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136章 悲情人物

大唐朝请郎 第136章 悲情人物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五里路,说话的功夫也就到了。

重玄门此列戒备重重,城头上严阵以待。

禁苑城墙与大明宫和长安城的城墙是相连相通的,早有败卒顺着城墙跑回来报信了。

现在大明宫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朱泚,姚令言,源休,李忠臣,樊系,洪经伦等皇帝大臣全都慌了神儿,闹闹吵吵的也理不出个头绪来,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事情太突然了。

仇敬忠,敬釭,张宝,何望之,段诚谏,杜如江等一众节度使都在外面守城。

他们还不知道张庭之韩旻等将已经授首,并不是太过慌乱。臣和武将总体说起来还是很多不同的,大唐皇帝对武将向来会比较宽恕些。

伪朝中只有一个蒋镇很镇定,低眉顺眼的坐在一旁也不吵嚷。

这哥们是个胆子小的,是个老好人,从朱泚众人手下救下了不少大唐官员,属于潜伏在伪朝的唐奸。

“城墙高固,只需守御就是,久攻不下其兵自乱,何须惊惧?”李忠臣有点看不上这一群人的样子。

李忠臣原是武将,开府仪同三司,捡校司空,淮西节度使同平章事,封郡王。这会儿已经六十九了。

他不怎么识字,贪婪残暴,喜好女色,干过部将妻女的事儿,后来被手下大将李希烈驱逐跑到京城。

到京城后虽然职位够高,也可以参议朝政,但是没了兵权,有点不得志,朱泚一反他就主动响应拥护,在伪朝职司空兼侍中之职。

“侍中可有良策?”源休在一旁询问。

朱泚手下多是在大唐朝上不太得志的人物,源休也是其一。

他曾出使回纥立下大功,但因为卢杞嫉恨未能得到应有的奖励提拔,心生怨恨。

朱泚起事他感觉机会来了,积极响应投身其中,成为朱泚的智囊,职中书侍郎平章事判度支,大权在握。

整个伪朝的政府班子就是他一力拼凑出来的,全力辅佐朱泚称帝。

这里面其实还有诸多的细节,所以也不能就定下孰是孰非,就像李怀光的反叛,卢杞等人难辞其咎,李适本身也有责任。

而朱泚是被架起来的,不过也是另有内情。

李适跑路的时候,姜公辅曾建议杀了朱泚,无源无故的,这是不是池鱼之灾?

还有两个悲情人物,就是蒋镇和张光晟。

两个人一听造反都想跑,结果蒋镇慌乱从马上掉了下来,没跑掉。张光晟也差不多。

张光晟也是为大唐立过功流过血的将领,但因为李适惧怕回鹘而屡次被贬。

原历史中,就算这样他也没想过反叛,被胁在伪朝仍然想着大唐,他一边暗中联系李晟一边劝朱泚等人西去吐蕃。

如果不是他为内应李晟也不可能那么轻松的攻破禁苑起复长安。

谁知道李晟攻下长安第一件事就是砍了张光晟的人头,把内应换了功劳。

还有尚可孤,李晟为了独功想用毒酒弄死他,被他及时发夺帐而去,差点也死在李晟手上。

张良不让张军去见李晟那是有原因的。

只不过因为张军的存在,很多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了,张军请李晟浑日进去军校讲课也是真心的。

不管怎么说,在军阵上,这两位确实都相当有一套,屡立奇功。

“不如就此西去,长安终不是长久之地。”张光晟还没来得及驻军九曲,这会儿也在堂上。

“西去何为?”源休不太同意逃跑。得意了还没有几天,一走就什么都没有了。他感觉还可再坚持坚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