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从航空工业开始 > 第两百零七章 股票认购证和300小时长试

听到自己姐姐的声音,林峰惊喜的道,“姐,一共三十万又已经全部用完了吗?”

“全部用完,手上剩下不到一千块钱。”

“好,我马上再给你打五十万过来。”

再打五十万过去,应该差不多了。

两人在电话里面聊了几分钟,林峰也交代了一番,心中一阵放心。

林琼一多月之前就已经到了魔都,和她一起的除了韩定康之外还有安保部的几名保安。

这也是林峰的慎重起见。

有几名保安人员在身边,至少安全有保证。

林琼千里迢迢的前往魔都,主要为一件事情,那就是股票认购证。

原本她是在老家的,且已经在老家呆了一个把月的时间,春节一过,她就按林峰的要求去了魔都,和她一起还有韩定康,以及一起带过去的三十万块钱。

作为一名穿越者,林峰一直在关注着股票认购证的事情,终于在新闻之中看到了相关的报道,于是,吩咐林琼和韩定康马上前往魔都。

林峰对股市不是很了解,但对股票认购证知道一些,更记得顶峰的时候一张股票认购证被炒到4000块钱。

听说在黑市更是被炒到了8000元一张。

1992年的8000块钱!

是不是很疯狂。

这么好的机会,且就此一次,肯定不能放弃,林峰自己暂时无法抽开身,派其他人又不放心,于是将任务交给了林琼。

值得高兴的是,林琼没有让林峰失望,不但迅速的打开局面,而且已经入手不少的股票认购证。

最开始带了三十万元要去,除了花了十来万买了一栋宅院之外,买十几万元的股票认购证,半个月前林峰又汇了三十万过去,又几乎全部买了股票认购证。

股票认购证,最早出现在1992年的魔都,当时魔都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的1年多时间内,“老八股”在唱独角戏,且因股票供不应求,形成了粥少僧多的有价无市局面,因此市场扩容成了当务之急。

面对1992年尚有10多个新股要发行的现状,当时主管股票市场的人民银行想出了一个现在看来完全能载入史册的主意,那就是先发认购证,凭认购证摇号中签认购,于是中国的股票认购证应运而生。

魔都。

第二天,林琼和韩定康先去了银行查了存折上的余额,一共五十万已经存入了这张存折。

顿时,她心情一轻,马上前往魔都邮电局。

一切熟门熟路。

因为她不止一次来过这里,很快就见到了邮电局的一名领导。

“江经理,还是老规矩,有多少认购证,我们全要了。”

江明浩心中一喜,已经好几天没有看到林琼上门,他还有点担心,现在稳了。

“林老板。这次我手中的认购证可不少,有两千多张呢,全是连号的。”

“没问题,我全要!”林琼非常的大气,“不但这些我们全部要了,今后有多少,我统统全部吃进。”

江明浩心情微微一惊,心中想道,这才是大老板啊,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林琼已经从他这里购买了超乎6000张股票认购证。

在佩服林琼的财力雄厚的同时,也暗暗为自己感到高兴,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居然能遇到这样的财神爷。

当初,认购证刚开始发行的时候,他可是焦头烂额,差一点上吊的心情都有了。

股票认购证刚开始发行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这个硬纸片会带来什么,邮局和银行的职工也常常为了推销这30元一张的认购证而犯愁。

按照1992年人们的收入,30元是不小的数字,为了完成任务,很多大型国企的领导和银行邮局的内部职工都进行了摊派。

江明浩当时也接到了任务,一千张股票认购证需要销售出去,顿时,他一个头两个大。

这样的一张小纸片居然要30块钱,谁会买啊,除非脑壳被门板夹了。

整整一个星期,他硬是只卖出去十几张,他想道了是不是硬性摊派,恰恰在这个时候,林琼主动上门,一口气将剩下的九百多张股票认购证全部买了。

从此以后迎来了江明浩的高光时刻。

其他兄弟单位为股票认购证发愁的时候,江明浩大手一挥,统统拿过来,我帮你们卖。

于是,不管是银行,还是邮局,甚至是一些接到摊派任务的企业,他们纷纷找上门来求江明浩帮忙。

一个月的时间,林琼光是从江明浩的手上就买了超过6000张股票认购证。

手中又有了五十万,林琼和韩定康去了好几家邮局和银行,光今天一天就买到了超过3000张股票认购证。

晚上,林琼和韩定康回到自己的院子。

这是一栋有三、四十年历史的老宅子,一栋两层楼房,青砖黑瓦,外加一个两、三百平方米大小的院子。

位置不错,不是在郊区,而是在市区,出门就是大马路,一条十分热闹的街道。

这栋宅子已经按照林峰的要求买了下来,不贵,才十几万块而已。

回到家里,两人打开保险箱,将今天买到的三千多张股票认购证放进保险箱里面,到目前为止,一共买了一万八千多张股票认购证。

林琼拿着其中一张股票认购证看了看,心中道,虽然印刷非常精美,有荧光、水印、暗记、碳印、金属细丝等,材质还是羊毛纸的。

但这东西真的会很值钱吗?

