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37章 物产丰富

大唐朝请郎 第37章 物产丰富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一个吊滑轮组,把老工匠弄的差点血压狂飙,把张军弄的有些胆战心惊的,别看只有四十多岁,在这个平均年纪不到三十的年代,已经是妥妥的老年了。

别看史书上写的人都活个六十七十好像很容易,你得看那些都是些什么人。能登上历史记载的,能是老百姓吗?

人到七十古来稀呀。

看着老工匠迫不及待的样子,张军也没什么心思继续聊下去了,反正该看的也看了,该交待的也交待了,于是告辞出来。

老工匠失礼的也没送行,径直带着小杂役跑去安排人制作滑轮去了。

张军带着横刀,想着更换三棱刺和打造复合弓的事情,离开了铁器工坊。

神臂弩需要时间,短时间想用上不太可能,至于无缝钢管更是现在弄出来也用不上,只是为将来做准备罢了。

长安之战,还是得按这个时代的老架式来打。时间不够用啊。

这个滑轮组他一开始还真没想到,今天就是赶上了。

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能提高战斗力的东西,大战马上开始,他输不起。

他不像人家其他节度使,大不了回老家重头再来,像朱滔,像李怀光,明明是反叛,结果输了以后上书一道承认个错误,还是一节之使。

可他要是输了,估计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只有贬谪一条路可走,没有选择。其实就是相当于流放了。

外官回京,似降实升,京官外放,明升暗降,况且还不一定明升,降肯定是实打实的。

大唐朝的君臣上下之礼比较随意,皇帝和大臣们日常工作也比较随意,没有太多的套路。

像三品大员弄出去当个下州刺史甚至司马这类事情一点都不意外,这还不是贬谪。州刺史调回京里就给落个从六品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官职升迁降渎完全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看心情,看空缺,看举荐人。这会儿的官员基本上都是靠推荐,举荐上来的。举荐人才是官员的正经职责。

而且官员的称号官职特别多,除了正常的职散勋爵四大项以外,还有捡校和兼任。一个正二品的官,头衔写出来没有个五六十字百八十字都不好意思见人。

像刚刚造反的李怀光,检校刑部尚书,兼任河中尹、邠州刺史、邠宁庆晋绛慈隰节度支度营田观察押诸蕃部落等使。加封检校左仆射,兼任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支度营田观察盐池押诸蕃部落六城水运使,封爵食实封四百户。

这都没加上他兵马副元帅之类的临时职务,也没把散勋爵写全,都上百字了。

像亲王勋贵,高级京官,经常还会遥领一些外官职务:就是挂个名,人其实是不去的,主要是彰显地位表达重视,比如东京府或者军事重镇这样的地方。

如果张军这个时候战败失势,他最好的下场就是被赶到沿海一带去当个刺史,甚至县令都有可能。大唐皇帝极少杀臣子,都是撵的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在这会儿,东南沿海还算好一点,是粮产区,像岭南那边基本就是穷山恶水的代称,不犯点什么事儿都去不上那种。

一路胡乱的想着事情,走到了军器监造的大门。

亲兵伸手拉住张军的马头,示意了一下。张军抬头看去,见是主簿等在路边。

“见过府尊。”

“免礼。可是有事?”

“回府尊,全府十州县之物产矿藏,各地开矿治炼诸事,职下已编撰好了。不敢言毫无疏落,十之**可保。职下已尽全力了。”

张军打量了主簿几眼,整个人相比上次见面憔悴了一些,看样子这几天过的不太好的样子。

“尽力就好,这一块你是熟手,知道的比较详细,人头也熟悉一些,不妨从此洗心革面吧。

这样,你执我手信,去西营都尉处借调旅帅一部,专司收管矿场私坊诸事。

凡本府州县辖境内,一应矿场物产,除猎户农作医药之外,都要收归监管,凡产出须交归军器监坊登记入库,一应开采事宜由军器监坊监督协调。

各地矿场及私作工坊全部充公,人员械器全部集中到天兴城外,不日那里将新起坊寨,分设增扩各坊各库,日后军器监所有将全部移入坊寨。”

“下仆领命。”主簿施了一礼,抬头问道:“郎君所说,可是所有矿产矿场以及民间私坊?”

“正是。当今正逢乱时,本府大战在即,一切相应物料工坊尽皆暂行归公处置,力保战事无虞。待战事尽后发还。

有从中做梗者,斩。居中纳私者,斩。不服征调者,斩。”

“郎君……”

“某意以决,无须多言。我会晓谕各州县,令其配合你等行事,一切从速……可召集坊间青壮充任监军,监佑各矿及运输。”

“诺。”

张军也没下马,让亲兵去接了主簿手里的册子,径直回了衙门,叫亲兵去请高庆,自己快步进了三堂。

高庆的办公地点就在衙内,几分钟就过来了。

张军把自己的意思说了一下,让高庆拟稿,给下面各州县发公文。

“府尊,这矿产之物职下省得,而这物产又是指什么呢?”

“暂且写着吧。我想对本府域内山河物产农作之物进行一下统计规划,按军,民,商三类区划,立专署协管。这是后话,待坊寨弄好,咱们把仗打了再说。

此次提及就好,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只是为日后略作垫备。”

“对了,要告诉各州县以及矿主坊主,此次军管是为了免得全府上下卷入纷乱,齐心协力保卫家园,并非本府私纳,一应账目会择期发布。

另外,官贵衙老之流,只管让他们来找某就是,无须理会,有冲撞跋扈者军法从事,敢称刀兵者,斩。

须告诫全府各等配合行事,告诫衙差军士善待工匠民众一应矿工等,此次是为战,不是抢掠,此等人士迁来入坊后均是袍泽,应视人如己。”

高庆领会了张军的意思,到一边去思考作文去了,张军拿出主簿的册子看。

石炭,石黛,芒硝,硫磺,铁,铜,金,银,铅,采石,砖瓦,陶土粘土,灰石,白石,晶石,云石……样数是真不少,大小规模都有,就是有些东西张军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他也不太好问,就想等着差不多了,去看看实物再说,反正以这会儿的工艺水平,也不可能开采出来锌镁铝什么的,应该都能认识,只是叫法不同了。

张军的想法是先把矿产工坊集中起来统一管理,集中力理提高军备,其他的都可以等到长安之战以后慢慢再说。所以不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