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从洪荒逃到武侠 > 第116章 皇子,大臣,郡主

从洪荒逃到武侠 第116章 皇子,大臣,郡主

作者:二子知命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11-01 10:43:26 来源:笔趣阁

和齐国那位新帝想象的不同,诸国全都派出了观礼使团。对这次开山大典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齐帝的预料。

老冤家庆国派出的是太子,响当当的储君。虽然随行人员不多,但身份在那摆着,足以表示出对茅山玄心正宗的重视。

楚国来的则是四皇子,声望并不比太子低多少,是嫡位的有力竞争者。据说来茅山这个机会,就是他从本国太子手上争来的。

魏国同样是一位皇族成员,十七岁的文竹郡主。乍看身份一般,实则来历不凡。其父是前魏国太子,有魏之风骨着称的那位。十八年前在四阴山失踪,留下了这个当时刚刚怀胎一月的女儿。

梁国和燕国派的都是礼部尚书,二品的朝廷大员。似乎没有皇族有排面,可使团规模是最大的。茅山处在梁燕交界,两国相当于有东道主的优势。

唯独号称要占得先机的齐国,只派了孤零零的一个禁军大统领。

品级上算是一品,在皇帝跟前也是红人。可是与其他五国比起来,明显落了下乘。

孟大统领那叫一个尴尬,想临时再扩大规模也来不及。只能一边派人回去送信,一边硬着头皮跟着过来。

别国使团大多老成稳重,不轻易和别国成员接触。魏国的文竹郡主年纪小,又是个女孩子没那么多顾忌,有事没事就拉着孟大统领说话。吃个粥也不消停,叽叽喳喳个没完。

“小郡主,你就别难为大统领了。”梁国老尚书拿勺子轻轻搅拌着粥,一副老成稳重的样子,“大统领为人坦荡,没那么多心思。你这样总拉着他在身边,旁人只怕当他是魏国人呢。”

“认错倒不至于,但误会难免。”楚国的四皇子接了一句。“魏国和齐国若是联合,有些人多半会很难受。”

孟大统领端起粥碗正要喝,听到这话顿时一惊,端着碗连忙起身走开,好像躲瘟神一样。

他受皇帝信任,最大原因就是孤臣不结党。现在不但有结党嫌疑,还是和别国之人,心里岂能不慌。

“哎,你们真是没意思。难得有个说话的人,还让你们给吓走了。”文竹郡主很是不爽。

“我只是个小女人诶,来这就是玩的,哪有你们这么多心眼。早知道这么无聊,我才不来呢。”

“呵呵,郡主太过妄自菲薄了。”庆国太子笑了起来。

“当年令尊在时,名声一度直追本宫的惠王叔。现在小郡主初长成,颇有令尊当年风范。本宫可是听说,魏国原本也是让太子过来。是小郡主进宫说了什么,才临时换了人选。”

“那又怎样?”文竹郡主瞪着眼睛,“皇帝陛下和太子哥哥都宠我,我想怎样便怎样,关你什么事。咦?我进宫说悄悄话,你怎么知道?哦,懂了,你安插了奸细。连我们魏国都有,其他国家肯定也有。”

其他几国使臣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庆太子,如孟大统领那种厚道人更不自主的思索起来。

“小郡主说笑了……”

庆国太子表情有些不自然,端起粥碗喝了一口。

互相安插探子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可偏偏被这小丫头挑破。莫名成了众失之的,着实让人不自在。

“咦?”一口粥入口,庆国太子一怔。

其他几位尝过后,差不多也是同样表情。

以这些人的身份和地位,没有哪个少吃过山珍海味。

今天来粥棚并不是为了这口粥,而是借这个由头相互试探。

对于燕赤霞的身后背景,诸国一直没有停止过调查。不像齐国这些年整天夺嫡宫斗,对其了解还不如一些江湖门派多。

燕赤霞不光是青洲江湖第一人,更疑似是蓬来传人,修的不是武道而是疑似仙术。在五十来年都无人登上蓬来岛的情况下,茅山开山大典是和仙人扯上关系的绝佳机会。

只是因为信息不够透明,很多都是猜测,所以才是现在这种规模。如果能够确定,少不得又是一次浩浩荡荡的六国寻仙。

可等白粥入口之后,其他想法瞬间消失了。只有那种难以形容的美味,在舌头和大脑之间回转。

“秒啊,本宫从未想过,白粥竟然也能如此美味。”

“老夫曾经吃过一次八珍粥,用了八种珍奇食材熬制。可和这碗粥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

“何止是粥,我就没吃过比这更好的东西。”

“小哥哥,你别在这山里了,跟我回去当御厨好不好。”

“真只卖一碗?再来一碗不行么?”

