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臣 > 第368章 鲁国公想见见你

一品权臣 第368章 鲁国公想见见你

作者:屠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16:11:58 来源:笔趣阁

宿元景说道:“陛下,臣认为原尚书右仆射周孝德适合。”

周孝德,英宗元年进士出身,曾经担任过吏部侍郎、刑部侍郎、翰林学士、尚书右丞、尚书左丞、尚书右仆射等官职,为人耿直刚正。

后来因为跟蔡京不合,受到了蔡京的诬陷,被贬为汝州知府,但在汝州知府任上兢兢业业,把汝州府治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受整个大宋大环境的影响,汝州也有灾荒难民,但相对于其他州府来说,情况还是要好的多。更为重要的是,在他的任上汝州没有出现冤假错案,老百姓对他的口碑都不错。

“陛下,臣也认为由周孝德来担任宰相最合适。”洪穰说道。

“臣附议。”石松说道。

随后洪穰、司马宏、卢正鑫、赵鼎、陆修平,还有二十几官员也都赞同。

徽宗看了一下王黼、梁师成等官员,虽然他们都不愿意,但也说不出反对之词,因为周孝德的人品和证据在那里摆着,想挑刺儿也挑不出来。

看到没有人反对,徽宗说道:“传旨,由门下省给事中张如瀚接替汝州知府一职,原汝州知府周孝德速京接替蔡京太宰之职。”

太宰是宰相的正式官称,只不过平时大家口语都称为宰相,但在正式下旨的时候,就必须用使用官称。

拟旨官立刻拟好圣旨,徽宗盖上玉玺印后,马上派传旨官赶赴汝州宣旨。

“宰相之职已经有人,那枢密一职又该由谁来担任呢?”徽宗问道。

石松抢先出班说道:“陛下,臣认枢密之职的重要不亚于宰相,应当由懂用兵之道,善于分析敌情的人来担,臣举荐原殿前都指挥使,镇国大将军,鲁国公尚培龄。”

鲁国公尚培龄,跟石松、司马宏、卢正鑫一样,也是出生武将世家,祖上也是跟随太祖、太宗皇帝打天下的开国功臣,资历比石松还那老,石松见到他都得规规矩矩叫声尚大哥。

尚家人从太祖皇帝那代起,就世代在军中效力,每一代都有杰出的将才。

尚培龄十三岁就随父亲在军中效力,十五岁以士兵的身份首次跟随军队与西夏交战,便力斩一名西夏将领和三十一名西夏军,名动军中。

十六岁,以都头的军职再次与西夏交战,勇杀一百三十七名西夏兵,刀斩三名西夏统兵将官,之后率手下百人夜袭敌营,火烧粮草,刀劈主帅,逼的西夏退兵。

之后又转战宋辽边境,与辽国进行了四十年的交战,让辽国人吃尽了苦头。

后来年事渐高,徽宗便将其调回担任殿前都指挥使,后来因见不得蔡京、童贯、高俅等一帮奸臣结党营私,排挤忠良的行为,便主动向辞官,在家颐养天年。

徽宗赞同的点头说道:“鲁国公倒是合适的人选。”

王黼出班说道:“陛下,鲁国公虽有资格担当枢密使,不过他的年事已高,恐不能胜任。”

石松说道:“陛下,鲁国公虽然已经六旬有七,但却身体健硕,精神抖擞,开的硬弓,骑的劣马,舞的动刀,比朝中大多数年轻官员的身体还要好,多了臣不敢说,担任十年枢密使绝对没有问题。”

“陛下,臣也赞同由鲁国公担任枢密使。”司马宏说道。

“臣也赞同。”卢正鑫随后也出班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华榉、宿元景、洪穰、赵鼎、陆修平,以及除王黼、梁师成一系的官员外,其他的官员也都赞成。

徽宗见大多数人都赞同,随即下旨让人召尚培龄上殿。

趁着宣旨官去鲁国公府宣旨的时候,徽宗又问了五部尚书和侍郎的人选,虽然王黼极力想把自己的人推上去,但都遭到了华榉、宿元景、石松等人的反对,一个也没有推成功。

最后,五部尚书和侍郎全部由宿元景、洪穰、赵鼎、陆修平推荐的人担任,这些人全都是以前遭到蔡京、童贯、高俅排挤,贬到外地去的忠直老臣,此次基本是调回来官复原职。

“陛下,大名府太守王彦平,品行不错,体恤百姓,此次臣抓捕梁世杰他也出了力,臣以为他可以接任大名府留守一职。”

看到朝堂的官员都已经任命完毕,华榉随即站出来保荐王太守,这是他之前承诺过的。

徽宗点头说道:“那就依卿所奏,任命王王彦平为大名府留,太守一职由中奉大夫付远生接任。”

拟旨官拟好圣旨,将盖玉玺印之后,传旨官立刻出官,在十二名御林军的护送下传旨去了。

又过了二十几分钟之后,一名内侍走进来跪在金阶前说道:“陛下,尚培龄到。”

“宣。”徽宗说道。

“宣尚培龄上殿。”吴呈海尖着嗓子喊道。

吴呈海的声音刚落下,一位年近七旬,须发皆白,红光满面,精神抖擞,体态高大健硕,穿着一身锦袍的老人,迈着虎步走到金阶前,撩衣襟跪下,中气十足的叩头说道:“老臣尚培龄叩见陛下。”

“尚老卿家平身。”徽宗说道。

“谢陛下。”

尚培龄站了起来,徽宗打量了他一下问道:“尚老卿家身体一向可好?”

