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春惊寒食 > 第二十章 骤醒

春惊寒食 第二十章 骤醒

作者:魂动师之导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12-21 01:44:50 来源:笔趣阁

新春在望,韩偃因母亲仍居于韩家,并没有分家别过,仍是回如今的舅父家过年。

他舅父韩文乃是承袭父荫,入国子监为生员,尊崇儒学、复兴古礼,故而各年节上,祭祀、礼节,无不极尽隆重。更兼交游中多是儒生名士,往来无白丁,竟让以军功卓著的韩家文质彬彬。

因此,韩偃韩春回家也要换上儒服纶巾,言行不得逾矩,更不能在家中舞刀弄枪,至多可以行使六艺中的投壶、射箭等术。韩偃虽然文采不弱,但心中更加憧憬外祖父和父亲在前线军中的豪迈仗义,可以粗言村语,对于吟诗作对、引经据典不甚有兴趣。

无奈韩母年轻时能诗善文,深负名门才女之名,连身边丫鬟使女都通文晓律,自然希望儿子能多习诗书易礼。年节上内室女眷们聚会,吃酒行令,结社吟诗,常有后辈姑表侄女后生们文采斐然,人又各个钟灵毓秀,常常叫韩母不禁怨嗔儿子像爹不像妈。听闻儿子回来,免不得又是一阵嘱咐。

韩偃换好天青色交领直裰,先入了东边园子拜见母亲。韩母穿了一身半新的官绿色褂子,没有绣花,也只戴了晴底碧水色的一套翡翠镯子钗环,第一眼看上去很是素雅。只胸口一串纽子全是珍珠用金丝缀成的,里面的鹅黄色衫子密密细细全是暗绣,显出官家女眷暗戳戳的隆重(炫富)。

韩偃身量体型很像年轻时候的他父亲,叫韩母内心一阵五味杂陈——想起当年掀起盖头,看到一个少年英雄是如何满心欢喜含羞。他们日子过的虽然并不如家中富裕,但登州卫气候宜人海产丰富,鲍鱼海珍当做家常菜吃,韩偃父亲还因为她喜欢吃生蚝,赤脚下海去捞。

那时候公侯小姐和青年校官的爱情,日子真是比什么高门大户的煊赫体面还要窝心百倍,什么珍珠宝器、绣花锦缎、西洋钟表、翡翠屏风,那些都算什么呢?她心里一阵酸痛。那时候就算天天穿粗布衣服吃粗盐,亲手给登州卫的士兵缝衣服被面,她也甘之如饴。只是有了孩子之后,少女成长为母亲,母爱让她变得成熟,也变得坚强和实际了——她绝对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原因伤害自己的孩子,——伤害自己的女儿。因而发生了那件事后,她宁愿咬牙割舍,带着儿子离开了丈夫。

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波动,保持高门女子的体面,她转移话题,却见门外站了个穿粗布衣裳的女孩,问:“这位是?”

“十三夜,进来拜见夫人。”

“奴婢十三夜,安人万福。”

这女孩粗布麻衣,身上没有一点金银钗碧颜色,只一头乌黑秀发编成辫子盘在肩上,亮如鸦翅;肤如凝脂,唇如敷朱。只腰间一个熟铜牌,是御马监出入的凭证。人在牌在,牌失人亡。

韩春一面上前,在韩母耳边轻声道:“姑妈,是提督大人赏给大少爷的,不敢怠慢了。”

韩母父亲、丈夫皆掌过兵,是有见识的,自然知道御马监提督兵权,非同小可,这相当于长官派给下级的监官。韩母正了正身子,叫旁边叶妈妈赶紧拉起来,既亲热又有礼节地道:“赶紧起吧,既是贵客,来了府上就同姑娘小姐们是一般。除了你舅舅外,就别到处告诉了,也免了人多口杂麻烦。要是府里旁人问起来,就说是登州卫的亲戚家女儿,上京来陪伴我的。”

“多谢安人安排。”

