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开局霸王附体 > 第247章 设立弘文馆

大宋:开局霸王附体 第247章 设立弘文馆

作者:帖木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18:12:52 来源:笔趣阁

晁天将册子接了过来,一首一首仔细看来,不住地点头,这些人不愧是学富五车之辈,出口成章,即兴赋诗,每一篇都是佳作。

当然自己的就算了,当文抄公还是低调一点的好。

晁天看完之后,便将册子给了刘伯温众人。

老看几个人围在一起,互相品评,摇头晃脑,晁天又想起来了昨夜宴会之上的突发奇想。

当即,晁天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没想到晁天说完,便得到了刘伯温,李善长等人的一致同意。

当即,几个人又兴奋的商讨一阵,最后这才最终确定下来。

在将军府的旁边,设立一处庄园,名叫弘文书院,占地旷达,前前后后三十多院落,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美轮美奂。

晁天设立弘文书院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聚天下英才。

弘文书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弘文馆,设立弘文大学士十八位,弘文学士若干,招纳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有识之士,为晁天所用。

第二部分则是弘文书院,设立书院掌院,教授,讲师职位,负责招收天资聪颖少年,传授学问,培养人才。

如此一来,只要运转得当,晁天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补充。

这一举措,立马得到了麾下一众文臣的一致同意,由刘伯温亲自书写公告,杜如晦负责具体弘文书院的筹备。

镇东大将军府弘文书院公告一出,惊动了朝野上下,大江南北,几乎所有读书人都知道了镇东大将军晁天要设立弘文书院的消息。

晁天名满天下,诗词歌赋更是流传广泛,如今招贤纳士的公告一出,天下有识之士纷纷云集。

短短三个月时间,前来弘文馆报名的读书人便有三千多人,一时间整个济州城之中到处可见文质彬彬的读书人。

【叮,系统发布任务:宿主设立弘文馆,招纳天下学士,请宿主一月之内,招募真才实学文人一百人。】

【系统奖励:唐宋元明清名相各一人,随即抽取。】

晁天坐在大将军府书房之中查看着报名文人的名单,突然耳边传来了系统的声音。

一个月之内,招募一百位文人,这个任务看似没有任何难度,毕竟这才刚刚开始就来了三千多人。

可是系统任务之中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真才实学,系统的判定标准非常只高,想要招募一百人,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的了。

让晁天欣喜若狂的是接下来的奖励,唐宋元明清名相各一位,那也就是说可以一次性得到五位名臣。

五位青史留名的大才,一但加入,晁天麾下官职的空缺将瞬间被填补,实力如虎添翼。

“又是一个月的时间,看来有些匆忙啊。”晁天看着手中的名单,喃喃自语。

晁天也有些不太自信,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到底能不能招募一百位真才实学的文人。

“元芳,去将刘伯温,房玄龄,杜如晦,李善长四位先生请过来。”随即,晁天便吩咐了旁边的李元芳一声。

李元芳应声离开。

没过多久,刘伯温四个人便陆续来到书房之中,朝着晁天躬身施礼,各自落座。

“叫四位先生前来,有一件事情要商议。”

晁天看了一眼手中文士名单“弘文书院公告发出去这才几天,便已经来了三千多人投奔,这是好事。”

“可是人一多,便有些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弘文馆日后责任重大,其中人才宁缺毋滥。”

“所以我准备设立考场,自诗词、策论、经史为题目,考察这些文人的真才实学,择优录取。”

“四位先生以为如何?”

晁天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听得晁天的计划,刘伯温四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第一时间说话。

晁天有些疑惑,难道自己的办法不好?怎么会没有人说话。

随即,晁天将目光看向了旁边的刘伯温。

刘伯温感受到晁天的目光,微微一笑“主公的办法很好,可是如此一来,便不仅仅是招募幕僚,而是科举取士,难免会被人留下把柄。”

听得刘伯温解释,晁天这才恍然大悟。

如今他还是宋朝之臣,开科取士只能是皇帝陛下去做,他晁天虽然是道君皇帝身边红人,可是开科取士那也是僭越之举。

“既然如此,四位先生有什么好的办法?”晁天有些苦恼,随即问道。

房玄龄微微一笑,手捋须髯“此时易尔,主公可还记得那日我等举办酒宴,开怀畅饮。”

房玄龄一提醒,晁天眼前一亮,恍然大悟。

对啊,将这些文人聚集起来,举办酒宴,只需要让他们各自出一篇文章便可,到时候凭借文章,便可怼他们文采一清二楚。

而后择优录取,也不算是科举取士,只是民间宴会而已,流觞曲水,为一时佳话,还能够扩大影响力。

一石二乌,何乐而不为。

不得不说,手下有人出谋划策的感觉就是爽,通透。

“既然如此,此事便由军师负责。”当即晁天看向了旁边的刘伯温。

镇东军不仅仅是一众猛将名声在外,晁天身边出谋划策的军师刘伯温同样被所有人熟知,由他出面,再好不过。

“是。”刘伯温也知道他是最好的人选,当即躬身施礼,接下了任务。

三日后,在弘文书院后面花园之中,五千文人墨客的聚会开始了。

唐宋以来,还从来没有过如此人数众多的文人墨客聚会,盛极一时,亘古未有,弘文书院名声再次被人所熟知。

晁天,刘伯温等镇东军高层出席,晁天又被迫的做了一首诗词,将整场宴会推向了**。

五千多人,五千多篇策论在第二天摆放在了晁天的书房之中。

晁天,刘伯温,房玄龄,杜如晦,李善长,祖士远,管元纬等人足足谈论了三天,才将人选确定下来。

晁天明确要求,宁缺毋滥,若是文章不好,即便是一个人没有,也不会滥竽充数。

“启禀主公,这一次通过的文士,有九十九人,这里是名单。”刘伯温将他们谈论完的结果递给了晁天。

九十九人?

竟然是九十九人,距离系统规定的一百人只差一个。

“五千人之中,都凑不齐一百人?”晁天疑问的问了一句。

刘伯温如实回答“在下等人全都是按照主公所指定的标准挑选的,的确只有九十九人通过。”

“真的就不能再找出一个人了吗?”

晁天还是有些不死心,又问了一遍。

刘伯温摇了摇头“我等仔细核对数遍,的确只有九十九人。”

听得军师刘伯温回答,晁天这才放弃了,转头看向了手中的名单。

陈东,欧阳澈等名字被晁天所注意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