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乡村之巨变 > 第432章 有钱一起赚

乡村之巨变 第432章 有钱一起赚

作者:温岭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8:51 来源:笔趣阁

有了孩子,陈扬最大的改变就是戒烟。

二楼客厅也有了新规矩,只供茶水没有烟。

蔡岳松不抽烟,喜欢喝茶,这正符合他的习惯。

一边泡茶,蔡岳松一边笑着问道:“老童,福满,你俩熬不住的话,请立即打道回府。”

蔡福满道:“一个晩上不抽烟,我没问题。”

童老贵道:“搞得我好像有问题似的。别忘了这次发大水的时候,我曾经两天两夜只抽了半根烟。”

陈扬笑笑,“到我这里来,只能委屈两位了。”

童老贵又道:“三位,你们要是说生意,需要我回避的话,你们开口啊。”

蔡福满笑道:“今晚先说生意上的事,后说村里的人。不过,老童你也没必要回避,说生意先要说你。”

童老贵满脸疑问,“我一没做鞋,二没做皮箱,跟我能扯上什么关系?”

蔡岳松道:“老童,扬早就说了,童小龙和童小虎兄弟俩做皮箱壳,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顶多三五千块。老童,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童老贵有些惊喜,“真的吗,扬?”

陈扬笑道:“他们兄弟俩做啥,用得着我批准吗?”

童老贵拍着大腿道:“不瞒三位,我早有这个想法了。可我怕他们兄弟俩搞不来,做出来的东西没人要啊。”

陈扬道:“老童,告诉小龙小虎,就学蔡晓晖蔡晓明两兄弟,做鞋做皮箱同时上。我的建议是,你参与投资,赚的钱三股分。先做皮箱,再皮箱和鞋子一起上。”

童老贵忙道:“到时候,你得收购我们的皮箱和鞋子。”

陈扬点了点头,“老童,我只能答应你,我对岳松叔和福满哥怎么样,对你也怎么样。”

现在的蔡岳松和蔡福满,在生意上已完全同陈扬绑在了一起。

蔡岳松原来只做皮箱,现在兼做鞋子。蔡福满原来只做鞋子,现在兼做皮箱。

两个人的总产量,一半以上被陈扬收购。其余部分,拿到衡峰综合市场上卖掉。

陈扬价格公道,从来就没压过价。而最要紧的是,陈扬从不赊帐,总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陈扬就是市场上传说的一等客户,而二三等客户,要么往死里压价,要么赊帐,甚至赊帐时间往往是一年半载。

童老贵道:“我今晚回去,就召集那两小子开会,争取在春节前拿出产品来。”

陈扬道:“当着你们三位的面,我说句大话。八年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但三五年内,我的生意停不下来。我还是那句话,有钱大家一起赚。”

这么一说,皆大欢喜。

接着,大家聊起了村里其他人的情况。

童二子的工程队,以前一直在县城做工程,大活小活都接。现在算是上了档次,去NB市那边发展了。

工程队人员也是大大增加,以前是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现在已有五六十人,据说还请了两个退休的工程师。

以前是小米加步枪,现在鸟枪换炮。以前只能开沟挖泥,造几间单层房。现在能独立建造十层楼,是县十大建筑企业之一。

但这一次陈家村灾后重建,村里发出邀请,希望得到童二子的支持,却一点回音也没有。

三号台风以来,整个陈家村,就童二子没有回来过。

村民们议论很多,童二子口碑崩塌。

蔡朝阳个人发展也相当不错,他的鞋厂规模,接近陈兵鞋厂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这次灾后重建,他没有公开捐款,但有两个五保户住的房子,是他个人出资建造的。

与陈扬的关系也是维持着原状,既不是很热很近,也不是很冷很远。

蔡朝阳一心一意做鞋,没有兼做皮箱。

他生产的鞋,大约只有四分之一卖给陈扬,其他的都通过衡峰综合市场销售出去。

一年前还亏空的蔡朝阳,终于重新直起了腰。

陈夏祥的模具厂,也象模象样的开了起来,从温州那边请了一个师傅,据说月薪五千块。

但村里不少人与陈扬一样,都看出这小子的弱点,搞事可以,做事不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看着他的模具厂生意还行,但不赚钱。据与他比较接近的蔡国平说,他的模具厂是亏钱的。

陈夏祥不怕亏钱,他家有祖产,父亲又在南塘街开店,有强大的经济后盾。

蔡国平还开他的兽医站,不出诊,只负责卖药。

这家伙也是奇葩,老爸叫他学医,他就是不学。给动物看病,他说丢人。

子不承父业,他老爸也拿他没有办法。

这么一来,这家伙有的是时间,倒成了村里的消息灵通人士。

童小芳继续做鞋,只是生意一般,因为他失去了陈扬这个大客户。

他做的鞋,都通过衡峰综合市场摆摊销售,可能花样款式不新,质量不是很好,据说销售比较惨澹。

其实旁人也能看出来,加上自己家人,总共不到十五个人,又能生产出多少鞋来。

大家都说,童小芳的鞋厂,与他的身体一样,半死不活的。

收废品的“保长公”蔡善贵,还是那样的神秘和简单。说简单,是他还在从事收废品的生意。说神秘,是他还是那么的有钱。

童小芳、陈夏祥、陈田春,还有陈胜利和蔡广发的鞋底厂,他们的流动资金,几乎都是从他那里借的。

有心人做过统计,蔡善贵拿出来拆借的资金,至少超过了十五万块。

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源于他的神秘的生意,猜得而说不得。

发展得最快最好的,是陈胜利和蔡广发的鞋底厂。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或明或暗,陈扬打击过二人的鞋底厂。陈兵、蔡福满、蔡岳松、蔡晓晖和蔡朝阳等人,因为陈扬的关系,都不从二人的鞋底厂购买鞋底。

但人家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每天两三千双的鞋底,绝大部分都销往其他各村。

不过,这次台风袭击和洪水灾害,让二人的鞋底厂损失惨重,那些铁家伙泡在水里十多天,几乎都成了废铁。

综观全村的经济,还是那么的欣欣向荣。

至于灾后重建,也基本上已经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