韩母又道:“姑娘衣饰素简,想是大人训诫甚严,不愿奢侈靡费的美德。只是我家年节上规矩稍重,少不得委屈姑娘客随主便,随叶妈妈换一身。”

她这虽是看戈舒夜衣着褴褛寒酸,施恩赏赐,说得竟像是她欠了戈舒夜一个人情似的。这大家闺秀的气派着实叫戈舒夜佩服。于是她福了一福,道:“夫人赏赐,奴婢却之不恭,那就怀恩领受了。”

趁叶妈妈带戈舒夜去换衣服的空档,韩安人以目示意:“春小子,还不快去告诉老爷,约束家人和他那一帮监生同僚,可不敢乱说什么宦官乱政的话!偃儿,你刚领职腾骧左卫,就往家请了这么大一尊佛,你舅舅还不得吓死。”

韩偃倒是轻松地坐到他母亲对面的炕上座儿上,从碗里捡块果子塞嘴里:“母亲,她没那么大能耐。这些探子们都是各人干各人的,她也就能监视监视我,我身正不怕影子斜。舅父的事儿,不容她置喙,她听见了也没用——估计她连那些监生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韩安人摇头道:“亲疏远近,最是难以拿捏。你们年轻人太天真了,以为什么儒法礼仪天经地义,她若是和御马监上头的人亲密,你怎么知道她一句话不会传到沈自丹耳朵里?

你外祖怎么教你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把她当观音娘娘一般供起来!”

韩偃想了想那日所见,叹了一口气:“是,母亲教训得是。”

******

韩安人用个锦绣荷包把腰牌装起来,假说戈舒夜是她安排,叫这叶妈妈领着去到厢房中。叶妈妈便叫掌衣的丫鬟福姐儿取来给家中小姐新做的衣服,看有没有合身的。

戈舒夜身量苗条,臂展也长,小姐们的衣裳袖子都有些短小,好容易找到件天蓝色的香云纱交领上衣,只是式样有些老了。襦裙是米色的百褶裙,到底还是盖不到脚背。

叶妈妈一边帮她系上大红绫子腰带,一边叫福姐儿:“姐儿,你把那块浪荡下来的递给我!”叫了好几声,福姐不解。还是戈舒夜自己将垂下的腰带递给叶妈妈。

叶妈妈道:“福姐儿,你又欺负老婆子。”福姐儿道:“哪儿能啊,叶妈妈,我要是待你不尊重,大姑奶奶肯定要罚我的,她说你是一门忠烈,要我们都敬着你。是你的登州口音又出来啦,我们姐妹都没听懂。”“什么登州口音,老婆子说的是官话。”

福姐儿笑着道:“不信你问顺姐儿,你说浪荡是什么意思?”一旁帮忙的顺姐儿也捂嘴笑着摇头。

叶妈妈不甘,问戈舒夜:“贵客小姐,你说浪荡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官话?”

戈舒夜拎起自然下垂的腰带抖了抖:“这个就是浪荡。”

富姐儿顺姐儿还是不解,吃了一大惊:“登州管腰带叫浪荡?”

“是垂下来的意思。瓜藤,卷起来的帘子松了,都可以叫浪荡。”戈舒夜很自然地解释。

福姐儿笑道:“好啦,是我认识短啦。不过叶妈妈你以后少说吧,这话,也就你们登州人能听懂!青天白日说出来,吓我们好人家姑娘一跳。”

叶妈妈得救地抚着她的裙子:“好小姐,看看,要不是你在这儿,我老婆子就受冤枉了!哎,真可惜太太没了闺女——要是二小姐还在,也长这么大了,长这么好,天天在跟前给她穿好衣服。”

戈舒夜换上纱衣襦裙,端得是唇红肤白、美人出众,顺姐儿忍不住道:“姑娘,我给你画画眉,就更好看了。”

福姐儿一边也帮她妆饰,一边闲聊道:“姑奶奶家二小姐不是跟着叶姑老爷在任上吗?”

