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从航空工业开始 > 第两百零二章 涡轮盘组装

开局从航空工业开始 第两百零二章 涡轮盘组装

作者:五彩贝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2:15 来源:笔趣阁

进入航机总装车间当然不一样。

林峰第一个主动换上白色的干净的棉拖鞋,其他人也是一样,纷纷换鞋。

虽然不是无尘车间,但航机总装车间要求的洁净度也比较高,主要是防止装配的过程之中异物进入航空发动机。

换好干净的棉拖鞋,走进偌大的航机总装车间,第一感觉就是地面非常的干净,绿色的环氧树脂地面干净得几乎能照出人影。

大约有几十名工人在装配现场,正在进行第一台验证机的前期装配,也就是这台验证机各零部件的组装。

如涡轮部件的装配。

LH1500型涡轴发动机一共有第一、二级涡轮,再加上自由涡轮。

组装工位上面,正有几名工人在进行第一、二级涡轮的装配,每一片涡轮叶片已经称重,涡轮盘也已经进行过动平衡,标注出了重心位置方向。

其中一名工人拿着风动振动笔,小心的在第一级涡轮的其中一个榫槽旁边标注一个小小的“1”字。

这就是1号榫槽。

1号榫槽的确定完全根据这件涡轮盘重心位置方向而定,标注出1号榫槽之后,选了一片重量最轻的涡轮叶片装在这个榫槽内。

他一手拿着紫铜棒,另外一手拿着一把榔头,轻轻的敲打着紫铜棒的一端。

在这种敲打之中,这片涡轮叶片的锁片开始弯曲,最终紧紧的贴合在涡轮盘的端面上面。

第一件涡轮叶片装配完毕,他还用手轻轻的掰动几下这片涡轮叶片,感受着叶片的摆动量。

涡轮叶片装好,锁片锁紧之后,涡轮叶片并不是在榫槽内纹丝不动,而是要求有一定的活动量,也就是摆动量。

经验丰富的装配工人凭借手感基本能确定这片叶片的摆动量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纹丝不动肯定不行,摆动量小了不行,大也不行,它有一个范围,摆动量必须在这个工艺范围内。

第一片叶片装好之后,在对称的那个榫槽内装入第二片涡轮叶片,这次选用的叶片相反,不再是最轻的叶片,而是最重的涡轮叶片。

因为制造存在误差的缘故,每一片涡轮叶片的重量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最大会存在一、两克左右的重量差别,叶片的重量不一致,就必须考虑装配的时候力求质量分布尽量的均匀。

如果质量分布不均匀,在高达数万转的高转速下,振动就非常的厉害,搞不好机会机毁人亡。

所以必须将振动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这就要求重量分布均匀,在涡轮盘和涡轮叶片的装配过程之中就有严格的工艺要求。

装好第二片叶片,然后第三片,第四片.....

第一级涡轮盘一共三、四十片涡轮叶片,这位转配工人熟练的装配着,林峰等走到这个工位旁边的时候,第一级涡轮盘基本装配完毕。

“林总,您好!”

“各位领导好。”

不管是装配工人,还是在这里负责技术指导的技术人员,都纷纷主动的和林峰等人打招呼。

林峰没有一点架子,爽朗的道,“我们没有影响你们的装配工作吧。”

“没有,没有。”

林峰看到第一级涡轮盘基本转配完成,满意的道,“你们的速度应该最快的,但一定记住质量第一,尤其是涡轮部分的部件,它们是整台发动机最关键的零部件。”

“第一级涡轮盘已经装配完成了,叶片的摆动量怎么样,测给我看一看。”

林峰想看一看装配质量,涡轮盘装配完成之后必须测每一片叶片的摆动量,每一片叶片的摆动量必须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按林总说的做,测一测每一片叶片的摆动量。”

总装车间主任叶建辉吩咐道。

他是人力资源部挖过来的人才,大学本科学历,在航空工业界干了二十年,懂航空发动机的装配,更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涡轮叶片摆动量的测试马上开始。

那位装配工人将装配好的这个涡轮盘放在测试夹具上面,装上百分表,然后开始一片一片的测试。

旁边还有一位工人相互配合,每一片涡轮叶片的摆动量都记录在专用的表格上面。

这是装配记录之一,每一台发动机在装配的过程之中有各种各样的装配记录,发动机试车之后,所有的装配记录,检测报告,工序卡等装订成厚厚的一本。

这就是发动机的履历本。

这也是每一台发动机的身份记录,发动机出厂之后,履历本会保存下来,可能会保存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直到这台发动机到寿命而彻底报废。

“1号叶片,摆动量36丝。”

“2号叶片,摆动量34丝。”

“3号叶片,摆动量42丝。”

“......”

