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415章 如何诱惑

大唐朝请郎 第415章 如何诱惑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李适和几位大监被诸位宰相和张军簇拥着来到延英殿外。

几辆牛车被内侍牵着,安静的停在路边。这几头牛回去也有的牛逼吹了,以后就是进过皇宫的牛牛。傲视年群。

从刘宅挖出来的器物,紫蕊取了两件小玩艺儿,给红蕊和大娘子各留了几件,其余的张军全部送过来了。

他对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这些东西如果不是赋予历史的沉淀,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用起来还不方便。

随着凤翔玻璃生产的规模扩大,工艺的不断进步,玻璃制品已经相当成熟了,价格也在逐渐下降。

再加上有张军支持改进的青瓷和白瓷制造,各种器皿种类越来越多,造价不断下降,用起来可比这些金银珠宝的东西方便多了。

除了贵,能用来显摆以外,张军感觉它们一无是处。他也不需要用这些东西来抬高什么。

其实皇帝也不用。

平时宫里的用品用具也大多就是瓷器,有些金银物件,造型夸张华丽的东西基本上也都是收在库房里吃灰,偶尔拿来赏赐大臣。

或者单纯就是摆着好看的,偶尔拿在手里把玩一下。

李适带着宰相们看着库令带人把牛车上的东西整理造册。这些东西要一件一件贴上标签,再统一送到琼林库中。

李适从里面指了套酒具,叫内侍拿到自己的书房。张军以为他会选几样赏赐给在场的宰相,但并没有。

主要是李适这会儿的心情不太好,面沉如水,目光阴翳。

“首相,”李适头也不回的唤了一声:“只一个尚书,小小租庸使,便可如此放纵,藏器千数件,大唐度支官员有多少?”

李勉就有点见汗,看了站在侧后的张军一眼,躬了躬身子:“陛下,此事应是意外,度支上下虽有官员千数有余,但实际有权力的并不多,胆敢贪鄙者更少。”

“是这样吗?”李适有点迷惑。

他这会儿就感觉有无数人在争抢私藏他的财物,上下其手,感觉所有的官员都流着垂涎,面目可憎,不可信任。

其余宰相一个一个眼观鼻鼻观心,目光低垂不敢乱看,李勉又看了看张军,给了张军一个眼色。你说话呀。

这会儿除了张军,十二位宰相谁说话都不合适,都有可能遭受李适的怒火。

只有张军,他能把这些东西送来,就说明他是真不贪恋财物,而且张军本来就在带着皇帝和大监宰相赚钱,每月大笔的入账,也用不着贪什么暗数。

凤翔商业发展公司,张军是最大股东,执行者,皇帝是第二股东,亲王公主,首相辅相为小股东,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专司经营凤翔的商品。

经过近一年多的发展,现在是形势一片大好,扩张的相当快,那真是日进斗金。主要是凤翔制造的商品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看到了进奉的害处,但只有张军敢当李适的面提出来,并且还能说服李适的主要原因。他能帮着李适赚钱。

有着大笔的收入,进奉这事儿对于李适来说就已经可有可无了。其他宰相劝谏李适可能还会有些逆反心里,但张军说他就能接受。

这就像一家公司,常年的销冠和普通职员说同样的话,份量能一样吗?何况张军还是兼着安保,研发,销售数职的副总。

就算李勉是董事总经理,一人之下,那也是不能相比的。

“陛下,所以臣才建议,税赋和御使应独立于政治之外,税赋度支,律法刑狱,吏政户政,御使监察,戎军事宜,五路并立。

这也是臣想推举两院制的初衷。

知政院行政治,知兵院行军务,军政相分,地方诸州县不再戎军事,自然可免兵乱。

知政院下,税赋度支由首相监管,律法刑狱由辅相监管,吏政户政由诸相监管,各司其职,互不相涉。

而御使监察独立于两院之外,通行监察之责,由陛下亲领,考察天下。

税赋度支,律法刑狱与吏政户政并举,使地方州县隔绝亲手税赋度支,律法刑狱事,也就免去了伸手的可能,减少贪鄙与枉法。

当然,臣所言鄙陋,细节还需要陛下与诸相研究添补,以利施行。

臣以为,以财相诱,人心必惑,以利相取,人心不古。

人之本性是最经受不住诱惑的,人心会随着权力和环境的影响不断变化。

若想清明吏治,杜绝贪鄙枉法之事,惟一的办法就是隔绝诱惑,公正监察,减少权力的交叉模糊。

两院并举,监察独立,不相融交,陛下总揽统观大局,是臣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请陛下斟酌三思。”