叶妈妈叹了一口气道:“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姑老爷养的那二小姐不是太太亲生的。太太不肯认这个女儿,只有大少爷还能与那边通信儿。”

戈舒夜本不是个爱打探消息的,只是当了探子总要履行职责,于是套话道:“登州那边二小姐,是私孩子?”

叶妈妈赶紧摆手:“叶老爷是正经人!只是当年天杀的探子要害忠良的女儿,恰让姑老爷救了。他们逼着姑老爷,不交出来,就要杀他们满门。”

顺姐儿问:“那时候韩老大人还在任上呢,他们也这么大胆?”

叶妈妈叹了一口气,眼圈也红了:“正当是韩老大人也遭了奸人排挤,被贬了,紧要关头上,叶姑老爷为了不连累韩老大人和韩安人,也为了不辜负忠良,就把自己闺女,赵氏孤儿一般替了。夫人失了孩子伤透了心,就同叶姑老爷和离了。”

顺姐福姐上去安慰:“不想惹出叶妈妈伤心事来了。”

叶妈妈拭干眼泪:“故而姑奶奶素不喜这个二小姐,又能怪谁呢?”

戈舒夜心中默默,我娘也不甚喜欢我。

******

近日以来,戈舒夜便每日跟在韩偃屁股后面,比韩春还跟屁虫,他拜见长辈,她就跟着拎袍角;他读兵书,她就给他翻页;他练剑,她就给他递水;他宴饮,她就替他行令;他投壶,她就替他计分;他射箭,她就同他报靶;他打麻将,她就给他递牌——

韩偃第一次接到她偷过来的八万二饼,下巴都要惊掉下来了,心想探子这么好用的吗?比趁机偷看小尼姑的韩春可机灵多了!

又兼叶妈妈每日给她更换新衣,韩偃今天穿豆青色,就给她穿青纱;韩偃穿紫袍,就给她穿藕荷色裙子;韩偃穿了件砖红色道袍,叶妈妈就给她穿件水红色衫子,还系着道袍一样布料的大红头巾,像个漂漂亮亮的配套售卖的工具人。连韩春都笑话她:“你是大少爷挂在腰上的荷包吗?生怕别人不知道是吗?现在人家都说,你是姑妈给大少爷安排的通房!”

韩偃看她毫无变色,脸皮厚的很。

随即又看到她毫不避讳地往小本本上记:“某年某月日,腾骧左卫指挥佥事韩偃,某时起,某时早饭,某时习武,某时与亲眷XX打麻将,作弊,嬴钱二吊。Xx不服,二人吵闹掰腕子角力,韩偃又赢钱一吊半。韩安人得知,罚跪没收。Xx时休。”然后小报告就扑棱扑棱被信鸽送到沈自丹面前。

沈自丹每日看着这些家长里短的流水账,噗嗤一声笑出来:“她到底是聪明还是蠢?”

新月道:“督主是否和她有过什么约定?”

沈自丹沉吟:“发信号,唤她来。”

******

半夜,月黑而冷,已是二十九,马上就除夕了。整个韩府整饬一新,香火烛案都贴了大红的福字,三牲贡品也都摆好。韩偃有点百无聊赖地写着春联,消磨十三夜给他磨墨。

“你也是好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要做探子这见不得人的营生?”

“自然是无处可去。”

“你父亲母亲于心何忍?”

“我父亲叫我害死了。”十三夜毫无起伏地说,仿佛说的是他人的事。

韩偃一噎,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茬,安慰女孩他实不会,看见女孩哭哭啼啼他都会手脚发麻——再说,怎么安慰呢?对于前因后果全然不知的他,该怎么开口?她是真的反社会冷血到害死了亲人也没有感觉?还是因为伤害亲人悲痛欲绝而无法表达?

他都见过。

“你,以后怎么办?”

“什么以后?”十三夜道。

“宫女还二十五岁放还呢。——你不做探子后,是回乡?是嫁人?你们主人会给你安排吗?”