“呵呵,哪有只有卖一碗的道理,无非是银子罢了。千两银子买你一碗粥,店家可愿意卖得?”

几人瞬间被粥的味道所吸引,不约而同提出再来一碗的要求。梁国老尚书更是开出天价,笑眯眯的等着答复。

“若觉此粥值千两,便给一千两。”苏青道,“但只一碗,再多不卖。”

老尚书皱了下眉,而后笑了起来,“还真如传闻一样。”

“您这是空口白话,人家自然不信。”庆国太子眼睛拿出银票,对苏青道,“这是三千两银票,梁国庆国钱庄都能兑换。只要再拿粥来,便可拿走。”

“几位喝完粥,便请离开。”苏青下了逐客令,“此处桌椅少,还要招待其他客人。”

六人表情各异。

“算啦,人家有自己的规矩,一碗粥就一碗粥吧。”燕国的礼部尚书率先站起身。

这位尚书年纪和梁国尚书相当,但自始至终都没怎么说话。

六国中燕国实力最弱,行事素来比较低调。这些年来最高调的事,也就是出了一个武痴关正。可偏偏关正不那么听话,先是四处挑战惹事,后又突然隐退,弄的朝廷不汤不水,只能选择稳健处事。包括这次来茅山,也是礼数大过目的。

燕国礼部尚书拿出一块玉佩给苏青,“你这粥颇合老夫胃口,这玉佩老夫带了多年,当粥钱抵给你。若是以后不想在山里,可拿玉佩来燕国京城。”

苏青伸手接过。“上得茅山,记得请香。”

“好。”燕国老尚书笑了笑。

其他几人也陆续起身,各自付账。

“说给三千两就给三千两,本宫送出的东西不会收回。”庆国太子没有收回银票,三千两都放在了桌上。

楚国四皇子没说话,有学有样也拿了三千两。

“嘿,老夫不比两位殿下富有。但君子一诺,不可悔改。”梁国老尚书拿了一千两银子。

苏青没说话,接过银票银两。

孟大统领脸红脖子粗,摸着身上很是尴尬。

现在不单纯是粥钱,更是互相较劲的面子问题。身为齐国代表不想弱了气势,可实在是有心无力。

他说自己过来的,又不是有钱人,身上没带多少。一千两点银子,是真拿不出来。

孟大统领犹豫了下,把银子都拿了出来。“全部了。”

全部家当共三百多两,还有不少碎银子。普通百姓眼里是巨款,可在当前这些人眼里毛毛雨。

两个皇子憋着笑,苏青很正式的收好。“上山也可请香。”

文竹郡主什么都没有掏,歪着头看了看苏青,突然呲牙一笑。

“你这粥太好喝,再多钱都难买到。况且银子都不是我的,给你也不显诚意。”郡主挺了挺胸脯,“拿我自己抵账,你看怎么样?”

众人有些忍俊不禁,饶有兴致的看着苏青,想看这卖粥人怎么说。

苏青沉思了片刻,微微点头。

“可。”

众人都是一阵无语,连文竹郡主都被噎着。

明显是故意逗这卖粥人,再好吃的粥也不可能搭上堂堂郡主。

之所以都默契没说话,想看看这个原则性很强的卖粥人怎么回答。

结果没想到,他还真敢要。

不知该说是山里人大胆,还是该说无知者无畏。

最后还是小郡主自己,缓解了这个尴尬。

“哈哈哈,逗你玩的,你还当真了。不过我说你的粥用钱买不到,却不是玩笑话。”文竹郡主拔下一支簪子,递给苏青。

“这是我过生辰时皇奶奶给的礼物,我最宝贝的就是这个了。现在她老人家也不在了,这个有多宝贝你懂吧。”

苏青接过簪子。“原可请香三柱,现在就只一柱了。”

小郡主莫名其妙。

“请香?到底什么意思?”

……

六国会盟,皇裔臣贵。微访于街巷小食,食尽争相出贵。出千金者有,出珍宝者有。或为意气痴愚,或为国体睿智。对错是非,谁人明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