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话 > 第533章 游学纽约(一)

官话 第533章 游学纽约(一)

作者:豫西山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7:18 来源:笔趣阁

(全文阅读)

纽约是美国最大的都市和港口,但它的历史很短。1524年,意大利人弗拉赞诺来到了曼哈顿河口地区最南端的印第安人居住点。过了几十年,英国人哈德逊沿河而上进行探险,他的名字便成了这条河的名字。

到了1626年,具有海上贸易经验和冒险、贪婪特性的荷兰人,用价值60荷兰盾的新奇小物件从印第安人手里买下了曼哈顿岛,变成贸易站。荷兰人把曼哈顿岛叫“新阿姆斯特丹”。到了1664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里,起名叫纽约,意思就是新约克郡。1686年,纽约正式建市。到了**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的司令部就设在纽约,这里也是他就任美国总统的地方。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纽约已经成了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美国金融、贸易、制造、文化、艺术、旅游的中心。

此时的纽约,是国际化大都市。

“哈罗?”

“哈罗!”

“古德猫宁?”

“古德猫宁!”

转眼间,陈观到纽约已经两个多月了,彻底置身在了英语语境中了。

正月初九、也就是2月27日,陈观在上海虹桥机场和赴美学习班的学员们会合后,随即乘机前往美国。

虽然是中美合作的文化交流项目,学员也都是在职干部,但是纽约大学就那规矩,学校没有食堂,也没有学生宿舍,食宿问题都得自己解决。

中原省干部赴美学习班实行的是统一管理,总共30名学员,在学校附近租房,每个学员都有一间住房。吃饭则是分成了几个小组,早饭、中午饭自理,在街上吃西餐,晚饭则是以居住地为单位,合伙做饭。

这些学员在国内都是领导干部,除了陈观,其他人都是有妻有子的中年人,乍一重新过上这种**的留学生活,还真的是有点新奇,有点重回学生时代的感觉。

很不幸,陈观他们到美国的时候,正是台海危机的时候。美国两大航母战斗群集结台海海域,我军潜艇前出监事,战机云集,二炮利剑高高扬起,双方一触即发。在这种形势下,中原省的这个短期赴美学习班就受到了美国有关安全部门的格外关注,进入美国时海关的反复检查不说,入校后,也没有能够顺利开课,每个人的资料都受到了严格审查,住处附近还经常晃荡着警察和一些陌生人的身影。

这种情况下,学员们的心情都很难安定,大多数人都是在焦虑中度过的。

学习班的班长叫张治国,是中原省省委办公厅的副厅级巡视员,中等个,白净脸,细长眼睛,说话慢悠悠的,逻辑性很强。

张治国也是中原大学七七级毕业的,和水泉市委书记沈全是同学。只不过沈全当过县委书记,现在又是水泉市委书记,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张治国则是一直在省委机关工作,身上少了那种基层磨练带来的威严之气。

因为台海危机,班长张治国和党支部的几个干部,分头和学员们谈心,每个晚上都组织召开党小组会,鼓励大家平静面对形势,坚定理想信念。

张治国还作了最坏打算,要求每个学员都秘密宣誓:永不叛国,永不叛党!

陈观年龄小,是学习班中典型的小老弟。张治国害怕陈观面对复杂形势心理负担重,专门做陈观的工作,给陈观大讲特讲党史上著名英烈的故事,勉励陈观站稳脚跟。

陈观料定台海危机会化解,因此心里很淡定,根本就不存在心理负担重的问题。张治国和陈观一深入交流,就发现陈观一点都没有惊慌,很可靠,有些需要抬腿动脚联系的事儿,一般都喊他去干。

学习班处于美方的严密监视中,别说去搜集陆斌的活动信息、执行肩负的秘密任务了,平常上街都能发现身后窥伺的眼睛。这个时候如果稍有不慎,举动就会落入美国情报人员的眼中,成为出头鸟,会受到更严密的监视的。

