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诸天从茅山开始 > 第二百三十四章:杨盘

诸天从茅山开始 第二百三十四章:杨盘

作者:龙升云霄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22 18:57:09 来源:笔趣阁

人有三魂七魄,藏于体内。

受到惊吓之后,魂魄不安,精神恍惚,被称为惊魂。

所谓惊魂未定。

说的就是魂魄受惊之后,还没有恢复过来。

而在惊魂之上,还有个词叫离魂。

这就严重了。

离魂,不只是魂魄受惊那么简单,而是受到惊吓,魂魄被吓出体内,无法归身。

一般情况下。

这时候的魂魄,就会跟孤魂野鬼一样。

游荡在树林,坟地,又或者老宅,枯井之中,这些地方人迹罕至,阴气比较重,会让离体之后,迷失肉身的魂魄觉得舒服些。

张恒给白素贞的丹药。

分别是引魂丹,还有指路符。

现在许仙魂魄离体,不知所踪,但是想来,走失的魂魄应该就在方圆数百里内,不可能再远了。

吞下引魂丹。

许仙体内会散发出一股异香,让浑浑噩噩的魂魄被吸引着回来。

而指路符,不只是指路,还能逢山开路,遇水化桥,以免魂魄被高山流水所阻。

功效嘛,当然不及灵芝仙草。

但是作用差不多。

灵芝仙草也是吞服下去,滋养肉身,体生异香,吸引魂魄自己回来。

丹符也是一样,就是范围小了点。

比如灵芝仙草,能让许仙的肉身几月都不会损坏,而且方圆千里之内,离体的魂魄都能感应到自己的肉身所在。

丹符则要差一些。

只能覆盖方圆三百里,而且只能保护肉身三天。

三天一过,要是许仙的魂魄还没回来,肉身就会坏死,就像铁拐李一样。

铁拐李本名李玄,乃是老君的记名弟子。

一日,李玄神魂出窍去听老君讲道,说好让弟子守护肉身十天,如果十天还没有回来,就说明被留在天上了,就可以火化掉他的肉身。

结果那位弟子的老娘病死了,急着回去奔丧,没能等到第十天,第七天,一看李玄没回来,就把师父的肉身给火化了。

李玄回来一看,自己只剩骨灰了,没有办法,就夺舍了一个病死的乞丐复生。

接过那个乞丐是个瘸子,于是仙风道骨,一表人才的李玄,就成了又丑又瘸的李铁拐。

当然。

李玄是得道之人。

许仙不是。

要是肉身坏死,许仙就只能沦为孤魂野鬼了,想要夺舍重生却是不能。

第二天...

一大早,张恒刚起来。

白素贞便领着恢复过来的许仙来感谢他了。

“多谢真人仗义出手,才让我家相公恢复如初,这里有一些我在山中修行时找到的药材,不成敬意,还请真人笑纳。”

白素贞手上挎着个篮子。

张恒没细看,眼下的茅山在黄屠界内占据一界之地,各种药材数不胜数。

除非是化形的灵药,又或者天材地宝,不然就是几百年的野山参,在他这也算不上什么。

“有这个心就行了。”

张恒很坦然的将药材收下,随后又向有些发愣的许仙问道:“你感觉怎么样?”

“头重脚轻,好像随时能飞起来一样。”

许仙站在那止不住的打晃。

“正常现象。”

张恒解释道:“魂魄离体之后,没有肉身的束缚,就会觉得轻飘飘的,现在你刚刚回魂,还没忘记离魂状态下的感觉,自然会有些不适应,但是不要紧,过两天就好了。”

白素贞再三拜谢,这才领着许仙离去。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张恒回想下许仙看他的眼神,总觉得那眼神既陌生又恐惧。

奇怪。

许仙是西湖斋的常客,每日都喜欢来这里小酌一杯。

张恒在西湖斋住着,这些日子下来二人虽然算不上熟悉,却也认识,就像住对门的邻居一样。

看他,怎么也不该陌生才对。

“可能是惊魂未定吧。”

张恒也没有多想。

因为他用法眼看过了,许仙身上并无异样,如果是别的什么东西,占据了许仙的肉身冒名顶替,不可能骗过他才对。

毕竟,神魂不比其他。

别人的神魂钻入许仙体内,会造成神魂与肉身的格格不入,遇到懂行的一眼就会被看穿。

“张真人,张真人。”

