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春惊寒食 > 题外话 欧洲三角风帆船和郑和下西洋宝船(封船)

2024新年快乐!

没关系,又活了一年,已经很厉害了。

谢谢你读到了这里哈哈哈,

这里构思的时候曾经想过要用欧洲经典的三桅风帆船和郑和宝船打一架,不过目前资料不足,尤其是宝船这方面的。所以暂时留这个番外章这里,待后面补充。

(写的时候发现很多技术性的问题,比如中式帆船控制风帆升降和方向的方式,风帆上应该是连着很多密密麻麻的缆绳来控制和调整方向的。)

三桅帆船由于是欧洲风帆时代争夺海权的主力帆船,资料很多,很详细,尤其是《加勒比海盗》还有关于它的艺术影像复原和模型,黑珍珠号和飞翔的荷兰人号都很典型。不过看名字就知道了,时间是要晚一点,到英荷、英法、英西撕逼的时间。

三桅风帆船关于它的结构模型都是比较精确和规范的,比如说有四根桅杆,最前面的是船艏的斜桅,然后是前桅主桅后桅,斜桅是从前桅的中部斜伸到船头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倒过来的屋架结构。

主力受风的是前桅主桅和后桅,上面挂着作为风帆的帆布。

在欧洲风帆时代,升帆是个很特别的技术活,要一排人挂在升帆的横梁顶上把它拉起来,水手从帆上摔下去是很经常发生的事。

可惜的是,郑和的宝船资料我没有找到特别详尽的,只有史书里干巴巴的只言片语。现在看到的有说是五桅的,有说是六桅的,六桅的也说船尾的那根小桅杆是单挂风向旗的(这种设计方式有点浪费啊,像三桅帆船一样把风旗挂在所有桅杆顶就行了嘛。)。

中国现在保存下来的福州“福船”的原型是两桅的,福船由于其灵活性在戚继光军中也有广泛使用。但是两桅嘛,少一个风帆少一个动力,不能远洋。

南中国海的帆有一点很标志性的就是有像百叶窗一样的横梁(这点《加勒比海盗》也有还原哦,而且貌似是两桅船,在第三部伊丽莎白继承周润发那个角色的海盗势力时,那群海盗就是南中国海海盗,应该是香港团队,据说原型是郑氏和施氏,还挺好玩的),使得帆不像欧洲风帆的帆是弹力布的,横向上是有刚度的。这两种什么优缺点也都随着时代的演进消失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特别陆权的国家,我们的“大好山川”和“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武德充沛”“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集中在陆权上的,我们的想象空间也在陆权上,策马扬鞭;

但是目前世界上的“世界强国”,都是有经历过海权阶段的。(就包括我们最讨厌的日本也是有一个扩张至东南亚-赤道群岛-太平洋的海权争夺过程,当然日本本身就是个海洋国家)有一个“人类—土地—海洋—新大陆-思想革命—现代世界”这样一个进阶成长过程,因为正是因为海洋教给我们人类地球是圆的,这才打破了神权。

中国在明朝朱棣曾经狠搞了一波南海-印度-阿拉伯-非洲朝贡经济区,但明中后期由于退出了海权争霸,乃至更后面的闭关锁国,这就导致我们忘了海权那块地图。我们的过程“人类—土地—思想革命—现代世界”,我们的想象的领地少一块,就好像我们跳级了,但是少修一门课。或者游戏也打到了现代国家这关,但是吧,地图少打一片。

当然比如俄罗斯、法国和德国也都是陆权为主的国家。

就,南海自古以来,真的是自古以来;只是我们很多时候都忘记了。

就还是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吧。

我们也应该拥有对海洋的想象力。

附言:本节的海战原型是茜草湾海战,时间不严谨。所以还是纯属虚构吧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