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假太子逆袭南明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常应对

假太子逆袭南明 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常应对

作者:远方之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07:00:23 来源:笔趣阁

朱由榔这忧心忡忡的一问,一旁丁魁楚亦是将目光,直直地投向瞿式耜。

看得出来,二人对瞿式耜接下来的回答,十分关注。

瞿式耜沉声回道:“在下以为,若那东川的皇帝果真派了使者前来,那咱们就跟先前对那隆武皇帝一样应对便可,并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措施。”

“哦?”

“殿下,在下认为,现在东川的皇帝新立,那他最主要事情,便是要安抚部下,稳固基业,争取让其治下的军民百姓,尽早尽快地适宜他这个新任的大明皇帝。至于对外宣谕其他诸部大明势力,其实并不他的主要目的。故而,只要能得到我等之口头承认,甚至无声默认,对他而言,就算是成功了。毕竟,他现在北面有清军大兵压境,随时虎视眈眈,这才是他最为关切的根本祸患啊。”

“所以,这位新任皇帝,只要我等不找他麻烦,他就绝对不会主动来与我等交恶。所以就算东川皇帝派了使者过来,也只不过是要求咱们在口头上承认他这个皇帝罢了。所以呢,咱们到时候就干脆给他卖个乖,表面上采取糊弄手段,默认他这位大明的新皇帝就可。相信这位新皇帝,也必定就心满意足,不会刻意来找咱们的晦气。”

他略顿了一下,却又低声道:“桂王,恕在下直言,在现有的大明诸部势力之中,这位东川的皇帝,势力最强,战力最猛,其前景怕是不可限量呢。若桂王殿下有心,不若趁机与此人交好,一来可与东川互通贸易,二来将来万一有事,还可得其兵马庇护,岂非甚好之事么?”

瞿式耜这话说完,朱由榔与丁魁楚二人,不觉相视对望了一眼,表情俱是十分复杂。

丁魁楚一声冷笑,却是摇了摇头:“瞿侍郎这话差矣,我等身为大明正统,不讨伐这个假冒的家伙,反而与其沉壑一气,岂不是自降身价,自甘下贱么?瞿侍郎之策,本官决不赞同。”

他一说完,一直沉吟不语的朱由榔,亦是长长地一声叹息。

他迎着瞿式耜满是探询的目光,低低道:“瞿侍郎之话么,有一定道理,但丁尚书之言,亦是本王之所虑。所以本王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与那假冒太子的关系,不可太近,也不可太远。”

“殿下此话,却是何意?”

朱由榔皱着眉头,用力地挠了挠脑袋,继续道:“也就是说,本王同意瞿侍郎的意见,不跟那太子闹翻,保持冷淡相处即可。他若派了使者前来,那本王也与对待那隆武皇帝的使者一般,表面客气甚至默认,背地里却与其划清界限,不相往来。同时呢,亦如丁尚书所言,我等乃是大明正统之辈,绝不与这等假冒宵小走得太近。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井水不犯河水就罢了。”

朱由榔这和稀泥的态度,让丁魁楚与瞿式耜二人俱是无语,却也只得点头喏喏称是。

至此,在西南之地的这场争论,就此告终。

很快,太子王明登基称帝的消息,又传到浙东杭州,传到了那位鲁王朱以海的耳中。

朱以海字巨川,号恒山,别号常石子,乃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鲁荒王朱檀九世孙,鲁恭王朱颐坦之孙,鲁肃王朱寿镛之子,鲁王朱以派之弟,是为明朝第十一代鲁王。

弘光皇帝被俘之后,此人遂自任浙东监国,手下亦有一堆文臣武将,据守浙江之地而立。

只不过,此人虽有贤王之称,但却与朱由榔一般,是个行事犹豫又无主见之辈,特别不招部下武将待见,诸如方国安王之仁等手下大将,俱将其视若无睹,擅自行事,这位监国朱以海,亦是徒呼奈何。

现在听闻那些来历不明的假太子,竟在东川之地,逼迫弘光皇帝朱由崧禅位,自行登基为帝,朱以海惊讶之余,对太子这般跋扈行事,亦是颇为不满。

他沉吟思虑一阵,便将手下两名正在杭州的亲信唤来,与他们一道议事。

这二人,一位是兵部尚书张国维,另一们是右佥都御史钱肃乐。

这两名手下官员,俱是当日拥戴其成为浙东监国的铁杆,故皆深得朱以海信任。此时有事,唤这二人前来商议,却是再正常不过。

很快,二人来到客厅,正欲行君臣之礼,却被朱以海摆手止住。

他一脸忧色地问道:“二位爱卿,现在东川之地,那位来路不明的太子,已然登极为帝,此事你等可知否?”

张国维与钱肃乐互相对望了一眼,张国维便抢先答道:“监国殿下,实不相瞒,此事我等已从街市流言中知晓。”

朱以海一脸尴尬:“原来如此。其实,孤亦是从流言中得知此事,想来甚是荒唐。现在想问一下二位,现在东川的这位假太子这般行事,我等浙东之地,却何以应对?”

张国维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低声道:“这事么,老臣以为,需得先听一下福建的隆武皇帝之意见,再作定夺,方为合适。”

朱以海一怔:“为何要先听他们的意见,却是何故?”

张国维苦笑道:“监国,此事无他,唯隆武皇帝势大,我军地盘狭小,兵力微薄,又与地土相接,实在是得罪不起他们呀。”

听到张国维这话,朱以海的脸孔,顿是耷拉了下来。

他知道,张国维所说的话语,实是极为无奈。

因为就在前段时间,隆武皇帝朱聿键专门派使者来到杭州,要求鲁王朱以海从监国之位上退下,归藩就养。

而一众朝臣中,有不少人受了朱聿键的贿赂与买通,亦是站在隆武皇帝一方说话,要求朱以海顺应情势,退位归藩,

在朱以海进退两难之际,幸有张国维和熊汝霖等人的坚持,他们最终确定,拥戴隆武皇帝为一国之主,承认隆武朝廷为大明正统,但却并不退位归藩,而是继续经营这浙东一地,不把地盘与军队交给隆武皇帝朱聿键。

有了这层过节,朱以海的与朱聿键之间,已然裂痕深现,仅仅得以维持表面的和睦。

所以现在张国维提出,如何对待东川新立的这位皇帝,必要先考虑隆武朝廷之决策,却也亦是明见之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