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假太子逆袭南明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分崩离析

假太子逆袭南明 第二百一十九章 分崩离析

作者:远方之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07:00:23 来源:笔趣阁

总督王应熊从史可法手中接过信件,从头到尾迅速看完,眉头不禁微微一皱。

他并不作声,转而将此信,递给一旁的巡抚马乾。

马乾接信览毕,亦是眉头紧锁,面目阴郁。

史可法察颜观色,见二人虽皆是默然不言,但观其表情,只怕心下皆不乐意。

于是,他轻咳一声,朗声道:“王总督,马巡抚,二位对我太子监国之建议,可是有甚想法?”

见史可法这般发问,王应熊却并不正面回答,而是转问道:“史阁部,本督想问下,你原为朝廷的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兼江北总督,怎么不继续为朝廷效力,转而投效这来历不明的太子呢?”

王应熊这般发问,一旁的巡抚马乾,亦将满是怀疑的目光,向史可法投来。

见二人之目光,满是质疑之色,史可法微微一笑,捋须笑道:“此事若要细细讲来,却是话长了。”

“阁部但说无妨。”

见这王应熊犹是追问不止,史可法便将自已如何离开朝廷前往江北,如何率领江北四镇御敌,如何无法抵御清军来攻,如何听从太子使者之劝,尽速将扬州及附近州县的百姓运往江南,免受清军屠戮等事,向王应熊与马乾二人,简要地讲述了一遍。

他一语既毕,便感叹道:“太子殿下,人在东川,却是心忧江南百姓,一心助其脱逃清军虎口,这般仁德纯善,这般护佑百姓,可谓是难得之英主矣。而相比太子殿下,那朝廷之中,上至皇上,下至群臣,竟无一人愿为百姓安危着想,亦无一人为艰危时局筹谋画策。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明臣择主而侍,与还在朝廷之中勾心斗角浑浑噩噩地度日,还不如另投他处。故而本官最终决定,脱离混乱不堪的朝廷,转而为太子效力。”

说到这里,他略略顿是一下,见王应熊与马乾二人,俱是皱眉深思之状,知其心下已有所动。遂又继续说道:“本官来到东川之后,但见当地治理之状,虽然仅开始起步,却已呈现出秩序井然,生机蓬勃之状。在太子治下,百姓有房有产,有居有业,或躬耕,或做工,或买卖,俱得良好安顿,可谓安居乐业,这般景象,堪为这乱世之中之桃花源,亦不为过。”

“接下来,本官又亲眼看到,太子被部下推戴为监国之后,又是如此逐一扫灭东川之地的各部流寇,将他或消灭,或吸纳,成功地将除了达州一地外的整个东川,全部吸纳于自已掌控之下。接下来,更是成功打退了五千清军的进攻,将其彻底击败,最终狼狈逃回汉中而去。这般卓伟功业,以本官看来,纵是我大明开朝之将,亦难为之。太子之英主气象,文治武功,皆是昭然矣。”

说到这里,史可法的声音激昂了起来:“太子身为先帝嫡子,又是这般有为之主,大明得此人物,实是社稷之福,百姓之幸矣。只可恨,因太子南下之时逃难匆切,难以自证身份,竟被一群小人,鼓摇唇舌,构陷暗害,竟生生欲将太子殿下逼入死路,方肯罢休!却不料,金鳞非是池中物,王者自有上天佑,太子一路从南京辗转抵达东川,最终顺利在此落脚安顿,岂非天意使然乎?”

史可法话音一转,却又叹道:“可惜的是,太子殿下在东川之地凯歌高奏,连战连捷,而朝廷治下,却是愈发混乱黑暗。前段时间,十多万兵马守卫留都,竟连几个时辰都扛不过去,就被佞臣勾结外寇,开门献降,让留都失守,让整个江南彻底沦陷,更让陛下都为清虏所俘,押解北京,受尽屈辱与嘲讽,于今想来,本官心下,亦是戚痛不休啊。”

听史可法这般言说,王应熊与马乾二人,亦是一脸黯然,为之附合叹息。

这时,那巡抚马乾却又问道:“现在朝廷既灭,天子被俘,天下板荡不安,那太子殿下,对这时局却是作何观想?太子殿下,又可有登基为帝之心愿么?”

马乾这话,问得直接而迫切。

很显然,他是想一探究竟,弄清那位太子现在到底是何真实想法。

这个问题,总督王应熊亦是十分关切,他瞪着眼睛,直直地望向史可法与阎应元二人。

而马乾这话问完,一直没说话的阎应元,开口抢先回道:“马巡抚,对于现在这天下局势,太子殿下以为,自朝廷倾覆以来,现在我大明国中,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的镇南侯郑芝龙,故必会在其地界之中,拥戴其手中傀儡唐王朱聿键为帝,助其成为大明之主,此为必然之势矣。而在郑芝龙暂难管辖的其他地界,则会多有如太子殿下一般的明朝宗室,自为监国,以应对时局。故而自此之后,大明已是分析板荡,各自为战,这般情形,实是令人堪叹矣。”

阎应元一语说完,王应熊与马乾二人俱是沉默。

二人知道,正如这位担任什么监纪司司长的年轻人所说,那位太子殿下,对大明时局的预测,应当是颇为准确的。

弘光小朝廷一灭,各地的地方势力,皆会开始纷纷冒头,形成谁也不服谁的分裂局面。

这样的局面,自然是北面的清虏最为得利,而原本就危机重重形如累卵的南明,只怕接下来的命运,会更加地分崩离析,不可收拾。

但是,南明的分裂与内讧,这样令人扼腕的结果,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所以,太子殿下身为先帝长子,又是嫡传正统,却不登基为帝,而是继续担任监国之位,也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郑芝龙部发生内讧与矛看,最终内斗不息,反让那清虏从中获利。太子殿下这般良苦用心,还望二位细加查鉴。”

听到这里,王应熊与马乾二人,下意识地互相对望一眼,二人俱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十分复杂的神色。

王应熊一声轻叹,缓缓道:“太子殿下忧国忧民,不谋其位,以求尽可能全力对敌,可谓大仁大义之举也。我今闻之,却亦为之感佩之至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