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乡村之巨变 > 第194章 给点阳光就能灿烂

乡村之巨变 第194章 给点阳光就能灿烂

作者:温岭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8:51 来源:笔趣阁

老范两口子看到陈扬门外徘回,都不禁笑起来。

还是老范亲自开门,再来到院子里,将院门打开。

“要不要我敲锣打鼓,你才肯进来啊。”

陈扬不好意思的笑了。

一楼客厅,陈扬冲着田阿姨鞠躬,“田阿姨,您好。”

田阿姨点点头,“小陈你好。”转身吩咐保姆,“这是老范的朋友,今晚就住家里了。记住,做饭多加半斤米,做菜加上鱼和肉。”

保姆应了声是,先给陈扬倒来一杯茶,再去了厨房。

田阿姨微笑着问,“小陈,你什么意思?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怎么不进来呀?”

“我,我空着手来,不好意思。我正打算买点东西,明天再来。”

老范哟了一声,“财大气粗嘛。你小子,是不是又赚了不少钱了。”

陈扬打开挎包。

老范两口子吃了一惊,挎包里装满了钱,足有五千块以上。

“你带这么多钱干什么?”老范问道。

“我,我……”

“说,说实话。”

陈扬咬咬嘴唇,心一狠,站起身来,冲着老范两口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田阿姨忙道:“小陈,你这是干什么?”

“老范,田阿姨,我,我是从家里逃出来的。”

田阿姨坐在轮椅上,冲着老范说道:“快让孩子起来呀。”

老范过来,将陈扬扶起,“跟我来。”

书房里,老范坐着,陈扬站着。

“说说吧,详详细细的,什么都不要隐瞒。”

陈扬整整说了半个小时。

什么都没隐瞒,既包括对那个络腮胡子下黑手,也包括自己放高利贷。

老范听得很认真。在陈扬汇报加工厂的情况时,还问了不少问题。

听完陈扬的汇报,老范一脸严峻,皱着眉头思考了很久。

陈扬一声不吭的站在旁边。

终于,老范伸手拍了一下桌子。

“小陈,你等着,我去找书记。桌上的文件,你正好看看。”

不等陈扬应声,老范就起身走了。

陈扬坐到老范刚坐的椅子上,拿过书桌上那几份文件,认认真真的翻看起来。

老范,范思成,原来是副专员,现在已去掉了副字。

到了晚饭时间,老范还没有回来。

田阿姨叫陈扬出来吃饭,不等老范了。

陈扬坚持要等老范回来。

田阿姨说这是他们家的规矩,吃饭不等人。

见陈扬不肯先吃,田阿姨和保姆就先吃了。

到晚上八点半,老范才回到家里。

保姆出来,赶紧把冷了的菜拿去加热。

老范坐到餐桌边,看着陈扬笑问,“你怎么不先吃?”

“我害你到现在才吃饭,当然要等你回来才吃。”

“嗯,讲义气。来,咱俩喝几杯。”

老范看着挺高兴的。

但陈扬不敢问。

一瓶二锅头,让一老一小喝了个精光。

吃饱喝足,老范领着陈扬又来到书房。

“小陈,看了这些文件和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陈扬说,“我的感想是,我做得没错啊。他们不应该搞我,而是应该表扬我。”

老范问道:“你就没一点错吗?”

陈扬想了想,“要说有错,就是我的放贷。可与别人比,我的根本不是高利贷。别人的都是三分利,我的只有一分半,最多也才是两分。”

“哼,按照规定,一分以上的利息,都属于高利贷。”

“但是,我搞活了农村经济啊。文件上说,要让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商品经济。老范,让广大农民参与,绝不是一句空话。他们没钱,你得给他们一点本钱。”

老范微笑一下,“这么说,你借钱给别人,收取高额利息,你还有功喽。”

“老范,我举一个例子。在我们村,现在有上百人在搞长途贩销。就是在路桥街批发小百货,再运到外省零售。一般情况下,他们每人每趟需要两三百块的本钱。可他们几乎都没有这个本钱,你说怎么解决?”

“他们自己就没一点积蓄?”

“有,但据我所知,几乎没有超过一百块的。大部分都是几十块,一部分还身无分文。老范你要知道,出一趟远门不容易,两三百块的本钱,才能挣回一定的利润。”

“他们可以去信用社贷款嘛。”

陈扬呵呵笑了。

老范看了陈扬一眼,“你笑什么?”

“呵呵,我说了,你不能生气。”

“我不生气。”

“老范,看来你还是不了解农村和农民。一般的农民,也就是大部分农民,信用社是不会借钱给他们的。他们的筹钱渠道,只有民间互借。”

老范思考了一会,指着陈扬说,“好小子,你给我上了一课。”

“老范,农村就那样,穷则思变。你给点阳光,他就能灿烂。”

“小陈你再说说,农村人的融资渠道,具体有哪些?”

陈扬又笑了。

“臭小子,你又笑啥?”

“呵呵……你能说出融资一词,已经很了不起了。我敢说,你们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这个词,以及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嚯,表扬我?谢谢啊。”

“农村人的融资渠道,除了积蓄,还有这么几种方式。一是变卖口粮或猪鸡鸭等,二是向亲朋好友借钱,三是民间借贷,四是以聚会的形式筹集。”

老范点点头,“后两种方式,需要利息的付出。”

“共同点是利息付出。但也有不同之处,聚会需要寻找至少八人或十人及其以上,这个比较困难。所以既要付出利息,还要付出人情。”

“嗯,倒是民间借贷,既简单,又直接。”

陈扬头头是道:“经济活动,应该与人情分开,所以民间借贷是最好的形式。当然,民间借贷的双方,其中也有人情,但毕竟不再重要。我可以这样说,当民间借贷在农村盛行,农村人的商品经济意识就不用再教育了。”

老范再次看着陈扬,“最近又读了不少书吧。”

“五六本,五六本而已。”

老范指了指书架,“我这里有你喜欢的书吗?”

“有,马克思的《资本论》,我好几次去新华书店,可都没有买到。”

“好,我这一套《资本论》就送给你了。”

“送给我?”

“对,你带上《资本论》回家去吧。”

“我,我回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