其中一名工人每测量一片叶片的摆动量就报一个数字,另外一名工人则将每一个数字记录在表格上面。

三十几片叶片,大约不到十分钟就测试完毕,工艺要求每一片叶片的摆动量在30丝到50丝之间。

5号叶片的摆动量恰好是30丝,32号叶片的摆动量则到了49丝,虽然合格,但基本偏上差,或者是偏下差。

林峰道,“看到没有,第5和第32号叶片只能算是勉强合格,这是我们的第一台验证机,必须将它做成精品,这两片叶片要重新装配,或者是更换更合适的叶片。”

叶建辉道,“林总放心,我们一定按你的要求办,一定将这台发动机做成精品。”

质量第一,并不是一句口号。

它贯穿着航空发动机的整个过程,从制造到航机的装配,再到试车,每一个过程都要必要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那位装配工人马上将那两片叶片重新进行了装配,然后再测试叶片摆动量。

5号叶片的摆动量原本是30丝,有一点偏小,重新装配之后摆动量到了35丝,比之前好了不少,满足要求。

32号叶片的摆动量原本是49丝,重新装配之后为43丝,也好多了。

所有叶片装配完毕,每一片叶片的摆动量也满足要求,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涡轮盘的装配就完成了,还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

那就是:

动平衡!

做动平衡的目的就是检查一下这件涡轮盘的质量分布是否均匀,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这就要用到动平衡机。

林峰挥手道,“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动平衡的情况。”

大家一起到了动平衡区,这里摆着一大一小两台动平衡机,每一台上面都有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的醒目标志。

它们都是雷火科技工业集团自主研发并制造的,设计先进,性能出色。

凤凰厂都已经订购了两台,其中一台再过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交付给他们使用。

LH1500型涡轴发动机的第一级涡轮盘并不算大,即使装满叶片最大外径也没有到300,重量也不算很重,单手就能拿起来,负责动平衡的工人将它装在那台小一点的动平衡机上面。

首先开始找正,使用的还是千分表,工人一边缓缓的转动涡轮盘,一边看着千分表上指针的变化,一边用紫铜棒轻轻的敲打。

一会儿之后,找正完成,千分表的指针跳动在千分之二以内,满足工艺要求。

然后,他拿着记号笔在涡轮盘上做了一个标记,这代表着涡轮盘的零点位置。

动平衡开始。

这台动平衡机的安全门关上,机器启动,这件涡轮盘快速的转动起来,速度一路攀升,一直达到5000转的转速才稳定下来,没有继续攀升。

动平衡的显示屏上也显示出了动平衡量,以及质量重心位置和方向。

动平衡量7.2g/mm

设计要求不超过5g/mm

动平衡量不合格,意味着这件装配完涡轮叶片的涡轮盘不满足要求,质量分布不均匀。

怎么办呢?

林峰亲自指挥道,“动平衡量有一点偏大,将涡轮盘拿下来去材料。”

负责动平衡的工人将动平衡机的外罩打开,拿着红笔在重心方向做了一个标记。

然后将这件涡轮盘拿下来,手中拿着风动打磨枪,在刚才所做标记位置的对面,也就是180度的位置上开始打磨。

涡轮盘在设计上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万一动平衡不合格怎么办呢,在涡轮盘上有一圈可以去除金属材料的地方。

这位工人认真的打磨着,将那个区域的金属材料去除,在合金铣头的打磨下,金属材料被渐渐的去除,越来越多,一会儿就去除了起码两、三克的金属材料。

他停了下来。

显然是准备暂时去除到这里,再将涡轮盘做一下动平衡,如果不合格,再根据动平衡情况再继续去除涡轮盘上的金属材料。

一般要反复好几次,最终达到合格,如果能去除的材料都已经去除了,但动平衡量还是不合格,那就只能采取最后的方案,那就是在涡轮盘上安装配重块。

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这样做。

林峰道,“还不够,必须继续打磨,继续去除材料。”

这位工人有一点迟疑,看了看林峰,估计心中想道,林总,您怎么知道还不够,还要继续打磨呢。

林峰看出了他的犹豫,朗声的道,“按我说的去做,我喊停,你再停。”

说完,林峰还拿起一支记号笔,在需要继续去除金属材料的位置画了一个小范围,“在这个位置去除金属材料。”

这位工人拿着风动打磨枪,按照林峰的吩咐,在刚才标记出来的位置继续打磨,继续去除涡轮盘上的金属材料。

“好,可以了。”

见打磨的差不多了,林峰喊停,并示意做一做动平衡再看一看再说。

这件涡轮盘又再次动平衡。

3.1g/mm

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据。

动平衡量并不可能为零,达到某一个比较小的数据之后就不能再小,因为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等等,一系列的误差存在的情况下,能达到3g/mm左右已经非常不错。

完美!