“张卿你也拒绝不了诱惑么?”李适就被张军带歪了思维,一下子也忘了生气。

张军嘿嘿一乐,拱了拱手:“陛下,臣也是**凡胎的俗人,当然也会有被诱惑的时候。

人的本性是不相同的,有的人喜财,有的人好色,有的人追权,有的人祟誉,只要辩别针对,没有不被诱惑的人。

若是有人能拒绝诱惑,臣以为,要么就是诱惑的方式没对,要么就是诱惑的力度不够,并不是这个人内心有多坚定。

臣也相同……陛下也是相同的。”

“如何诱惑我呢?”李适来了兴趣儿。

“陛下,天下啊,若能使天下九洲相予,陛下不心动向往吗?”

李适仔细想了想,琢磨了一下,一下子就想到了张军献上来的那副地图,如果这世界都予大唐……

果然是心动,瞬间便感觉热血腾涌,根本控制不住内心的向往和兴奋。

李适做了个深呼吸,压制了一下心里的兴奋劲儿,看了张军一眼:“那何事能诱惑张卿?”

“陛下应该知道啊,”

张军奇怪的看了李适一眼:“臣就想跃马扬刀,征服世界,让诸胡夷狄匍伏在臣的脚下,每每思之便热血沸腾。”

张军没说假话,做为一个旁观者,握着全开地图视角的‘游戏玩家’,征服世界就是他的理想,**,兴趣点。

一想着自己就要去征服世界,他确实就会开始兴奋起来。

李适看到一说到这个话题,张军瞬间就脸色泛红,眼睛都亮了起来,知道他所言不虚,哈哈笑了几声,伸手在张军的肩上拍了几下。

李适也是大个子。大唐老李家的个头都不矮,而且男俊女靓,基因相当优秀。

李适没有李世民高,但也有一米七五七六的样子,穿上靴子也是一米八,只比张军矮一点儿。平时在朝上,李适就是鹤立鸡群的存在,可以俯视群臣。

张军能和升平搞到一起,除了知道少妇好以外,升平的个头和模样也是占着很大原因的。

“所以对臣最大的诱惑,便是纵兵世界,能率领大军踏遍天下诸大部洲。故此,臣需要一个安定,富足的大唐,一个蒸蒸日上河清海晏的大唐。”

哈哈哈哈,君臣相视而笑。这何尝又不是李适的梦想呢?

看着张军和李适把臂而欢的样子,十二位宰相都暗暗松了口气,也暗暗的有些嫉妒。他们也想和皇帝这么相处啊。

“张卿真的算计迎亲和公主还朝?”李适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就把话题拐到了和亲公主这边。

其实到德宗贞元这会儿,大唐在外的和亲公主基本已经没有了。‘小宁国公主’不算,这是回纥人的叫法,她只是县主。

大唐的和亲公主要么已经去世,要么就像宁国公主那样,已经返回了长安建府,过着没羞没臊的快乐生活。

“是。”张军点了点头:“臣会亲自把荣国公主迎回来,以后,也会将在外的公主遗迹迎回长安,还葬于诸陵。

诸公主对巨唐有功,不应飘零在外。而且,陛下,臣有信心来保证,以后巨唐不需要以和亲相抚诸夷。臣会让他们低头。”

“好,我等着那一天。”李适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唐的和亲公主一共有十八个,其中两个是荣誉公主,是仆固怀恩的两个女儿,嫁的是牟羽可汗。

