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376章 太子侍读

大唐朝请郎 第376章 太子侍读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郜国大长公主是请了皇命前来凤翔出家修道的,陪着她的还有一个元都观的真人,也是日后上善观的主持道士。

即然是过来修道,面子上的东西就得过得去,所以郜国大长公主的车驾直接就到了上善观,上善观也就正式开观了。

里面的侍婢奴仆都是道士打扮,在李玄一真人的操持下举行了郜国大长公主的入道仪式。张军在一边看的直嘬牙花子:摄无上上善三洞**师。

唐代的道士度牒共计七阶十五档,自初入道仪至无上三洞法师。郜国这是一上来就拿了个最高等,真不愧是大长公主。

当年的玉真公主也不过就是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师,在第十四档。人家可是真出家从道,十六岁入观,持道五十年羽化。

玄宗很喜欢张果,想把玉真公主嫁给张果,被张果拒绝了。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张果老。老字在唐代是表示尊敬。比如老师。

玉真公主在王屋山建灵都观入道,几次上表请辞公主租赋俸禄,表示即为出家道人,仍然享受着公主的待遇,心中不安。

她对玄宗说,我是大唐高宗的孙女,睿宗的女儿,陛下的女弟,这身份本就足够尊贵了,何必还顶着一个公主的名号享受俸禄呢?

于是就削了公主封号,归还了家产,一心向道。和她侄子唐肃宗同年去世。

……

等观了礼,作了见证,张军这才陪着升平公主和太子李诵去到迎宾馆,设宴接待。

太子的法定仪仗,出行规制,接待规格到了凤翔就没什么用了,一切从简不说,还不能使用太子的名号特权。

在这边他能享受到的待遇其实还不如一个郡王。

这就是大唐的礼法,张军是他的老师,他在凤翔就是个学生,在张军面前,张军不让他坐他就只能站着。

如果是当朝太师和皇帝见面,皇帝要持弟子行礼,和皇帝平起平坐。老师的地位相当高。

这会在民间,行拜师礼,不是学生给老师行礼,而是学生的全家给老师行礼。

当然了,拜师和上学不是一回事儿,在大唐就不是一回事儿。虽然国子监和太学的学生在博士,教授和助教面前也是持弟子礼,但并不称老师。

“今日好生休沐,明日起便入营跟随操练,某先看看太子的评价再论。”

“学生凭老师吩咐。”

太子李诵今年二十五,瘦瘦高高长的比较清秀,一表人才的模样。他的性子比较宽厚,而且多才多艺,写得一手好隶书。

如果放在现代,这妥妥的一个人民艺术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比较能理解底层人民的疾苦,常思改变。

就是命运不太好,老爹太能活,一直压抑着当了二十五年太子,另一边,儿子也大了,比他还着急。

张军点了点头,对太子的态度比较满意,而且老李家的子孙个个高大帅气,看着也蛮舒服。

看了一眼侍立在一边的太子的两个跟班。

这两位胡子拉茬一看年纪就不小了,瘦瘦小小的,眼神活泛,一看就是那种心眼比较多的。胡子发饰都精心打理过,典型长的丑想的美那种。

“这是何人?”

“回老师,此二人为学生侍书,受皇父夸赐翰林院待诏,伾与叔文。”

张军皱了皱眉头,眼神在两个人身上来回巡视了几眼,越看越觉丑鄙,心里对李诵的这个审美实在是感觉,有点接受不了。

“凤翔军机重地,太子需入营操练随军宜事,把不相干之人都遣了吧。”

“是,学生知错。”太子躬身应命,不过明显有点不太乐意的样子,张军也懒得和他再讲,挥挥手让他们退下。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后来的遭遇也未必不是他自己行事的因果,就比如他能看得上王伾这个丑鄙物。

江南人性阴狡自私,轻狂俗鄙,擅结党营私,李诵日日受这两人的影响,能好得了才怪。

“太保军政繁忙,日夜为国事操劳,尚思累教于太子,”升平在一边瞪了李诵一眼:“太子当知诸事不易,常怀知恩。”

“是,侄儿谢姑母教诲。”李诵在升平面前眼神都不敢乱动,是真怕。真揍啊,从小到大的阴影。

要知道大唐的公主可不是柔柔弱弱的,个个能操弓持枪不让须眉,马球蹴鞠都是她们给搞起来的,风糜全国。

等李诵带着他的人出去回了别院,升平瞬间就从高贵冷艳的公主融化成了一滩水,扑到张军怀里就往他身上蹭动。

熟透的女人,肥美多汁入口即化。

待烟消云散,屋子里热气蒸腾,满鼻子都是体香充盈。

公主肌肤泛红软倒在榻上吁喘,**满足但心里需求未散,拽着张军的手让他轻薄:“郎君,可是对太子有所不满?”