中午。

得到张恒召唤的花船婆现身了。

巨大的花船停靠在湖边,花船婆站在船头,对着正在房间内看书的张恒挥着手绢。

“花船婆,你可算来了。”

张恒这两天,一直在等花船婆,等着跟她说胡夫人的事。

要不然,他就该往恒真道去了,恒真道的徐鸿儒还等着他去做客呢。

“别提了,昨夜我在黄河上遇到一个怪道士。”

“他非要我把花船借给他玩几天,我怎么肯,于是就跟他斗了一场。”

“结果斗完才发现,这居然是个梦,最奇怪的是梦醒后我又发现,梦中因为和他交手而打坏的几个窗户,现实中居然也跟着坏了。”

花船婆一头雾水:“这才耽搁了些许。”

“咦!”

张恒目光一亮,瞬间想到花船婆遇到谁了。

他这是遇到云游天下的韩道士了。

要知道,这韩道士别的不会,就会梦术。

张恒的梦术就是从他这得来的,他之前还以为韩道士沉沦在梦境中了,现在看,人家还在游山玩水呢。

“你认识这道人?”

花船婆有些惊异。

“这天下说大大,说小也小,真正有本事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

张恒如实回答:“你说的这个怪道士,姓韩,来自开封天齐观,跟我是旧相识,他人不错,下次遇到你提我的名字,再请他喝一杯酒,他就不会再找你的麻烦了。”

听到这话。

花船婆有些赌气的说道:“这怪道士,打坏了我的花船还想喝我的酒,下次遇到,定不与他干休。”

张恒没接这话。

花船婆要是愿意顺着台阶下,按他说的做就行了。

不想,就当张恒什么也没说。

“我的那干女儿怎么样了?”

花船婆也很快换了话题,问到了胡夫人身上。

“无相天衣我拿回来了。”

张恒先回一句,随后语气微顿,再道:“你那干女儿转世了一次,化成了人,而且还结婚了,嫁了个侯爷,给他生了个儿子。”

“真的!”

花船婆楞了一下。

“可不是。”

张恒点头道:“那孩子我见过了,挺聪明的,要是论起来,还得叫你一声奶奶。”

花船婆陷入沉默,不知道在想什么。

张恒也不等她,继续道:“至于你的干女儿,为什么要偷你的无相天衣,我也帮你搞清楚了,她是个有野心的,想要飞升成仙,无相天衣,是她度过水火大劫的保障,怕你不给她,于是就趁你不备给偷走了。”

“宝物动人心啊!”

听到这个解释,花船婆叹了口气。

其实,答案她早就猜到了,只是一口气憋在心里,始终不愿意相信答案如此简单。

张恒理解她的心情。

可惜。

事实就是事实。

张恒不是个喜欢撒谎的人。

虽然他知道,花船婆更想听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比如:胡夫人坠入爱河,有个负心人骗了她,说她偷走天衣就会一辈子对她好,跟她双宿双飞。

然后胡夫人交出天衣后,就被负心人给抛弃了。

这些年来,一直以泪洗面,不敢来见花船婆。

这样说。

花船婆心里肯定能好受些。

但是,这是现实,不是童话故事。

放火杀人金腰带,修桥补路没尸骸。

这就是个好人没好报,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世界。

张恒也看不惯,可事实就是如此。

“这天衣,是我的某位祖师偶然得到的,说起来,这东西对我们没什么用,毕竟我这一脉飞升时,不用渡水火大劫。”

“现在,我也不想看到它了,你带它走吧。”

花船婆驼着背。

本就苍老的她,看上去好似更加的苍老了。

“人生如此,奈何,奈何。”

张恒拱了拱手,并没有安慰花船婆。

因为他相信,此时的花船婆只想一个人静静,而不是听他说些不痛不痒的安慰话。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别过。”

张恒飞天而起,向恒真道而去。

一天后。

张恒驾临恒真道。

恒真道位于西荒,与昆仑派比邻。

将门派建在这里,实际上并不是好选择,只可惜恒真道立派的时间太迟,中原之地的名山大河基本都有主了。

徐鸿儒又不想凑合,于是就将门派选在了这里。

虽然西荒人迹罕至,有待开发,可地方大,竞争小,也不失为成为宗门驻地的好去处。

咚咚咚...