陈观只能按兵不动。

学习班有严格的保密纪律,每个学员都被告知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但是,这些学员必将都是负有一定责任的领导干部,许多事情还必须得和家里联系。因此,不少人都和家里通话,开始是报平安,后来是生活、工作啥都说,贡献了不少国际长途话费。

陈观的手机是全球通,不用换卡就能和家里联系。但是,陈观毕竟干了这么长时间的公安,有经过集中封闭训练,反侦察意识极强,他是不会给家里打一个电话的。

好不容易等到了3月底台海危机暂时解除,学习班的学习才算是走上了正规。

这个时候,澹台明月在水泉度日如年,渴盼和陈观取得联系。可惜陈观不知道、也没有想到有人敢打澹台明月的主意,根本就没有开机和澹台明月联系的意思,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当中。

班长张治国见陈观英语特别好,就指定陈观当学习班的翻译,协助纽约大学的专职翻译工作。

实际上,这个学习班的学员英语水平都不错,只不过很多人的口语能力不行。陈观因为单词量丰富,又被王萌强化训练了一段时间,英语水平就相对突出了。这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纽约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在校的研究生将近2万人,上课很少象国内大学那样搞满堂灌,一般都是讨论型教学,也就是每节课前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查资料、去学习分析,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解疑释难。

这种学习班,不是正规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某一专业知识,而是采取讲座的方式授课,目的是让学员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涉猎更多的领域,开阔视野,让学员们了解世界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的全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因为是短期学习班,上课的老师又都是纽约大学的顶尖教授,按照教学安排,学习内容就比较多。比如经济学,有专门讲凯恩斯主义的,有专门讲供应学派革命的,也有讲克林顿总统的经济政策的。

陈观这次赴美学习,对美国的经济政策最感兴趣。

此时的美国经济,因为互联网的兴起,开始进入黄金八年时期。不过,美国的经济学家对互联网经济没有足够深入的研究,还在纠缠于对克林顿经济政策的争论之中。

争论的焦点是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提高所得税率、增加税负的政策到底对不对!

苍生印灌输给陈观的都是过去式的知识性信息,没有超前的东西,更不可能有预知未来的信息,这一点确实是美中不足。因此,这次能有机会来纽约大学学习,陈观是想抓住机会,好好学习一下当今世界领先时代的新知识的。

陈观知道,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斯密的《国富论》被认为是欧洲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典经济学理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学至今依然奉为盛典的经济理论,但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仅仅是作为参考借鉴使用的。

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是凯恩斯主义。

1929年10月24日,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就在这一天,美国金融崩溃了,股市市值5000多亿的财富烟消云散,跌幅之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由此拉开了为期四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

也就是因为这次经济危机,催生了罗斯福新政。而罗斯福新政的积极经济政策,就来源于凯恩斯主义。

凯尔斯主义本质上就是主张政府适度干预市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完全自由化的资本主义经济避免不了经济危机,而每一次经济危机都能让资本主义社会陷入整体危机,进而催发战争。凯恩斯主义实际上是想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修正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等于是一剂药方。由于这个原因,战后西方各国都把凯恩斯主义做为自己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一直到了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需求理论遇到了挑战,西方各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现象,经济学家们这才开始反思凯恩斯主义的不足。

1974年的一天,阿瑟?拉弗教授和一些政治家、记者坐在华盛顿的一张餐桌前,在餐巾纸上随手画了一条曲线,以此说明税率和财政收入的关系,即:税率高到一定程度,总税收收入不仅不增长,反而开始下降。

这就是著名的“拉弗曲线”理论。

里根当选总统后,“拉弗曲线”理论成了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里根政府据此制定了减税政策,以此刺激经济复苏。结果,在里根当政期间,大幅减税,到里根任期满的时候,美国个人所得税由70%下降到28%;企业所得税由48%下降到24%,整个经济充满活力,打造了全世界效率最高的经济体系!

只不过大规模减税政策带来了一个负面效应:那就是财政赤字过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