她想了想之后,将这些股票认购证整理好,放得整整齐齐,然后锁上保险箱。

保险箱也是林峰要求她买的,且还花了大价钱买了大号保险箱,院子里面更是有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的保安24小时值班和巡逻。

......

雷火科技工业集团。

在航空发动机总装现场,这台涡轴发动机已经总装完毕,几名技术员,几名质量检查员一起对它做最后的检查。

它完成验证试车,分解检查,一切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又总装准备进行试车。

且是300小时长久试车!

“没有问题,达到了试车状态。”

“嗯,满足试车条件。”

几位主管技术员,质量主管一致认为,发动机没有任何问题,完全满足试车。

这个时候,有人骚动起来。

“真的呢,你们看电视台的人来了。”

“哇,难道真的是央视的记者吗?”

不少人纷纷望了过去,只见在何华的亲自陪同下来了一帮人,非常明显,其中有几人是记者,扛着摄像机等器材。

大家前两天就听说过,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将会要来公司采访,但不少人认为这应该是谣言,不可信。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呢!

这怎么可能。

如果说是省电视台,还有几分可信,央视的记者,那肯定是谣言,哪里想到,居然是真的。

不少人就兴奋起来。

尤其是看到那位美女记者手中拿着的话筒有央视的明显标准,整个现场的气氛就不一样了。

在何华的带领下,记者们扛着摄像机进行拍摄,甚至给这台总装完毕的涡轴发动机来了一个特写。

有几名工人和技术员更是让人羡慕,居然在摄像机前面接受了那位美女记者的采访。

办公室之中。

林峰准备去一趟省城,主要看一看雷火直升机设计所的设计进展情况,也看一看直升机制造厂的建设情况。

还没有出门,办公室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推门进来的是何华。

“老板,拍摄基本已经完成,肖记者提出来想对您做一个专访,您看可以吗?”

这个时代,能上电视露一把脸,那是非常荣耀的事情,也是让人非常羡慕的事情。

何况还是央视的记者,且将会在新闻联播之中露脸。

哪里知道,林峰挥手道,“我就不接受专访了,你代表集团可以接受一下采访。”

什么!

由我接受采访!

在惊愕之余,何华有一点惊喜起来,“老板,真的由我代表集团接受肖记者的采访吗?”

林峰肯定的回答道,”对,由你接受采访,我就不面露了,等一下就去省城。”

何华连忙感激道,“谢谢老板,谢谢老板!”

他是真的高兴,从内心里面充满感激,没有想到老板将这么好的机会给了自己,太让人振奋了。

接受央视的采访呢!

简直像做梦一下。

何华再三道谢之后,高高兴兴离开。

目送何华走出自己的办公室,林峰一笑,心中想道,接受一下采访而已,用的着这么高兴和激动吗,我们何总平时挺稳重的,今天居然这么高兴。

林峰对在电视台等媒体上露脸真的兴趣不大,心中明白有个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低调一点,再低调一点,先慢慢的发展壮大再说。

暂且不说何华将接受记者的专访。

林峰很快就出了门,先乘坐车子到了直升机设计所,听了赵志鸣关于直升机设计进展情况的汇报,并亲自翻看了已经设计完成的部分设计图纸。

也用了一个小时给大家上了一节课,主要指导大家进行这一架直升机的设计,也顺便解答了大家一些在设计上遇到的技术难题。

下午,林峰到了直升机制造厂,戴着安全帽,身后跟着好几人,走进了这片厂区。

现在建设的是一期工程,不包括未来的飞机场。

一千多亩的面积,这是一片面积巨大的厂区,一进来就是一张巨大的彩色规划设计图。

它宛如一张巨大的彩色照片一样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厂区还是采用“田”字型设计,一条宽阔笔直的厂区主干道将厂区分成两个部分,站在厂区大门口,眼前就是这条笔直的主干道,一眼能看到尽头,也能看到厂区的后门。

