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乡村之巨变 > 第331章 一个村分成三个派

乡村之巨变 第331章 一个村分成三个派

作者:温岭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21 17:52:40 来源:笔趣阁

蔡广发与蔡赧梅是邻居,蔡赧梅的饭店开在自己家里,蔡广发自然知道饭店里发生了什么。

“陈田春年轻时,在村里也算活跃分子,所以他的朋友不少。他当年能出去工作,是村里前任干部们的推荐,所以他与他们的关系不错。”

童老贵催道:“广发,你就直接说名字吧。”

“参加酒宴的前任村干部,有老支书蔡钊、大队长童冬春、副大队长蔡宝玉。现任村干部有,支书陈生梅、副支书童小芳、支委蔡小春、村主任蔡根夫、副主任蔡朝阳、村委蔡福满、村委蔡国平。”

陈扬笑了,“几乎一网打尽啊。”

蔡广发解释,“老贵叔是支委,陈玉花既是支委又是村委。今天开会,陈田春刚攻击过你们两个,你们两个肯定不会被邀请。”

童老贵道:“我不稀罕那几口酒。”

蔡广发继续说,“会计童玉梅和出纳陈冬福,都是陈田春的洞房朋友,当然也在喝酒。另外,童小芳和蔡福满,还有饭店老板蔡赧梅,也都是陈田春的洞房朋友。其他参加酒宴的人,也基本上都是他的洞房朋友。”

陈扬问道:“三桌,三桌二十四人,都坐满了吗?”

蔡广发道:“他搞的是圆桌,每桌十二人,我派我儿子进去看了一下。说包括陈田春自己,一共坐了三十二个人。”

陈胜利笑道:“我也派我弟弟去看了一下。我弟弟说,他发现了四个意外。”

陈扬哦了一声,“四个意外?”

“蔡岳松、蔡良顺和陈夏芬三个都受到邀请,但三个都没有参加。陈夏芬的三弟陈夏祥也受到邀请,他倒是参加了。”

陈扬歪着脑袋笑道:“这倒挺有意思。老童,前三个为啥不参加,你想办法搞搞清楚。”

童老贵应了一声,“我明天就搞清楚。”

这时,楼梯口有人应道:“我大概知道他们为啥不参加。”

是二弟陈兵。

这几天,陈兵与蔡岳松一起,在商量做皮箱的事。

陈兵刚从蔡岳松那里回来。

陈扬道:“有话快说,不许卖关子。”

陈兵道:“在单位的时候,岳松叔与陈田春是这样的关系。”

说着,陈兵拿起自己的两个拳头,互相的比划了一下。

“真的假的?是岳松叔亲口说的?”陈扬问道。

“岳松叔不肯说,是岳松婶说的。她说在单位时,两个人是水与火的关系,五年前就老死不相往来。在单位还只是不来往,回到家后,矛盾就公开化了。”

童老贵拍着沙发道:“好啊,咱们这边多了一个生力军。”

陈胜利问道:“兵子,那蔡良顺和陈夏芬呢,他俩为啥不参加酒宴?”

“那些娘们聊天,我听来的。据说,蔡良顺当面对陈田春说,你下午开会公开攻击别人,晚上请我喝酒,这明摆着是给我下套。所以,这顿酒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喝。”

蔡广发问道:“那陈夏芬呢?”

“陈夏芬说,他不在村里待,就不参与村里的事。再说了,请客喝酒,一般至少提前一天通知。当天请客当天通知,好像不是规矩。”

童老贵感叹道:“两个明白人啊。”

陈扬把二弟打发走。

陈胜利微笑道:“他俩这是老奸巨猾。蔡良顺的哥哥蔡根夫参加了,陈夏芬的弟弟陈夏祥参加了。他们参加不参加,实际意义是一样的。”

陈扬思忖着不说话。

蔡广发道:“扬,说说你的想法。”

陈扬笑道:“我没什么想法。再说我既不是党员,又不是干部,我不该成为焦点人物。”

陈胜利道:“问题是你已经成为了焦点人物,你躲都躲不过去。老贵叔,你说是不是?”

童老贵点着头道:“是啊,扬你躲不过去。现在以你为立场,陈家村的头面人物,已经渐渐的形成了三个派别。”

陈扬乐道:“行啊,老童,说话一套一套的。那你说说,谁在这派,谁又在那派。”

童老贵笑道:“共分三派。站在你这边的,包括在座各位。站在你的对立面的,包括那些正在喝酒的家伙。还有中间派,其中也包括部分正在喝酒的家伙。”

陈扬又是点头,又是摇头,“我不想成为焦点人物,这不好,很不好。”

陈胜利点了点头,“对。时候未到,成为焦点人物,反而对你不利。”

蔡广发也道:“扬,你现在是个生意人,还是以赚钱为主。”

陈扬点点头,“好,那就说说你们的事吧。”

陈胜利道:“我俩决定做鞋底。先做橡胶底,条件合适时,塑料底也上。”

陈扬问道:“技术、设备、原料和资金,四大问题怎么解决?”

蔡广发道:“我亲戚在福建晋江,已经联系好了,我和胜利去福建学习做鞋底技术,一个月时间就够了。设备可以在福建建边买,原料就地解决,可以在路桥市场买到。”

陈胜利看着陈扬说,“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够。实话实说,我和广发两个,顶多能筹集一万块。而一个鞋底厂所需的最少资金,起码也是三万块。”

陈扬笑了,指了指童老贵,再指了指自己,“有我有老童,钱不是问题。”

童老贵笑着点头。

陈胜利和蔡广发互相看了一眼,但都欲言又止。

陈扬笑了笑,“但我有言在先,我们不借钱。因为一分半的利息,恐怕鞋底厂不一定负担得起。一旦经营不好,恐怕会造成亏损。”

陈胜利问,“扬,你就直说,你打算怎么帮我们?”

陈扬道:“去年也就是一九八三年,牧屿乡诞生了全国第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我看过报道,也打听过,我认为这种合伙形式很好。”

蔡广发问,“扬,股份制企业,具体是怎么样的?”

“就以你们办鞋底厂为例吧。鞋底厂是你俩的,你俩出资一万,你俩说了算。我和老童出不够的部分,也就是两万块,你们给我们股份。咱们四个商定,大家各占多少股份。年底分红时,按照股份多少进行分配。”

陈胜利点了点头,“扬,你再说说,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