张军摇了摇头,轻轻抚弄:“太子尚好,只是两位侍读某不喜欢。”

“为何?可是有得罪郎君?”公主仰着白嫩的脖颈看向张军,伸手去抚摸张军的脸。

“到是素昧平生,从未接触。”张军摇了摇头,也不在意公主手上的潮湿,到是有点喜欢她身上的这股糜糜气味。

“那是为何?”公主不相信张军这样的身份地位,会无缘无顾的去讨厌一个待诏。这身份相差的都不能用鸿沟来形容了啊。

“江南僄俗,人心阴狡,久驻太子身侧必受其累。”张军解释了一句,想了想,看向公主的眼睛:“某疑太子宠狎。”

“什么?”公主一下子翻坐起来。

张军点了点头。这可不是我乱猜啊,史书上有这么写的。

公主皱了皱眉,眼神中露出一股子狠戾之色。

张军抽出被公主覆在股下的手,随手在她馒头上拍了一巴掌:“一个女子,那是什么眼色?”

“是,奴奴错了,还请郎君责罚。”公主马上就融化了,伸手搂住张军的脖子亲吻过来,把张军扑倒在榻上骑了上来。

等她释放了这一波,还是禁不住心事,小心的去张军嘴上亲了亲:“郎君……即有所疑,此二人……”

“那王伾留不得,叔文……便去西南做个县令吧。某来安排就是。”

“奴奴谢过郎君。”

“你连日奔波,今日已经放肆了,去沐澡休息吧,好生睡一觉。某明日再来探你。”张军止住了公主继续厮磨的动作。

这娘们真是英勇擅战型的,体力也能跟得上。

“……是。”公主有些舍不得分开,但还是乖巧的应了下来。

张军也清洗了一下,从公主的别院里出来,活动了几下手脚,做了几个拉伸的动作,这才感觉身体恢复了些。

“阿荣。”

“在。”

“太子身侧那二人,可识得了?”

“是。”

“明日寻个机会,着人将那矮小些的拿了去,便宜掩埋了事。机敏些。”

“是。”卫阿荣一脸平静。唐军点了点头,身体随着马的脚步轻轻摇晃,想着把那王叔文如何安置。

想了想,还是带到西南去吧,随便安个县令观察一段时间。这个人在政治上还是有一些成熟想法的,就是有点急功近利。

他和王伾完全不同,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属于好赖参半吧。当然,这个只是指行事,不是说品德。

回到家里,天色已晚,又陪着大小娘子吃了饭,陪着小娘子玩耍了一会儿便歇息了。

第二日,小食后带着小清禅散了一会儿步,张军便去南堂批阅公文报告,等着太子过来。

太子还没来,霍仙鸣先到了。

这家伙在凤翔每日里睡到自然醒,好吃好喝供着,整个人都鼓涨起来了,白白胖胖的。

“大监却是应该操练了。”张军扫了一眼晃进办公室的霍仙鸣,也没起身打招呼,调侃了一句。两个人现在不用客套。

“是啊,却是有些软懒了。”

霍大监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还拍了两下:“某听闻,郜国大长公主,升平公主与太子三位殿下,昨日来了凤翔。”

“嗯,大长公主来凤翔入道,升平公主送临观募。太子却只是顺路,是某请陛下允太子前来的。”张军解释了一下。

其实这些事霍仙鸣是肯定有自己的渠道了解的,不可能不知道。但是表面上的事情,该做还要做,该说还要说。

作为李适身边的第一大监,如果他连这些事都需要张军来解释,那也就不用干了。

“节镇打算如何安置太子殿下?”