除了主干大道之外,从这张巨大的彩色规划设计图可以看出来,还有一栋栋的巨大厂房。

除了几栋巨大的加工制造厂房外,最大的是直升机总装厂房。

这栋厂房不是一般的大。

建成之后,估计是国内最大的厂房之一,长240米,宽120米,总面积28800平方米。

为什么建这么大的总装厂房呢。

主要是从长远考虑。

林峰要将这里打造成为世界著名的专业的直升机生产制造基地,将来不仅仅只生产制造运输直升机,还将会有武装直升机,反潜直升机等。

每年的生产制造量不是十几架,也不是几十架,而是每年一百架以上的产能,甚至年产两百架都有可能。

这么大的直升机总装厂房,将来会有多条生产线,每年生产制造各种型号的直升机。

厂区内的主干道已经铺上了厚厚的一层石子,反复压实,然后在石子上面铺了沥青,已经比较平整。

每一栋厂房的桩基已经完成了,都是二、三十米深的桩基孔,每一个桩基孔的直径在一米以上,然后放入钢筋骨架,灌入混凝土。

这些工作已经完成,每一栋厂房都已经在建设之中,整个厂区一片繁忙。

在这个厂区转了一圈,看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林峰才满意的离开这里。

在返回凤凰市的车上,财务部部长梁跃南提醒道,“老板,我们的账面上只有一千多万了。”

什么!

花钱花得这么快啊!

林峰知道最近都在烧钱,尤其是直升机厂区的建设花得钱最多,但没有想到花得这么快,原本以为至少还有两千多万呢。

搞航空工业,真的太烧钱了。

上次军方拨了一笔钱,足足4500万,再加上设备分厂的生意不错,去年赚了四、五千万,现在也每月都用订单,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出口订单。

军方的这一笔钱,加上设备分厂赚到的可观利润,林峰以为应该能坚持到直升机制造厂建设完成,但现在看来,基本不可能。

林峰一脸正色的道,“我们账面的资金还能坚持多久。”

梁跃南回答道,“按照我们目前的情况,大约还能坚持三、四个月的时间。”

林峰很久都没有再说话。

心中的压力肯定是有的。

只能再坚持三、四个月,这就意味着在未来三、四个月必须要有大笔的资金注入才行。

不然,不说生产制造直升机,估计连直升机厂都不能建设完成,因为没有钱了啊。

林峰可不想看到直升机制造厂因为缺乏资金而停工,非但不能停工,甚至还不能放慢速度,因为LH1500型涡轴发动机将进行300小时长试,然后会开始小批量生产制造。

难道要去银行贷款吗?

不到万不得已,林峰真不想走这条路。

九十年代早期,银行贷款的利率可不低,当然,如果你有钱的话存在银行的利息也不低。

除了利率比较高之外,并不是你想贷就能贷的,尤其是动则几千万的巨额贷款,那就更加的难。

.......

试车车间。

300小时长试将要开始了,这台涡轴发动机已经早就从航机总装车间运了过来,现在它就在试车间里面,摆放在试车台的旁边。

几名工人和技术员在做最后的检查和准备。

检查无误之后,他们开始将这台涡轴发动机吊装到试车台上面,连接上各种管路,线路等等。

一切忙碌而又有序。

有了上次的验证试车,不管是工人们,还是技术员们都已经有一部分的经验,显得熟练多了。

上午十点左右,一切就绪。

但夏阳没有下令启动试车,而是看了看时间,心中想道,林哥他们应该快过来了吧。

几分钟之后,数辆车行驶进入试车车间的厂区,停在场内的空地上,林峰、何华、方安平等人纷纷下车,然后迈步走进了试车操纵间。

“林总好。”

“老板,您好。”

试车操纵间内的人纷纷向林峰打着招呼,林峰微微点一点头,然后目光透过巨大的真空玻璃看到了试车台上的这台发动机。

夏阳朗声的汇报道,“300小时长试已经准备就绪,请指示!”

林峰挥手道,“开始300小时长久考核试车!”

很快,第一遍试车警铃响彻整个试车车间厂区。

“哇,第一遍警铃响了,看来300小时长试要开始了。”

“300小时长久考核试车呢,想一想就让人激动。”

“这是对这台发动机真正的考验,希望能顺利通过。”

“......”

听到警铃声,试车车间不少的工人、技术员、管理人员在兴致勃勃的议论着,心中也期待着这次试车能成功。

第二遍试车警铃声响起!

五分钟之后,第三遍试车警铃又响起。

这一遍警铃声之后,试车车间的所有人听到了发动机工作的声音,300小时长试开始了!

试车操纵间内,包括林峰在内,不少目光透过巨大的真空玻璃看着试车台上的这台发动机。

看了良久之后,又看了看试车操纵间内的各仪器仪表。

林峰等人在一直呆到中午才离开,接下来就靠试车车间,试车期间内,不但24小时有人在那里,而且要做好各种记录。

300小时试车之后,光是各种记录将会有厚厚的一大本,整个试车期间有大量的各种数据需要记录下来。

.....

朱良成是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的一名普通磨工。

他看到不少人在往车间宣传栏方向一路小跑,不禁也好奇的跑了过去,看到宣传栏内刚刚张贴出来的通过,心中一阵振奋。

很快,宣传栏前就围了不少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