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显耀大唐 > 第一百六十章 送别

显耀大唐 第一百六十章 送别

作者:汉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5:27:58 来源:笔趣阁

“尔说甚?怎么会这样?一篇小小文章,竟然如此快便传到了圣上那里?这到底是哪个在推波助澜?”李贤乍闻王勃获罪的消息,不由得怒火万丈,连连大吼。

可是这一切,却绝对不是目前这个向他报告消息的小内侍于全能够回答的出来的,因为李贤一向最擅长于讨皇帝欢心,也渐渐变得擅长权谋起来,但是对于情报的收集工作,不说是相对于李显和武后这种行家,便是相对于皇太子李弘,都是相距甚远。

“既然是圣旨已下,看来此事确实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只可惜王子安如此有才,我曾经对他如此看重,这一次竟然惹下了这么大的一桩祸事,唉,年少轻狂未必便是好事啊。”李贤闻言不由得轻轻感叹了几声,略想了想便说道:“你去问一问子安先生,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只管开口,对了,带上一百两黄金,不管如何我和他也是一场结识,如果没有任何表示也说不过去。”

“是。”于全向着李贤拱了拱手,随即便欲离开,但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子安先生准备在三天后离开长安,前往蜀地游学,然后再返回参加明年的科举,大王,你还送他一送否?”

却见李贤默默想了片刻,然后摇头说道:“不必了,圣上刚刚下旨,说此人是蓄意离间兄弟亲情之歪才,更兼此人出自吾之府上,吾若前去相送,恐怕会引起圣上不快,更会引起某些有新人的猜疑,于我大大不利,更何况那王子安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以后就算考中了进士,朝廷也不可能在允许他进入亲王府中,如此一来,我拼着受到圣上和某些有心人的猜疑而去送他,又有何意义?不过你是我心腹内侍,却可以代我送一送他,了一了过去的情义。”

“是。奴婢知道了。”于全知道自家主子所说的也很有道理,于是答应了下来,对李贤拱了拱手,然后悄悄退了下去。

王勃这一次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原本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开个玩笑,同时为自己传一个文名,却没想到竟然被人将此事捅到了御前,而圣上却以为这篇文章是离间人家兄弟之情,到最后连一个辩解的机会都不给自己,便把自己的官职给免掉,然后逐出沛王府,这样的惨痛经历实在让他不堪回首。

然而后来还有更加令他郁闷的事情,那就是李贤作为故主,在他出事之后竟然从来没有再见他一面,虽然陆陆续续派人送来了黄金,所带来的话也相当客气,但是王勃身为太原王氏之后,出身名门,如何看得起那一点黄金?他现在其实更注重的是故主的情意才是。所以,对于送来的黄金,他自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在王勃苦闷的离开长安的时候,他曾经效力过的沛王府竟无一人相送,这让他心中的失落到达了极点。

“唉,真没想到当初是那样的看重,可是如今我这一落难,竟然就像是瘟疫一般令人避之唯恐不及,难道这就是世态炎凉?”

王勃一边叹息,一边骑着马想要出长安西门,可是等他出了城门的时候抬头一看,不由讶然的惊呼道:“咦?前面,前面竟然是……好,好,数载相交,竟然不如一月相识,看起来同样是皇子,这胸襟气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亦是不同啊。”

王勃所感叹的那个皇子,自然不是对他避之唯恐不及的沛王李贤,也不是那个被他戏弄的小不点冀王李轮,正是在上元佳节那一晚和他折节相交的周王李显。

举目望去,李显竟然率领着不少人在十里长亭相送,这些人还都是他的老熟人,同为四杰的卢照邻和骆宾王,还有杜审言,还有年少的陈子昂,学子郭震等人,虽然阵容不是很庞大,但是这一批前来相送之人的分量却是绝对不浅。

尤其是李显,其父亲、当今天子刚刚下旨说他王勃有离间兄弟情义之嫌,将其罢免官职,赶出沛王府,李显却丝毫不顾及圣上的感受,就这么公开的为他送别,这份情意该是多么的真切?

