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臣 > 第304章 如果皇宫闹了刺客会怎样?

一品权臣 第304章 如果皇宫闹了刺客会怎样?

作者:屠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16:11:58 来源:笔趣阁

“孙安来了。”

石松看到了孙安,对宿元景说道,宿元景回身一看,果然是孙安。

“宿太尉,石老将军。”孙安从外面走进来拱手施礼道。

“孙将军。”

宿元景、石松拱手还了礼,宿元景问道:“孙将军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孙安说道:“我的手下刚刚打听到了一个情况,但卑职特来告诉太尉分析分析,没想到石老将军也在这里。。”

“是什么情况?”宿元景问道。

孙安把王奎告诉他的情况转述了一遍,宿元景说道:“月阳书斋运书出城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不过我们却不知道那些箱子原来是从童贳府中运出来的。”

石松说道:“如此看来,所谓从月阳书斋往外运书其实是个幌子,真正运送的是童贳的东西。”

孙安说道:“依卑职之拙见,运送出去的那些东西里面可能不止童贳一个人的,应该还有童贯的。”

“何以见得?”石松问道。

孙安笑了一下,说道:“老将军难道忘了吗,从月阳书斋里也搬了一些箱子出来,和童贳的箱子一起被运走的。”

“你的意思是,从月阳书斋里搬出来的那些箱子全都是童贯的?”石松说道。

孙安说道:“卑职虽然没有跟童贳打过交道,但听说过此人仗着童贯的势力飞扬跋扈,嚣张至极,他绝对不会为了一个书斋老板去运东西的。

月阳书斋离童贯家只有几步路的距离,童贯现在被陛下解除了所有的官职,如果从他家抬出大量的箱子,必定会引起外人的怀疑,一旦要是传到陛下的耳朵里,查问起来就麻烦了。

但如果是从一个不起眼的书斋里抬出来,那就就没人会去关心这个事情。”

宿元景仔细想了一下孙安的话,觉得分析的非常有道理,说道:“孙将军说的不错,从书斋里运出来的箱子肯定是童贯的东西。”

“童家两兄弟的箱子里到底装的什么,要这么乔装了运走?”石松问道。

“应该是他们多年来收刮的钱财。”孙安说道。

石松一怔,说道:“你是说他们在转移自家的财物?”

“应该是这样。”孙安说道。

石松问道:“可他们为什么要把财物转走呢?”

孙安说道:“一般一个人到了要把自家的财物转移的时候,就意味着处境很危险了。”

石松说道:“童贯虽然被陛下撤了所有的官职,但陛下并未有抄他的家的想法。还有童贳,陛下压根就没有理过他,他们根本不需要把财物转移走啊。”

孙安说道:“这么久他们都没有把财物转移出去,偏偏今天转移了,应该是他们感觉到了有什么事情很危险,为了防止万一,所以才把财物转移出去。再结合太尉之前说的,高俅今天又找过禁军中他提拔起来的那些将领,卑职认为,他们很可能在密谋再次起兵的事。

童贯、童贳两兄弟都是奸诈狡猾之辈,他们应该已经意识到起兵的风险很大,所以提前把自己的财物转移出去,如果起兵成功了,他们再把东西运回来,但如果要是失败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们只需带着那些财物远走高飞,找个没人知道的隐姓埋名改头换面,就可以安安稳稳的过下半辈子,或者干脆凭着手中的那些财物,拉杆子招兵造反,跟朝廷分庭抗礼。”

听了孙安的分析,宿元景想到刚才石松说的,那些人并没有把那些箱子运走太远,分明就是在观望形势,如果形势对他们有利就把那些东西又运回来,如果形势对他们不利,便带着那些东西远走高飞,跟孙安分析的情况非常吻合。

“孙将军所言极是。”

宿元景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种种迹象看来,蔡京他们是又要有行动了。”

“可是你不是说禁军中的那些人并没有异动吗?”石松说道。

宿元景说道:“没有异动并不表示他们不会有行动,很可能是因为上次的事情让他们变得谨慎了,所以没有表现出来。”

石松说道:“如果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咱们该怎么办呢,还像上次一样再来一次敲山震虎,打草惊蛇?”

