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农家锦鲤小福女 > 第637章 徐老三是个人才,得死!

当初,地府杀手接了劫运道的委托,截杀燕王,但被徐老爷子带着徐老二给搅了。事后,燕王带着旋风骑,差点儿就把地府彻底绝杀,但依旧是将地府藏在北蛮境内的老窝给端了,从那时候起,地府就一直夹着尾巴做人。

这会儿,地府又一次高调现世,京城之中,十殿阎罗齐出,当街制造了十多起的命案,被杀之人都是来头不小。

杀手组织,就算是拿钱办事,也会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

所以,地府这一趟的出手,如此高调,哪怕是直接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可能被朝廷疯狂针对也在所不惜,便说明,他们最终得到的,肯定超乎想象。

如此一分析,真相也就出来了!

“爹,照您这么分析的话,这事儿又是劫运道搞出来的。”

“他们已经在剑南府那边立国,本就是朝廷之敌。现在又搞这么一出,这是嫌自己还没被朝廷针对吗?”

徐老大并不认同自家老爹这次的分析,虽然姜是老的辣,但徐老大觉得这次的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徐老爷子瞅了大儿子一眼,道:“那你要看看死的都是谁了!”

“离国公,在燕王执掌西北镇军之前,是他在龙熙府对抗北蛮,素有威名!”

“南郡侯,曾经以一己之力,带百名亲卫,压服南疆诸多山民部落。”

……

徐老爷子一个个开始点名,并且将这些人曾经的丰功伟绩,大概地讲了一遍。

而徐老大,对这些,一无所知。

出身不同,见识自然是存了差异的。

比如徐老爷子,到底曾经是在京城生活了十多年了,这眼光,明显是徐老大现在无法企及的。

“这些人,都曾是大唐的将帅之才。但是在他们功成名就时,要么是他们的女儿入宫为妃,要么是跟皇家成了儿女亲家。”

“皇亲国戚,是被大唐开国太祖明令限定为不得掌握大权的一群人。”

“这里,其实有个补充的。那就是,只要他们不能对当朝帝王产生直接的影响,那么,他们就可以被委以重任。”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戚弄权。”

“只可惜,后来的皇帝太蠢,反倒是用这个法子来削弱某些人的兵权。久而久之,大唐的军中,便没了真的将帅之才,剩下的都是些尸位素餐,酒囊饭袋之辈。”

按照祖制,永平帝驾崩,这些人,除了离国公这个外孙做了皇帝的,其他的人,都是可以重新被启用,统军作战的。

可现在,这些人都被地府给杀了。

就算是大长公主猜到了地府出手的背后是劫运道,她又能如何?

南北两营三十六卫还没整顿完成,西北镇军作为威慑,她是轻易不会派出去的。

毕竟,一旦西北镇军败了。

大长公主手中的屠刀也就废了。

此时此刻的大唐,地方上的世家望族可都在蠢蠢欲动。

可以说,劫运道此举,真的是打在了大长公主的七寸上。

……

徐老爷子一下猜到了真相,而大长公主这会儿也是猜到了真相,虽然愤怒,可就像徐老爷子说的,她无计可施。

坤安宫内,何皇后眼泪汪汪地望着大长公主,为她枉死的父亲落泪,希望大长公主这个姑母能为她爹报仇。

小皇帝也是眼泪汪汪的,可怜巴巴地望着大长公主。

虽然十四皇子已经被确立继位,可他到底还是个孩子,哪怕是真的聪慧,依旧是肩膀稚嫩。

至于何皇后,本是深闺娇女,后来入了宫为后,更是谨守本分,从来不掺和朝堂上的事情。

离国公身死,她除了痛哭,什么也没法做。

“圣上,太后,此事,本宫定然会一查到底的。”

“如今,城门封锁,地府的贼子,本宫一定会都找出来的。”

大长公主很郑重地表态。

她猜到了真相,但她不可能跟任何人说这事儿。

在没有绝对的实力之前,大长公主只能忍着,做鹌鹑。

曾经跟劫运道合作过的她,了解劫运道,同样的,劫运道也了解她。

作为道国女主的劫运道圣女杜清若,在劫运道立国没多久,就在策划削弱大唐的武力。如离国公这些人,都是杜清若认为可能威胁到道国的人,自然是要被清除的。

如果不是永平帝对徐老爷子一家子的忌惮,杜清若会第一时间收买地府,对徐老爷子他们出手。

至于地府为什么会在那一天出手,纯粹就是出于把水搅浑的想法,而在同一天完成所有的刺杀,则是为了向世人宣告,地府的归来。

……

襄邑府,府城临峣。

作为代知府的徐老三,也收到了京城剧变的消息,然后,他第一时间把临峣城街面上的那些个帮派的头头们找了去。

就一个要求,从当天开始,这些人必需把临峣城街面上大小事情都给盯紧了。

若是被地府的杀手进了临峣城,闹出一点点的动静,徐老三都会对这帮人下手。

地府,见不得光的老鼠。

要收拾他们,不能单纯靠官府的力量,还是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临峣城的帮派头头们,虽然身份地位差了点儿,但日子过得舒坦,在街坊邻居眼里,也是惹不起的大人物。

他们好日子享受着,怎么会允许被地府的一群杀手给葬送了?

于是,临峣城瞬间形成了一张网。

这一张网时刻监控着城内的大小事情,但凡是陌生人出现在临峣城,都会被帮派分子盯上。

别说,这法子还真的是管用。

地府还真的是派人进了临峣城,目标也的确是徐老三。

为什么是徐老三?

因为徐老三在徐家父子四人中,就是个书生。但这书生坐镇临峣城,给徐老二提供了足够的军粮物资,也给徐老爷子他们保障了后勤补给。

在杜清若的判断中,没有了徐老三这个后勤人才存在,徐老爷子和徐老大、徐老二也就是莽夫三个,空有武勇,不值一提。

可惜,地府带队前来临峣城的第一秦广王,都还没开始行动,就被临峣城街上的帮派分子给下了药,送进了知府衙门,一同送去的还有代表他身份的阎罗面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