“便入学院营中操练一段时日再看。”

张军看了霍大监一眼:“本来某也是想以太子入学院的,只是耽搁了,此时却也不晚。”

其实是李适一直在犹豫,一直也没表态,这事儿才拖了下来。学院初立的时候,张军就和李适提过,让诸皇子入学。

所以这次张军一说让太子来凤翔,跟着他去打南诏,李适才能答应的这么痛快。估计是怕张军旧事重提。

这会儿皇子皇女的启蒙和初级教育是在宫内,由嫔妃们进行,到了十四岁进入高级教育阶段,是由皇帝指派老师到府上施教。

其实原来皇子皇女也是要正式入学的,但后来玄宗朝以后慢慢的就发生了改变。

这事儿即使是本朝皇帝李适也不好去改变。至少不可能转变的这么快。

霍大监想了想,看了张军一眼,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把太子放到军营中去和普通军士一起操练,估计这事儿也就张军能干得出来,他是服气。

这段时间以来,凤翔接手了神策部的训练,霍大监是亲眼目睹整个训练过程还有每天的操练项目的,那真是往死里练。

但是成长也是飞速的,神策部和刚来那会儿相比,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大病当用重药,对于已经完全惰怠下来的神策军,不如此不足以唤醒他们体内的意志。

这会儿的军队本来就没有什么目标,没有整体意志,全靠本能撕杀,靠血性支撑,整个军队的风气习气都相当低劣。

必须要用重剂让他们彻底空下来,没有时间去琢磨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然后再行重新灌输,让卫国的思想和体魄一起站立起来。

白天榨尽每一滴体能,晚上要读经识字,完不成就要挨鞭子。日复一日,机械的重复,然后慢慢增加思想认识上的课程。

然后让他们和凤翔兵将们一起轮转,参加每周两次的慰民活动,帮助老百姓挑水担柴修缮房屋,清理道路,警戒火灾野兽。

还有修筑河堤,平整土地,等开春还要下地犁田参与春耕秋收。要让他们慢慢的习惯和老百姓接触,交流,融入。

接触的多了,平等的意识自然也就产生了,感情就上来了。由小及大,慢慢培养国家意识。

尤其是军中的世家子弟,不努力改变就会慢慢被淘汰,被排离核心。

……

到是没用两个人久等,李诵带着侍卫仆从来到了府衙。

三人见礼,落座。

张军盯着李诵看了十数稍,问:“太子可是真想锻炼体魄,修习用兵之法?”

“自然。”李诵拱了拱手:“还请老师教训。”

“可吃得苦?”

“某……可以。”太子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他不想继续做一只笼中小鸟,想飞,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和蓝天。

张军点了点头,上上下下的审视了李诵几眼:“那便入营吧,从今日起隐去太子身份,你便是李勇,京城人士。”

张军给李诵安排了一个假身份,京城李氏子弟,家父是个四品从官。这个身份不高不低,正好可以掩饰李诵身上那种贵气。

“从今日起,便忘了自己太子的身份,当个好兵,某到是想看看你,是否可以凭己身之力获得晋升。

便以此次南征为限,若中途力有不逮,可随时退出。南征之后,是继续还是离开,便由你自己决定。”

李诵想了想,感觉还挺有意思的,点头应了下来。

“你便加入学院营,与他等同吃同住一同训练,在营中只有将军和军士,却是没有太子,你可明白?”

“学生谨记。”

“你途中加入,对营中所学所操练诸事自然生疏,初期怕是要被同袍耻笑,后期凭个人努力追赶,你可能忍受?”

李诵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张军:“学生……必不负老师所望。”

“好。”张军点了点头,对霍大监说:“待从学院走过一遭,到是可以委个参谋,慢慢接触战事,学习战争手段。”

霍大监点了点头,看了看李诵:“殿下,节镇乃当世猛将,若太子能习得三四分去,陛下必会欣喜。”

“谢过大监指点。”李诵冲霍仙鸣抱了抱拳。虽然他是太子,但是对这些重臣还是需要持礼的,不敢轻待。

大唐就是这一点平等的理念特别好,可以说前无古朝后无来者。包括现代。

李诵有了决定,张军便给他细讲了一下学院需要学习训练的东西,还有奖惩制度,好让他有个心里准备。

拿了一些资料来给太子看。

午饷过后,张军带着换了里外衣衫的太子去了学院师生驻地。

学院师生两营人马,共用一个驻地,一处操场,但是分开操练,互不干扰,相互间有配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