“托陛下的洪福,老臣一切安好。”尚培龄抱拳躬身说道。

徽宗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朝中枢密使一职尚缺,石卿家推荐你担任,宿卿家、司马卿、卢卿家,还有护卫军指挥使华榉,都赞同由你来担任,不知尚老卿家意下如何?”

“老臣身受陛下厚恩,无日不思报国,陛下若有命,老臣岂敢不从,定会效死命以报之。”

尚培龄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一直强健,心里也一直想再为国效力,只是以前因为有蔡京、童贯等奸臣在朝,他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所以才躲在家里不出的。

如今蔡京、童贯等人被斩,朝纲得到了极大的整顿,他自然愿意出山再为朝廷效力。

徽宗大喜,随即下旨道:“寡人现任命鲁国公尚培龄为枢密使,望尚老卿家用心处理军务,为寡人分忧。”

尚培龄跟下叩头道:“老臣绝不负陛下所托,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尚老卿家请起。”

“谢陛下。”

退朝之后,华榉照惯例陪徽宗批阅完圣旨,然后去护卫军营处理公务。

快午时的时候,石松来了,华榉到门口把他迎进来,让人给他上茶,石松轻轻摆了摆手说道:“茶就不用上了,我说两句话马上就要走。”

“老将军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华榉问道。

石松说道:“鲁国公想见见你。”

“鲁国公想见我!”

华榉对于这位鲁国公也是闻名已久,只不过他的身份比石松还高,因此一直没有机会跟他见面,不知道他怎么会突然想起要见自己。

“鲁国公怎么会突然想要我?”华榉问道。

石松说道:“因为我老在他面前提起你,而且你又连续大破曾头市和梁山,让他对你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就想跟你认识认识,让我来问问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尚培龄可是堂堂的国公爷,他要见自己,华榉当然是求之不得,说道:“就今天晚上吧。”

石松说道:“既然这样,那今天晚上我请鲁国公去我家吃饭,你也来。”

尚培龄之前跟华榉没有交集,让华榉上他家去拜访,显得他有点自持身份倚老卖老,再加上他今天才刚刚当上枢密使,华榉马上就去拜访,容易让外人以为华榉在巴结他,所以不合适。

但要让他到华榉家去拜访,说实话以他的身份和年纪也不合适,甚至别人还会以为他这个枢密使,是走华榉后门路才当上的。

至于在外面见面,人多眼杂,说话也不太方便。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石松家,因为石松跟他们两个都是朋友,在朋友家吃饭相遇,既不会显得太突兀,也不会有人认为他们在互相巴结。

“好,晚上我一定准时到。”华榉说道。

石松说道:“那就这么定了,我现在就去跟鲁国公回话。”

华榉把石松送到外面,看着他上马车走了,才继续回去处理公务。

日影西移,又到傍晚。

华榉从指挥使营房出来,双手高举伸了个懒腰,去看了看卢俊义、高展等众将,跟他们说了几句话,然后带着护卫离开军营,去了石松家。

半个时辰后,他到了石松家门前,见不仅石松、司马宏、卢正鑫在门口迎他,就连如今在他手下当兵的石雄、石豪、石杰、石猛、司马保平,司马保安、司马保英、卢刚、卢勇、卢坚也在。

而且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五个跟石雄、石猛他们年纪差不多大的年轻男子也在,从他们身上所穿的衣服来看,应该也是出自富贵人家。

“文山。”看到华榉来了,石松三人抬手打招呼道。

华榉从马上下来,抱拳拱手笑道:“让三位老将军久等了,抱歉抱歉。”

“没有,我们也才刚刚从里面出来。”石松说道。

“参见大人。”

石雄、石猛、卢刚、司马保平等人一起抱拳躬身向华榉行礼道。

“免礼。”

华榉笑着说道:“这不是在军营,用不着这么多礼。”

随后石松指着那五个陌生的年轻人,说道:“这五位是鲁国公的孙子,今天也随即鲁国公一起来赴宴,鲁国公特意命他们代替他出来迎接你。”

尚培龄毕竟是国公身份,而且现在也跟华榉还不熟悉,不方便跟着石松他们一起在门口迎接,但只在里面等着华榉去见他也觉得有些不合适,所以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让自己的五个孙子代替他出来迎接华榉。

这样既保持住了他自己的身份,同时也给了华榉面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