如向柳猿飞问罪,如此一来,新罗之怒火自然平息,而新罗定当与我大唐恢复旧好,如此,一场战火弭于无形,陛下圣心仁念,令我大唐与新罗少了一场战乱之祸,定当为历史大书特书。”

这时候却听得一人大声喝道:“裴炎乃卖国之贼,论罪当死!陛下,那新罗虽则长期依附我大唐,然则不轨之心早已有之,自从高句丽被平定之后,多此暗中煽动高句丽百姓造反,幸得我大唐有良将镇守,一次次挫败其阴谋,这才令其阴谋未能得逞,然而我大唐虽然宽宏,贼子却是野性不改,必须以雷霆之势将其扫灭,方能令我东北边境彻底安宁也。”

众人闻言望去,现那人竟然是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宾客裴行俭。

原来自从上一次裴炎背信弃义的杀害了投降的突厥领、陷裴行俭于不义之后,裴行俭悲愤之下决定辞职不干了,却被李显一番劝说,这才放弃了这样的打算,恰巧这时突厥再次兴兵反叛,裴炎为了进一步陷害裴行俭,再次推荐其为将,率军平定突厥叛乱,企图利用突厥人对裴行俭背信弃义之举的仇恨,将裴行俭打败,结果裴行俭竟然五战五胜,歼敌数万人,将突厥打得大败而回,高宗闻讯大喜,不顾武后的反对,任命裴行俭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为李显拉来一个强援。

既然裴炎不顾宗族情意,对裴行俭如此陷害,裴行俭自然也不再退缩,他现在同样位列宰相,虽然裴炎位次高,可现在对方说这一番话明显不占理,他又怎么会不加以反驳?

这时候却听得户部尚书崔知悌说道:“虽则如此,然则我大唐这几年连连打仗,再加上前几日太平公主大婚,所费糜巨,财政已难支撑,若是再与新罗开战,微臣恐怕百姓会怨声载道……”

崔知悌乃是武后的亲信,掌管着大唐的财政,素来被称为武后的钱袋子,他的意见其实就代表了武后的意思,所以,在他说完之后,后党的精英们却是全都躬身说道:“崔尚书所言有理,臣等附议。”

却没想到就在这时,只听得一人嘿嘿冷笑道:“崔尚书此言何意?莫非是说陛下与天后为了嫁女,花费奢侈,导致国库亏空么?嘿嘿,莫说陛下与天后本来就没有花费太多,就算真的花费不少,那也是父母对女儿的一番爱意,可是崔尚书却如此埋怨,莫非是要陷陛下与天后于不义乎?崔知悌,你究竟是何居心?说又给了你这个胆子?嗯?”

说话的人乃是武后身边随驾的女官上官婉儿,她这一番话明着是在帮高宗和武后说话,指责崔知悌胆大包天,竟敢直指帝后浪费奢侈,上官婉儿这话一出口,不要说是高宗面色铁青,就连武后的脸上都不好看,重重的哼了一声。

崔知悌见帝后的表情,尤其是武后那一声冷哼,顿时吓得一哆嗦,连忙跪倒在地,不顾的擦拭头上的冷汗,颤抖着说道:“陛下,天后,微臣,微臣不是那意思,微臣的意思是说,这仗没有必要打下去,太费钱帛了,国库,国库真的快见底了,根本无法支撑这次战争……”

崔知悌越说,武后的脸色越是阴冷,到了最后终于不耐烦地下达命令,将崔知悌拖出大殿,令其到殿外反省。

经过这么一番闹剧之后,场面顿时冷了下来,过了一会方有中书令崔知温说道:“陛下,天后,崔知悌方才言语冲撞,确实可恨,然而他说的也没错,征战新罗,耗费甚巨,此时也不能不虑,相信新罗亦知我大唐强盛,并不敢真正作对,我朝只需展现诚意,将惹事的营州都督府司马柳猿飞交出,并且不予计较被杀的商人,新罗定然会知趣退兵,陛下,以一名小小都督府司马及几名低贱的商人来消弭一场战争,并且让新罗重新臣服,这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之事,陛下有何犹疑的?”

“这……众卿意下如何?”高宗闻言明显有些犹豫,不由得开口问道。

这时却听得李显站了起来,对着高宗和武后拱手说道:“父皇,母后,儿臣以为此论不妥,想我大唐之所以令四海宾服,靠的不仅仅是仁义,更是强盛的国力,如今新罗蕞尔小国,竟然敢肆意杀戮我朝商人,挑衅我大唐国威,很明显是不把我大唐放在眼中,彼等如此行径,我若再不予以反击,日后如何能够在列国中立足?更何况新罗野心勃勃,十余年来阴谋不断,多次图谋侵吞领土,统一三韩,如此狼子野心,若不加以遏制,恐怕将来一旦有变,百济、高丽故地非我大唐所有,父皇,母后,且听儿臣一言,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乎?那新罗终是大患,若能借此一举荡平之,我大唐东北之地可开辟多少良田?养活多少百姓?减少多少驻军?节省多少财富?此乃造福社稷、惠及百姓之大事,还请父皇、母后三思。”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