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假太子逆袭南明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水攻两县

假太子逆袭南明 第一百六十九章 水攻两县

作者:远方之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07:00:23 来源:笔趣阁

袁继咸闻得此言,又是一阵沉默。

三思而后行,这话倒是说得不错,但是,现在的自己,真的还有更好的选择么?

作为一个无兵无权的巡抚,简直就是这乱世中一根无依无靠的小草,无论是左军南下,还是郑芝龙部北上,抑或是清军攻来,都是自己根本不能承受之重。

与其到时候,不得不成了这般匪贼鞑虏的俘虏,还不如趁着现在尚有回旋余地,先行做出决断。

自己现在,若能与这黄得功一道往投太子,细细想来,倒还真是更好的存身保命之道呢。

再说了,自己此番往投太子,太子凭着当日对自己的欣赏之情,也必定不会看轻自己。

袁继咸一声长叹,便对黄得功拱手言道:“靖南侯所言甚是。与其在这里,继续当个有名无实的所谓巡抚,还不如去东川投奔太子,反到是一条不错的出路。那袁某愿领家人,与黄将军一道,一齐前去东川。”

黄得功抚掌大笑:“袁巡抚真乃识时务之聪明人,此番若成功去得东川,袁大人这一身杰出才学,必定大受太子重用。”

二人商谈既定,接下来,开始规划返回的路线。

黄得功认为,现在既然已无甚名份,为安全起见,不若皆扮成行脚的马商,再沿途西进,绕过湖广南部,从施州卫进入东川之地,当是更为稳妥。

因为现在的湖广北部,乃是左梦庚这家伙重点看防之地区,这数百人一齐行过,虽然假扮商人,却亦恐多有纰漏,若被拿住,麻烦可就大了。故为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意外,还是从湖广南部行进,更为妥当。

他这般决定,袁继咸亦是深为赞同。

是啊,此番前去,时间倒不赶紧,安全才是最为重要的。哪怕兜个大弯,但是能顺利抵达,亦是值得。

于是,在经过两天的准备后,袁继咸准备妥当,带上了全体家小,与黄得功部的这五百余名骑兵,一齐改扮为行脚商人模样,从南昌悄悄离去,径往东川。

当然,此番前去,黄得功却不曾走空,他暗开城中府库,将南昌仓库中能带得动带得走的金细累软,一并打包,让那数百名骑兵分别随身装载,悄悄运走。

这些东西,与其到时候便宜了左梦庚或郑芝龙,或是落入清虏之手,那还不如统统带走,到时献给太子,又是凭白多了一份功劳。

袁继咸黄得功等人,匆匆携部西去之时,时在夔州的太子王明,却又在忙着准备一件大事。

那就是,他正在调集兵马,准备攻取巫山北面的大宁与大昌两县。

现在的王明,虽然正在整编训练那新弄的两镇兵马,但他认为,与其让这些兵马,只在夔州单纯地训练,还不如在训练一阵之后,将他们全部派上战场,通过边战边练的方式,反而能让他们更好地提高。

更何况,从前世的历史经验来看,现在的清军,正在加紧时间准备入川作战了,自己若还是慢条斯理按步就班的行动,只怕会赶不上清军行动的速度。

所以,哪怕现在攻略东川,是一锅还未熟的夹生饭,王明也必须赶间,一口一口地将它赶紧吃掉。

故而这段时间,太子王明派出了大批密探,前去这两地之处,侦知了当地的具体情况。

而据这些密探回报,这大宁县与大昌县这两县,皆是在大宁河边,平日里通过水道互相往来,分别为王光兴与王友进这两部贼寇所占,二人的兵马数量倒是不多,不过三千余众。

但是这些兵马,却是俱为沿河扎寨,水师船只极多,往来十分容易。

更重要的一点,便是先前太子王明在拿下巫山县城后,得到消息的王光兴与王友进,俱是十分恐惧,有如惊弓之鸟一般,竟在立即拆除了与夔州以及巫山相联的桥梁,退保城池,只求自保。

故而,太子王明想要如剿灭刘体仁胡道明一样,将这二王剿灭,却非易事。

王明当然知道,若是强行进攻,只怕想要剿灭,怕是不易。但是,他还是觉得,要先拿这两股流寇来下手。

因为,这两股流寇,因为地狭民贫之故,兵马数里颇少,自己若往攻之,不必担心会遭到极大的反抗,而若能将这两股流寇扫灭,则夔州东面再无敌寇,自己便可安心向西进军,再将夔州以西的流寇,全部加以消灭。

但是,现在流寇已拆毁桥梁,又全力死守,自己却有何好办法,去攻下他们呢?

王明想到了一个办法。

水攻。

这大宁县与大昌县,俱在在大宁河畔,他的那些兵马,亦是沿河驻扎,这样的地理条件,虽然不利于强行对攻,但若采用水攻之法,定可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当然,王明这样做,有一点却令他有所顾虑。

那就是,若大水淹来,那两城中的普通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但王明在仔细考虑之下,还是决定,让这两县百姓,承受这般代价。

时值乱世,人命贱如微草,与其让这些百姓,天天在流寇的逼迫威压下苟活,还不如趁此机会,让他们在承受部分牺牲的代价后,得到彻底的解放,从而再不必受奴役之苦,可以在自己的治下,安享太平。

舍小而图大,亦是无奈之选。

慈不掌兵,所谓的仁慈,根本不能成为这个乱世中存身立命之道。

于是,在一切准备妥当后,王明亲统第一镇的兵马,以及第一镇与第二镇的两镇辅兵,一齐从夔州城中,浩浩荡荡,东去大宁河畔。

大军滚滚东去,气势煊赫,沿途百姓俱是知晓,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那正守在大宁县与大昌县城中的二王兵马,自然也是迅速知晓。

他们迅速做出准备,让三千兵马尽速退守县城中,另有小部分骑兵,以及大宁河中的水师船只,充满信使,在两城之间来回跑动,及时传递消息。从而让两城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更加紧密。

二人俱是认为,这般做好充足准备之后,他们凭险而守,那太子虽是兵马众多,当是无能为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