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疯皇 > 061 赃难追

大明疯皇 061 赃难追

作者:星辰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9:47:28 来源:笔趣阁

新政颁布,南直隶商户皆是欢欣鼓舞,都准备展开拳脚大干一番。

泰昌也在想尽办法为他们创造便利,以期他们能尽快发展起来,为朝廷创造出更多的税赋。

一切貌似正欣欣向荣,熊明遇却突然求见,跟他说了件相当恶心人的事情。

毕自严和毕自肃兄弟等还没赶到金陵,所以,追赃的事情,泰昌交给熊明遇负责了。

没想到,熊明遇竟然跑过来跟他说,这脏基本没法追!

因为,几乎所有贪官污吏都说自己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缴赃。

开什么玩笑呢?

这帮贪官污吏,当朕不敢抄家还是怎么滴!

泰昌当然不相信这些贪官污吏的鬼话,要知道,历史上,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后可是硬生生从京城的官吏身上榨出了七千余万两。

没错,金陵的官吏的确没京城多。

他也不可能像李自成那般,不管你贪没贪,也不管你是在职的还是致仕的,逮着就是一通暴揍,不拿钱来赎人就打到死为止。

问题,这一百多万两对于这些贪官污吏来说实在不算个大数目啊!

京城在职的和致仕的官员也就在三千左右,金陵在职和致仕的官员最少也有一千啊。

也就是说,金陵在职的和致仕的官员大约是京城的三成左右,而且,这三成还不是全部承认自己贪腐了,真正承认自己贪腐的还不到其中的两成。

问题,就算这不到两成也不可能一百多万两银子都掏不出来啊!

李自成用事实检验出来的标准摆在那里呢,三千多官员就能榨出七千余万两,一千多官员最少也能榨出两千多万两,就算不到两成,那也有四五百万两啊!

踏马的,你们这帮狗东西,朕就让你们缴赃一百多万两,你们都不肯缴,硬要朕动粗,抄你们的家是吧?

泰昌不由冷冷的道:“没有就抄家,抄几家他们就老实了!”

没想到,熊明遇竟无奈的叹息道:“皇上,没有用啊,就算是抄家,微臣估计也抄不出这么多银子来啊!”

嗯?

怎么回事?

泰昌不由满脸疑惑的看向熊明遇,要不是他当面测试过了,他绝对会认为这家伙已经跟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了。

熊明遇见状,连忙解释道:“皇上,不是说他们没贪这么多钱,他们的确贪了,但是,贪来的钱,他们基本上都用来置办家业,收购良田,甚至给自己和家人修筑墓穴了!”

啊!

这个,还真有可能!

泰昌闻言,猛然间想起了嘉靖名臣徐阶。

这位名臣隐忍了不知道多少年才除掉了嘉靖朝乃至整个大明朝都有名的贪官严嵩,结果却晚节不保,被著名的清官海瑞给查了!

为什么?

因为他家有二十多万亩良田,子弟、家奴无数,到处为非作歹。

二十多万亩良田啊,如果不是抢来的,最少花了四百多万两!

你要他当时拿出四百多万两来,他肯定拿不出来,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得到的肯定不止四百多万两,因为二十多万亩良田一年就能产几十万石的粮食。

这年头贪官污吏那都精明的很,银子多了,摆那里除了招贼其实没太多用处,良田就不一样了,每年都能出产粮食,最多有个一二十年就回本了,后面那都是纯赚。

所以,这年头,人一有钱,首先想到的就是买地,然后就是建宅院甚至建陵墓。

魏忠贤也是如此,崇祯命他去凤阳守陵的时候,他也就带了几十车的金银财宝,撑死也就价值百来万两。

他真的只贪了这么点吗?

当然不是,他在京郊就有十多万亩良田,在他的家乡,他还有十多万亩良田,他的每个侄子,每个侄孙,良田动不动就是几万亩,还有他在京城内外的数百处宅院,还有他盗用内库三百余万两给自己修建的陵寝,这些全加起来,上千万两都不止!

这些个贪官污吏,还真会花钱啊!

泰昌想了想,随即恼火道:“没有银子就收田产,总之,他们要把贪去的给朕吐出来。”

熊明遇闻言,不由拱手道:“皇上英明。”

这下好了,直接收田产就简单多了,毕竟,要把田产变卖成银子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唉,英明什么,这不是没办法吗。

泰昌看着熊明遇离去的背影,不由暗自叹息一声。

其实,这田产也不是没用,只要徐骥找来了红薯和土豆的种子,慢慢培育一番,优化一番,那就能大量出产红薯和土豆了,到时候西北的饥荒问题就能解决了。

只是,这个最少也要花上几年的时间。

唉,也不知徐骥这会儿找到了红薯和土豆的种子没有。

他正在那长吁短叹呢,一个小太监突然在外面尖声道:“报,皇上,毕大人、孙大人、卢大人、宋大人求见。”

总算是来了!

泰昌闻言,不由大喜起身,满脸兴奋的向外走去。

这没人帮忙的日子还真是难熬啊,南直隶可谓百废待兴,他就算是从早忙到晚都没用,根本忙不过来,这赚钱大计也因此进展缓慢,收效甚微。

这下好了,来了一帮子能臣干吏,他总算能把摊子铺开,加速推进了。

他才刚走到房门口,孙传庭、卢象升和宋应星便带着个精瘦的老头和满面红光的中年汉子过来了。

不用问,这两人就是济南双毕,毕自严和毕自肃兄弟了。

他之所以起身相迎,主要也是做给这两人看的。

毕竟,其他三个早已是他的亲信了,这两个他还是第一次见呢,迎一下,表现一下自己的器重之意,对拉拢人心是相当有用的。

果然,众人一见皇上都迎到门口了,都激动的手足无措的趴地上,感动道:“哎呀,怎敢劳烦皇上相迎。”

泰昌连忙上前将他们拉起来,亲切道:“都是自己人,不必如此多礼,你们是不知道啊,金陵这边事太多了,朕又找不着几个亲信之人,这一天忙的可谓是晕头转向,朕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你们来啊!”

说完,他便满脸喜色的招呼众人往房中走去。

皇上如此器重,怎不叫人心潮澎湃,孙传庭、卢象升和宋应星还好点,毕自严和毕自肃兄弟那都激动的手都有点颤了。

自己的亲信,用起来就是爽利,泰昌也不啰嗦,当即便把任务给他们安排了下去。

毕自严的主要任务就是整顿盐科税赋征收的问题,让两淮盐场的收益尽快达到一百万两每年的水平。

这两淮盐场原本一年的盐科税赋就有九十多万两,涨到一百万两左右对于毕自严这种能臣干吏来说应该不算什么。

孙传庭的主要任务就是逐步把江南屯卫的操练抓起来,选拔一批精兵,准备北上作战。

这江南的屯卫数量其实不少,不说一百万,七八十万是有的,历史上,崇祯朝,这几十万江南屯卫几乎就没起到任何作用,到了南明,他们更是如同豆腐一样,一触即溃,这样肯定不行。

而操练屯卫正是孙传庭的强项,陕西边军屯卫都能被他操练成闻名天下的秦军,这边的屯卫操练自然也不成问题。

卢象升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将匠户组织起来,制造各行各业急需的生产设备,比如说织布机,苏州那边的织户几乎都把自家织布机烧得差不多了,缺口可不是一般的大。

毕自肃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派出巡按御史和监察御史到各地巡查,整治贪腐,还南直隶老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为这边商户的发展保驾护航。

至于宋应星,泰昌把他叫过来是想让他做个东西,一个采矿用的好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