786年这会儿仆固两姐妹其中一个已经去世了。

吐谷浑,吐蕃,回纥,契丹,奚,南诏,这些国家大唐都和过亲,最远的是和义公主,嫁到了拔汗那。

拔那汗就是汉代的大宛国,产汗血宝马那里,是唐代羁糜国,封赐为正一品宁远国王。取远方安宁的意思。

就在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纳林河北岸那个地方。

张军要迎回的其实只有刚刚敕封的荣国公主,今年四十五岁了,已经在回纥二十八年。

至于另一位仆固的小女儿祟徽公主,这会儿是不是还活着张军并不确定,她比荣国公主年纪要小接近十岁。

祟徽公主嫁给牟羽可汗生有一女,就是忠贞可汗的少可敦叶护公主,这家伙是个心狠手辣的,因为亲手毒死忠贞可汗而名留青史。

她毒死忠贞可汗是因为她和忠贞可汗的弟弟私通,想助他上位,然后自己做可敦。

“巨唐再不需要和亲。”张军抬头看向远处的树木:“陛下,臣在此立誓,定斩尽天下逆贼与不臣,让陛下的敕旨通达四海。”

“到时候,”张军看了看李适:“铁蹄之下尽为唐土,臣会邀陪陛下去看诸海诸洲风光,尝尽天下美食。

陛下,你可知,这世界的日起日落之时并不相同,巨唐之白昼,正是遥远西方的黑夜……幽州入夜之时,庭州尚是午后。”

张军本来想说说东西方的时差,但一想在这个时候又不太好解释,就举了个幽州和庭州的例子。

庭州就是乌鲁木齐那一片儿,乌鲁木齐这会儿叫轮台县。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那个轮台。那里和北京的时差大概有三个小时。

这个话题一下子就吸引了李适和诸位宰相的注意。“此话当真?”

“自然。”张军笑着点了点头:“这个世界永远有一半在白昼,另一半处于黑夜,彼此循环不休。

某之志向也正是源于此事,那便是大唐之日永不沉落,黑夜白昼都是大唐国土。”

“小郎君所说,如何证实?”李勉表示相当怀疑。他感觉张军是在皇帝面前吹牛逼,以此来盅惑皇帝引起皇帝的兴趣儿。

古人也是相当擅长吹牛逼的,而且脑洞和胆量要比现代人大的多,像鬼神说,仙人长寿说,海外仙山说,佛家轮回说,等等。

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把自己搞的伟大而神秘,以此获得关注,引诱信徒。

到皇帝面前吹牛逼搞事情的事更多,上当的皇帝也不少,所以也就相当忌讳。

比如仙人长寿说和海外仙山说,谁敢在皇帝面前逼逼这些肯定会被其他大臣合起来给弄死。

这里要除去明代。明代是文化人掌权,巴不得皇帝天天去冥想修炼不问朝事,不听话的皇帝就喂他几颗仙丹。

“自然是有办法证实的。”张军当然不怕怀疑:“某已经着人在造浑象仪台,待成功后陛下与诸相自然便知真伪了。”

现代知道最早的钟表诞生在宋代,并发明了擒纵器。实际上,唐代已经有了相关技术用在天文和星象方面。

张军组织了人手研造座钟,这东西其实就是这个时代天文星相仪器的一种融合,只不过在这个时代是用沙或者水来担当动力。

有了座钟,在长安统一设置好时间,一个往东去,一个往西去,时时回报,自然也就能让皇帝和宰相们了解一下时差的存在了。

其实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关于时差的试验和记录,只是没有人关注,也没有人重视。

唐代设司天台,司天台下有通玄院,设天文博士教授天文历数星象漏刻诸学科,是专门研究天文星象计时的大学。

唐代有大学十九科,从科研到实用,从理论到专业,几乎涵盖了现代大学的大部分学科。

“如此……便待证实。”李勉点了点头。那意思就是没有证实之前,你小子就不要在皇帝面前提这事了。

张军自然同意。很多东西都需要慢慢引导,急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