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开局霸王附体 > 第63章 另一伙势力

大宋:开局霸王附体 第63章 另一伙势力

作者:帖木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18:12:52 来源:笔趣阁

送走了赵佶,晁天脸上露出了一抹畅快的笑容,可以说他的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只等着圣旨下达之后,便算是彻底完成。

“云郎可是说服了圣上?”

这时李师师轻移莲步,缓缓走了过来,柔声问道。

晁天笑着说道:“当然,现如今圣上只相信我的话,自己对蔡京他们产生了隔阂。”

说着,晁天含情脉脉的拉住李师师娇嫩白皙的玉手,柔声说道:“师师,我若是离开东京汴梁,你是否愿意跟随我?”

说完,便期待的直视着李师师。

李师师被晁天炽热的目光看得娇羞无限,低下头,轻声说道:“云郎若不离不弃,奴家必生死相依。”

得到了李师师的答复,晁天心中畅快无比,见到李师师那娇羞的模样,晁天心头轰的生起了无尽欲火。

顾不得许多,一把将面前的可人儿抱了起来,在娇羞惊呼声中走进了闺房之中。

一时春光无限,良辰美景,不足为外人道也!

过了三日,每天晁天都与李师师腻在一起,两个人郎情妾意,恩恩爱爱,卿卿我我,好一对郎才女貌。

到了第四天,梁山大军这才到达了东京汴梁,大军驻扎在东京汴梁旁边的陈桥驿,这也是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地。

经过了一系列反锁复杂的献俘仪式之后,这才犒赏三军,让梁山众将在陈桥驿休息,明天金殿面圣。

到了第二天,梁山众将在宋江,卢俊义,吴用的带领之下,前往东京汴梁皇宫之中。

皇宫大殿之上,赵佶身穿龙袍,气势威严,脸上满是喜色,倒不是因为宋江等人凯旋归来,而是又可以见到自己的好兄弟晁天。

金殿下方,文东武西,分列两旁,御林军个个高大英武,恢弘大气的金殿之中气势庄严肃穆。

“宣,宋江,卢俊义,吴用,晁天等众将进殿!”

黄门太监尖着声音朝着外面呼喝一声。

不多时,宋江,卢俊义,吴用,晁天等梁山众将披盔戴甲,一脸肃穆,齐齐走了上金殿之中。

来到金殿之上,低着头朝着赵信推金山倒玉柱般的纳头便拜,三呼万岁。

“哈哈哈…”

“众位爱卿凯旋归来,朕心甚慰,有众位将军保家卫国,乃是大宋之幸,万民之幸。”

赵佶开怀大笑,高兴的说道。

当即,便吩咐一旁边的掌印大太监宣读圣旨。

掌印大太监微微点头,往前站了两步,摊开明晃晃的圣旨,高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

加封宋江为武功大夫,御前梁山军都指挥使,平寇招讨使!

加封卢俊义为武功大夫,御前梁山军副都指挥使,平寇正印先锋都总管。

加封吴用为御前梁山军参军!

加封关胜为御前梁山军前营都统制!

加封呼延灼为御前梁山军左营都统制!

加封花荣为御前梁山军右营都统制!

加封孙立为御前梁山军后营都统制!

加封晁天为武功大夫,登州蓬莱节度使兼任登州水师都督,统管登州军政!

加封刘伯温为蓬莱节度使参军!

加封高宠为登州兵马正印总管!

加封李元霸为登州兵马正印总管!

加封单雄信为登州兵马正印总管!

一连串的册封,让整个金殿鸦雀无声,文武百官全都是目瞪口呆,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现在最前面的蔡京,童贯,高俅,杨戬,梁师成几个人面面相觑,眼神之中俱是浮现出了一抹震惊惊恐之色。

皇帝竟然没有问他们的意见,就加封梁山这些人。

而且从加封的这些官职不难看出,将梁山军马整编成御前梁山军,宋江等人仍旧独领一军。

御前二字说明什么?

说明直接归属皇帝,也就是宋徽宗赵佶痛经,完全绕过了枢密使和太尉还有晁天一伙人,直接将整个登州水陆军政的权利全部交给了晁天。

蔡京几个人老奸巨猾,眼睛一转便是千百个心眼,从这一份圣旨之中,几个人看得出来皇帝已经不信任他们了,而梁山军和晁家军就是皇帝准备培养的亲信。

想到这里,蔡京等人不禁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等到掌大太监将圣旨宣读完毕之后,宋江等人感激涕零,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说明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

三呼万岁,扣头谢主隆恩。

随后宋徽宗赵信在金殿之上,大宴群臣,宾主尽欢。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赵佶经常暗地里出宫与晁天相会,两个人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生物地历史地理政治天文数学,这位宋徽宗竟然无一不通,也让晁天震惊不已。

半个月之后,圣旨来到了陈桥驿梁山军马大营之中。

让宋江统领御前梁山军十万人马,北上围剿太行山群寇。

宋江等人领命。

而晁天此时也开始准备率领晁家军马前往登州府赴任。

梁山军与晁家军本就是一奶同胞,如今就要分别,宋江,晁天等人在一起大排宴筵,整整喝了一天的酒,这才洒泪分别。

临走之时,晁天又暗中吩咐李元芳安排几个锦衣卫的人潜入东京汴梁,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李师师接了出来。

随后,晁天这才率领着晁家军兵马离开了东京汴梁,朝着登州府而去。

晁天他们离开的第二天,宋江率领十万御前梁山军也浩浩荡荡的北上征剿太行山群寇。

梁山军马出征太行山群寇,并非是水浒传之中的河北田虎,而是另一伙势力。

这伙势力在施耐庵先生的水浒传之中并没有任何记载,而是在王中文先生的水浒别传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太行山起义军的首领名叫高齐,人称高托山,自称大雄王。

高齐原先是东京汴梁禁军之中的一个小军官,因为得罪了当朝太师蔡京,被捕入狱,后来那大牢之中的狱卒见得高齐仁义无双,便暗地里放了高齐,一同逃出东京汴梁,来到太行山之中。

高齐武艺高强,智勇双全,更是仁义无双,一时间便成为了太行山英雄好汉之中的魁首,聚众十万人马,虎踞龙盘,呼啸山林。

分布四十五个大寨于太行山之中,兵多将广,高齐的中军大寨唤作望仙山,地居四十五座大寨之中,周围多是崇山峻岭,沟壑纵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