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乡村之巨变 > 第484章 不要脸

乡村之巨变 第484章 不要脸

作者:温岭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8:51 来源:笔趣阁

陈扬只说几句话,陈三炮与孙猴子和刘丑蛋三人就能心领神会。

特别是孙猴子,脑瓜子忒灵,还能说会道,主动要求负责去找陈兵谈判。

经过一个下午的谈判,全套旧设备成交,总价为两万八千五百块。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陈三炮决定,全体动员,连夜将全部旧设备拉回厂里。

至于资金,还是由陈扬垫付。

陈扬也是好人做到底,除了购买旧设备的资金,他还再拿出四万多块借给陈三炮他们,作为鑫鑫皮箱厂和鑫鑫制鞋厂的流动资金。

至此,陈扬已在两个厂投资十万块。

陈扬信守诺言,除了投资,不管死活。

两个厂的大事小情,陈扬不管,全让陈三炮他们自己去折腾。

陈扬康慨,原来一个十七号厂区,现在加上一个十八号厂区,也免费给陈三炮他们使用。

还别说,这帮家伙搞得像模像样,有声有色,两个厂都很快上了正轨。

这天晚上,蔡福满来到了陈扬家里。

自从搬进工业区,蔡福满忙得很,来陈扬家串门也变少了。

“福满哥,你很少来我家了。什么情况,你真有那么忙吗?”

蔡福满笑道:“能不忙吗?我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大事小情都要管,我是真忙不过来啊。”

这倒是实话。

陈兵办厂,有顺子和沙子两个得力助手,他可以做到抓大放小。

童小龙有他弟弟童小虎帮忙,有他老婆帮忙,还有他大伯童老贵帮忙。

蔡晓晖也有他弟弟蔡晓明,有他父亲蔡宝华。

蔡朝阳虽然没有弟弟,但他老婆何玉玲比他还能。

相比之下,蔡福满身边缺少一个得力的助手。

“福满哥,你也该培养培养你的两个儿子了。”

蔡福满结婚早,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大儿子十八岁,二儿子十六岁,大女儿十三岁,小女儿十一岁。

两个女儿还在读书,两个儿子都是初中毕业,现在在家跟着父亲干活。

蔡福满苦笑道:“我也想培养他们,可他们没能耐,烂泥扶不上墙啊。”

蔡福满不是贬低自己的儿子,说的倒是实情。主要是两个儿子性格内向,软绵绵的,胆子忒小,特别不会与人打交道。

但这与蔡福满有关系,认为儿子不行,就不让他们管事,闷头待在家里做事,让他们更加的不自信。

“福满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不培养他们,他们永远也不会成长。你管得了他们前半生,你能管得了他们的后半生吗?”

“是啊,我也正为这事苦恼。”

“福满哥,当你老了的时候,你怎么办?你两个儿子怎么办?你挣下的家业他们守得住吗?他们又怎么去守?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主要原因就是你不相信下一代。”

蔡福满问道:“那该怎么办?扬,你帮我出个主意。”

“有意识培养,大胆的放手。不怕他们犯错,有的时候,还要鼓励他们去犯错。”

“还鼓励他们去犯错?”

“对啊。我相信这么一句话,一个不犯错误的人,是不会成为有用的人的。”

蔡福满想了想,“扬,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陈扬笑笑,“你少来,福满哥。”

“真的,你继续,你继续。”

陈扬思忖了一下。

“福满哥,你先给哥俩分一下工。以我的观察,你家老大可以主外,你家老二可以主内。”

蔡福满点了点头,“那我就这样试试。”

“主内的我不说,单说主外。你每十天要有四次去衡峰综合市场摆摊,你可以带上你家老大。一段时间后,你带他去市场,让他守摊,他可以撤出。我想用不了几次,就能把他炼出来了。”

“嗯,就这么办。”

“还有采购各种原料,也把他捎上。他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你就逼着他开口。像这种事,你不练他,他就成不了。只要你练他,他就成得了。”

“我明天就带他出去。”

陈扬笑道:“论智商,你家老大老二远比陈三炮他们强。但有一个方面,你还不得不佩服陈三炮他们。”

“哪个方面?”

“不要脸。”

“不要脸?”

“呵呵……不要脸,正是咱们生意人的能耐啊。”

“哈哈……有道理,有道理。”

笑声里,陈扬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福满哥,有个事我要说明一下。为了支持陈三炮他们,我免了他们的租金。但你的租金,我可不免啊。”

蔡福满愣了愣,随即笑道:“怎么免啊,我已经付了一年的租金,我不好意思开口要回来啊。”

两个人相视一笑。

这时,又有三位客人来访。

童小龙、蔡晓晖和蔡朝阳,都是陈扬的发小。

三句话不离本行。

陈扬道:“你们来得正好。我与你们诸位的合作,也要掰扯掰扯了。”

童小龙问道:“不会吧?扬哥,你不跟我们做生意了?”

“当然不是。但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我的订货量在不断的减少。我自己算过,与去年同期相比,我的订货量已减少了百分之十五以上。”

蔡晓晖问道:“扬哥,那你是继续做下去,还是会突然停掉?”

“生意不会突然停掉,但订货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或者没了利润,我是肯定要停掉的。”

蔡朝阳问道:“扬哥,你估计会在什么时候?”

想了想,陈扬道:“我有个计划。大概在三年内,我还会做皮箱和鞋子的批发生意。但三年以后,我可能就不做了。”

蔡福满道:“总的来说,咱们还是要开拓市场,不能全靠扬一个人。”

陈扬进一步明确,“你们心里有个数吧。今年我给你们的订货量,会下降到你们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明年会下降到四分之一,后年会下降到零。”

大家都默默无言,这些年办企业,又做皮箱又做鞋,靠着陈扬这个销售渠道,才有了现在这样的规模。

从今以后只能依靠自己,实现真正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陈扬决定进入另一个境界,脱离实际,摆脱实业,真正的进入资本世界。

可是,农民就是农民,哪怕离开了陈家村。

五一劳动节刚过,村支书陈生梅和村主任蔡根夫就找上门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