养生丧死,人生在世总要讨论这些问题,何处领钱,哪里养老,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轮到十三夜沉默了,是啊,她原来的人生应当是什么样子的呢?韩家的家族生活总算给了她一些想象的依傍:如果那件事没有发生,她就会像韩家的这些姑奶奶、少奶奶一样,嫁入东杨,每日晨昏定省,给长辈请安;有管家权的媳妇耍着威风,定夺各房之间鸡毛蒜皮的事儿,哪个多了哪里短了;没有管家权的媳妇游手好闲,左右钻营,为丈夫高中而开心,整日里结伴去庙里求子,或是放高利贷,打探着房里的大小八卦,谁家媳妇嫁妆多,谁家是低门高嫁,炫耀家室,踩低拜高,因为衣裳、出身、月钱的多少而暗中较劲……

平静、琐碎,但也丰富。

她曾被父亲尽力推到这种生活的门槛上,那是他认为能给她最好的生活。

她近乎自毁地放弃了这种生活——她似乎也不后悔,也没什么可惜的。

她直觉自己不想当媳妇儿,尽管在这个社会结构中,媳妇儿的身份才算是一个成年女子被社会接纳的标志。她应当婚姻,她应当生育,她应当尽孝,但她都逃了。她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离家三千里,千里夜奔,她也还是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也许她只是想先找找自己。

这一刻她豁然明白过来,是她自己想学春雨剑法,完全是为了自己,但只能用为父报仇做借口——在沈自丹于昆仑绝顶使出《水寒煮玉经》的春雨剑法时,(即使它直接导致了她联盟的崩溃)她就被它迷住了。

纯粹、强大、毫无拖拉,像自然中的风刀霜剑一样,没有花里胡哨拖拖拉拉,没有故作姿态的矫揉造作。没有拉大旗扯虎皮,没有以宗师的名号结私党卖膏药,也没有以名门的名义收保护费刮地皮,就是单纯的力量,凭你的本领,能抗住你就生,扛不住就死。

没有爱也没有恨,甚至没有黑暗和恐惧。

就只有纯粹的,一刀。

她对冷血无情的沈自丹的迷恋,甚至多于对温和体贴的沈芸——那不是一种对异性的迷恋,那是一种对自我榜样的迷恋。如果她还把沈芸作为幻想的情郎来看,那沈自丹,就是她梦想的自己的一部分。

她想要完全掌控的自我。

是的,前十七年的大小姐,为了所谓“成全侠义”“顾全大局”“云杨佳话”,没有说出一句自己想说的话。也许是母亲的不够偏爱,她冥冥中感觉到必须符合她的要求才能生存;也许是父亲的过于偏爱,她明白必须完成他对她的沉甸甸的期望。

她口中没有说出一句自己想说的话,那些拒绝的话、任性的话、粗鲁的话、咒骂的话,语到嘴边,最后还是咽了下去。

现在他们都不在了。

我想变得强大,我想像沈自丹那样强大,这样我就可以说出我真正想说的话。我不在乎沈自丹是受万人唾骂的阉人,我不在乎他是那个千疮百孔的虚伪的联盟(从陕刀门叛乱开始戈舒夜就直觉到联盟不稳各怀心思,她直觉很准)的敌人。

他身上有我很想要、很想要的东西——他身上有春水的力量!

******

天上火流星信号响过,亦步亦趋地跟在韩偃身后的十三夜目光一闪,像蛇脱掉麻袋一样褪掉叶妈妈给她妆扮的华丽的衣饰,露出里面贴身的短打衣裳,纵身就要往院墙上蹿。韩偃一把攥住她衣角:“这么晚了,去哪儿?!”

“督公召唤。”她理所应当地拂开韩偃的手,像只爬墙的猫咪一样翻出窗口,俯身蹲下,用力一窜跳到院墙上,沿着屋顶往万花川迎风别业的方向消失了。

只留韩偃一只手空落落地伸在半空。

“养不熟的野兽啊,但我为什么要失落呢?”他心里默默地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