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显耀大唐 > 第二百五十八章 盛世当修书

显耀大唐 第二百五十八章 盛世当修书

作者:汉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5:27:58 来源:笔趣阁

李显的大动作当然不止是线装书和折扇这类的小打小闹,因为不仅仅是他,就算是一般的官宦世家在看到这些小玩意儿的时候,虽然也是心中欣喜,却也不认为这东西就能对李显这个太子刮目相看,他们最多只是赞叹一句太子聪明,甚至他们根本不知道折扇其实就是李显所创造的,认为李显能够引领折扇的潮流只不过是眼光好一些而已。

当然,他们更不知道在这个潮流下,李显自己就分到了近五万贯的红利,而这些钱被他用来悄悄打造武器装备了。

不过介于大唐对武器装备的控制,他的这些装备都是私人打造,将官方所发的那些武器装备悄悄销毁,又将自己私下打造的这些武器装备悄悄配发给自己麾下真正的亲兵。这些私下打造的武器甲胄在形制上和官方所发的根本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的武器甲胄,其真正的攻防能力早已是成十倍的提升。

而除了武器装备之外,李显的巨额财富也用来拉拢人才了,他自身的皇太子地位,再加上糖衣炮弹的威力,早已将朝中一多半的中低层官员和皇宫中的不少宦官侍女、宫中侍卫悄悄拉拢到了自己的门下。当然,在做这一切之前,李显早已将准备拉拢的人暗中做了调查,只有那些身份清白,性格忠直,并没有成为武后党羽的人才有被拉拢的资格,也有一些原本就是武后的人,李显是出于策略欺骗才进行的拉拢,目的自然是欺骗和麻痹武后。

李显现在是真的不缺钱花,不过他要想真正的崛起,光靠钱是万万不能的,要想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他必须要想办法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而要想这么做,一个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修书,通过修书来提升自己的威望。

所谓盛世当修书,这是传承了上千年的传统,每当盛世来临,总会有大规模修书的盛举,以唐朝为例,唐太宗时期曾命孔颖达负责修撰,还有魏征主持修撰、房玄龄等修、姚思廉等修李百药修撰,令狐德棻等修,还有太宗、高宗年间的李大用、李延寿父子修,后来传世的二十四史,仅仅唐初不足一百年的时间就修了八部,占了三分之一,可见唐朝修书的盛举是如何之大?

后来高宗朝,李弘和李贤两位太子虽然没有大规模修书,然而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李弘选编,李贤为作注等等。

李显作为新晋太子,自然也不能免俗,而且在他看来,修书这样的盛举自然能够体现他作为当朝皇太子的巨大组织协调能力。

所以,李显也决定修书,而且是修一部空前的巨典,这部书的名字他也都已经想好了,名字就要,把天下所有的书籍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编撰到一起,形成一部规模空前庞大的类书,并且鼓励天下的士子、佛道等人将所藏书籍抄写备份,然后献给朝廷,朝廷将根据献书的多少以及珍贵程度进行适当的奖赏,或者是钱帛奖励,或者是勋爵奖励,与此同时命令王勃作为总修撰,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骆宾王、杨炯、卢照邻、道士潘师政、李荣、孙思邈、和尚神秀等人为副修撰,其中杨炯一开始因为“愧在卢前、耻在王后”而拒绝副修撰的职位,后来由于卢照邻的劝说以及在如此大的修书盛举诱惑下最终答应了下来。

而孙思邈则是因为他的医学名著和完成,见李显提出如此宏大的修书计划,想着要将他的书稿加进去,以便自己这两部花了数十年心血完成的巨著永世流传下去,以便造福后世百姓,这才专门来到太子的东宫,被李显苦苦挽留,答应以近百岁的高龄做四库全书的副编撰,专管集类的医学书籍编撰和经类的道教经典整理。

其实原本历史上的经部只包括儒家经典,然而因为唐代皇族自称是老子的后代,对于道教的尊崇简直是无以复加,所以道教的经典也同样被列为经部,而佛门的经书则受到了排挤,只能被列集部,然而这时候武后为了收买天下佛徒之心,竟然坚决提出要将佛经也列入经部之中,李显本身就师出佛门,同时他最大的目的是致力于三教合一,并非是特意扶持某一教派,对此自然没有拒绝之理,所以导致最后经部竟然是儒佛道三派经典的大集合。

这其实也是和当时唐朝三教发展的状况相适应的,所以虽然其中也有少许的争议,最终却是都同意了这样的做法。

对于李显修书,尤其是修撰这么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其实武后原本是强烈反对的,因为她也知道这样的巨著一旦成功,李显的声望将彻底盖过自己,然而她也知道阻止根本没有用,反而给自己落下一个心胸狭窄的恶名。

而另外一个原因,她也知道像这样庞大的工程,绝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或许需要十年之功,甚至还要更多,如果能够借用这件事情多耗费李显的精力,她倒也乐得其成。

事实上武后的想法没有错,这件事确实是牵扯了李显巨大的精力,然而她却不知道,李显借用修书一事,虽然的确也要求进度,可真正的目的乃是为了自己暗中图谋大权作掩护的,而这样庞大而耗时的工程,正是掩护自己的最佳利器。

李显通过修书一事,将自己麾下最得力的干将们全都名正言顺的集中在一起,并且又拉拢了许多的精英文人,当然也在暗中利用像宋之问那般人品低劣而才华卓越的文人做出了许多大事,这些大事除了修书的进度之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历史也证明,后来李显人生中的许多重大决定,就是在修书工程的掩护下做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