林峰满意的道,“这个动平衡就可以了。”

第一级涡轮盘装配完成,林峰没有再继续在这里看第二级涡轮盘的装配,而是去其他工位看了看其他零部件的装配情况。

林峰起码在航机总装车间看了一、两个小时,将各零部件的装配情况了然于胸,这才离开。

........

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之中。

林峰和王亚龙一边喝茶,一边聊着第一台验证机的装配情况。

王亚龙道,“老板,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第一、二级涡轮盘,自由涡轮盘,燃烧室等多个部件的组装,总装需要的零件也进一步的齐全,这是目前所缺零件的清单。”

说完,他将缺件清单给了林峰。

拿过这份清单,林峰看了起来,一共还有27个图号的零件没有到齐,其中有25个图号的零件是采购件,只有两个是制造加工的零件。

林峰道,“最迟什么时候这些零件会全部到齐。”

王亚龙道,“我已经落实了,一个星期之内,它们会全部到齐。”

并不是要所有零件齐全才开始装配,绝大部分的零件到齐了,一些部件的装配就可以开始,一边进行部件的转配,一边等其他的零件全部陆续到齐。

所有零件到齐,则可以开始这台验证机的总装配。

林峰道,“一个星期之后,开始我们这台验证机的总装配。”

王亚龙点了点头,心中道,“老板,我还真期待这台验证机,不知道能不能一次性验证通过。”

验证机就是用来做整机验证的,通过试车,看一看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所有的数据都满足设计要求,那就代表着设计验证通过,但一次性就设计验证通过的情况非常少,或者说是几乎没有,一般要反复多次。

试车之后不合格,分析总结原因,设计改进和完善,再试车,不合格再设计改进和完成,经过反反复复很多次,甚至历时两、三年都是可能的。

......

《航空报》是国内航空工业界发行量最大,影响力也是最大的一份专业报纸。

基本上每一家航空工业企业,相关的院校,设计所等都会订这份报纸,每天出版,天天发行。

某航空发动机制造厂。

工程技术部的大办公室内,二、三十名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埋头工作,上午九点时分,负责报纸杂志发放的文书拿了一叠报纸,放在办公室的大桌子上面。

有一名年轻的工程技术员询问道,“文姐,这是今天的新报纸吧。”

“对,我刚领回来,全是今天的新报纸。”

闻言,这名年轻的技术员兴致勃勃的走过去,稍微翻看了一下,起码有五份不同的报纸,其中就有今天的《航空日报》。

他首先拿起《航空日报》就坐在大桌子旁边看了起来,很快的,又有几位技术员走过来,也各自拿上一份报纸,也坐在大桌子旁边看起来。

工作的时间内,抽空看一看报纸,似乎成为了一种传统,也成为了大家放松的一种方式,更是了解外界信息的一种手段。

“咦,不会吧!”

“世界一流的涡轴发动机进入验证机总装阶段!”

今天的《航空日报》的头版头条,图文并茂,大篇幅的报道LH1500型涡轴发动机。

这是世界一流水平的涡轴发动机,总体性能,设计的技术含量还在美国的T700-GE-700涡轴发动机之上。

这不可能吧!

看了几眼这篇报道之后,难怪这位年轻的技术员发出了惊呼声,这太难以置信了。

“小刘,怎么了!”

年轻的技术员小刘指着这份报纸大声的道,“你们看一看,雷火科技工业集团成功设计研发世界一流水平的涡轴发动机,第一台验证机已经进入总装阶段!”

“我看看!”

很快就有好几名技术员凑了过来,兴致勃勃的看着这份《航空日报》上关于LH1500型涡轴发动机的报道。

除了大量的文字报道之外,还配了这台涡轴发动机的彩图,以及一些性能参数。

大家都是搞发动机的,都不算外行,看了这篇报道之后,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声。

“真不敢相信!”

“这妥妥的世界一流水平。”

“太让人激动了,我们国内居然研发出这么先进的涡轴发动机!”

“......”

原本安静的大办公室一下子就热闹起来,这份《航空日报》也瞬间成了香饽饽,大家都抢着看。

有的人激动,有的人深感自豪!

消息也在国内整个航空工业系统内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知道了这台世界一流水平的涡轴发动机。

不过,也有人不信。

如某飞机制造厂,一间大办公室内,有一些人在高谈阔论,内容就是这台涡轴发动机。

“我绝对不信,以我们国内的航空工业水平,怎么可能啊!”

“如果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真的能将这台涡轴发动机研制出来,我将它吃了。”

“也不一定吧,毕竟是《航空报》上的报道,还在头版头条的位置。”

“......”

某直升机设计所。

该所正在召开一个会议,在坐的除了所领导之外,其他的全是未来中型专用武装直升机的专家,技术骨干。

在会议桌上面,放着好几份今天的《航空报》,这份报纸的头版头条位置是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的那一台涡轴发动机大篇幅的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