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疯皇 > 952 锅炉

大明疯皇 952 锅炉

作者:星辰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9:47:28 来源:笔趣阁

时间飞逝,转眼进入九月。

这个时候的大明京城正是秋高气爽之时,神武城却已然是凉风飕飕,宛如进入了深秋。

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这边就要进入冰封期了,供暖的锅炉和管道都还没造出来呢,泰昌不由暗自焦急。

这边的冬天如果不能供应暖气那就真是遭罪了,不但人要遭罪,家畜也要遭罪。

问题,他还不能急着去催人家。

毕竟这东西不是一句话就能造出来的,起码得有厂房有铸造车间,这些都不是一两天能建好的。

这天,宋应星终于跑过来,满脸喜色道:“皇上,第一批供暖的锅炉和管道铸好了。”

泰昌闻言,不由大喜道:“走,我们去看看。”

说罢,他便招来袁可立和朱慈烺,跟着宋应星一路往铸造厂走去。

这会儿神武城的大型温室和保暖通道倒是建得差不多了,就差锅炉和管道了。

很快,众人便来到了巨大铸造厂中。

这铸造厂真的很大,光是长达数十丈的铸造车间就有四个,里面的沙田足足装了十余船细沙,一艘武装商船的载重量可是上百万斤。

也就是说,这四个车间里面足足装了将近两千万斤细沙。

还有造模用的黏土更是专门改造了数百辆木制战车,在不停的往里拉。

泰昌对铸造并不是很熟,对建大型铸造厂更是一窍不通,所以,他一直没过来打搅人家施工。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呢。

他走进车间一看,不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惊的不行了。

我的天,好多的熔炉,好大的沙田!

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熔炉和沙田,铸造火炮的车间跟这里比起来都有点小儿科了。

这会儿沙田貌似都平平整整的,根本就看不出什么端倪来,那一排巨大的熔炉好像都停了,一点火光都没有,车间里人倒是不少,不过并没有想象中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家都整整齐齐的排在沙田跟前,他刚一露脸,车间里的人便拱手齐声道:“参见皇上。”

泰昌见状,不由哭笑不得道:“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啊,不用专门等着朕。”

宋应星闻言,连忙挥手朗声道:“开挖。”

车间里的人闻言,连忙抄起旁边的铲子和锄头什么的,对着平整的沙田就是一阵挖。

很快,里面便露出了一个个圆形的黏土胚。

这些黏土胚的大小还不一样,有的沙田里的黏土胚才一尺多方圆,有的沙田里的黏土胚却有丈许方圆。

泰昌倒是一眼就看出来了,一尺多方圆的应该是管道,而丈许方圆的应该是锅炉配件。

不过,因为黏土胚包着,他也不知道里面的锅炉配件和管道到底长什么样。

很快,便有一个管道的黏土胚便挖出来了,紧接着这个黏土胚便被人抬到了专门清理黏土壳的平台上。

那站在平台上等了一阵子的老师傅是毫不犹豫的抄起锤子,对着黏土胚就是一阵勐砸。

呃,不用这么急吧?

泰昌见状,不由吃惊道:“长庚,这么砸万一把里面的管道砸坏了怎么办?”

宋应星却是自信道:“如果砸坏了那就证明是次品,没铸好,得回炉重铸。

皇上放心,按我们设计的强度,这管道是砸不坏的,至少这么小的锤子还砸不坏。”

呃,好吧。

泰昌闻言,也没再多嘴了。

那老师傅却好像是特别的暴力,外面的黏土胚砸掉之后,他竟然直接拿起一根尖尖的铁棍,对着管道里面就是一阵勐捅。

这要是炮管,捅几下估计就废了。

不过蒸汽管道无所谓,哪怕里面捅几个小坑出来没什么影响。

泰昌虽然看得眼皮子直跳,也没有说什么。

很快,管道里面的黏土也被那老师傅给捅出来了。

紧接着,那老师傅又拿起特制的铁刷子,使劲刷起来。

不一会儿,他便把整个管道里里外外刷了个通透。

这个时候蒸汽管道都被挖出去一大堆了,那一排专门清理黏土模的平台也全部开干了,那叫一个尘土飞扬,土块四溅。

泰昌却是忍不住走到清理干净的蒸汽管道跟前仔细看起来。

这黏土模铸出来的东西还是比较精致的,虽说表面不是那么光滑,却也没有坑坑洼洼,如果不需要考虑美观什么的,表面刷点防锈漆基本就能用了。

不过,这厚度好像有点不够。

泰昌身手捏了捏连接部位,感觉这东西最多也就一分厚。

他忍不住问道:“这个太薄了吧?”

宋应星还是自信的道:“皇上放心,那种半丈大的军用大锅也才半分厚呢,这个足有一分厚,强度足够了。”

好吧,你说够了那应该就没问题了。

泰昌细细看了看,又问道:“密封的问题怎么解决?”

