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假太子逆袭南明 >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销而空

假太子逆袭南明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销而空

作者:远方之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07:00:23 来源:笔趣阁

这大明债券之事既定,王明随即下令,着户部立即设计样式出来。

两天后,户部的史可法,拿来了一份设计草图。

这份草图,其实是由王明初步拟定,再交于户司填充相关细节。

王明看到,户部呈上的的大明债券,用优良的苎麻纸印刷而成。

其大小,倒与现代社会的百元人民币尺寸大致相同,正面印的是一只鳞甲飞动的盘龙,上下左右分印大明债券四字。

而其反面,则是印了一段话:“本债券一份抵银一两,一年后一份取息半钱,由户司直接支付。此券盖章为效,遗失不补。”此段话的周围,则环以花草,以为装饰。

对这份设计,王明心下还算满意。

本来,他是打算如后世一般,在债券上设计防伪标记之类的图案,但这一点,对于明末落后的印刷术来说,未免要求太高。

那么,该如何防止有人仿制呢?

在现代社会,债券防伪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如是触摸法,对比法,透视法,放**,荧光法,水浸法等等,但这些鉴定手段,都是建立在现代印刷术的高水平之上,才可实施。而现在的王明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王明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

那就是这些债券,如要被官府承认,则一个是需要户司盖章,一个需要检验盖章,以及王明本人的私印盖章。

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三章俱全,且鉴定无误的情况下,官府才会承认债券为真实之物。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这样的话,也有奸徒可以仿制章印,用来混淆真假。

所以,王明本人的私印盖章,是他苦心琢磨,从前世借鉴而来的产物。

也就是说,王明的私印章,并不是普通的大红盖章,而是一枚钢印章。

这是王明为了防伪,而专门令器械司精心研制的一种印章。

这种轻便型钢印章,虽然颇为精密,但有王明作为技术指导,真正制作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麻烦。

其印章部件,主要有手压杆,滚动轮,锁定装置,弹簧夹,钢印模块,以及外壳支架等部件构成。

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在操作时,将手压杆的一端滑动锁定装置打开,使手压杆抬起,钢印弹簧夹从支架后部取出,插入支架前部开槽内,并由固定槽固定,把要盖章的文件放入上下模块中间,然后将手压杆向下压紧,文件印制过程完结。

其实,这大明债券纸张独特,且无论正反面,均有繁杂的的图案设计,哪怕光是要仿做到这一步,便会极为艰难。

更何况,现在又有了个这个远超时代的钢印盖章,纵有奸徒想要做假,亦是根本不可能了。

债券设计既定,接下来,王明手下的宣传机器开始发动。

在其治的每个州镇,都开始到处大肆张贴布告,广为宣扬。

与此同时,户司还派了一批人手,前去各个州县的茶楼酒肆之中,四下宣扬购买大明债券的好处。

一时间,王明的这项新政策,立时广为人知。

这时,那家在瞿塘关外的大地主王平之,以专程赶来的另一名大地主陈道,一齐在客厅之中秘密商议。

自从先前一道商议,要如何给太子缴纳粮食之事后,这两人倒是时常聚在一起,一齐议论时局。

“王兄,现在太子新出规定,让治下民众,皆可以购买大明债券,说什么一两银子一份债券,买期一年,年底则可返利半钱。此事兄台却是作何观看?”

王平之皱了皱眉,淡淡道:“这事么,以为兄看来,倒还真可试试。”

“哦?兄台这般认为?”

“是啊,你想想,经过了前番的缴粮之事,你我皆知,太子乃是言而有信之人,跟这样的人合作,却是令人放心呢。”王平之轻轻一笑:“所以,为兄打算,先买他个两万份。”

“两万份?”陈道一愣:“这样一来,一年连本带息下来,可白得600多两银子呢。”

“是啊,这样一大笔钱,不得白不得。毕竟什么都不用做,就可白白得到,这世间哪里还有这般好事。而且相比借给私人,现在有官府本金担保,一无风险,二多获利,为何不买呢?”

听了王平之的表态,陈道捋着胡须,微微点了点头。

他皱眉想了想,却又低声问道:“王兄,听你这么说,愚弟倒亦有了想买的念头。却不知,那太子从民间借了这么多银子,却是要用在何处?将来又是否真能按期归还呢?”

陈道一说完,王平之却是哈哈大笑:“陈贤弟,你不知道么,现在太子殿下在那巫山县桃花山处,大办铁矿,兴建镇堡,皆是要大花银钱之处,故他才想出此般筹钱之策。对其能不能按时归还,以我看来,却是根本不必担心。”

“哦?”

“贤弟,你想想,太子现在治下,有一府八县,一年之中,且不论粮税主项,哪怕仅收商税之数,仅是数万两之巨。这区区五十万两债券,细究下来,又算得了什么。且若其在今年建好了这铁矿与镇堡,那明年这铁器大肆开卖,必是银钱滚滚而来。这钱生钱,利滚利,贤弟又有何可担忧的呢?”

王平之说到这里,又压低声音道:“再说了,现在为兄仅不过买其两万两,算是投石问路之举。就算万一有拖延或蚀本,亦不算多,这般试试,又有何妨。”

听王平之这般一说,陈道亦是连连点头:“王兄说的是。既如此,那在下亦买他个一万两债券,且看看一年后,是不是真能兑现这般承诺。”

二人言毕,随即唤上奴仆带上银钱,前往官府之处,就在那外售窗口之中,用现银买下债券。

连王平之与陈道这样当地的大地主,都纷纷认购,一众中小地主,亦是闻风而动,纷纷购买债券。

接下来,便是大批的平民,亦开始跟风购买。

这样的互相带动,自是效果良好。

很快,王明预定的五十万份大明债券,竟是一举销售一空。

这样的结果,让王明无比欢喜。

于是,他决定趁热打铁,再发行五十万份债券,争取让所有愿意购买的人,都能得偿所愿。

而他自己,则可在现在这财政困难时期,最大限度地得到国债借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