见有人御剑飞来,恒真道内顿时响起警钟。

张恒抬眼一看。

恒真道的宗门依山而建,修的大气磅礴。

数百宗门弟子,跟随着长老,围绕着各个山头修行,看着很有修仙流小说的既视感。

“张真人!”

徐鸿儒听到钟声,走出来一看。

看到张恒,脸上顿时多出笑容,与左右弟子吩咐道:“这位便是张恒,张真人,天下间有名的剑仙。”

“见过张真人。”

徐鸿儒的弟子们,齐齐向张恒施礼。

张恒也不客气,一挥手,地上多出三坛泡了乙木精华和草药的药酒,开口道:“这些是药酒,一可满足口舌之欲,二可加快修行,每人一斤,你们分一分吧。”

“谢谢真人。”

众弟子们欢喜非常。

“张真人,里边请。”

徐鸿儒兴高采烈的将张恒请进大殿。

到了大殿内。

二人分作两边,张恒看了看里面的富贵装潢,开口道:“徐兄自己一人,经营着几百人的宗门,应该很辛苦吧?”

“谁说不是。”

左右无人,徐鸿儒也大吐苦水:“说起来我也是一宗之主,可我这个宗主只是表面光鲜,实际上是个样子货。”

“现在恒真道内,有徒子徒孙四百七十二人。”

“成才的不多,处处都需要我来操心。”

“就拿最简单的修炼资源来说吧。”

“踏入修行路,炼精化气,怎么也要辅以药膳吧。”

“几百人的人吃马嚼,每天都是个天文数字,不操心怎么行。”

张恒听闻,笑问道:“道友怎么不从散修之中,邀请几个性情良善之辈,加入恒真道,减轻点压力?”

“人心隔肚皮,怎知何人良善。”

徐鸿儒摇头道:“我想要的恒真道,是我的恒真道,眼下宗门建立的时间尚短,底蕴不足,我宁可自己劳累一些,也不敢疏忽大意,以免给别人钻了空子。”

说完。

徐鸿儒又道:“所幸,最早的一批弟子,慢慢也能独当一面了,现在的每日早晚修行,都由老弟子带着新弟子进行,遇到不懂的再来问我,不像刚开始那会,什么都要我操心。”

张恒看了看徐鸿儒。

没想到他还是个诸葛亮一样的人,喜欢事必躬亲。

换成他的话,早就招收一些散修,许以长老之位,帮自己打理宗门了。

当然。

凡事都有两面性。

像徐鸿儒这种,短时间内不会产生太多的利益山头,能拧成一股绳。

要是按照张恒的办法,从散修中找几个人来当长老,分担压力。

压力是小了,可门下弟子们难免会以各个长老为中心,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山头。

那些长老说到底还是外人。

掌权之后,要是跟徐鸿儒的理念有冲突,处理起来也会让人为难,让恒真道变得不纯粹。

现在。

徐鸿儒走的是全真模式。

全真道由王重阳建立,王重阳是核心,往下则是第二代中,最杰出的全真七子为核心。

师父教徒弟,徒弟再教徒弟。

徒子徒孙一代代,自此宗门始成。

而张恒的观念。

更像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

明教除了自己培养弟子以外,也会从江湖中源源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和成名高手进来,短时间内就能让宗门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壮大。

坏处也显而易见。

左右护法,四**王,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

众人谁也不服谁,每个人都能代表一帮人的利益。

安稳的时候一切都好,不安稳的时候,稍有不慎整个教派就会四分五裂。

“不提我这些烦心事了。”

徐鸿儒转开话题:“你那边处理的怎么样了,东西拿到没有?”

张恒点头:“不但东西拿到了,还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年轻人。”

“有意思的年轻人?”

徐鸿儒不知道谁能让张恒如此高度评价。

“是镇西侯之子。”

“那小子身上,有几分我的影子。”

张恒想了想,又道:“以他的家室,以后或许会有一番作为。”

徐鸿儒来了兴趣:“那小子叫什么?”

张恒答:“杨盘。”

“杨盘?”

不知道为什么。

听到这个名字,徐鸿儒心中一颤。

这种心颤是没来由的。

就好似,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