这供暖用的锅炉和管道虽然没有太大的密封要求,漏气也不能漏得太厉害了。

要漏气漏得太厉害了,蒸汽估计在管道里跑不出几丈远就要漏光了。

他的要求可是最少把蒸汽传输几十丈远。

宋应星连忙指着连接部位介绍道:“密封我们用的是一寸厚的橡胶板,这每个接头处都可以上六颗螺丝,只要用力把螺丝拧紧应该不会怎么漏气的。“

好吧,一寸厚的橡胶板被螺丝压紧之后的确不会怎么漏气。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又向沙田方向看去。

这会儿里面丈许方圆的大黏土模都被挖出来好几个了,一帮壮汉正拿着胳膊粗的木方往下面插呢。

泰昌见状,又忍不住问道:“这么大的东西,不用吊葫芦吗?”

宋应星连忙解释道:“皇上,这东西只是看上去大而已,其实并不重,一截锅炉也就三四百斤重,十来个人抬起来肯定是没问题的。

如果用吊葫芦那就太浪费时间了,还不如用人抬来得快。”

锅炉还是一截一截的?

泰昌看着人家把大致半丈高的锅炉配件给清理出来,不由目瞪口呆。

这不就是放大了的管道吗?

宋应星见状,连忙解释道:“皇上,这个是中间那一截,底下那一截是一口大铁锅一样的,上面那一截都带着连接蒸汽管道的接头和加水口什么的。

这样做成一截一截的就可以根据情况组装了。

如果人不多,那就是三截,如果人多一点,中间再加一截就行了。

反正这东西等于就是个烧开水的大水壶,没什么特殊要求,做成一截一截的也没事,中间只要加橡胶板密封,是不会漏气的。“

行吧,你说行就行。

泰昌就这点好,他从来不会怀疑人家的专业。

不像后世有些小老板,明明自己不懂,却老是怀疑人家专业人士,甚至仗着自己老板的身份让人家专业人士按照他的意思来做,胡搞瞎搞。

泰昌就从来不怀疑人家的专业,他就算多了几百年的见闻也只是以提点为主,人家懂了,他就让人家放手去干,从不乱插手。

车间里的人忙活了不到半个时辰,一个锅炉的三截组件便清理的差不多了。

宋应星连忙命人把这三截组件抬到外面的一个大铁架子跟前,又把准备好的螺丝和橡胶板什么的全拿过来,紧接着便开始组装了。

这东西如果只是三截组装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只要下面有个特制的铁座子架起来,旁边再有几个上人的铁架子就行。

几十个壮汉又忙活了不到半个时辰,一个高达一丈多直径一丈左右的大锅炉便组装好了。

宋应星连忙命人往里加上了大致半锅炉水,随即便点起柴火勐烧起来。

这时候锅炉两边连接管道的出口都被铁板封住了,上面的加水口也用橡胶密封好了,唯一的出气口就是上面一个带着汽笛的小管子了。

也就是说,只要那代表蒸汽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汽笛能响起来,就证明这锅炉没什么问题了。

泰昌是紧张的不行了,好像生怕水一烧开就到处漏气甚至喷水,宋应星却是一点都不担心,满脸的自信。

果然,大致一刻钟之后,上面的汽笛便“呜呜呜”的鸣叫起来。

这其实也是一个保护装置。

如果汽笛想起来了,那就证明锅炉里面的蒸汽压力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再勐火烧了。

当然,这是两头没有连接蒸汽管道的情况下。

如果两头连接了一尺粗细的蒸汽管道,里面的蒸汽压力要达到把汽笛吹响的程度那是不大可能的。

这锅炉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泰昌想象中的还要好一点。

他一看汽笛都响了还没地方漏气,立马拍板道:“行了,就这么做吧。

如果全力开工,一天能做多少台锅炉?”

宋应星想了想,随即细细解释道:“皇上,这会儿我们还只是试制,所以就做了一套标准模具。

现在就算是全力开工,也只有一个车间能投入生产。

而按照现在他们建造黏土模的速度,平均一个车间也就能做五台这样的锅炉出来。

不过,这标准模具是硬木造的,加工起来比较简单。

微臣估摸着一天造一套是没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大致四五天之后这边的产能便能达到最大了,一天大概能做二十台这样的锅炉。”

一天二十台,一个月就是六百台,两个月就是一千二百台。

这速度其实不慢了。

问题,这会儿这边的人口都快达到百万了,下个月肯定会超过百万。

而且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要冰封了,运输和组装锅炉还需要时间呢。

泰昌仔细想了想,随即问道:“朕看车间里的人并不多,这会儿是不是没有三班倒?”

宋应星连忙点头道:“是的,皇上,这会儿每个车间就一班人。”

泰昌闻言,毫不犹豫的道:“多招点人,给车间装上大电灯,让他们三班倒,一天最少要生产四十台这样的锅炉,有没有问题。”

宋应星毫不犹豫的拱手道:“没有问题,皇上。”

紧接着,泰昌又和宋应星商议起安装锅炉的顺序来。

按理来说,神武城应该是最先安装的。

毕竟,锅炉厂就在这里,他这个当皇帝的也在这里。

不过,按实际情况来说却不应该是这里先装。

因为寒气是从北面来的,最先冰封的是位于北冰洋沿岸的那些城池。

所以,锅炉应该是从北面开始向南装的。

他们正商议着呢,专管电报的官员突然急匆匆的走过来,举着封电报道:“皇上,兵部急电。”

呃,又发生什么大事了?

泰昌接过电报一看,不由目瞪口呆。

孙承宗和卢象升竟然已经击败金帐汗国,打到沙俄和奥斯曼帝国边界了!

兵部问他请示下一步行动方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