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假太子逆袭南明 > 第六十七章 招贤纳才

假太子逆袭南明 第六十七章 招贤纳才

作者:远方之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07:00:23 来源:笔趣阁

左良玉这边,正蠢蠢欲动谋划造反之际,九江城中的太子王明,这些天来,却是一直在思虑着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招贤纳才。

他打算,在九江城现在尚是稳定,朝廷新的诏令尚未到来之时,抢先去谋求几名趁手的人才。

无论什么时代,杰出的人才,都是最为重要的。

王明最想招揽于手下者,便是明末英雄,阎应元。

阎应元,字皕亨,直隶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

弘光元年夏,阎应元为反抗鞑清的剃发令,曾率十万义民,起义于江阴城中。当是时,城外的二十四万清军,两百余门重炮,阎应元凭一腔孤勇,竟守得城池足足八十一天,并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了七万五千人,简直是了不起的奇迹。

这般壮举,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可惜,最终还是因寡不敌众,力尽城陷,江阴城重归一片腥膻。城破之日,全城义民皆是忠肝义胆,竟无一降者,后被清军屠戮,以致全城数十万人,幸存者竟仅有老幼五十三口,可谓悲壮之极。

而阎应元在被俘之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竟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于英勇就义。

这样一位杰出的明末英雄,王明不希望在这个自己穿越而来的世界里,再让他经历同样的悲剧。

这样的出类拔萃的人才,若仅仅是为了给南明陪葬,实在太过可惜。而如果能让这样杰出之辈为自已效力,对王明来说,无异于是如虎添翼。

而现在这个时刻,读过明史的王明知道,正是挖掘此人的大好时机。

因为此时的阎应元,刚从江阴典史一职解任,正准备前往广东英德县担任主簿,但是,因为母亲突然生病,使他无法离家远行,只得在家中照料母亲。

只可叹,母亲不久便亡故,而阎应元在安葬母亲后,还未来得及赶赴广东,清军已是急迫城下,那江阴城知县林之骥,遂举城降清,阎应元息了做官之愿,准备归家终老。

只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清廷随及下发了剃发令,阎应元陈明遇等人不愿失去故国衣冠,向鞑子受辱屈膝,乃聚众集民,起兵抗清,于是便有了后面的英雄故事。

故而,此时的阎应元没有官职在身,全家皆是在江阴城外砂山脚下的自家庄院居住,实是最好拉拢之时。

说起来,利用早已知晓的历史,来为自己拉拢人才,这也算是穿越者的一种小小福利吧。

王明思虑既定,便仔细措书一封,盖了自己的贴身印信,随后就把贴身奴仆穆虎唤来客厅。

“穆虎,现在脚伤如何?”穆虎入得厅来,王明立即关切问道。

穆虎心中泛起一丝暖意,立即回道:“多承太子都督记挂,在下的脚伤,早就好了多时了,先前走路还有些瘸拐,现在走路,基本已是完全正常。”

他说完,立即快步在原地来回走了数步,倒是真的腿脚轻便,全然无碍。

王明微笑点了点头,便低声道:“穆虎,你腿脚既好,那孤有件紧急之事,要派你前去办理,你可愿么?”

穆虎一怔,立即回道:“在下性命都是太子所救,太子何必这般客气。若有差遣,尽可安排小人前去便是。小人一定竭尽全力,为太子办好此事。”

王明对他这番表态十分满意,便从书案上拿出这封密信,郑重地交穆虎。

“穆虎,现在战事已毕,城外已多有商人往来,左军防守亦是日渐松懈,所以,孤打算命你假扮成一名行脚商,带上数名从仆,从九江赶往南直隶江阴,去找一个名叫阎应元的去职典史,力邀此人前来九江,任我军前赞画。”

王明言语切切,将要如何去见那阎应元之事,向穆虎讲了个仔细。

穆虎本是机灵之人,又向来办差惯了的,见王明这般说辞,自然心下明镜一般。

虽然他不知道,这个向未听闻,堪称默默无闻的的阎应元,太子到底是如何得知此人的,但从太子的语气与态度来看,此人对于太子来说,乃是极为重要之辈,是必须要招揽麾下之人。

故而,此番行程,去劝诱此人前来投效太子,乃是极为重大之事,自己却是拼了性命,也要努力办好。

穆虎一脸严肃,立即将这封信件,小心地藏入贴身内衣之中,便拱手回道:“太子放心,小的知道要如何行事,无需多虑。为免夜长梦多,若无他事,小的这就打点行装,启程出发。”

“嗯,很好。孤已为你选了两名健壮仆从,让他们护你前去。这一路上,你多多小心,万万不可有失。”王明关切叮嘱。

“嗯,在下告辞。”穆虎揖手一拜,便匆匆告辞。

随后,妆扮完毕,打扮成行脚商人的他,带着两名仆从,从九江北门,乘商船离开,一路顺江东去。

这些天来,城外的左军渐是疲怠,那些驻守在九江北门与东门外的左军水师,比起岸上的左军军兵,更是多有松懈。且由于总兵李国英管理懈怠,甚至还有大胆的左军水师军兵,利用驻守之便,偷偷参与城中走私活动,从中大捞了一笔。

这样一来,便是给了穆虎等人充分的可乘之机。

故而穆虎等人在假扮成商人后,低调而行,从北门离开,一路东行而去,竟也无人查防,倒是顺利得很。

此时已近晚春,一江水暖,船去如飞,穆虎等人,不过五六天后,便到达江阴城外。

他们按太子王明的提点,来到江阴城外的砂山脚下,很快,就在当地农人的指引下,来到了阎应元的庄府之处。

众人看到,此处背山靠水,两进三间,青砖灰瓦,虽然地方不大,却是收拾得整齐典雅,十分洁净,颇有清气逸然之态。

穆虎等人上前,轻轻敲门,很快便有一名家仆,吱呀一声,打开了朱漆大门。

家仆将穆虎等人上下打量一番,便皱起眉头道:“你等如此面生,竟是从未见过,来我府上,却是何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