这不禁让王勃升起了一种真正的知己的感觉。

“呵呵,子安兄,小王探知兄于今早出长安西门,前往蜀中,故此约了升之兄、必简兄、子昂老弟、郭兄一道为子安兄送行,其实子安兄不必灰心,只为子安兄为人疏阔,不拘小节,无意中触犯了圣上忌讳,其实这亦不能怪兄,主要是一帮小人嫉妒兄之才学,故此设计迫使兄离开,然则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昔日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小王相信这一次子安兄经过磨砺,定然会成长为一代奇才,兄此次游离蜀中,排遣郁闷,需要及早回还,莫要误了明年大比。”

李显一上来就紧握住王勃的手,对他进行鼓舞激励,以免他失去斗志,意志消沉,从此籍籍于无名,泯然于众人。

王勃自然听出了李显话中的鼓励之意,不由得豪气顿生,郑重说道:“请大王放心,勃一定不会放弃,来年大比,定然要考中进士,方不负大王一番谆谆诫勉之意,若是能有机会,勃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只希望大王届时不要嫌弃勃疏狂粗劣,不堪驱使。”

李显则是呵呵笑道:“吾亦拭目以待,看到子安兄金榜题名之时,届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圣上喜迎新进士,人间应得好官人。”

“好诗,哈哈,大王出口成章,腹有锦绣,勃与郭兄便承大王一句吉言,待得明年得了进士之后,再行谢过。”

王勃哈哈大笑,与众人又各自说了两句,待得最后,李显等人折柳送行,气氛渐渐达到了高、潮。

“今日既是送行,没有好诗如何能成?勃今日可是把话放在这里了,诸位如若没有好诗,吾便不走了。”看着气氛渐渐转为压抑,王勃便开始开玩笑,与众人索要诗歌。

杜审言首当其冲,一挥而就,写下了一首诗,内容是“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灞河水北流。”

接下来是卢照邻,同样是赋诗一首,只见诗歌写道:“一鸟启北燕,飞来向西蜀。单栖剑们上,独舞蜗山足……朋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谁能惜凤便,一举凌苍苍。”

郭震和陈子昂同样有诗问世,作品写的也都不凡,而李显却是在抓耳挠腮,苦思不已。

“呵呵,一向才思泉涌的周王这一次怎的如此模样?莫非是要写出惊天地泣鬼神之佳句来?”王勃见李显苦思,不由得调笑道:“不如让某来帮你一把?”

“咦?嘿嘿,你然你如此客气,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李显其实不是做不出来诗,但是以他现在的水平,如果真是作诗的话,也只能说勉强过得去,如果想跟这些文学大鳄来比的话,还是有相当的差距,所以他方才是在考虑继续使用拿来主义,到底是用谁的送别诗比较应景,可正在他冥思苦想之际,王勃的一句“我来帮你”却让他想到了结果。

只见李显对着王勃笑了笑,然后拱手说道:“多谢子安兄出言提醒,吾这厢感激不尽,却请子安兄品评一下吾之诗。诗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却见王勃竟然如同呆了一般,过了一大会才拍案叫绝道:“好诗,绝妙好诗,最难得的是这首诗句的风格性情、遣词用句竟然与在下如出一辙,这才是真正的知己。”

“呵呵,子安兄过奖了。”某王的脸皮虽然很厚,可是再怎么当着正主的面盗用人家的诗句,还被人家这般夸奖,也是讪讪的有些不好意思,所以竟然难得的表现出了一丝羞涩之情。

正是因为这样,李显决定再盗用别人的东西,用来弥补心中的这份愧疚。

于是李显开始了踏歌送行,只见他踏着节拍,声情并茂的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虽然这首歌的歌词和曲谱也都是盗的,可是翻唱的却是真人,这不管如何,比起之前守着正主盗诗来说,也该算是有些诚意了吧?

却说王勃并不知某王内心里这些龌龊的想法,还以为他是自己创作新的曲辞为自己送行,不由得感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内心里也暗暗决定等到将来一定好好报答李显的这份盛情,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大抵也不过如此。

“临别之际,赠君一言,子安兄为人太刚,所谓刚则易折,因此希望子安兄此行期间切勿小看天下英雄,有时候宁可得罪君子,莫要得罪小人。此为至嘱,望兄珍重。”

不知是出于预感还是什么原因,李显突然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在最后之际对着王勃郑重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