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85章 都虞侯阎

大唐朝请郎 第85章 都虞侯阎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嗯,此事重要,须仔细谨慎,不可误差。”

“诺。”

张军的亲兵走到刘少尹身侧,附耳低语了几句,刘少尹眼睛瞬间发亮,看了张军一眼。

张军没注意这些,正对安定军守将说话。

“此际刀兵四起国家危亡,所谓贵人佛寺豪绅地主因巨唐而富贵,也须为巨唐所承受,此为正理,何须耽心?”

那亲兵却是语给刘少尹,郎君已经受了王命册封,节度凤翔陇右了。

这是大消息,自此张军在凤翔才真正成为老大,一言一行再无顾忌,当下刘少尹的忧心就去了大半。

这会儿就是这样,节镇的权力太大了,实际上完全就是封地为王,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所欲为,别说分个田亩,只要不公开造反,怎么都不算僭越。

是执掌一方军政财税吏户田所有大权于一身的大都督。

像什么宫殿建多高啊,用的什么瓦呀,穿的衣服颜色刺绣规置,乐器乐章出行礼仪这些,早就被这些节镇们越了不知道多少个来回了。

朝庭因为种种原因一直也没管,主要还是管不了,惩戒不了的话只是问责就显得更加软弱了,所以干脆就当做不知道,看不着。

不知道李世民要是地下有知,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事情就是这样的,刚开始没管,后来也就没法管了,其他人一看这都不管自然有学有样,然后你追我赶越来越过份,于是后来不就开始造反了吗?

没办法,流行啊。你指望着他们自己良心发现适可而止?人心是没有止境的。

……

“凤翔一府,自然凭府尊做主。”刘少尹底气足足的附应了一句,这也是给守将听的,加强他对凤翔府的信心。这是个人英雄时代。

远的不说,就说李晟。

这老爷子居安思危一心为国,平复了反叛后和皇帝要求节度泾原,然后在泾州树起帅旗,从那会儿一直到他死,吐蕃就愣是不敢往这边走。

这就是人的名儿树的影儿,个人英雄时代的最佳体现。

这边在说话,那边李怀光的部队在渡河,旗帜顺着桥面连成一片,在河风中猎猎招展,到是挺好看的,气势相当足。

“李部前锋营主将可是识得?”张军看着那边摆开作战阵型做足了姿态的李部前锋营问。

“此乃家严军中都虞侯,阎晏,系邠州老营。”

“阎晏?”张军皱起眉头。

这家伙可是李怀光亲信里的亲信,从贴身牙兵带出来的,李怀光把军中都虞侯交给他执掌,可见信赖。

这家伙也是为数不多的死叛派,特别支持李怀光造反,也不知道具体原因是什么。王景略本来已经把李怀光说动了,硬是被他给搅了。

退守河中的方案也是他提出来的。张军感觉,这个所过诸县鸡犬不留这事儿,是不是也会和他有点什么关系?

“待某去和阎将军问话。”李玫抖了一下马缰就要过去,被张军伸手抓住马鬃:“不急,再看。”

李玫骑的战马被抓住挽成髻状的马鬃可能是有点不舒服了,扭着脖子想挣脱,张军的战马扭头看了它一眼,呲着牙打了个鼻响,这马就不动了,老老实实让张军抓着。

“等李太尉过河。”张军看着对岸缓缓移动的五仞纛旗。

纛旗动,说明李怀光在行进,中军马上要渡河了。

纛旗六面,五方旗紧随其后,红色门旗八幅,门枪两杆,旞旗高挑大书李字,然后是严惊鼓十二面,角十二具,后面跟着营内诸将麾旗,各旅枿旗,各队旆旗。最后还有两百五十面军鼓。

这就是节镇(大都督)出行的仪仗了。这个不管是战阵还是出行都是不能有一点儿马虎的,这是身份彰仪。

这要是有把狙击枪……张军右手食指勾了几下。

“郎君,这枪?”安定守将这会儿看到了三营将士们背着的长枪,发现了不同。

“哪里有枪……呵呵,”张军正沉浸在狙击的快感当中,差点说秃噜嘴:“此物却不是枪,某唤为三棱血刺,我凤翔新军以此代枪操用,以示有别。”

张军眼睛看着河对岸,嘴上给守将解释了一下。

三营现在的位置其实因为河湾的问题,和李怀光部是在一条线上,反而过了河来的这边要远一些,影影绰绰的看不情楚,只能看到老高老高的大纛移动,这可不就是狙击最好的靶子。

所谓半渡而击,就是指中军上桥过河的这个时间段,主将在桥中间,前后都是将士,受到攻击必定慌乱失措。当然,前提是你能一个冲击干掉他的前锋。

“可是有特别之处?”守将还是个好学的,盯着问。

“并无什么特别,惟锋利些,只是交战起来易于辩认。”这个确实是实话,枪头和三棱刺外观上差异太大了,哪怕大家混战在一起也一眼就能分辩出来。

这个问题还是军士们发现的,暂编团这边全部换装,老营那边有些还没换,大家站在一起原来都一个样儿,现在就是泾渭分明的两伙了。

于是军中就传,这是郎君为了大家在战阵中区分敌我而做的设计改动。其实真是歪打正着。

唐代军士们身负陌刀横刀障刀,还带着弓箭,为什么还必须要背杆枪呢?这枪的用处就大了。

一个是以步敌骑,枪比刀好使,二一个是阵列对敌,枪比刀长,更易于刺杀。

还有一个就是渡河的时候,如果实在搭不起桥,把每伙的枪绑在一起就是简易木阀,可扶之涉河。也可以干脆就用枪杆来搭桥。

危急时刻还可以投掷杀敌伤马。

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把一切情况都想周全了,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郎君机智无双,且精通营造,不只是这三棱血刺,本府新军所用军械刀具弓弩均经郎君精心研改,器作匠作纷纷以学生自居以求指点。

只是时日太短,还未及装备,待下次再见,将军即可商略郎君的佳作了。”刘少尹在一边及时的拍了个马屁,也给守将心里下了个悬念。

守将果然涌起敬仰之意,双手拱拳:“某拭目以待。”

张军这会儿无心搭话,看着那边的纛旗缓缓过桥。这东西实在是太醒目了,可能是耽心看不清楚,后面还有五面五色方旗和八面血红的门旗。

这就是没经过狙击枪的教育啊,没看后世别说打旗,敬礼都不行。

张军在这边动着心思。

现在弄把步枪出来肯定是痴人说梦,但是弄几把单发来复枪应该还是有可能的,完全可以用来狙击,或者还可以试试霰弹枪,那玩艺儿在近距上的威力相当恐怖。

这要是交战的时候,张军这边的军士掏出手雷子来这么一下。呵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