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乡村之巨变 > 第598章 没有狼性 别去经商

乡村之巨变 第598章 没有狼性 别去经商

作者:温岭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8:51 来源:笔趣阁

陈扬一顿啰嗦,动摇了胡刚下海经商的决心。

“扬,经商真有你说的这么复杂吗?”

“反正没你现在这么简单和轻松。”

“我现在简单吗,我现在轻松吗?”

陈扬笑着点了点头,“我没在体制里待过,但或多或少知道一点。比方说你胡刚同志,只要循规蹈矩,不犯错误,你就能稳步向上。只且只会向上,不会向下。”

胡刚也点了点头。

“我经常说,做人做事,讲究的是心态。你在体制内上班,只要保持一个好心态,你就基本上成功了。”

胡刚道:“你的意思是说,经商需要两种心态。”

“说对了。生意人需要好心态,但更需要坏心态。不狠不坏不毒,是做不了生意的。有句老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生意场上,有时候恰恰需要害人。”

“为什么,不会吧。”

“因为商场如战场,你不主动对付别人,别人就会把你吃掉。残酷的时候,会被吃得骨头都不能剩下。”

胡刚沉默了。

许久,胡刚才道:“扬,对照你所说,我剖析了自己,我觉得我不合适经商。”

陈扬微微一笑,“狼性,没有狼性,别去经商,这是我的总结。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我信你。扬,我再敬你一杯。”

两个人又碰杯喝酒。

陈扬拍了拍胡刚的肩膀,“老胡,相信我的话,你就耐心等待,我会帮你一把的。”

“赚钱的机会?”

“对,我也在等这个机会,到时候我把你捎上。你放心,是一次合理合法的机会。”

“大概什么时候?”

“两到三年,最长不会超过五年。”

“好,我等着,等你的消息。”

两个人喝了三个小时的酒。

回到工业区,回到胡刚的宿舍,胡刚半醉半醒的睡过去了。

陈扬头脑清醒,宿舍里有电话,陈扬坐下,伸手拿起了电话。

按原计划,陈扬要去路桥区找高飞。

不巧,接电话的不是高飞,是她的副行长。

副行长认识陈扬,他告诉陈扬,高飞临时出差,去南方参观学习去了。

陈扬的行程缩短了两天。

陈扬直接从泽谷镇回家,连二弟那里都没去。

陈扬也不打算去县城。县城有他的好朋友肖伟力,但自从肖伟力成为杨丽娜的老公,二人几乎断了联系。

回到家里,倒是遇上了发小陈福明,越剧团的老板。

陈福明不愧名字里有个福字,吃得肥头大耳,大腹便便,陈扬差点没认出来。

陈福明正在村道上慢走,陈扬看了两眼,才认出是陈福明。

停车,摁响喇叭。

陈福明看清是陈扬,屁颠屁颠的过来,拉开车门,一屁股坐在了副驾座上。

陈扬上下打量陈福明,“什么情况啊?”

陈福明不明就里,“什么什么情况?”

“我记得你以前只有百把十斤,怎么现在像猪一样,起码一百八吧。”

“嘿嘿……一百七十八,不过,别拿我跟猪比。”

“呵呵……你现在的形象就是一头猪,还是可以出栏的大肉猪。”

陈福明苦笑道:“他娘的,办戏班这么多年,钱没赚到多少。收获倒是有两个,一是有三个孩子,两女一男。另一个收获,就是他娘的变成了胖子。”

陈扬问道:“演出市场不行了?”

陈福明道:“市场就那么大,但戏班多了。我开始办戏班的那年,全县就我一家民间戏班。现在不得了,仅仅咱们温林县,就有二十三家民间戏班。要是按全市统计,起码有一百五十家民间戏班。”

陈扬道:“管理问题,是管理问题。一百五十家,要是只有三十家,那演出市场还能维持下去。”

“可不么。我的算是老戏班,演员也很过硬,生意不成问题。但问题是竞争太激烈了,价格上不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能演上三百天,可收入不增反降,太打击积极性了。”

陈扬听出了陈福明的意思,“那你打算改行了?”

“改行。两年前我就提出改行,我老婆不同意。现在准备改行,还是她主动提出来的。”

“嗯,现在改行也不晚嘛。”

“扬哥,还是你说得对。咱们普通人,名气不重要。钞票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钞票是万万不能的。”

陈扬笑道:“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从一本书上看来的。”

陈福明问道:“我老婆打算办一个鞋厂,你看怎么样?”

“很好嘛。咱们衡峰的制鞋行业,正逐步形成规模。只要行业有了规模,就有了市场。现在参与其中,还正是好时候。”

“哎,五天以后,我儿子周岁生日,你得来喝酒啊。”

陈扬摇了摇头,“上海那边有事,我等不了了。我对我爷爷说一声,到时候你请他过去。”

“妥了。”陈福明推门下车,“你忙你的。我刚吃了晚饭,我要锻炼身体,争取减肥减到一百五十斤。”

“呵呵……我呸,就你这德行,不胖到两百就谢天谢地了。”

“陈扬,你个乌鸦嘴。”

陈扬笑着发动车子,穿过村庄,回到自己家里。

老人吃饭早,也没剩饭,九婶也不在,陈扬自己进厨房,下了一碗面条,卧了两个鸡蛋。

端着大碗出来,陈扬蹲在石桌上,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夕阳西下,夜色初来。

陈扬吃完面条,跳下石桌正要进屋,童老贵叼着香烟走进院子。

还有一个人跟在童老贵身后。

是陈扬的堂叔陈东南。

陈扬急忙招呼,让二人先上楼坐,自己跑去厨房,刷锅洗碗的忙了一阵。

堂叔陈东南,着名的本份人。

联产承包制落实时,陈东南是种田专业户,最高峰时曾种田五十余亩。

后来买了一条机动船,带着儿子跑运输,生意也还不错。期间几个女儿都顺利出嫁,唯一的儿子也成家立业。

现在镇里修了几条简易公路,水上运输不行了。

儿子买了一辆拖拉机,专门搞陆上运输。

陈东南自己,因为与陈友头关系不错,进入三鑫鞋厂当了一名小工。

“东南叔,他们给你多少工资啊?”陈扬问道。

陈东南憨憨一笑,“我离厂了,现在没什么好说的了。”

陈扬看向童老贵,“这什么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