宿元景看了一下孙安,想听听他的意见,孙安说道:“同样的办法可一不可再二,否则他们就会知道计划已然暴露,反而会迫使他们铤而走险。”

“不错。”

宿元景说道:“蔡京、童贯、高俅都是奸诈狡猾之辈,用同样的办法对付他们很容易被识破,所以咱们应该用点新的办法。”

石松把手往身后一背,说道:“新的办法也得知道他们想怎么做才行,现在连他们想怎么做都不知道,怎么想办法。”

石松这话说到了关键点上,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上次他们之所以能够用敲山震虎打草惊蛇的办法震住他们,主要也是因为事先洞悉了他们的计划,所以才能做出相对的对应之策,现在他们对对方的行动计划一无所知,因此也就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来应对。

看到宿元景跟石松为这事发愁,孙安说道:“太尉,石老将军,卑职这里倒是有一个办法,就是不知道你们赞不赞同?”

石松说道:“孙将军有什么办法尽管说。”是的。

宿元景说道:“是啊,大家都是为了大宋,有什么办法你就说好了。”

孙安说道:“华大人临走的时候交代我们,能够尽量稳住不动刀兵自相残杀,就最好不要动刀兵,不给外族可乘之机,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还是要避免兵戎相见的事发生。”

“这个是当然了,我们现在考虑来考虑去,不就是想要避免自相残杀吗。”石松说道。

孙安点了点头,说道:“所以我这个办法,也还是以震慑他们不敢动手为前题。”

“孙将军你就不要再卖关子了,赶紧说吧。”石松说道。

孙安看了一下石松和宿元景,说道:“如果皇宫闹了刺客会怎样?”

石松和宿元景同时一怔,随后回过神来,同时笑了起来。

“好计策。”

石松伸出大拇指说道:“皇宫闹贼,陛下震怒,必然会下旨加强皇宫的防范,同时还会下令搜查整个汴京查找胆大妄为的贼,护卫军、禁军乃至所有的军队,也都会被要求保持高度警惕。如此一来,既能震慑住蔡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们,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又不会让他们产生怀疑,孙将军这个计策果真高明。”

“孙将军足智多谋,难怪华大人会对你另眼相看。”

宿元景之前在蔡州以及回汴京的一路都跟孙安在一起,对他的能力比石松更加了解,同时也知道华榉视孙安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孙安轻轻摆了摆手,略微你头笑着说道:“太尉过奖了,卑职之点能耐跟华大人比起来差远了。”

石松说道:“我这就去进宫跟陛下讲明。”

“老将军且慢。”

孙安说道:“现在咱们只是有了一个大致的计策,但细节问题还没有理清楚,就这样去告诉陛下不妥。”

“还有什么细节问题需要理?”石松问道。

孙安说道:“为了让蔡京他们相信真的有刺客,咱们必须塑造一个刺客的身份和来历才行,而且还得留下一份证据。只有凑齐了这些,才能够让这出戏更加完美。”

宿元景对孙安的提议很赞同,说道:“不错,既然是有刺客,就不能只是凭空说,应该有点证据,然后再由这个证据推断出刺客的身份,这样才能不让人怀疑。”

石松想了一下,好像的确应该是这样,说道:“那你们说留什么证据,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刺客的身份好?”

宿元景对这种事情不在行,看着孙安问道:“孙将军,你觉得留什么样的证据和刺客的身份合适?”

孙安略微思忖了一下,想到了说道:“有了,就留金国人身上的东西。”

“金国人的东西!”

宿元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陛下前些日子才刚刚拒绝了跟金国联手,随后又派了华大人去剿灭曾头市,金国人心中生恨,派人刺杀陛下也就说的通了。”

“可是我们上哪里去找金国人的东西呢?”石松说道。

孙安说道:“上次我们抓获了完颜晃身边的一个随从将领,叫完颜怒罕,从他身上得到了一把金国佩刀,我立刻让人回去拿来交给太尉,由太尉去转交给皇上,请皇上依计而行。”

“嗯,好,就这么定了。”宿元景应道。

孙安立刻派了身边一个亲随回去把完颜奴罕的那把佩刀取来,宿元景则趁着这个时候,回到作案后面把整个事情的经过以及计策全都写在了奏本上,因为他知道徽宗身边有蔡京等人的眼线,如果直接说出来很可能会被他们知道,所以才写在奏本上单独拿给徽宗,这样就可以避免被他们知道。

很快,完颜奴罕的佩刀拿来了,石松先接过去看了一下,说道:“太尉,你要是就这么把刀交给陛下,会被人发现的。”

宿元景看了一下那刀,想了一下,有办法了,站起来说道:“你们等我一下。”

随后匆匆离开了一会儿,等回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一卷画,然后从石松的手里把刀接过去卷在了画里。

“图穷匕现。”

石松笑道:“这招荆轲是用来刺秦王的,你用来呈刀,宿太尉,高啊。”

宿元景笑道:“老将军取笑了,这都是为了避过那些眼线,要不然我才不想搞得那么麻烦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