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乡村之巨变 > 第420章 你是英雄

乡村之巨变 第420章 你是英雄

作者:温岭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21 17:52:40 来源:笔趣阁

回医院的路上,陈扬还买了三份快餐。

陈红玲正等着陈扬回来。

“老婆,先吃饭,再给你报纸看。”

“什么报纸?”

“关于陈家村抗台救灾的报道。”

陈红玲笑笑,“那个我早看过了。”

不错,《浙江日报》刊登过详细的报道。

陈扬拿的三份报纸,都是转载《浙江日报》的,内容肯定去掉了一些。

陈扬指指录像带问道:“那你想看电视报道吗?”

陈红玲道:“《浙江电视台》播出的时候,我看了三遍呢。”

“那只有一个小时多点,而我拿到的这个,起码有两个小时长。”

“我不信,你是从哪儿搞来的?”

陈扬说了说。

陈红玲笑了,“我想看。但这里没电视机没录像放映机,咱们没法看呀。”

“叶姐说了,回头就把她家的电视机和录像放映机拿来。”

陈红玲埋怨,“叶姐家里的东西,你也好意思白用呀。”

“没关系,大不了我拿钱买下来。明天我上街,再给你买些戏曲方面的录像带。”

其实陈红玲开心,她喜欢越剧,正好可以打发时间。

吃罢晩饭,陈红玲拿过把纸看起来。

《人民日报》上,还刊登了陈扬的照片。

九婶赞道:“人帅,照片也帅。”

陈红玲笑道:“臭美。”

就在这时,护士长和一位小护士进来,为陈红玲挂点滴。

看到《人民日报》上的照片,护士长和小护士又仔细打量陈扬。

护士长问,“你就是照片上的人?”

陈扬正要否定,九婶抢道:“对对,他就是照片上的人。”

陈扬只好点头。

护士长冲着小护士道:“英雄就在身边,差点错过,差点犯错,咱们赶紧向主任报告去。”

护士长和护士匆匆而去。

陈扬苦笑,“这下麻烦了。”

陈红玲笑了,“当英雄不好吗?”

陈扬道:“人们崇拜英雄,但商品经济时代英雄太少了。”

九婶问道:“红玲,扬是咱们ZJ省的英雄,人家上海认吗?”

陈红玲笑道:“估计认吧。”

人家不但认,还大大的认,连院长都惊动了。

过了不到二十分钟,院长在张副院长的陪同下来到病房,身后跟了一大帮医生和护士,包括主治医生、护士长和小护士。

院长进入病房,也不说话,拿起报纸看了看,再瞅着陈扬问道:“你好,能看看你的证明吗?”

那时候还没有身份证,查验一个人的身份,全靠证明或介绍信。

陈扬从包里拿出证明,双手递给院长。

院长白发苍苍,看过证明后,竟有点小激动,胡子一抖一抖的。

握着陈扬的手问道:“叫你什么合适呢?叫你什么合适呢?”

陈扬也有点失措,“院长,叫我小陈,叫我小陈同志就行了。”

“小陈同志,谢谢你。”

“谢谢我?谢谢我什么?”

院长道:“你是英雄,我们感谢你来到我们医院,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

这话听着有点别扭,陈扬心道,要不是我媳妇有病,我才不来你们医院呢。

张副院长道:“院长,其他事情明天再说,先让大家回去,以免影响病人的休息。”

院长点点头,冲着医生护士们道:“你们走吧。”

医生护士们正要离开,叶菁抱着录像放映机来了。

“扬,红玲,对不起。我只带来了录像放映机,电视机要到明天才能拿过来。”

陈红玲道:“没关系,叶姐。”

张副院长问,“小叶,拿放映机和电视机干什么?”

叶菁道:“看录像,看他们陈家村抗洪救灾的录像……”

听叶菁说完,院长道:“谁谁,去我办公室,把那台彩色电视机搬过来。”

两个年轻医生自告奋勇去了。

十多分钟后,电视机搬来了。

这边早已搬来一张桌子,电视机和放映机搁上去,两个年轻医生忙了几下。

电视机屏幕上,先出现《浙江电视台》的台标。

接着出现了一行大字。

“陈家村抗台救灾抗洪救灾纪实。”

再接着是《浙江电视台》的女主持人,做了一番简短的解说。

“温林县衡峰乡陈家村,是三年前的地区级脱贫致富先进村……这次三号台风正面袭击温林县,地势比较低的陈家村,除了这几年建造的新房,所有的旧房子全部被淹。”

“我们与我们的同行到达温林县,是台风登陆的当天,为了我们的安全,县里没有让我们下去采访。第二天,县里派人派船下去,察看灾情,并与各乡各村恢复联系。我们积极要求下去采访,终于得到批准。”

“我们搭乘机动船,在离县城附近的村庄采访。连续两天后,我们回到县城。县里有人告诉我们,这次抗台救灾和抗洪救灾,陈家村受灾最严重,却组织得很好,没有一人死亡,没有一人重伤。”

“我们要求去陈家村采访,县里同意了。于是,在三号台风登陆后的第五天,我们一行十二人,在县里三人的陪同下,乘机动船前往陈家村。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三位刚从外面做生意回来的陈家村的村干部。”

“据三位同行的村干部介绍,陈家村是个大村。全村四百五十户,一千九百多人。共有新房子四百间,旧房子一千多间。新房子都是两层楼,除了副主任陈扬家是三层楼,都是这几年建造的。”

“可到了陈家村边,三位村干部懵了,以为走错了地方……大家看,镜头里的就是陈家村。白茫茫一片,只有那些新房子的二楼,还有一些树木还在水面上。那一千多间老房子全没了,只剩下屋顶在水里时隐时现。”

“我们被小木船接到村里。村部也被洪水淹没,临时村部设在村小平房的屋顶上。我们受到村干部们的热情接待,采访工作就此开始。而给我们的第一个强烈感觉,是陈家村人的团结和乐观。”

“这是支书陈生梅,复员军人。这是副支书蔡岳松,复员军人。这是副主任陈玉花,这是村委蔡福满,这是村委蔡晓晖,这是会计童玉梅,这是出纳陈冬福……”

燃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